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清華簡《系年》與趙盾史事新識
——兼談《系年》版本源流問題

2015-03-27 21:05:26呂廟軍
邯鄲學院學報 2015年3期
關鍵詞:系年趙盾傳世

呂廟軍,孫 瑛

(邯鄲學院 文史學院,河北 邯鄲 056005)

清華簡《系年》與趙盾史事新識
——兼談《系年》版本源流問題

呂廟軍,孫 瑛

(邯鄲學院 文史學院,河北 邯鄲 056005)

學術界結合傳世典籍對春秋晉國政治家趙盾已有一定的研究,在新材料清華簡《系年》與《左傳》《史記》等傳世文獻對讀研究基礎上,通過對兩者在語用特點、人名稱謂以及內容詳略上的差異進行梳理分析,認為簡本諱言趙盾、穆嬴,稱之為“大夫”、“襄夫人”,可能是在楚國地域流傳的一個簡抄本或改寫本。清華簡《系年》所揭示的晉國諸歷史細節(jié)值得關注。

清華簡《系年》;《左傳》;趙盾;史事;版本

《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第二輯《系年》(以下簡稱清華簡《系年》)由上海中西書局2011年12月出版,它是有關西周到戰(zhàn)國時期的一部編年史。清華簡為先秦史研究和地方歷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新材料?,F(xiàn)就結合清華簡《系年》與傳世文獻比較對有關先趙歷史人物、晉國政治家趙盾等一些相關問題再次進行探討①此前作者曾對趙盾有關“弒君”問題的爭議有所討論,請參見拙文《“趙盾弒君”發(fā)微》(《邯鄲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

清華簡《系年》第九章、第十章即簡五十至五十五集中記述了有關趙盾的一些歷史片段,簡本正可與傳世文獻《左傳》《史記》等對讀、合觀。清華簡《系年》第九章載曰:

晉襄公卒,靈公高幼,大夫聚謀曰:“君幼,未可奉承也,母(毋)乃不能邦?猷求強君”,乃命左行蔑與隨會召襄公之弟雍也于秦。襄夫人聞之,乃抱靈公以號于廷曰:“死人何罪?生人何辜?豫(舍)其君之子弗立,而召人于外,而焉將置此子也?”大夫閔,乃皆背之曰:“我莫命招之?!蹦肆㈧`公,焉葬襄公。[1]158

簡本所記不見趙盾之名,但有“大夫聚謀”、“大夫閔”兩處文字。然而,此處大夫不單指趙盾而言,似乎理解為包括趙盾在內的諸大夫為宜。簡本的“大夫”不單指趙盾一人,還可以從“大夫閔,乃皆背之”之“皆”字得到證實。由此可見,簡本沒有突出趙盾在晉襄公去世后關于在繼承人選立問題上的政治作用與相關細節(jié)。而這與傳世文獻《左傳》《史記·趙世家》的載錄明顯不同。如《左傳》文公七年記載:

穆贏日抱太子以啼于朝,曰:“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適嗣不立,而外求者,將焉寘(置)此?”出朝,則抱以適趙氏,頓首于宣子,曰:“先君奉此子也而屬諸子,曰:‘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賜;不才,吾唯子之怨?!窬m終,言猶在耳,而棄之,若何?”宣子與諸大夫皆患穆贏,且畏偪,乃背先蔑而立靈公,以御秦師。[2]558-559

對于簡本的“晉襄公卒,靈公高幼,大夫聚謀曰”一部分文字可與《左傳》文公六年的一大段文字記載比觀?!蹲髠鳌肺墓耆缡禽d曰:

八月乙亥,晉襄公卒。靈公少,晉人以難故,欲立長君。趙孟曰:“立公子雍。好善而長,先君愛之,且近于秦。秦,舊好也。置善則固,事長則順,立愛則孝,結舊則安。為難故,故欲立長君,有此四德者,難必抒矣?!辟Z季曰:“不如立公子樂。辰嬴嬖于二君,立其子,民必安之?!壁w孟曰:“辰嬴賤,班在九人,其子何震之有?且為二嬖,淫也。為先君子,不能求大而出在小國,辟也。母淫子辟,無威。陳小而遠,無援。將何安焉?杜祁以君故,讓偪姞而上之,以狄故,讓季隗而己次之,故班在四。先君是以愛其子而仕諸秦,為亞卿焉。秦大而近,足以為援,母義子愛,足以威民,立之不亦可乎?”使先蔑、士會如秦,逆公子雍。賈季亦使召公子樂于陳。趙孟使殺諸郫。賈季怨陽子之易其班也,而知其無援于晉也。九月,賈季使續(xù)鞫居殺陽處父。書曰:“晉殺其大夫?!鼻止僖病#?]550-552

