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平,郭玉萍,熊建利,張紀亮,王占彬,趙新全
(1.河南科技大學 動物科技學院,河南 洛陽 471003;2. 安陽師范學院 體育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0;3. 中國科學院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 西寧 810001)
?
基于糞便纖維組織法探究異地馴養(yǎng)藏羚的食性
孫 平1,郭玉萍2,熊建利1,張紀亮1,王占彬1,趙新全3*
(1.河南科技大學 動物科技學院,河南 洛陽 471003;2. 安陽師范學院 體育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0;3. 中國科學院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 西寧 810001)
基于糞便纖維組織法探討異地(鐵卜加草原站)馴養(yǎng)藏羚的食性。結果表明,在基地生長的50種植物中,伊凡苔草、火絨草、川青早熟禾、洽草等是藏羚最喜愛食用植物,所占比例依次為18%、13%、11%和8%,其中伊凡苔草的莖、火絨草的葉、菥冥的果和迷果芹的花是其喜食部位。在基地馴養(yǎng)藏羚的食物組成中,各科所占比例依次為:禾本科(43%)> 莎草科(25%)> 菊科(14%)> 十字花科(7%)> 豆科(3%)。與可可西里地區(qū)類似,鐵卜加地區(qū)藏羚以單子葉植物為主要食物。
藏羚;糞便纖維組織法;異地保護;食性
草食動物是影響植物群落組成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的重要決定者。植食性哺乳動物食物選擇是覓食生態(tài)學研究最為活躍的領域,動物食物選擇對策主要有營養(yǎng)選擇、植物次生化合物假設、營養(yǎng)平衡假設、最優(yōu)覓食理論和條件性氣味回避假設[1]。我國有蹄類食性研究在1978年后才有了長足進展,1979年鄭生武等[2-5]采用直接觀察法對馬麝進行了試驗,最近幾年更是取得了重大突破,方法也日趨先進,通常主要用直接觀察法、利用法、胃內(nèi)容物分析法和糞便顯微分析法。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fā)展,糞便DNA分析法、穩(wěn)定性同位素法[2]等更準確的測定方法相繼出現(xiàn)。糞便顯微組織法因為取樣沒有傷害性,成為近年來國內(nèi)研究有蹄類食性的最主要方法[3-5]。
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為我國特有珍稀瀕危動物,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種,野生動物中最獨特的類群,同時也是世界上最珍貴和稀有的物種之一[6]。藏羚主要分布在我國西藏、青海、新疆西部近80萬平方公里的高寒荒漠地區(qū),其中80%區(qū)域及其70%種群數(shù)量在西藏羌塘境內(nèi)。近年來由于遭到瘋狂盜獵,藏羚成為瀕危動物,已被列入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附錄I中[7]。
