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錄,呂 麗,李繼紅,范翠麗,徐明舉
(1.河北省張家口經(jīng)開區(qū)老鴉莊鎮(zhèn)衛(wèi)生院,河北 張家口 075000;2.河北北方學院,河北 張家口 075000)
藥用防風及其近緣種的顯微性狀調查
宋美錄1,呂 麗1,李繼紅2,范翠麗2,徐明舉2
(1.河北省張家口經(jīng)開區(qū)老鴉莊鎮(zhèn)衛(wèi)生院,河北 張家口 075000;2.河北北方學院,河北 張家口 075000)
目的 防風品種復雜,性狀鑒定困難,混淆品多,栽培用種不確切,導致藥材質量參差不齊,給生產(chǎn)、藥用帶來困惑。從我國各省份隨機抽取道地藥材,進行野生、家種及近緣種的性狀調查,為防風中藥材市場藥材規(guī)范化管理、藥品質量保障及臨床用藥安全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jù)。方法 從生藥主產(chǎn)地隨機抽樣,對原植物根的粉末、橫切面進行顯微鑒別。結果 藥用防風野生品、家種品及近緣種粉末在顏色、油管、分泌物、導管、石細胞、淀粉粒等方面存在差異;橫切面在木栓層細胞、皮層細胞、韌皮部油管、木質部、髓等方面存在差異。結論 防風近緣種與正品防風比較在粉末顏色、油管、分泌物、導管類型、石細胞、淀粉粒數(shù)量及性狀上各有特點。本研究從生藥主產(chǎn)地隨機抽樣,對原植物根的粉末、橫切面顯微鑒別,為防風中藥材市場藥材規(guī)范化管理、藥品質量保障、藥材鑒定等方面提供了參考依據(jù)。
防風;性狀;粉末;橫切面
防風為傘形科(Umbelliferae)防風屬(Bupleurum)植物防風[Saposhnikoviadivaricata(Turcz.)Schischk.]未抽花莖植株的干燥根[1]。入藥始見于我國第一部中藥學專著《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草部上品。味甘溫,無毒。由于栽培環(huán)境不同,防風栽培品和野生品在質量、藥材性狀及顯微特征上存在差異[2-3]。防風按野生產(chǎn)區(qū)可分為口防風、關防風、西北防風;防風的栽培品為家防風,家防風是各地栽培品的統(tǒng)稱,其質量及外觀性狀因土質、水肥管理等有所差異。由于防風品種復雜,性狀鑒定困難,混淆品多,栽培用種不確切,導致藥材質量參差不齊?,F(xiàn)從我國防風主產(chǎn)區(qū)隨機取樣,進行了原植物調查,報道如下。
1.1 材料
1.1.1 主要試劑和儀器 稀碘液、間苯三酚、鹽酸、蘇丹Ⅲ、水合氯醛、甘油,高效中藥粉碎機、80目篩、顯微鏡、顯微數(shù)碼攝影儀。
1.1.2 取材 實驗藥材樣品購自主產(chǎn)地藥材市場,隨機抽樣,所有樣品經(jīng)相關人員鑒定為真品??诜里L購自內蒙古赤峰牛營子鎮(zhèn)藥材市場、河北安國中藥材市場;水防風(寬萼巖風、華山前胡)購自河南百泉中藥材專業(yè)市場;西北小防風(葛縷子)購自陜西西安胡家廟藥材市場;家防風購自河北安國中藥材市場、內蒙赤峰牛營子鎮(zhèn)藥材市場、遼寧撫順中藥材市場;西北防風購自甘肅隴西中藥材市場、寧夏銀川市藥材市場;云防風購自云南昆明菊花園中藥材專業(yè)市場;川防風購自四川成都市荷花池藥材專業(yè)市場;石防風購自河北安國中藥材市場;關防風購自黑龍省江哈爾濱三棵樹中藥材專業(yè)市場、吉林省梅河口市中藥材市場河北安國中藥材市場[4]。
