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高瑩瑩/文
直擊“毒跑道”
——殺“毒”刻不容緩
□實習記者 高瑩瑩/文
如果說校園是一本書,那么校園安全就是這本書的序言。近來,有不少學生家長為一件事情操碎了心。這回,他們不是在為自己的孩子因貪玩或沉迷網絡等原因而導致學習成績上不去而苦惱,而是對一種普遍存在于各校園內部的塑膠跑道感到不放心。有不少學生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因在校聞了刺鼻的氣味之后,出現頭暈、惡心、嘔吐、起疹、流鼻血等癥狀。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現象不是個案,而是接連地出現在全國多地的校園當中,且有類似不良癥狀的學生的人數仍在不斷增加,情況也有明顯惡化的態(tài)勢。而這一切,最終的矛頭卻直指向一校園“隱形殺手”——校園內一種帶毒的塑膠跑道。這種有毒的跑道,其所揮發(fā)的異味,令孩子感到身體不適,甚至使得他們不得不戴著口罩入校園;這種有毒的跑道,在令孩子身心俱疲的同時,更令學生的家長擔憂不已,并屢屢提出質疑;這種有毒的跑道,隨著其輿論走向的白熱化,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眾所周知,出于為學生提供健身場地的需要,在校園內建設塑膠跑道本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可如今,越來越多的校園塑膠跑道卻被學生家長控訴為校園的“健康殺手”,以致校園“毒跑道”繼前段兒時間頻發(fā)的電梯安全事故后成為社會公眾一度熱議的又一大話題。想來也怪,畢竟在校園田徑場上鋪設塑膠跑道并非剛剛時興,為什么近來會謂其有毒?“合格”的跑道有毒?!這明顯是不合乎常理的說辭,何況安全問題歷來不容小覷,故此中原因是值得我們去深究的。
盡管校園“毒跑道”事件仍在進一步調查當中,但毋庸置疑,塑膠跑道之所以能帶“毒”,是由于其產品質量不達標。研究表明,不合格的塑膠跑道所包含的有毒乃至劇毒物質將會給人體帶來種種不適感乃至致命傷害,而有關權威部門對出現“毒跑道”安全事故的學校的檢測結果也表示,那些學校所使用的塑膠跑道含甲醛在內的揮發(fā)性有害物質含量均低于標準值。
校園使用了不合格的塑膠跑道,校園工程質量“亮了紅燈”,我們是不能簡單問責的,因為一項校園工程中包含有投資方、施工方、監(jiān)理方、設計方、檢測方、驗收方等多方責任人,只要有一方責任人出現負面問題,這個塑膠跑道就注定是不合格的。不論是監(jiān)管一方存在的漏洞,還是空白的國家行業(yè)檢測標準讓不法之徒有機可趁,亦或是受“只要利潤高,一切皆可拋”的利欲驅使,讓劣質塑膠跑道應運而生,歸根到底,“毒跑道”亂象是源于各責任方責任意識的淡薄。如果各責任方都能引起足夠的重視,每個責任方自己就會用心,各責任方彼此之間也會交心,那么“毒跑道”問題就不會輕易產生。因此,殺“毒”除了要及時地移除“有毒跑道”,嚴處相關責任人,還需秉著“缺啥補啥”的原則,對癥下藥。其中,最重要的,即強化責任意識。借梁啟超先生所言,這個社會尊重那些為它盡到責任的人。要相信,意識的內化遠比外力的約束要來得更加重要。唯有各方積極行動起來,做到慎獨自律,學生在校的幸福感才會有所增加,和諧穩(wěn)定的校園環(huán)境才能長久、持續(xù),校園安全這一至關重要的底線也才可把持牢固。
要知道,校園安全只是社會公共安全的一個組成部分,而我們若能以此為戒,防微杜漸,有效地破除監(jiān)管缺位的尷尬現狀,適時出臺并完善有關行業(yè)規(guī)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高度提升自身的責任意識,就能有效地避免與“有毒跑道”恣意放“毒”校園相類似的惡性事件的發(fā)生,這也遠比事后諸葛要強得多。
鑒于此,“殺毒”就顯得刻不容緩。這不只是對本次的“毒跑道”事件而言,亦是對所有存在隱性安全隱患的事件而言。切忌等到問題發(fā)生后再試圖補救,因為傷害一旦造成,哪怕事后盡力彌補,也只會令問題一方置于被動的境地。因而,以切實可靠的行動表明自己的立場是十分必要的,莫讓自己的周遭輕易地為“毒素”所侵蝕,凡事三思而后行,本著負責任的態(tài)度,把積極的的愿景落到實處,勿掉以輕心,多全面了解、多深入學習,共同監(jiān)督、共同促進。如此一來,安全之門便不再狹窄,方可向每個人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