目前,關于藏羚的研究涵蓋其生物學特征[8]、種群生態(tài)學[6, 7, 9-15]、保護生物學[16-20]和行為學[15, 21-24]等方面。而動物的食性分析是研究動物生境需求的核心內(nèi)容?;诖耍袑W者運用糞便顯微組織法對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qū)藏羚的食性進行研究,并從營養(yǎng)學角度探討了它們之間競爭與共存的關系[25]。還有學者對鐵卜加地區(qū)馴養(yǎng)藏羚在枯草期對干物質(zhì)消化率進行了研究[26]。另外,Harris & Miller[27]以及Schaller[15]分別對青海野牛溝地區(qū)和西藏羌塘地區(qū)藏羚的食性進行了研究,其食性分析僅做到了科的分類,但對異地馴養(yǎng)藏羚的食物構成至今未見報道。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討異地馴養(yǎng)藏羚食物結構的適應性變化,為該物種異地保護時環(huán)境的選擇提供科學參考。
1.1 研究樣地
捕自可可西里的藏羚被安置在青海省鐵卜加草原站。該區(qū)位于東經(jīng)99°35′,北緯37°05′,海拔3 240~3 270 m,地處青藏高原北部、青海湖西北側(cè),是青海省海南、海北、海西三州交界處,屬典型的高原半干旱草原區(qū),年降水量377.10 mm,年蒸發(fā)量1 484.5 mm,年均氣溫-0.5 ℃,牧草生長期125 d,牧草生長季日照時數(shù)1 100 h (5~9月)。草地類型為草原化草甸類,草地植物主要有早熟禾(Popalpigenalindm)、針茅(Stipaspp)、賴草(Leymussecalinus)、豬毛蒿(Sabrotanoidesbunge)、萎陵菜(Potentillaspp)、狼毒(Stellerachamaejasme)等[28]。該區(qū)夏秋涼爽微潤,冬春干冷多風,晝夜溫差較大,霜期長。自然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獨特,具青藏高寒牧區(qū)典型特征。自2005年12月,在該牧場提供的30 hm2圍欄高寒草原化草甸馴養(yǎng)基地進行藏羚人工馴養(yǎng)[26]。
1.2 試驗方法
1.2.1 藏羚糞便及參照植物樣本采集 2006年9月,在鐵卜加草原站藏羚馴養(yǎng)基地收集新鮮糞便67份,每一堆糞樣為一份,單獨裝入塑料袋并標記取樣時間、地點等信息,車載冰箱帶回備用。同時采集其活動區(qū)域內(nèi)所有植物完整植株,記錄相關信息帶回實驗室,用于制作藏羚糞樣顯微分析的標準切片。
1.2.2 糞樣植物碎片制備、裝片和識別 植物標準玻片的制備方法主要參照Anthony(1974)[29],將植物陰干后,分別將每種植物的花、莖、葉等粉碎,放入試管中。然后加入5%硝酸和5%鉻酸(1∶1),酒精燈加熱煮沸約3 min,倒入200目網(wǎng)篩中沖洗,將篩上物用水沖入平皿中。用吸管將碎片滴入載玻片中央并覆以蓋玻片。制作的標準玻片均在生物數(shù)碼顯微鏡的20倍物鏡下觀察和拍照,并對植物表皮細胞進行測量,包括表皮細胞的形狀(細胞的大小、密度及細胞壁的特征),氣孔(氣孔器的類型、數(shù)量和大小),表皮毛(單一細胞毛、多列細胞毛或腺毛的形狀,長度和密度)。表皮細胞的性狀特征及鑒別特征參照相關文獻的描述[30-32]。
藏羚新鮮糞便在60 ℃烘干24 h,取糞便2 g經(jīng)粉碎機粉碎,將粉碎的材料依次經(jīng)20目、60目、100目網(wǎng)篩篩選,使碎片大小介于0.15 mm和0.30 mm之間。取100目的篩上物經(jīng)自來水沖洗約2 min,移入平皿,加入次氯酸鈉并用解剖針攪拌,3 h后倒入200目的網(wǎng)篩中自來水沖洗3 min,去除漂白液、塵土或極小的植物碎片,作為待檢材料。
顯微組織分析法的糞樣植物碎片裝片制作方法參考曹伊凡和蘇建平等[5]。利用糞便顯微分析法,在九月份所收集的全部藏羚羊糞樣中,隨機選取編號為06、08、10、14、15、22、26、27、28、33、34、35、39、44、50等共15份樣品,共拍攝糞樣圖片1312張,共鏡檢到21科50種(屬)植物碎片。
