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玲
(亳州師范高等??茖W(xué)校藝術(shù)系,安徽亳州 236800)
相比牡丹的雍容華貴,位列草本之首,有“五月花神”之稱,又有“花仙”“花相”美譽(yù)的芍藥花,以其草本的莖,略下垂的輕柔嬌妍之態(tài),呈現(xiàn)出惹人憐愛、嫣然動人的柔美,自此在詩詞、繪畫中,被賦予了“嬌客”“余客”的意象,自此承載著多重文化意蘊(yùn)。
芍藥花花容美好,花型嫵媚,綻開如素體濃妝,嫻靜典雅,清香流溢,兼具色、香、韻之美。歷代文人對芍藥花吟詠甚多,芍藥花意象亦被注入了特定的品格,成為詩文中經(jīng)久歌頌的藝術(shù)形象。
早在先秦時,創(chuàng)作者集中對芍藥“香氣”意象進(jìn)行描述。如《詩經(jīng)·鄭風(fēng)·溱洧》中有“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芍藥)”的詩句,芍藥花作為典型文學(xué)意象始現(xiàn)。屈原在《離騷》亦有“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句,此中“留夷”也是香草,或謂即芍藥[1]316自魏晉南北朝始,文人士大夫借芍藥綽約風(fēng)姿對芍藥花的姿、色、之意象進(jìn)行歌頌。如晉代傅統(tǒng)之妻在《芍藥花頌》中曰:“曄曄芍藥,植此前庭?!G芙蕖,媛人是采,以廁金翠。發(fā)此妖容,增此妖媚。……”贊美芍藥花的嫻靜嬌容、嫵媚身姿。唐代元稹有“芍藥綻紅綃,巴籬織青瑣。繁絲蹙金蕊,高焰當(dāng)爐火?!钡脑娋?,生動描寫了紅色芍藥盛開怒放時鮮艷多彩的色彩美。潘咸借《芍藥》詩用精彩的文筆 ,把芍藥花海贊為瑤池仙葩,其葉子碧如翠玉,剛綻開一半的紅蕊,嬌媚的顏色賽過了桃李,濃郁的花香壓過了前來賞花仕女身上噴灑的麝香。韓愈在其《芍藥》詩中將芍藥的美態(tài)與香氣以“浩態(tài)”“狂香”比喻,浩者,大也,狂者,非同尋常,贊“天下第一嬌”的芍藥花有“昔未聞”之嘆。宋及以后各代,更多注重描寫芍藥花精神氣質(zhì),喜遺貌取神。文人們不僅關(guān)注芍藥的外部特征,更賦予芍藥花人格化魅力,將芍藥花精神與內(nèi)在情感、生命體悟相結(jié)合。如詩人秦觀,于《春日》中言:“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痹娙速x予芍藥花多情,獨(dú)立、脫俗的人格氣質(zhì),即詩人自我人格的物化。張嵲贊美芍花在“青春愛謝日遲遲,正是群芳掃跡。”時,卻“濃露有情融睡臉,暄風(fēng)無力困豐肌?!辟澝郎炙幓▼善G美麗、孤傲。芍藥花多情的氣質(zhì)引起了詩人情感的共鳴。趙葵“芍藥殿春春幾許,簾幙風(fēng)輕飛絮舞”。詩詞中的芍藥花形象滲透著畫者的情感,寄予著畫者的精神祈求。
中國人最喜歡用心去感受自然物,常借花喻人、喻己。畫者或是執(zhí)念于物象的外在美,或借物寄寓物象“人格化”,賦予它們性格與情感,物象承載著畫者的喜怒哀樂與深情寓意。
五代時期,徐崇嗣擅長繪芍藥花卉,《圖畫見聞志》中記載有徐崇嗣的《芍藥五本》。其中一幅《草芍藥圖》,生動再現(xiàn)了芍藥花含苞綻放、繁花盛開,衰敗凋落的全過程,表現(xiàn)芍藥花各時期不同風(fēng)姿?!敖詿o筆墨,惟用五色布成……以其無筆墨骨氣而成之,但取其濃麗生態(tài)以定品。”[2]6畫者沉醉于芍藥花的色韻美,那輕柔嫵媚,典雅嬌柔的姿態(tài)被畫者生動再現(xiàn)于畫作中,因“畫花不墨,直疊色漬染,”畫法,故宋代董直在《廣川畫跋》中說:“沒骨花圖。沈存中言:‘徐熙之子崇嗣,規(guī)造新意,畫花不墨,直疊色漬染,當(dāng)時號沒骨花。以傾黃居案父子。使得芍藥花又有了“沒骨花”這一新的稱謂。清初畫壇巨匠惲壽平,借助深厚的筆墨功力作《五色芍藥圖》,畫一叢芍藥花,色彩斑斕豐富,用紅、白、粉、紫色來表現(xiàn)芍藥花柔美,配以綠葉,芍藥花的輕柔嫵妍之態(tài)盡顯,豐姿秀色,風(fēng)情萬種。芍藥花意象于繪畫中的呈現(xiàn),蘊(yùn)含著豐富物態(tài)美感和諸多文化內(nèi)涵。
