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理工大學外語外貿學院,江西 贛州341000;2.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上海200083)
(1.江西理工大學外語外貿學院,江西 贛州341000;2.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上海200083)
口譯研究作為翻譯研究的一部分,已經在學術領域確立了自己的地位,基本立足點就在于口譯研究中概念與模式的多樣性以及其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全球化背景下口譯研究呈現國際化合作的趨勢,通過對荷蘭著名的約翰·本雅明出版公司出版的《口譯研究進展探究》一書詳細的介紹,分析了當代國際口譯研究的現狀和趨勢,為口譯研究中的實證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例證,敦促我國的口譯研究者以更加開放的心態(tài)去了解和接受國際口譯研究最新成果,加強與國際口譯界的對話與合作,以促進我國的口譯研究更加科學地發(fā)展。
口譯研究;現狀和趨勢;國際化合作;多樣性;跨學科
2014年10月17-18日在廈門大學召開的第十屆全國口譯大會暨國際口譯研討會開幕式上全程使用手語口譯,并設“手語文化之夜”專場演出,手語口譯員們的表現“驚艷全場”。這次大會專設手語口譯分論壇與聾啞人代表共同探討手語口譯的現狀與發(fā)展。手語翻譯研究首次進入口譯大會議題是在2010年四川大學和中國翻譯協會聯合主辦的第八屆全國口譯大會暨國際研討會上,而在2012年在北京語言大學召開的第九屆全國口譯大會暨國際研討會上,增加了兩位手語翻譯,全程為21名特邀聾啞人代表提供同步手語口譯服務,手語口譯及其研究逐漸進入人們視線并引起國內口譯界注意[1]。
筆譯的研究源于一些從事文學研究的學者出于對翻譯的興趣而自發(fā)進行的研究,與此不同的是,口譯的研究卻是口譯從業(yè)人員和譯員培訓者發(fā)起的[2]。而這些“實踐研究者”(“practisearchers”)至今還是口譯研究的主力軍,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尤其是這一領域許多研究者,包括一些著名學者在內,很少或者根本沒有接受過研究的系統培訓[3]。
同樣是口譯研究,手語口譯 (signed language interpreting)的研究大量引用了會議口譯(conference interpreting)的研究,而會議口譯引用手語口譯研究的文獻卻寥寥無幾[4]。這種現象正在得到逐步改善,過去十多年間,會議口譯員對公共服務口譯(public service interpreting)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與公共服務口譯密切相關的手語口譯也得到了更多的認可。會議口譯員更愿意傾聽來自于手語口譯員、手語譯員培訓者和手語口譯研究者的話語,并向他們學習[5]。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荷蘭著名的約翰·本雅明公司出版公司于2011年3月適時地出版了《口譯研究進展探究》(Advances in Interpreting Research)一書。本書由著名的口譯研究專家——巴黎第三大學高級翻譯學院(ESIT)的丹尼爾·吉爾(Daniel Gile)親自作序,并給本書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本書的出版對口譯界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它把手語口譯研究者和口語口譯研究者匯集在一個論文集中,將他們的研究有力地融合在一起;對需要更多實證研究卻缺乏對研究者系統培訓的口筆譯研究界是一件幸事”[5]。在本論文集中,一些知名學者針對一些實際的問題提供了切合實際的描述,對正在從事或正在學習口譯研究的人士提供了一份必不可少的讀物。
《口譯研究進展探究》收錄的第一篇論文是著名口譯研究學者弗朗茲·波赫哈克(Franz P?chhacker)所寫的 《研究口譯之調查方法》(Researching interpreting—Approaches to inquiry)。弗朗茲·波赫哈克博士是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翻譯學研究中心副教授,他是國際口譯研究與實踐的權威期刊《口譯》(Interpret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Interpreting)的兩位主編之一,是當今世界口譯研究領域影響力最大的學者之一。他的代表作 《口譯研究概論》(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在翻譯研究尤其是口譯研究界享譽甚高[6]。在本文中作者聚焦了口譯研究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基本問題。