1.2.3 藏羚羊食物中植物種類的相對密度 采用下式計算糞便中各植物種類的相對密度(relative density, RD),RDi可作為植物的被利用頻率。
RDi =(每種植物可辨認的碎片數(shù) / 各種植物可辨認的碎片數(shù)量之和)× 100%。
式中:i表示物種種類。在九月份所收集的全部藏羚糞樣中隨機選取的樣品中,先計算出編號06、08、10、14、15、22、26、27、28、33、34、35、39、44、50等樣品中每種植物可辨認的碎片數(shù),再將各種植物可辨認的碎片數(shù)相加,最后依據(jù)上述公式計算出50種植物中每種植物所占的相對密度,即各種植物的RD值。
2.1 藏羚的食物組成
在青海湖鐵卜加藏羚羊馴養(yǎng)基地(以下簡稱"基地"),共采集21科50種植物(表1)。其中禾本科9種,莎草科2種,紫草科2種,菊科7種,豆科5種,薔薇科3種,玄參科3種,毛茛科2種,傘形科2種,十字花科3種,唇形科2種,石竹科1種,百合科1種,龍膽科1種,鳶尾科1種,蓼科1種,瑞香科1種,茜草科1種,車前科1種,藜科1種,麻黃科1種。其中,禾本科占全部鏡檢植物的43%,其次為莎草科,占25%,再次為菊科、十字花科及豆科等植物,分別占14%、7%、3%。上述5科植物共占全部糞樣可識別植物的 92%。
2.2 藏羚羊食物中植物種類的利用程度
由表2知,禾本科、莎草科以及菊科、十字花科、豆科等5科植物為藏羚羊的主要食物類群。在50種植物中伊凡苔草(Carextristachya)、火絨草(Leontopodiumleontopodioides)、川青早熟禾(Poaindattenuata)分別占鏡檢植物的18%、13%及11%,藏羚最喜食食物,其次為洽草8%(koeleriacristata)、菥冥7%(ThlaspiarvenseL)、矮嵩草7%(Kobresiahumilis)、冰草6%(AgropyroncristatumLinn)和賴草6%(LeymussecalinusGeorgi)。
表1 藏羚羊在九月份的食物譜
表2 糞樣中各植物種類的相對密度
注:小數(shù)點后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物種名前的數(shù)字表示在九月份收集的標本編號。
Note:Three valid decimal numbers are kept,and numbers before speciecs are sample codes marked in september.
由表3可知,雀麥、菥冥、多裂蒲公英、車前、火絨草、迷果芹、伊凡苔草、矮嵩草、醉馬草、川青早熟禾、洽草、垂穗披堿草、賴草、冰草等14種的RD值共計90.55,由此可見,這14種植物是其主要食物,其中伊凡苔草的莖為最高比例,達到34.2%;火絨草葉的比例最高,達到41.7%;菥冥的果為最高比例,達到44.3%;迷果芹的花為最高比例,達到14.3%(見表3)。
表3 14種植物的莖、葉、果、花相對比例
動物與植物界面上的采食活動是草地放牧系統(tǒng)的核心特征。動物的食性分析是研究動物生境需求的核心內(nèi)容,有蹄類動物食性的研究是一項基礎生態(tài)學研究,它可以對棲息地評價、容納量估計、能量代謝以及種間關系等研究提供有價值的基礎資料,同時也為有蹄類動物尤其是瀕危物種的異地保護、人工養(yǎng)殖和資源管理等提供理論依據(jù),直接關系到該類動物資源科學管理水平[1, 3, 33-35]。