牡丹剛健,雍容大方,有王者本色,芍藥枝葉纖柔,花容綽約生姿,多了一份女性嬌柔嫵媚,外加?jì)慑⒌溲?、清香的特質(zhì),被詩人畫家賦予綽約風(fēng)姿意象。
柳宗元在《戲題階前芍藥》詩中言,“凡卉與時謝,妍華麗茲晨;倚紅醉濃露,窈窕留余春。”當(dāng)所有花卉都與時俱謝時,嬌妍的芍藥卻借此晨獨(dú)呈麗姿,濃露中紅得似醉了酒般,嬌柔的身姿緊緊挽留這殘余春光;元代詩人楊允孚在《詠芍藥》中借“揚(yáng)州朱簾春風(fēng)里,曾惜名花第一嬌?!辟澝郎炙幓椤暗谝粙伞?,美名不驚,傳奇不朽?!懊ǖ谝粙伞笔窃娙藢ι炙幍馁澴u(yù),輕柔嫵妍之姿更是作者對芍藥花惟妙惟肖的生動描述;孔尚任借“一枝芍藥上精神,斜倚雕欄比太真。料得也能傾國笑,有紅點(diǎn)處是櫻唇?!睂⒒ò臧兹缒?,豐腴玉姿的“一捻紅”芍藥以美人楊貴妃作為比喻,其充滿活色生香的魅力。
畫家陸抑非筆下的《芍藥圖》,以典雅靜謐的色調(diào),用沒骨法繪芍藥花,賦以花姿清麗雅潔之態(tài)。并題款贊美芍藥綽約風(fēng)姿,曰:“寫芍藥教本綽約嬌姿不減花王得為帝爰擬南田賦色法為之。”現(xiàn)代工筆畫家江宏偉筆下的芍藥花, 糅合中國畫清雅風(fēng)格及現(xiàn)代式的古典情懷為一體的筆法繪兩朵芍藥花,賦予芍藥花以溫婉的姿態(tài)。灰紫色調(diào)染前面芍藥,旁邊一朵以紫色調(diào),配以白色染之,背景在反復(fù)清洗的肌理中,有一種剝落感,清雅設(shè)色之間彌漫著盎然古意?;ǖ南銡庖齺砗淖⒁饬Γ萍鼻邢肴ニ蔽ǖ南闾?,并招呼同伴一起來捕捉芍藥花的香氣。畫作一枝一葉皆呈現(xiàn)一種個性美和蓬勃的生命力,給人以恬美、典雅的享受。
芍藥花盛開于暮春,唐宋文人喜稱芍藥花為“婪尾春”“殿春”?!暗睢保复杭镜哪┪?,排在最后的意思。宋代,陶穀 《清異錄·花》言:“胡嶠詩‘缾里數(shù)枝婪尾春’,時人罔喻其意。桑維翰曰:唐末文人有謂芍藥為婪尾春者。婪尾酒乃最后之杯,芍藥殿春,亦得是名?!盵3]當(dāng)百花凋零,芍藥花卻爛漫怒放,艷紅如火,似要緊緊挽留住這即將逝去的春天,但其卻因周圍花的凋零而沾染上諸多傷春的情愫,成為詩人、畫家傷春的象征。難怪宋代蔡襄在其詩作《寄呈柴翁》中贊其“卻是雙紅有深意,故留春色綴人思 ”。多情易感的詩人從花的物象中涌起對美好時光的眷念。唐代錢起在《故王維右丞堂前芍藥花開,凄然感懷》中借芍花寄傷春情愫,“芍藥花開出舊欄,春衫掩淚再來看?!鄙炙幓í?dú)殿殘春,故有蘇軾“多謝花工憐寂寞,尚留芍藥殿春風(fēng)”和陳師道《謝趙生惠芍藥》中“九十春光次第分,天憐獨(dú)得占?xì)埓?。”的感嘆,寂寞中流露作者的傷春情義。芍藥被詩人賦予多情的氣質(zhì),宋代詩人朱繼芳借《和顏長官百詠·貧女》一詩,將傷春情愫徜徉于“芍藥花開又一春”的希冀中。
詩是有聲畫,畫是無聲詩?!皶嫯惷w”[4]的共性,讓繪畫作品中的芍花形象與詩詞一樣承載著畫者惜春傷春的情感。近現(xiàn)代著名繪畫大師吳昌碩筆下的《芍藥圖》,大寫意的手法寫芍藥,鮮艷的胭脂紅設(shè)色,配以茂密的枝葉,借跋文,“開過牡丹春可憐,又開芍藥春無邊……”來抒情,感懷逝去的美好,試圖借芍藥花意象追憶心中的過往,傷春的情愫隱含在跋文中,顏色雖嬌妍,但傷春的心境于跋語中表露無疑。
《韓詩外傳》[5]64中言:“芍藥,離草也。言將離別,贈此草也。” 自此芍藥花別名將離、離草。晉代牛享曾問過崔豹,古代情人別離時,為啥贈以芍藥?崔豹回答說:“芍藥又名‘可離’,因此離別時用它贈人。于是就有了詩人柳宗元筆下的“愿致溱洧贈,悠悠南國人?!?;元稹“芍藥綻紅綃,……采之諒多思,幽贈何由果?!彼未滔骞P下的“持之遺佳人,歲久香不息”的詩句。絲絲不斷的離別愁緒,使芍藥花形象增添了很多離別的悲情色彩。