作者在引言部分對口譯研究的目的和作用進行了反思,指出口譯研究作為一門學科,其基本立足點就在于口譯研究中概念與模式的多樣性以及其跨學科的研究方法。當前口譯研究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口譯研究被不同的學科,如人類學,認知科學,語言和神經生理學所概念化和模式化[7]。因為,口譯研究作為翻譯研究的一部分,已經在學術領域確立了自己的地位[8]。毋庸置疑,其研究進展是基于或來源于其他相對比較成熟的學科或其分支學科的發(fā)展,而正是由于其研究方法和概念模式的多樣性,構成了本文的研究主題。本文通過對基本的認識論立場和研究方法的回顧,將口譯研究定位為:與社會科學關系密切并對構建主義傾向有著自然敏感度的 “實證—闡釋型學科”(empiricalinterpretive discipline)。在口譯研究多種方法進行討論的基礎上,提出融合多種研究方法的綜合研究法作為極具前景的口譯研究途徑,以期超越 “定性—定量”方法的爭執(zhí)(quantitative-vs-qualitative controversy),將對研究目標的復雜性有更好的理解[9]。
第二篇論文是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的黛布拉·羅素(DebraL.Russell)的《研究項目的設計》(Designing a researchproject)。本文關注了從一個好的研究問題發(fā)展成為一個研究項目的關鍵階段,以及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作者認為起始階段是整個項目研究的基礎,對整個研究包括結果的可靠性有著重要的影響,并強調在設計研究項目的起始階段就應該牢記自己的研究目的。作者通過自己親身的口譯案例為例證:一個是法庭環(huán)境中的同傳和交傳,另一個是教育環(huán)境下,對失聰或聽障中小學生進行口譯的經歷,總結了進行研究項目設計時需要考慮的關鍵策略和因素,說明了精心設計的研究問題對研究過程和結果會有很好地促進作用。
第三篇論文是由日內瓦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口譯系主任芭芭拉·莫薩·默塞 (Barbara Moser-Mercer)所寫的《科學現象的識別與闡釋——口譯研究面臨的多方面挑戰(zhàn)》(Identifying and interpreting scientific phenomena——Simultaneous challenges to interpreting research)。本文回顧了口譯學科研究領域不斷擴大的過程,指出口譯研究作為一門學科走向成熟所面臨的挑戰(zhàn)和進行科學研究的最佳方法。未來更好地說明口譯研究的發(fā)展過程,作者引用了亞歷山大·M·施奈德(Alexander M Shneider)對學科發(fā)展四個階段的定義:第一階段,引入一個新的研究目標和研究現象作為一門新學科的研究主題,同時用恰當的語言來闡釋這一主題;第二階段,對新學科領域的研究目標和現象不斷地進行深入了解;專業(yè)知識的產生主要出現在第三階段,因為在這一階段基于新的研究方法產生了大量的公開發(fā)行的研究成果;第四階段雖然沒有突破性的發(fā)現,但是將用新的方式來呈現科學信息,把第三階段獲得的知識保持和傳承下去,正是在這一階段,不斷進化的科學環(huán)境使得學科的作用得以修正?;谏鲜隼碚摵涂谧g的研究現狀,作者認為口譯作為一門學科已經從第一階段過渡到第二階段,在這個階段,口譯研究者們正在運用各種方法和技術手段,推動著這一學科朝著第三階段的早期進展。
由美國加勞德特大學的梅勒妮·梅茨格和辛西婭·羅伊合寫的第四篇論文題為《三年資助項目的前三年——當研究計劃未能如期進展》(The first three years of a three-year grant——When a research plan doesn’t go as planned)。正如題目所言,本文描述了一個為期三年的小額研究經費資助項目的研究進展和所遇到的挑戰(zhàn),即在各種機構環(huán)境下,口譯經歷的收集、轉錄、編碼和分析。為了達到研究目的,作者錄制了九場口譯互動交流場景,包括醫(yī)療、法律、教育、政府和商務環(huán)境中的口譯活動,轉錄了大部分數據,并在研究助手的幫助下對其中至少三場轉錄的視頻進行話語特征編碼。本文對在廣泛的口譯場景中想要獲取真實的數據不可避免地會遇到的挑戰(zhàn)進行了討論,并在對一個完整的研究周期內的經歷進行反思的基礎上,對未來的口譯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議。此外,文章還通過提供項目研究的相片、錄音文本、編碼樣品和研究結果,為口譯研究領域真實數據語料庫的發(fā)展和口譯話語定性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案例分析典范。