有蹄類動物的采食對策包括對食物種類、采食時間和采食地的選擇,而這種對策的形成是長期進化、適應環(huán)境的結果[36]。異地馴養(yǎng)藏羚在受到氣候因子影響的同時,還要受食物資源可利用性改變的制約,而且受異地物種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尤其是異地物種之間的競爭作用影響。本研究主要分析了異地馴養(yǎng)藏羚的食性,結果表明,基地內(nèi)藏羚的食物主要由禾本科、莎草科、菊科、十字花科和豆科等植物組成;其中,禾本科是其最主要的食物類群,占據(jù)了整個食物資源的43%。Schalle等[15]對西藏羌塘地區(qū)藏羚食性依據(jù)其糞便顯微組織和胃內(nèi)容物的研究表明,藏羚食性主要由禾本科、非禾本科和灌木組成,其中禾本科植物在暖季和冷季分別占其食物構成的40%和50%。曹伊凡等[4]人在可可西里地區(qū)分別于 2005年1月和7月在藏羚羊集聚地點隨機收集其新鮮糞樣,暖季藏羚羊糞樣中鏡檢到15科24種(屬)植物碎片,冷季鏡檢到 10科 18種 (屬),且各科百分比依冷暖季的不同而不同。以上研究結果與本試驗非常相似,即藏羚的食物組成中:禾本科(43%)> 莎草科(25%)> 菊科(14%)> 十字花科(7%) > 豆科(3%)。
在本試驗的結果中,伊凡苔草、雀麥、菥冥、迷果芹、醉馬草、川青早熟禾、垂穗披堿草、矮嵩草、賴草、冰草、洽草、車前、火絨草、多裂蒲公英等占了食物組成的近90%,以禾本科、莎草科為主,這和可可西里地區(qū)的藏羚羊的主要食物基本一致,不同之處在于多了十字花科的植物,這可能與海拔的降低和溫度的升高有關,而且相同的季節(jié)由于海拔的影響,植物生長以及分布情況也對異地馴養(yǎng)藏羚造成一定的影響。藏羚食物種類的多寡以及采食比例的變化則可能與植物的營養(yǎng)元素成分、次生化合物含量和適口性有關[37]。
本研究采用糞便顯微組織法分析了藏羚食性。該方法是食草動物食性研究中的常規(guī)方法,具有易于取樣和對動物干擾小的優(yōu)點,在食草動物食性研究中應用廣泛?;驹硎歉鶕?jù)糞便中未被消化的植物角質(zhì)表皮碎片的細胞結構,鑒定動物取食種類,但該技術的難點之一是植物碎片的識別,尤其是殘留于糞便中的植物碎片識別。曹俊虎等[26]研究發(fā)現(xiàn)藏羚對干季牧草的消化率高于其它反芻動物,這有可能增加對糞樣中植物碎片的識別難度,雖然有些植物種類的表皮細胞因具有特定的形態(tài)結構可以識別到種,如唐古韭等但大多數(shù)植物只能識別到屬[4]。本試驗采用沒有粘性的飽和 NaCl溶液代替Hoyer's裝片介質(zhì)進行裝片和鏡檢,顯著地減少了植物碎片卷曲率和重疊率,有效提高了植物碎片的識別效果[4,5]。作為食性定量分析方法,糞便組織方法存在一定范圍的偏差,而這與動物對各種植物的不同消化程度和食草動物自身的生理差異有關。同時,野外條件下,藏羚活動范圍非常大,兼具遷徙習性,其食物組成相對難以確定到種。本試驗中藏羚被圈養(yǎng)于馴養(yǎng)基地內(nèi),活動范圍相對較小,而根據(jù)已經(jīng)掌握藏羚活動范圍內(nèi)所有的植物種類,研究其在馴養(yǎng)基地的食物組成更有針對性,因此具有更高的屬、種鑒定的準確性及說服力。
動物能夠通過自己的適應和行為調(diào)節(jié),而使得它們更能適應食物匱乏的生境,進而得以存活并不斷生息,藏羚在這一方面更加突出。因此,其仍能對嚴酷的自然環(huán)境產(chǎn)生良好的適應。綜上所述,基地藏羚的食物主要由禾本科、莎草科、菊科、十字花科和豆科等植物組成,其食物譜的組成與可可西里地區(qū)相比在科的分類水平上沒有明顯變化,不管是在可可西里還是在基地,禾本科植物在藏羚的食物譜中仍然占有較大的比例。因此,藏羚的食性沒有發(fā)生明顯變化,鐵卜加地區(qū)可以作為藏羚異地馴養(yǎng)的基地。
[1] 李俊年,劉季科. 植食性哺乳動物食物選擇的生態(tài)學意義及行為機制[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3,14(3):439-442.
[2] 李由明,黃翔鴿,劉楚吾. 碳氮穩(wěn)定同位素技術在動物食性分析中的應用[J]. 廣東海洋大學學報,2007,27(4):99-103.