著名女畫家潘玉良與國畫大師張大千有近三十年的交往,稱姐道弟,心心相惜。張大千赴巴黎舉辦畫展,二人久別重逢,倍感親切,敘舊暢談至深夜。離別在即,張大千于潘玉良的《芍藥圖》上題寫“予年廿時,嘗賦種花詩云:第一莫栽紅芍藥,花開春已是將離。今來巴黎,又值春末,且有南美之行。玉良大姐出此命題,漫書其上,為之黯然。辛丑三月三十日,弟大千。”離別的愁緒傾注于芍藥花形象中,借花喻己。二人各在異鄉(xiāng),卻長期彼此牽掛,畫作中含蓄的題款暗示著重逢的喜悅,因再次離別而傷心不已。
沈括在其著作《夢溪筆談·補(bǔ)筆談》中記載有“四相簪花”的傳說,固民間有了“碧紗籠護(hù)詩人草,金帶圍開宰相花”的典故 ,這一傳說讓芍藥花意象符號沾滿了吉祥富貴氣。
劉攽在其《芍藥譜》有對“金帶圍”典故的記載,這一典故尤在宋代廣為流傳,因宋代官制規(guī)定:僅宰相有資格穿紅色官袍,系金色腰帶。傳宋朝揚(yáng)州芍藥花中,有一種花形、花色非常特別的花,這種花朵上下為紅色,中間有一圈黃色花蕊,形狀極似身穿紅色官袍、腰系金色腰帶的官員。自此,人們便稱此種芍藥為“金纏腰”“金帶圍”。官員們也都以能觀賞到這種花視為升官的吉祥征兆,百姓們更是廣為流傳被譽(yù)為“金帶圍”的芍藥花傳說,是當(dāng)?shù)匾鲈紫嗟恼髡?。傳說王安石能夠成為宰相,正是遇到了芍藥名品“金帶圍”的原因,方有日后的達(dá)官顯貴。明代僧德群也有詩云:“玉階宜有此花開,金鼎調(diào)香宰相才”?!敖饚庇坝熬b綽的典故,使芍藥罩上一層神秘的色彩,成為象征富貴的吉祥物。
借芍藥花吉祥寓意,畫家也急切于畫作中創(chuàng)作芍藥花意象。唐代周昉繪《簪花仕女圖》,讓其畫作中高大的發(fā)髻上飾以盛開的芍藥花,使得人物形象更添富貴典雅氣質(zhì);五代,黃荃筆下更是出現(xiàn)諸多描繪代表富貴祥瑞的《瑞芍藥》圖;乾隆丙寅年間,許舟借韓魏公邀客品賞芍藥名品—金帶軼事,作《世代簪花圖》;另有“揚(yáng)州八怪”之一的黃慎,剛到揚(yáng)州,便借揚(yáng)州“四相簪花”傳說,作《金帶圍圖》扇面贈人,并且直接以金帶圍命題;亦有清代吳昌碩《芍藥圖》,大寫意的手法寫芍藥花,篆書筆力融入筆法,畫面顯得厚重,另依據(jù)“金帶圍”典故,題款:“昨夜東風(fēng)巧,吹開金帶圍。折花欲有贈,香露沾羅衣。”借畫與款識,讓芍藥花形象承載畫家的深情祝福。芍藥花意象被賦予的富貴意蘊(yùn),更多的是承載著畫者的深情厚意。
芍藥花作為一種美麗的花卉“意象”,應(yīng)用于詩詞繪畫中。以其綽約多姿的嬌妍,被詩人、畫家寄予深厚情義?;虮磉_(dá)傷春的心境,或寄予離別思緒,或賦予富貴意蘊(yùn),以求多福。芍藥花意象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yùn)和內(nèi)涵,成為詩詞、繪畫中感物喻志的象征符號,是作者智慧與情感的結(jié)晶。
[1]朱東潤.中國歷代文學(xué)作品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郭若虛.圖畫見聞志[M].南京:江蘇美術(shù)出版社,2007.
[3]陶穀.清異錄·花[J]//鄧瑞權(quán),李開升.《清異錄》版本源流考.長春:古籍整理研究學(xué)刊,2008(4).
[4]張彥遠(yuǎn).歷代名畫記——敘畫之源流[M].北京: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05.
[5]韓嬰.韓詩外傳[M].賴炎元,譯.臺北:商務(wù)印書館,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