第五篇國際知名口譯研究專家,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AIIC)會員,蒙特雷國際研究院的劉敏華博士的 《口譯研究方法論——循證研究方法論回顧》(Methodology in interpreting studies——A methodological review of evidence-based research)。臺灣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前任所長劉敏華博士在2009年以論文 《從工作記憶看同步口譯技術之習得》獲得 “歐洲翻譯學會最佳博士論文青年學者獎”,得到學界 “口譯實證研究有史以來最好的論文”的評語。劉敏華博士認為目前有很多關于口譯研究發(fā)展的綜述文章,但是很少有涉及口譯研究方法論的。而近年來,口譯研究的方法越來越呈現多樣化,值得我們仔細地審視[10]。因而她使用數據收集工具,收集了2004~2009年發(fā)表在國際口譯研究與實踐的權威期刊《口譯》(Interpret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Interpreting)上的48篇循證研究,對這些論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數據分析方法、變量及結構加以分析。研究結果表明,48篇研究文章中定性分析法(qualitative approach)和定量分析法(quantitative approach)的采用趨于平衡(定性分析法使用率略高,有26篇運用了定性分析法,22篇運用了定量分析法。)而且相當一部分研究同時采用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法 (其中有10篇定性分析法的文章也使用了描述統計學的方法來分析和描述數據)。話語分析法在定性研究中占主導地位,其中有15篇文章是從文化、社會學、政治和心理學的視角來研究社區(qū)口譯,這一改變正說明口譯研究正在進行“社會轉向”(social turn)。這篇文章通過對近六年來口譯研究權威期刊近50篇文章的分析和討論,使大家對口譯研究方法論的現狀有更好的了解,認識到前人研究的不足,在未來的口譯研究可以揚長避短,發(fā)揮優(yōu)勢。
正是基于對包括手語口譯在內的口譯研究歷史與文獻的梳理和歸納,世界手語翻譯協會的主席——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的杰米納·納皮爾在他的論文 《如果一棵大樹倒在森林里卻沒人聽到,能引起別人的注意嗎?》(If a tree falls in a forest and no one is there to hear it,does it make a noise?)一文中從學生、口譯從業(yè)人員、口譯教育者以及口譯研究者的角度探討了發(fā)表口譯研究論文(著)的重要性。本文并沒有空洞的教條式的說教,而是針對沒有發(fā)表經驗的研究新手 (novice researchers),結合作者自身的成功經歷,詳細地解答了:誰能發(fā)表口譯研究論文(著)(who)?發(fā)表什么樣的口譯研究論文(著)(what)?為何要發(fā)表口譯研究論文(著) (why)?何時發(fā)表口譯研究論文(著)(when)?在哪兒發(fā)表口譯研究論文(著)(where)?以及如何發(fā)表口譯研究論文(著)(how)?更為重要的是,作者還結合當前口譯研究的趨勢,討論了譯員如何通過“實地調查研究”(Interpreter fieldwork research)進行口譯研究并發(fā)表研究成果。文章還強調了口譯研究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并在結尾處回答了本文的題目所提出的問題——如果項目結束了,研究成果沒有發(fā)表的話,就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從而為我們闡明了“發(fā)表口譯研究成果的好處”[5]。
接下來的五篇文章都是關于手語口譯的研究,但是對當前的口譯研究不無借鑒價值。在第七篇文章中都柏林圣三一學院的洛林·利森(Lorraine Leeson)探討了手語口譯評估在語言學上、社會學上以及政治上的重要性。作者通過影響測試周期因素的分析,指出要想完全客觀地對譯員口譯能力進行評估是困難重重的,因為這涉及到測試機制的設計和正確應用。本文還關注了著名的泛歐框架(pan-European frameworks)尤其是博洛尼亞進程(the Bologna Process),希望能對本科生和研究生層次的學習以及對譯員畢業(yè)能力測試提供可效仿的典范。第八篇文章是由德國馬格德堡-施滕達爾學院的延斯·埃斯曼(Jens Hessmann)、芬蘭人文應用科學大學的埃娃·薩爾米(Eeva Salmi)以及英國赫瑞瓦特大學的格雷厄姆·H·特納(Graham H.Turner)和絲雯嘉·烏爾姆(Svenja Wurm)合作撰寫,創(chuàng)造性的首次將口譯研究學術精神融入口譯研究所的課程中,強調手語口譯研究應該超越個人直覺,在口譯研究領域內部和外部傳授實證主義的標準方法和概念,在手語口譯員的日常實踐中推廣口譯研究學術精神。其理論研究結果將應用于整個口譯研究領域,并有利于口譯職業(yè)的學術精神的培養(yǎng)。第九篇文章中,美國東北大學的里科·彼得森(Rico Peterson)用敘事研究的方法探討了譯員在“網上可視手語中轉”[Video Relay Service(VRS)]行業(yè)的作用?!熬W上可視手語中轉”口譯由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管理,如今是數十億美元的行業(yè)。