[3] 鄭榮泉,鮑毅新. 有蹄類食性研究方法及研究進展[J]. 生態(tài)學報,2004,24(79):1532-1539.
[4] 曹伊凡,蘇建平,連新明,等. 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qū)藏羚羊的食性分析[J]. 獸類學報,2008,28(1):14-19.
[5] 曹伊凡,蘇建平.一種用于食草動物糞便顯微組織分析的臨時裝片新技術[J].獸類學報,2006,26(4):407-410.
[6] 武素功,馮祚建.青??煽晌骼锏貐^(qū)生物與人體高山生理[M]. 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
[7] 鄭生武. 中國西北地區(qū)珍稀瀕危動物志[M]. 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 1994.
[8] Wang S, Yang C F, Zheng G M. China red data book of endangered animal[M]. Beijing: (Mammalia) Science Press, 1998:341-344.
[9] 馮祚建. 喀喇昆侖山-昆侖山地區(qū)獸類資源的現(xiàn)狀與保護[J]. 自然資源學報, 1990, 5(4):343-353.
[10] 馮祚建,鄭昌林,蔡桂全. 西藏東南部獸類的區(qū)系調(diào)查[J]. 動物學報,1980,26(1):91-97.
[11] 谷景和. 新疆東昆侖-阿爾金山地區(qū)的有蹄類動物[J]. 干旱區(qū)研究,1987(3):56-68.
[12] Cai G Q, Liu Y S,O'ara B W. Observations of large mammals in the Qaidam Basin and its peripheral mountainous area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 Canadian Journal of Zoology, 1990, 68: 2021-2024.
[13] Harris R B, Pletscheer K H. Status and trend of Tibetan plateau mammalian fauna, Yeniugou China[J].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999, 87: 13-19.
[14] Ruan X, He P, Zhang J, et al. 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current population relationships of the chiru (Pantholops hodgsonii) inferred from mtDNA variation[J]. Journal of Mammalogy, 2005, 86: 881-886.
[15] Schaller G B. Wildlife of the Tibetan Steppe[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8.
[16] 裘 麗,馮祚建. 青藏公路沿線白晝交通運輸?shù)热祟惢顒訉Σ亓缪蜻w徙的影響[J]. 動物學報,2004,50(4):669-674.
[17] 楊奇森,夏 林,吳曉民. 青藏鐵路線上的野生動物通道與藏羚羊保護[J]. 生物學通報,2005,40(5):15-17.
[18] 鄭中朝. 藏羚羊纖維特性的研究[J]. 中國草食動物, 2001, 3(4):14-16.
[19] Fox J, Bardsen B J. Density of Tibetan antelope, Tibetan wild ass and Tibetan gazelle in relation to human presence across the Chang Tang Nature Reserve of Tibet[J]. China Acta Zoological Sinica, 2005, 51: 586-597.
[20] Schaller G B, Ren J R. Effects of a snowstorm on Tibetan antelope[J]. Journal of Mammalogy, 1988, 69: 631-634.
[21] 連新明,蘇建平,張同作,等. 可可西里地區(qū)藏羚的社群特征[J]. 生態(tài)學報,2005(25):1 341-1 346.
[22] 孫 平, 于鴻浩, 趙新全, 等. 異地半圈養(yǎng)藏羚臥息行為適應性的初步研究[J]. 四川動物,2011, 31(1): 1-5.
[23] 孫 平, 于鴻浩, 趙新全, 等. 青藏高原異地半圈養(yǎng)藏羚警戒行為的適應性研究[J]. 動物學研究,2012, 32(5): 561-565.
[24] Schaller G B, Ren J, Qiu M. Observations on the Tibetan antelope (Pantholops hodgsoni) [J]. 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 1991, 29:361-378.
[25] 殷寶法,淮虎銀,張鐿鋰,等. 可可西里地區(qū)藏羚羊、藏原羚和藏野驢的營養(yǎng)生態(tài)位[J]. 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7,18(4):766-770.