1.2 方法
1.2.1 粉末制備 中藥粉碎機將樣品粉碎后,過80目篩,制成水片、水合氯醛透化片。水片分別經(jīng)稀碘液、間苯三酚、鹽酸、蘇丹Ⅲ處理,以利于觀察淀粉粒、纖維、石細胞、導管、木栓化細胞。
1.2.2 根橫切片制備 選取樣品距莖基下2~3 cm以下,直徑1~1.5 cm,長2~3 cm的一段根部,溫水浸泡軟化后常規(guī)徒手切片法制片。
2.1 藥材粉末顯微鑒別(表1)
正品防風:油管極多,粗細不等,有的碎斷,直徑10~110 μm,充滿金黃色、黃棕色或綠黃色條塊狀分泌物。韌皮薄壁細胞細長皺縮,界限不明顯。葉基維管束常伴有細長纖維束,直徑6~12 μm,壁較厚。網(wǎng)紋導管較多,成片(圖1),直徑14~100 μm。亦可見螺紋導管,少量具緣紋孔、網(wǎng)狀緣紋孔導管。木栓細胞表面觀呈多角形、類圓形或類長方形,斷面觀呈長方形,淡棕色,排列規(guī)則,壁薄微波狀彎曲,有的可見紋狀增厚,胞腔狹細。木栓組織與栓內層細胞相連,可見塊狀分泌物。石細胞少見,黃綠色,長圓形或類長方形,壁較厚,長徑45~120 μm,短徑35~55 μm。淀粉粒較多,多數(shù)球形,臍點呈點狀。氣清香特異,味淡微甘。
口防風:粉末顏色灰白色,木栓細胞較多,氣微、味甘。
關防風:網(wǎng)紋導管直徑較大,葉基維管壁極厚,偶見石細胞,氣清香,味微甜而澀。
西北防風類:葉基維管纖維束較多,淀粉粒相對較少,氣稍特異,味微甜。
家防風:粉末黃棕色。油管直徑16~70 μm,充滿金黃色條塊狀分泌物。葉基維管束常伴有細長纖維束,網(wǎng)紋導管直徑18~85 μm。木栓細胞多角形,淡棕色。石細胞極少見,黃綠色,長圓形或類長方形,長徑33~50 μm,短徑14~33 μm。淀粉粒極多,呈圓球形、橢圓形、卵圓形,臍點呈點狀、人字形、三叉狀。偶見復粒。氣清香,味甘。河北安國家種、內蒙赤峰、遼寧撫順粉末顏色略有差異,其他差異不明顯。
水防風類(寬萼巖風與華山前胡):粉末淡棕色。油管直徑15~60 μm,油管內金黃色分泌物少。木纖維多,成束,散在網(wǎng)紋導管,直徑14~45 μm。石細胞較多,類長方形,黃綠色,中空。淀粉粒類圓形,臍點點狀。
川防風:粉末呈灰黃色,油管直徑30~60 μm,偶見油滴。導管網(wǎng)紋或梯紋,直徑20~40 μm。木纖維多成束,直徑10~12 μm。木栓細胞表面觀呈長方形,黃色,壁厚。淀粉粒眾多,多為單粒,類圓形或橢圓形,直徑12~20 μm,臍點呈點狀,層紋不明顯。草酸鈣方晶眾多,長17~34 μm,氣微香,味淡或微甜。
云防風:粉末灰褐色。油管極多,多碎斷,直徑30~150 μm,充滿亮黃色油塊狀分泌物。纖維偶見,韌皮纖維散在,壁厚,胞腔縫狀,長60~500 μm以上,木纖維成束存在,短小、壁薄、淡棕色。網(wǎng)紋導管,壁厚,直徑20~80 μm,少數(shù)導管內有棕紅色油物侵填。石細胞少見,黃綠色,長圓形或類長方形,壁較厚。淀粉粒眾多,多為單粒,圓球形或卵形,臍點呈點狀、星狀、一字狀。偶見2~3粒組成的復粒。氣香,味微酸甘澀。