通過比讀簡本與《左傳》關于趙盾等有關歷史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出簡本要比《左傳》記載簡略的多,同時發(fā)現(xiàn)簡本雖然與《左傳》記載主要內容基本相同,然在一些文字使用、文意表達、以及主旨等關鍵細節(jié)上明顯有所區(qū)別。整體而言,就人物稱號及所載文意觀之,簡本與《左傳》可對應內容較多,但也有一些文句兩者不能對應,而表達的卻是另一種說法。析而言之,則有以下幾點:

第一、“大夫”與“趙孟”不能視作等同,簡本未提及趙盾之名字,只以“大夫”概括之,而此處的“大夫”是集合名詞“諸大夫”之義,不單指趙盾而言。《左傳》則稱趙盾為宣子或趙孟。另,簡本稱“襄夫人”,《左傳》直接稱“穆嬴”。

第二、簡本及傳本皆載“晉襄公卒,靈公高幼(少)”;簡本僅稱“大夫聚謀”云云,而無《左傳》“晉人以難故”以及趙盾與賈季在爭立君主問題上的詳細論辯和經(jīng)過。也就是說在晉國立君問題上,《左傳》要比簡本記載細膩和生動得多。

第三、簡本直接以“大夫聚謀”決定廢幼立長,改立公子雍為君,《左傳》則記載了趙盾主張迎立公子雍的詳細理由:一是以為晉國“難故”,二是因為公子雍具備“四德”,可以緩解國難。夷皋年幼,不能緩解晉國危難是落選王位繼承人的主要原因。二者相較,在文意上《左傳》要比簡本記載詳細、明確,似乎勝于簡本。然而,就具體文字、文句運用及文意內涵來看,簡本明顯與傳世本屬于不同的流傳版本。其一,若簡本與傳世本為同一母本之不同抄本,則所用稱呼及稱號當不致不同。如“大夫”與“趙孟”、“先君”與“死人”、“其嗣”與“生人”、“君之子”與“適嗣”、“閔”與“患”等等。其二,簡本載“母(毋)乃不能邦?猷求強君”等文句較《左傳》語言古樸、艱澀。其三,簡本較《左傳》多出“我莫命招之”之文句,在文章結構和文意上略顯完整,亦能生動揭示晉國統(tǒng)治集團之間在爭立君位繼承人問題上的尖銳矛盾和政治狡猾伎倆。

總之,《左傳》在文章寫作技巧上較為成熟,不僅載有明確的時間,還搜集和采錄了豐富的歷史材料及其細節(jié)。清華簡《系年》關于趙盾史事的記載當不晚于《左傳》對此相關歷史的記載,甚至可能早于《左傳》的成書時代。清華簡《系年》有可能是在晉國之外在楚地或民間流傳的另一種抄本,而它與《左傳》所采錄的本子不為一個傳流系統(tǒng),大致可以推定。

除了上文清華簡《系年》與《左傳》可相互參照外,清華簡《系年》還可與《史記》相互參照,從中亦可對趙盾史事等相關細節(jié)問題有所認識。司馬遷《史記·趙世家》《晉世家》顯然參考了《左傳》的本子,學界已早有定論。對應清華簡《系年》第九章內容,《史記·趙世家》如是記載:

晉襄公之六年,而趙衰卒,謚為成季。趙盾代成季任國政二年而晉襄公卒,太子夷皋年少。盾為國多難,欲立襄公弟雍。雍時在秦,使使迎之。太子母日夜啼泣,頓首謂趙盾曰:“先君何罪,釋其適子而更求君?”趙盾患之,恐其宗與大夫襲誅之,乃遂立太子,是為靈公,發(fā)兵距所迎襄公弟于秦者。靈公既立,趙盾益專國政。[3]1782

可見,《趙世家》與《左傳》對趙盾這段歷史的記載基本相同。但在一些人物稱謂上值得注意,如簡本“襄夫人”,《趙世家》作“太子母”,與《左傳》直稱“穆嬴”也不同,等等。如果對照《晉世家》與《左傳》的記載,兩者記述文字就更加接近了。司馬遷在撰作《史記》的過程中曾大量參閱、摘錄了《左傳》的史料?!稌x世家》這樣記載道:

七年八月,襄公卒。太子夷皋少。晉人以難故,欲立長君。趙盾曰:“立襄公弟雍。好善而長,先君愛之;且近于秦,秦故好也。立善則固,事長則順,奉愛則孝,結舊好則安。”賈季曰:“不如其弟樂。辰嬴嬖于二君,立其子,民必安之。”趙盾曰:“辰嬴賤,班在九人下,其子何震之有!且為二君嬖,淫也。為先君子,不能求大而出在小國,僻也。母淫子僻,無威;陳小而遠,無援:將何可乎!”使士會如秦迎公子雍。賈季亦使人召公子樂于陳。趙盾廢賈季,以其殺陽處父。十月,葬襄公?!`公元年四月,秦康公曰:“昔文公之入也無衛(wèi),故有呂、郄之患。”乃多與公子雍衛(wèi)。太子母繆嬴日夜抱太子以號泣于朝,曰:“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適而外求君,將安置此?”出朝,則抱以適趙盾所,頓首曰:“先君奉此子而屬之子,曰‘此子材,吾受其賜;不材,吾怨子。今君卒,言猶在耳,而棄之,若何?’趙盾與諸大夫皆患繆嬴,且畏誅,乃背所迎而立太子夷皋,是為靈公。[3]1671-1672