[26] 曹俊虎,徐世曉,趙新全,等. 藏羚羊冷季對干物質(zhì)的消化效率[J]. 獸類學報, 2007,27 (2):206-208.
[27] Harris R B, Miller D J. Overlap in summer habitats and diets of Tibetan plateau ungulates[J]. Mammalis, 1995, 59: 197-212.
[28] 拉 旦,馬恩洲. 鐵卜加地區(qū)大氣降水、土壤濕度與牧草產(chǎn)量的關系[J]. 青海畜牧獸醫(yī)雜志, 1998(3): 21-22.
[29] Anthony R G, Smith N S. Comparison of rumen and fecal analysis to describe deer diets[J]. 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 1974, 38: 535-540.
[30] 蔡聯(lián)炳,王世金,李建華. 中國主要禾本科植物葉片表皮細胞、表皮附屬物的常見類型及其分類價值的初步探討[M]//高原生物學集刊.第10集. 北京:科學出版社,1991:1-14.
[31] 康 樂,陳永林. 草原蝗蟲食料植物葉片表皮顯微結構的研究[M]//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研究.第4集. 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125-139.
[32] 李正理,張新英.植物解剖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33] 宋延齡,鞏會生,曾治高,等. 鬣羚食性的研究[J]. 動物學雜志,2005,40(5): 50-56.
[34] 梁 亮,張代貴,徐 劍,等. 喀斯特灌叢草地武雪山羊的覓食行為與喜食性[J]. 生態(tài)學雜志,2006,25(12):1524-1527.
[35] 吳建平,單繼紅,李言闊. 小興安嶺地區(qū)原麝冬季食性研究[J]. 獸類學報,2007,27(1):58-63.
[36] 王 嶺,王德利. 放牧家畜食性選擇機制研究進展[J]. 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7,18(1):205-211.
[37] Crawford H S. Seasonal food selection on digestibility by tame white-tailed deer in central in Maine[J]. 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 1982, 46: 974-982.
Eating Habits of Tibetan Antelope in ex situ Conservation Based on Fecal Micro-histological Analysis
SUN Ping1,GUO Yu-ping2,XIONG Jian-li1,ZHANG Ji-liang1,WANG Zhan-bin1,ZHAO Xin-quan3*
(1.AnimalScienceandTechnologyCollege,He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LuoyangHenan471003,China;2.Collegeofphysicaleducation,Anyangnormaluniversity,Anyang,Henan455000,China;3.NorthwestPlateauInstituteofBiolog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Xining,Qinghai810001,China)
By fecal micro-histological analysis, we studied the diet of Tibetan antelope in Tiebujia area, Qinghai Province,then compared it with these in Kekexili Natural Reserve, and tried to find the possibility protecting antelope via ex situ conservation.Comparisen between fecal samplesshowed that four kinds of species Carex tristachya, 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 Poa indattenuata, and koeleria cristata were the main food diet of Tibetan antelopes in Tiebujia area,accoccnting for 18%,23%,11% and 8% of total,respectively. Anyway, stems of C. tristachya, leaves of L. leontopodioides, fruits of Thlaspi arvense, and flowers of Sphallerocarpus gracilis, were the most favorite parts in the food of antelopes. Other families accounting for higher proportion were as follows: Gramineae (43%), Cyperaceae (25%), Compositae (14%), Leguminosae (7%), and Cruciferae (3%), respectively. In conclusion, Tibetan antelope showed similar food diet of monocoty-leden in Tiebujia with that in Kekexili area.
Tibetan antelope; fecal micro-histological analysis; ex situ conservation; food habits
2014-03-08,
2014-04-2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30500073,30870370);青海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No.2006-N-152)
孫 平(1975-),男,山東鄒城人,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動物生態(tài)方面的研究。 E-mail: pingsunny@msn.com
*[通訊作者] 趙新全(1959-),男,陜西扶風人,博士,研究員,主要從事草地生態(tài)和動物生態(tài)方面的研究。 E-mail: xqzhao@yahoo.com.cn
S811.6
A
1005-5228(2015)01-007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