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遼寧軌道交通職業(yè)學院,遼寧 沈陽 110023
高職應用文教學有效性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李雪
遼寧軌道交通職業(yè)學院,遼寧 沈陽 110023
應用文寫作已經(jīng)成為高職院校學生通向職業(yè)生涯、奠定成功基礎的關鍵性課程。目前應用文教學中存在諸如割裂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的異化、教學內容泛化等制約教學效果提高的問題,因此提高應用文教學的有效性尤為重要。
高職;應用文教學;有效性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信息交流日益頻繁,應用文寫作也隨之滲透到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應用文寫作能力已經(jīng)成為高職學生知識和能力結構的重要因素,應用文課程已成為通向學生職業(yè)生涯、奠定成功基礎的關鍵性課程。如何提高高職應用文教學有效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高職應用文教學的有效性主要指在一定的教學投入內(時間、精力、努力),通過教師的教學,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和發(fā)展,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是衡量教學有效性的唯一尺度。
評價高職應用文教學的有效,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它所關注的是教師能否使學生在教師教學行為影響下,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主動地建構知識,發(fā)展自己探究知識的能力和思維技能,以及運用知識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有效教學,本質上取決于教師建立能夠實現(xiàn)預期教育教學成果的學習經(jīng)驗的能力,而每個學生都參與教學活動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前提。這就需要教師教學有方,寓教于樂,“開竅”有術,讓每個學生都參與教學活動。具體來說,參照以下四項指標:一是教學目標準確且具有彈性;二是教學民主,學生擁有安全、自由和開放的心態(tài);三是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全過程;四是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一)教學目標的割裂
就學生的具體進步和發(fā)展而言,是指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維度的,那么相應的高職應用文的教學目標就需要三個維度目標的綜合實現(xiàn),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
而著眼于人的發(fā)展的教學,要根據(jù)各學科的特殊性和學生原有基礎而有所側重。就教學而言,一方面要注重挖掘學科教材中蘊含的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靜態(tài)、凝固、共性),另一方面要注重開發(fā)課堂教學中生成的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動態(tài)、流動、個性)這三維目標是在教學過程中同時進行并實現(xiàn)的,這是促進學生發(fā)展保證教學有效性的內在機制。
但是,在高職應用文教學的具體實施中出現(xiàn)了三維目標的割裂現(xiàn)象,游離于知識、技能之外的過程、方法,為活動而活動;“貼標簽”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脫離教學內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機械生硬地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只關注知識授受和技能訓練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這種教學在強化知識、技能的同時,冷落、忽視了過程、方法與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這就從根本上阻礙了學生的發(fā)展。
(二)教學活動的外化
在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導向下,高職應用文教學十分注意和強調學生的參與和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和主動精神。
但是,在參與和活動的背后,透露出浮躁、盲從和形式化傾向,學生內在的思維和情感并沒有真正被激活。典型表現(xiàn)在:
第一,“自主”變成“自流”,只賦權卻不增能,課堂展現(xiàn)的是學生膚淺表層的、甚至是虛假的主體性,失去的卻是教師有針對性引導、點撥和具體幫助的重要職責。
第二,合作徒有形式卻內容無多,學生之間在缺乏問題意識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應付式、被動式地進行討論,缺乏平等的溝通和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層的交流和碰撞。
第三,探究有形無實,學生只是機械地按部就班地經(jīng)歷探究過程和步驟,缺乏好奇心的驅使和思維的探險以及批判性的質疑,從而導致探究的形式化和機械化,變成沒有內涵和精神的“空殼”。課堂缺少思維的力度和觸及心靈深處的精神愉悅。
(三)教學內容的泛化
課程意識的確立和課程資源的開發(fā),使教學從內涵到外延都產(chǎn)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學中再也不以“本”(課本)為本,把教材作為“圣經(jīng)”解讀,注重對教材的補充、延伸、拓廣、重組,并注重教材與社會生活和學生經(jīng)驗的聯(lián)系和融合。
但在教學內容的實施層面上出現(xiàn)了泛化的現(xiàn)象:學科味不濃,教材受到冷落,學科特有的價值沒有充分被挖掘出來。某些內容被機械地套上了情境,牽強附會地聯(lián)系實際,過多地強調生活來源,其結果是既浪費了寶貴時間,又妨礙了學生對知識的真正理解。
那么,如何使課堂教學具有散發(fā)吸引力?如何使課堂教學效益達到最大化?教師要使學生能夠根據(jù)教師教的風格或特點主動調節(jié)自己的學習方法、策略和步驟,同時教師也要適時地調整自己教的特點,去面對具有差異性的各類學生的特點。
高職應用文教學除了要求教師認真?zhèn)湔n、創(chuàng)造積極有效、開放互動的課堂氛圍、精練的教學語言等方面的常規(guī)之外,還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一)根據(jù)學科和專業(yè)特點,確定課程內容