西北小防風:粉末灰棕色。油管稀少,直徑15~30 μm,有的含黃色分泌物;可見油細胞,類圓形或橢圓形。葉基纖維成束,細長,壁較薄。導管網(wǎng)紋和螺紋,直徑14~56 μm。木栓細胞表面觀呈多角形,斷面觀呈長橢圓形。石細胞極少見。淀粉粒較多,單粒,類圓形,臍點呈點狀。草酸鈣簇晶散在,直徑16 μm~56 μm。
石防風:粉末淡黃棕色。油室碎片可見,細胞內含油滴。纖維較多,長梭形,壁較厚。導管主要為螺紋導管和網(wǎng)紋導管,直徑15~40 μm。木栓細胞多角形,色黃,壁較厚。石細胞較多見,細胞類圓形或長圓形,直徑40~80 μm。薄壁細胞易察見,內含淀粉粒。淀粉粒眾多,單粒,類圓形,臍點呈點狀,偶見復粒。氣香、味微辛。
2.2 藥材橫切面顯微鑒別(表2)
野生防風藥材根橫切面:木栓層5~30列細胞,類長方形,壁微木化。皮層狹窄,3~6列細胞,有較多大的橢圓形油管,長徑8~30 μm,油管周圍分泌細胞6~12個,管內可見金黃色分泌物。韌皮部較寬,占橫切面半徑的一半,散有多數(shù)類圓形油管,10~22環(huán)列,直徑24~70 μm,周圍分泌細胞4~10個,管內可見金黃色油滴。韌皮射線2~3列細胞,多彎曲,外側常形成大的切向裂隙。形成層明顯,成環(huán)。木質部導管甚多,呈放射狀排列,導管直徑3~13 μm,大小不等,年輪狀不明顯。木質部外側木薄壁細胞木化,與導管共同形成木化組織環(huán)帶。木射線寬1~2列細胞。近根頭處有小的髓部,外緣有油管。木質部有的可見石細胞。淀粉粒較多,多數(shù)圓形或類圓形??诜里L、關防風、西北防風橫切面差異不明顯。
家防風根橫切面:木栓層3~12列細胞,類長方形。皮層窄,2~10列細胞,橢圓形油管長徑9~30 μm。周圍分泌細胞5~10個,管內可見金黃色分泌物。韌皮部較寬,類圓形油管10~13環(huán)列,直徑25~34 μm,周圍分泌細胞4~10個,管內可見金黃色分泌物。韌皮射線2~3列細胞,多彎曲,外側常形成大的切向裂隙。形成層明顯,環(huán)狀。木質部導管較多,放射狀排列,導管直徑17~60 mμ,大小相間排列,呈年輪狀。木射線2~3列細胞,外側常成裂隙。根頭處中央有極小的髓部。薄壁細胞含淀粉粒,淀粉粒類圓形或長圓形,直徑1~5 μm。有的可見石細胞。
水防風:木栓層10~20列細胞。皮層狹窄,2~5列細胞,有1列較大的圓形分泌管環(huán)狀排列,周圍分泌細胞5~8個,管內充滿棕紅或橙黃色分泌物。韌皮部寬厚,散有多數(shù)油管,18~30環(huán)列,韌皮射線略彎曲,裂隙多而寬。形成層明顯,環(huán)狀。木質部導管放射狀排列,有較多油室,木射線寬5~8列細胞,無木纖維。無髓。薄壁細胞中含淀粉粒。
川防風:木栓層由5~12列木栓細胞組成,細胞壁較厚,內含黃棕色分泌物;皮層窄,1~2列,排列緊密整齊;散有類圓形油室,直徑30~60 μm;薄壁細胞切向延長,有的內含草酸鈣方晶。韌皮部占根半徑的1/2,油室橢圓形,8~16環(huán)列,直徑30~35 μm;射線明顯。形成層環(huán)明顯。木質部導管稍呈放射狀,排列緊密,導管周圍為木薄壁細胞及少量束狀排列的木纖維,木薄壁細胞中偶見淀粉粒及草酸鈣方晶,無髓。
