王開芹
許多學生怕寫作文,一上作文課就愁眉苦臉,不知從何下筆,冥思苦想,腦中還是一片空白,即使憋出幾句,也是干澀枯燥,味同嚼蠟。究此現(xiàn)象根源,只為胸無成竹,缺乏寫作素材,此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作為教師,除了教給學生寫作的方法與技巧外,更重要的是要指導(dǎo)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一、積累寫作素材的方法
寫作素材有兩個來源:生活和閱讀。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它為寫作提供直接的經(jīng)驗與素材;閱讀是寫作的基礎(chǔ),是吸收間接經(jīng)驗并積累語言形成語感的重要途徑。針對這兩個素材來源,我采用如下方法指導(dǎo)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1.留心發(fā)生在生活中的事,隨時記錄點滴
現(xiàn)實生活斑斕多彩,每天都會發(fā)生這樣那樣的新鮮事,或親身經(jīng)歷或耳聞目睹,如果把這些事都加以記錄,哪怕只是一個簡單的梗概,日積月累,就會擁有豐富多彩的生活素材庫。
2.親近大自然,寫好觀察日記
城市的高樓越來越多,天空卻越來越小,為了不讓學生鬧出五谷不分,時令不辨,不知桃化荷花何時開放,麥苗韭菜張冠李戴的笑話,就帶領(lǐng)學生走進大自然,讓學生用雙眼去觀察、認識大自然,記錄大自然吧!
3.多組織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積累鮮活素材
學生往往對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事感受較深,寫作時有話可說,有感可發(fā),內(nèi)容真實具體;沒有經(jīng)歷過的則憑主觀臆造,空洞不實。這就需要教師經(jīng)常和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如辯論會、比賽、參觀、采訪等,能為學生提供直接的寫作素材。教師不但要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課外實踐活動,還要不失時機地指導(dǎo)學生即興寫作,激發(fā)學生的文字表現(xiàn)欲望。
二、積累素材的幾個方面
莊子云:“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講的是一種學習方法的積累。所謂蓄勢待發(fā),講的也是積累的重要性。在大量的閱讀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素材積累。
1.積累好詞好句
誦讀,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手段。施行中做好它需有計劃、有層次地進行和引導(dǎo)。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來安排誦讀內(nèi)容,誦讀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積累語言材料,做到博聞強記,增強記憶力,這也是對學生潛移默化地進行民族精神熏陶的過程。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痹陂喿x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養(yǎng)成邊讀邊記的好習慣,對文章中的好詞佳句加以記錄,以加深印象,這是一個語言的積累過程,到寫作時,好詞佳句便可信手拈來,為自己的文章增姿添色。正如朱熹之言:“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p>
2.積累信息知識
讀書時不僅要注意好詞佳句的積累,還要注重信息知識的積累。信息知識包羅萬象,歷史、地理、物理、化學、人文百科、自然萬象、信息網(wǎng)絡(luò)等,這些知識都要從書本中間接獲取,并準確記憶,不可信口雌黃,制造高級笑料。寫作時加以運用,增強知識性,增加可讀性,提高語言表達的準確性。
3.積累寫作方法
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要想有其文辭之長,謀篇布局之精,妙筆之神,就需要教師指導(dǎo)學生探究其寫作方法,并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隨課寫片段是對寫作的局部練習。比如,《三味書屋》一課中對書屋的擺設(shè)是按照從中間到四周的描寫方法,隨課即可讓學生按照同樣的方法觀察教室并形成一段文字,學生熱炒熱賣,很容易就掌握從中間到四周的空間描寫方法。
仿寫是對作文的全篇訓(xùn)練。比如,《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一課,要學其從形、色、味入手描寫水果的方法,課后即可讓學生仿寫一篇喜歡的水果或者蔬菜;《高大的皂莢樹》一課,可讓學生按照一年四季的順序描寫皂莢樹的變化以及給孩子們帶來的感受仿寫一篇描寫植物的作文。
積累寫作材料的途徑還有很多,文與可之所以“胸有成竹”是因為他平時對竹子的細心觀察達到了形神領(lǐng)會,所以下筆才會栩栩如生。素材充分,文章便成竹在胸,為有米之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