首先,高職應用文寫作無論是思維模式、表達方式、文章結構,還是材料使用處理,都有其特殊性,所以,教學內容的確定,首先要根據(jù)學科特點,選擇基礎性的、所有專業(yè)學生都需了解的內容。如應用文寫作的基礎知識、不同文種的知識、寫作方法與技巧等。
其次,高職應用文作為一門實用性學科,還需根據(jù)專業(yè)的不同,合理安排課程的內容。如對財會專業(yè)的學生,可突出市場調查報告、經(jīng)濟合同、財務分析報告等文種的教學;對土木工程類的學生則突出項目可行性分析、項目策劃報告、招標投標文書等的教學;而對機電類的學生則應突出產(chǎn)品設計說明、實驗實習報告、科研報告的教學。
(二)根據(jù)學生情況,安排教學步驟
應用文教學第一步是使學生明確學習的意義目的、端正學習態(tài)度,葉圣陶先生說過:“大學畢業(yè)生不一定會寫小說詩歌,但是一定要寫工作和生活中實用的文章,而且非寫得既通順又扎實不可?!?/p>
第二步是應用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具體做法是將應用文基礎知識與具體文種的學習結合在一起,使基礎知識更具體直觀,易于接受。如在學習通知的寫作中,結合通知的結構寫法,將開頭結尾的方式,材料安排的邏輯性和條理性等基礎知識融合在一起;如在會議紀要的學習中歸納梳理,可以將應用文主旨的表達方法的特殊性的知識,諸如在文章的顯要位置表達基本觀點、從屬觀點等融合在一起,明確應用文語言表達的莊重、準確、簡練、暢達等特點。
第三步是總結、補充、完善應用文寫作的主旨、材料、結構、語言和表達方式等基礎理論知識。這部分應該成為學習的重點內容,必須在第二步具體直觀學習的基礎上進行總結補充完善,使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
(三)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在高職應用文的教學過程中,應本著以理論為指導,以例文為借鑒,注重訓練,落腳點在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的教學理念,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由淺入深地學習,避免畏難情緒。以通知的正文寫作為例:
第一,布置學習任務:“以學生處的名義寫一份征文通知”,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任務驅動法)。
第二,提供案例,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比較分析討論:征文通知正文應該怎樣寫?根據(jù)案例材料進行模仿寫作(案例分析法、模仿創(chuàng)新法、啟發(fā)式、討論法)。
第三,講授應用文常見的開頭方式(講授法),提問“能否為這個正文加個開頭,可以加什么樣的開頭,請同學根據(jù)提供的材料,口頭表述(說寫結合法)”。
第四,延伸教學內容?!皯{同學們的經(jīng)驗,這樣的開頭方式可以應用到什么樣的文章中”,引導、啟發(fā)并得出結論。
第五,布置彈性作業(yè)即分層布置作業(yè)。使學習程度不同的學生,都能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完成作業(yè),充分感受成功的快樂。
(一)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通過分析應用文寫作中的典型范文,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一種方法。選取的案例要有典型性、代表性和普遍性。
在運用案例分析法時需要注意:一是對案例進行認真分析、研究、思考,充分調動集體的智慧與力量,力求解決現(xiàn)實中的實際問題;二是將正面案例與反面案例結合起來,讓學生掌握正確處理實際問題的方法,區(qū)分正確與錯誤的知識內容。
如,講廣告文案,我們就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先播放幾個優(yōu)秀的廣告作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寫作欲望。
(二)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可以通過截取生活中某一典型場景、實物、圖畫、音樂、表演體會、語言描述等,結合校園生活和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情景設置。
如在講授求職信、簡歷的教學內容時,設置招聘會這一情景,學生分別扮演招聘者和應聘者,這樣求職信和簡歷的內容就更有針對性。
如在講授經(jīng)濟事務文書的經(jīng)濟合同的擬定時,由學生分別擔任擬定合同的甲乙雙方,雙方需要明確相互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意識到經(jīng)濟合同的簽訂是一種法律行為,必須遵循合法原則、平等互利原則、協(xié)商一致原則和等價有償原則。
(三)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绊椖拷虒W法”最顯著的特點是“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
項目教學法的實施步驟:第一,明確項目的任務,與學生一起討論確定項目的目標和具體任務。第二,項目實施,具體包括自主學習、交流討論,提出需要修改的意見、完善意見等。第三,成果展示與交流總結,以小組為單位,總結項目完成的過程。并采取教師評價、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相結合的評價考核方法。
高職應用文寫作是寫作性很強的課程,一個文種就有無數(shù)的寫法,教師需要不斷地探索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大膽創(chuàng)新,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水平,培養(yǎng)出符合時代要求的高技能型人才。
[1]黃耀.五年制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廣西教育.2013(19).
[2]董路.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探析[J].文學教育(中).2013(6).
[3]李思玲,周翔云.高職院校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學的有效性途徑探析[J].文教資料.2014(1).
(責任編輯:彭琳)
李 雪(1976-),女,遼寧錦州人,遼寧軌道交通職業(yè)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教育學原理。
本文系遼寧省青年教學科研骨干專項課題《高職應用文教學有效性研究》(項目編號:JGZXQEB070)的研究成果。
2015-03-13
H0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