作者比較了社區(qū)和“網上可視手語中轉”環(huán)境下的口譯場景,并考察了VRS的工作條件,對數字時代口譯工作全球化的爭議進行了分析,認為全世界的失聰人士承受著以盈利為目的的“網上可視手語中轉”模式所帶來的普遍的消極的后果。作者還提供了自身經歷的案例,建議口譯員要正確區(qū)分“口譯工作”和“傳訊助理”[communication assistant(CA)]。第十篇文章的作者是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羅伯特·亞當(Robert Adam)和克里斯多夫·斯通(Christopher Stone),他們通過對聾人群體口筆譯的歷史背景的調查對翻譯學科的起源提供了更加詳盡和準確的描述。目前口筆譯的研究尚未涉及聾人文化群體一直存在的口筆譯活動和語言中介[10],本文通過對早期的聾人文化群體歷史范例的研究,希望能夠幫助今天的口譯專業(yè)人員更好地理解口譯職業(yè)是如何從交織在聾人文化群體的初始階段逐步取得今天的學科地位的。最后一篇是美國圣凱瑟琳大學的勞里·斯韋比和美國圣地亞哥州立大學的布倫達·尼科迪默斯共同合作對美國醫(yī)療保健制度中的雙模雙語口譯開展的一項研究。手語是聾人或聽障人士表達情感思想、交流信息的主要手段,手語口譯包括口語和手語之間的互譯以及手語和手語之間的互譯,本文所討論的雙模雙語口譯(bimodal bilingual interpreting)指的就是口語和手語之間的互譯,這是聾人或聽障人士與聽人進行有效溝通的主要橋梁。美國立法確保了美國失聰的公民可以在醫(yī)療保健體系中進行交流訪問,從而使得雙模雙語口譯員的存在成為可能。盡管這樣的口譯活動日漸頻繁,正式期刊中除了對心理健康口譯的研究之外,針對美國醫(yī)療保健系統中雙模雙語口譯的調查研究尚屬空白[11]。作者從美國手語的歷史原因、立法授權和語言學研究角度出發(fā),探討了雙模雙語口譯的需求和其研究的必要性。
該書的第一個特色就是為立志于從事口譯研究的新手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論指導,本書所針對的對象是研究生、口譯從業(yè)人員、口譯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志于從事口譯研究的人員。因此,這本書可以說是約翰·本雅明公司出版公司2001年出版的另外一本關于口譯研究入門介紹的必讀書Getting Started in Interpreting Research的姊妹篇。在本書中當代口譯研究的領軍人物丹尼爾·吉爾、弗朗茲·波赫哈克和芭芭拉·莫薩·默塞分享了口譯研究的心得以及如何開展口譯研究的經驗,以期重新點燃和增進有志于從事口譯研究的人員致力于口譯研究的熱情。
該書另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集結了當下手語口譯研究的最新動態(tài)和研究成果。手語口譯雖然是一種口語與手語之間轉換的翻譯形式具有它的特殊性,但是它的同步性和即時性與傳統的發(fā)生在在口語之間轉換的同聲傳譯非常相似,因此對兩者的研究成果也往往會相互交流、相互借鑒。事實上,編者在引言部分就介紹說,該書的構想就來源于一次在美國中部召開的手語口譯從業(yè)者地區(qū)會議,在這次會議上研究美國手語口譯和英語口譯的研究人員齊聚一堂就自己的研究課題暢所欲言。該書的兩位編者敏銳地捕捉到口譯研究與實踐的聯系正在發(fā)生“思考模式的轉變”(“paradigm shift”),越來越多的口譯從業(yè)人員認識到了口譯實證研究的價值,而與此同時,眾多的口譯員和口譯教育工作者缺乏將研究融入工作框架的計劃,對如何讓科研和實踐相互促進沒有更廣泛的認識。正是在這樣的前提下,該書應運而生。反觀國內的手語口譯研究,與國際相比才剛剛起步,對此的研究成果也屈指可數。令人欣慰的是廈門大學于2012年8月成立了口譯學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為口譯教學、口譯質量、手語翻譯、口譯語料庫等。廈門大學以肖曉燕為代表的有聲語言及手語的口譯研究對手語翻譯在翻譯行業(yè)中的地位確立進行了不懈的努力[1]。而《口譯研究進展探究》對借鑒國際手語口譯和口語口譯的研究與實踐的成功經驗,必將加快我國手語口譯和口語口譯的研究步伐,促進手語界和口譯界的溝通和交流。
該書第三個特色就是強調了口譯研究的合作與互動,研究成果的創(chuàng)新與分享。該書包括序言在內的作者有20位,分別來自于美國、英國、德國、芬蘭、奧地利、加拿大、澳大利亞、愛爾蘭、瑞士和臺灣地區(qū)等國家和地區(qū),涉及的語言有英語、德語、芬蘭語及相應語言的手語。其中《發(fā)展與傳播——公認的口譯研究學術精神》(Developing and transmitting——a shared interpreting research ethos)一文就是由來自德國、英國和芬蘭的四位作者共同完成的。該書體現了全球化背景下口譯研究國際化合作的趨勢。我國的口譯研究者以更加開放的心態(tài)去了解和接受國際口譯研究最新成果,加強與國際口譯界的對話與合作,以促進我國的口譯研究更加健康、科學地發(fā)展。
