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娟
[文題]
根據(jù)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繪畫我們講究“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文學我們講究“不著一字,盡得風流”;音樂我們講究“弦凝聲歇,此時無聲勝有聲”。其實,我們的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佳作展示]
人生的留白
朱天貴
中國畫的作法,通常是要留出整幅畫面的三分之一來,不作一點墨色,或是僅僅輕輕地渲染,透出一種薄霧的感覺。品畫的人愛這白,因為整幅畫的渺遠、遼闊都在這白里。
其實,我們的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追求充實與豐富確實是受人們所推崇的人生選擇,但留出時間和心靈的空間與此并不矛盾。再細想,人又不是架子鼓,追求徹頭徹尾的轟轟烈烈有什么必要?況且就是架子鼓,也有節(jié)奏分明的韻律以及令人回味的間隔。
所以趁著晴朗的天氣去放松自己是有必要的,雖然說并不是哪里都有如畫的風景,但陽光、草地和藍天這種天賜的禮物并不難得。你無須捧一杯清茗,抑或是捧一本書,你甚至無須想任何事,只消望著天和云,享受著陽光和暖風的撫摸。
當然,這只是表面的留白——停下手中的生活享受一刻空閑而已。人生真正的留白遠遠不僅如此。
留白是心平氣和,不爭。我想到了李叔同。但在這里,我必須得稱呼他——弘一法師。因為弘一法師才是那個不爭的人。我們不能提倡所有人都信仰佛法,但勸勉他人不爭是可行的。蠅頭微利有什么要緊?無須去爭得面紅耳赤,更不必暗下算計。人生不長,遇見是緣,善待身邊的人,是為留白。
在這樣的留白中,人們可以讀出你的沉穩(wěn),你的大氣。而假若你用粗制濫造的畫筆鋪層濃墨于其上,便會顯得索然無味。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道理正與其相似。
武后一生極為傳奇,死后卻立了“無字碑”。這是她自己的意愿,也是她智慧的體現(xiàn)。是啊,她的是非功過太多了,與其讓世人美其功,倒不如讓后人去正確地評判她。前者只是虛假的表面現(xiàn)象,她知道會讓后人貽笑大方,后者才是真正的、正確的。于是古往今來的蓋棺定論在她這里失了準,這是她最大最成功的留白。
因此,我認為,人生要像作中國畫一樣,該濃墨重彩時一定濃墨重彩,該留白時一定留白。這樣人生才能像中國畫一樣悠遠深長。
[評析]本文標題即觀點,簡潔明了。語言既有議論文的簡約又兼有散文語言的清新,論據(jù)材料信馬由韁,信手拈來,足見作者閱讀積淀之深厚,充分地論述了“留白”之于人生的意義,彰顯了議論性散文必須的理性之美與感性之美。
[佳作展示]
意韻清美
周夢娟
繪畫、文學、音樂都講究“留白”,“留白”即“意韻”,它不僅存在于藝術作品中,還存在于自然文化和我們的個人修養(yǎng)中。
哈爾施塔特,被稱作“世界上最美的湖畔小鎮(zhèn)”。那里有鋪滿綠茵的山巒,透明的溪流,五彩繽紛的花谷,隨處或立或臥的碩牛,山民特有的兩層坡頂房屋,樓上樓下掛滿鮮花,然而更為珍貴的是那兒居民唯美的天性,他們任憑落花灑滿庭院,不忍掃去。每當有客來訪,淳樸的居民都會穿上民族服裝來表達對來者的尊重。一個維也納的小鎮(zhèn)為何能得此盛名?便是因為它所蘊含的意韻——悠久彌香的自然、人性、人情文化。
人要有點書卷氣,有了書卷氣,你才會有意韻。林語堂先生告訴我們好書要重讀,要讀與自己氣質相近的作家的書。他說:“找到文學上之情人,必胸中感覺萬分痛快,而魂靈發(fā)生猛烈影響,如春雷一鳴,蠶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蓖槐緯?,同一個讀者,在一時能出一時之味道來,你的見解越深,感悟就越多,自然進步得越快。你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的過程便是你獨特書卷氣形成的過程,你也因此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意韻。
做人要有點涵養(yǎng),即做人也得有意韻?!皻赓|是一個人最耐看的品牌”,林肯如是說。一個人來公司應聘,林肯以你長得不好看回絕那人,那人不服氣,說道公司招聘應是公平的,這算是什么理由,長得不好看算錯嗎?林肯卻說道:“一個人三十歲之前的長相是由父母決定的,可三十歲之后的長相卻是由你自己決定的,你的內在品質才是最重要的?!蹦侨诵姆诜?/p>
而一個人有了內在涵養(yǎng),生活便會更簡單。劉大櫆在《論文偶記》中曾說:“簡,為文章盡境?!币粋€生活簡單的人必是有意韻的人。楊絳老人在她的壽辰上說:“我沒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過我平凡的生活?!睊亝s濃艷喧嘩,老人的生命如一匹素錦,越是平凡清淡,越顯超凡脫俗。而錢鐘書一生不愿接觸媒體,只在寧靜的書齋里研究冷僻的線裝書。大師的生活很簡單,但令人敬仰,只因他的意韻清美。
享樸素細微之韻,執(zhí)遠方尋夢之美。自然文化和個人修養(yǎng)都能因其意韻而美,哈爾施塔特的美縈繞在我們心中難以忘懷,而大師們脫俗的意韻之美則讓人心生敬意。
[評析]本文的亮點有二:一是視角的獨到。作者能從自然文化和個人修養(yǎng)兩個宏大的視角對“留白”這一話題進行闡釋,不僅獨到,而且大氣。二是論據(jù)的鮮活。無論是舉例論據(jù)——被稱作“世界上最美的湖畔小鎮(zhèn)”的哈爾施塔特,還是引用論據(jù)——林語堂、劉大櫆、楊絳等,都鮮有所聞,鮮有所用,不僅鮮活,而且給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阜寧縣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