云防風:木栓層5~15列細胞,棕色。皮層窄,由10~18列不規(guī)則的薄壁細胞組成,排列疏松,裂隙較多,有較大的橢圓形油管,成不連續(xù)的環(huán)狀排列,內含黃棕色的油滴及油狀分泌物;韌皮部窄,薄壁細胞類方形,排列緊密,有大量類圓形油管10~15環(huán)列,周圍3~6個分泌細胞,油管可見金黃色、橙黃或橙紅色分泌物;形成層不明顯。由3~4層狹窄細胞組成斷續(xù)的環(huán)帶;木質部較韌皮部稍寬,導管多,放射狀排列,木質部內側少數(shù)薄壁細胞木化或微木化。射線細胞2~3列,由內向外細胞逐漸增大,韌皮射線彎曲;淀粉粒甚多,直徑3~15 μm,常呈類圓形或多角形,臍點狀或短縫狀,層紋不可見,偶見2~3粒合成的復粒。無髓。
西北小防風:木栓層6~14列細胞,垂周壁增厚,皮層窄,3~8列細胞。周圍分泌管細胞8個,韌皮部寬,油管散在,5~13環(huán)列,外側可見裂隙。形成層明顯,環(huán)狀。木質部導管放射狀排列,有較多油室。薄壁細胞中含有淀粉粒。無髓。
石防風:木栓層10~18列細胞,多角形,壁較厚。皮層較薄,由2~5列薄壁細胞組成,胞腔內可見淀粉粒。韌皮部寬廣具裂隙并散在多數(shù)油室7~13環(huán)列。形成層明顯,環(huán)狀。木質部導管呈放射狀排列,靠近髓部散在有大而明顯的油室。髓部可見,薄壁細胞類圓形。
野生防風粉末網(wǎng)紋導管多,且成片存在。家種防風導管雖多,但看不到成片存在現(xiàn)象。川防風、云防風、西北小防風粉末顏色發(fā)灰;川防風油管少見;水防風、川防風、西北小防風分泌物含量少;西北小防風、石防風可見螺紋導管,川防風可見梯紋導管;水防風、川防風石細胞較多見;云防風、石防風可見復粒淀粉。綜上所述,防風近緣種與正品防風比較在粉末顏色、油管、分泌物、導管類型、石細胞及淀粉粒數(shù)量以及性狀上各有特點。
野生防風木栓層細胞多達30列,家種防風木栓層細胞相對較少。正品防風可見髓。近緣種與正品防風在木栓層細胞、皮層細胞、韌皮部油管數(shù)量上均有差異。木質部無石細胞,水防風無木纖維,川防風可見草酸鈣方晶,云防風微木化,西北小防風油室較多,石防風油室大而明顯。除石防風外其他近緣種無髓。
防風作為藥用商品品種較多,來源復雜,近緣種作為習用品應用較多。本研究從生藥主產(chǎn)地隨機抽樣,對原植物根的粉末、橫切面顯微鑒別,為防風中藥材市場藥材規(guī)范化管理、藥品質量保障、藥材鑒定等方面提供了參考依據(jù)。
[1]國家藥典委員會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140.
[2]孟祥才,江延輝,婁志紅.栽培防風質量分析[J].特產(chǎn)研究,2000,22(4):43.
[3]騰治杰,李忠林,伊洪光.防風的野生藥材與其栽培品的鑒別[J].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2002,23(3):24.
[4]李繼紅,李薊龍,范翠麗,等. 藥用防風及其近緣種的性狀調查[J]. 河北中醫(yī)藥學報, 2014,29(4):38-41
[責任編輯:李薊龍]
河北省科學技術研究與發(fā)展指導計劃項目(No.12272506)
宋美錄(1978-),男,內蒙寶昌人,主治醫(yī)師。
李繼紅(1972-),女,河北深縣人,醫(yī)學碩士,副教授。
R 931.3
B
10.3969/j.issn.1673-1492.2015.06.027
來稿日期:201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