當然,該書也有一些不盡人意之處,比如該論文集中所收錄的11篇論文的質量和影響力參差不齊[12],但這是論文集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論文集中的論文不可能像教科書一樣標準統一,水平相當。瑕不掩瑜,該書為口譯研究領域提供了當前研究的最新動態(tài),讓沒有發(fā)表經驗的研究新手對如何進行有效的研究和論文的發(fā)表有所了解,“解決口譯研究文獻普遍缺乏的國際現象”[13],為口譯研究的發(fā)展將起到了良好的推進作用。
口譯作為一門學科,其研究范式如:原理、模型和方法論的重疊和競爭,正同時面臨著來自于常見的科學語言、科學工具和標準等多方面的挑戰(zhàn)。[14]我們期待在本書的指導下,口譯研究者們能夠在今后的研究中大膽地進行口譯的跨學科研究,為研究人腦的運作和人際間的交流做出更大的貢獻。
[1]劉和平,許明.探究全球化時代的口譯人才培養(yǎng)模式——第九屆全國口譯大會暨國際研討會述評[J].中國翻譯,2012(5):53-59.
[2]Lung R.On the history of interpreting in China[J].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2005,13(2):143-150.
[3]許明.西方口譯認知研究概述[J].中國翻譯,2008(1):16-21.
[4]Gile D.The history of research into conference interpreting:a scientometric approach[J].Target,2000,12(2):297-321.
[5]Nicodemus B,Swbey L (Eds.).Advances in interpreting research: Inquiry in action[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11.
[6]瑪麗安·勒代雷,劉和平.論翻譯學研究方法[J].中國翻譯,2010 (2):11-18.
[7]高彬,柴明熲.中國同聲傳譯研究引證分析[J].中國翻譯,2010(4): 15-19.
[8]高彬,柴明熲.西方同聲傳譯研究的新發(fā)展——一項文獻計量研究[J].中國翻譯,2009(2):17-21.
[9]Campbell S,Wakim B.Methodological questions about translation research:A model to underpin research into the mental processes of translation Targe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Studies,2007,19(1):1-19.
[10]許明.論同聲傳譯研究方法[J].中國翻譯,2013(1):12-19.
[11]Liu M H.Recent research into interpreting:New methods,concepts and trends[J].Interpreting,2005(7):1,146-155.
[12]Setton R.Book review NICODEMS B and SWABEY L(Eds.),Advancesin interpreting research:Inquiry in action.[M]. 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11.In Setton R (Ed.),Interpreting Chinese,interpreting China.[M].Amsterdam/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13.
[13]Gile D,DAM H V,DUBSLAFF F,et al.Getting started in interpreting research: Methodological reflections,personal accounts and advice for beginners[M].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2001.
[14]P?chhacker F.From operation to action:Process-orientation in interpreting studies[J].Meta,2005,50(2):682-695.
當代口譯研究發(fā)展的現狀與趨勢
——評介《口譯研究進展探究》
梁潔1,2, 鐘地紅1
2095-3046(2015)02-0093-05
10.13265/j.cnki.jxlgdxxb.2015.02.020
I046
A
2014-11-30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課題(編號:YY1438)
梁潔(1974- ),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翻譯學,E-mail:3764969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