通過清華簡《系年》有關簡文與《左傳》《史記》比讀,可以發(fā)現(xiàn)《史記》明確指稱趙盾,而不像《左傳》稱趙盾為趙孟或宣子,更不像簡本稱趙盾為大夫。從文字、文句及文意表達上,《趙世家》《晉世家》與《左傳》的語言使用特征均極為相似,其史料來源顯屬于同一個版本流傳系統(tǒng)。簡本中沒有明確指出趙盾,而僅僅以兩“大夫”輕輕帶過。這與傳世文獻記載明顯有異?!蹲髠鳌穭t明確點出趙孟,并詳細記錄了趙孟“欲立長君”主張的緣由以及與賈季之間關于立誰為長君的詳細爭論?!蹲髠鳌匪涄w孟即是趙盾。關于趙盾,《史記·趙世家》載有“趙盾代成季任國政二年而晉襄公卒”“趙盾益專國政”、“盾為國多難,欲立襄公弟雍”、“太子母日夜啼泣,頓首謂趙盾曰”、“趙盾患之”等語?!稌x世家》亦兩記“趙盾曰”??傊?,無論《左傳》還是《史記》都突出了趙盾在襄公去世后擁立公子雍的主謀作用。

第九章主要敘述晉國王位繼承立子還是立弟之爭,子夷皋(高)與弟雍,長幼之選。簡文對趙盾本人只字未提,在王位繼承問題上,著重于“大夫聚謀”、“大夫閔,乃皆”集體力量的商議與決策,看不出傳世文獻所突出的趙盾的主謀及核心地位,更無“趙盾專政”之跡象。眾大夫在選立何人繼承君位問題上認為應該選擇“強君”,而非“幼君”,雖然這樣的決定違背了已故襄公的遺愿和囑托,“君幼”是趙盾“未可奉承”即不能奉襄公欲靈公高繼承君位的命令,這也意味著趙盾違背了先君的遺愿。但從維護晉國穩(wěn)定“安邦”的大局考慮,也屬于趙盾以國家利益為出發(fā)點的大義之舉。因此,晉國派左行蔑即先蔑、隨會即士會到秦國召回襄公之弟雍。當然,這個舉動遭到了靈公高母襄夫人的反對。襄夫人懷抱年幼小的靈公,聲淚俱下、啼哭于朝廷。她哭訴的理由之一是“死人何罪?生人何辜?”意謂已故襄公沒有什么罪過,太子高繼承君位合情合理;理由之二為舍子立弟是舍近求遠,太子高將無法安置,不合禮法??梢哉f,襄夫人提出的這兩種理由是合乎正常的王位繼承制度規(guī)定的。因而,其義正辭嚴的哭訴感化了朝堂上的晉大夫們,并獲得了他們的同情。這些大夫們頓感理屈詞窮,紛紛推卸責任變卦地說:“從秦國召回雍,這不是我的命令?!币虼耍痈咦罱K繼承了晉國王位,是為晉靈公。

第十章與第九章上下相承,主要講秦晉關系破裂,反目成仇,而造成這種惡劣邦交關系的主要責任應歸之于晉國的統(tǒng)治者的簡單化的外交處理方式,也就是說晉國在處理本國王位繼承問題上將矛盾直接轉嫁到對秦國的突襲上,而粗暴采用了不講求和平外交藝術的方式。這樣,既失去了友邦,又逼走了晉國將領先蔑和士會,使晉國處于孤立的境地。

關于晉國政治家趙盾及其相關歷史,《史記》記載較為詳細。如將清華簡《系年》與《史記》語言使用特點詳細比讀,我們更可以發(fā)現(xiàn)兩者之異同,并可以對晉國相關歷史細節(jié)形成新的認知。

(一)《系年》簡本:晉襄公卒,靈公高幼。

《趙世家》:晉襄公之六年,而趙衰卒,謚為成季。趙盾代成季任國政二年而晉襄公卒,太子夷皋年少。

簡本對襄公之死記錄極其簡潔,而《趙世家》對晉襄公卒年記載則十分詳細。

(二)簡本:大夫聚謀曰:“君幼,未可奉承也,母(毋)乃不能邦?猷求強君?!?/p>

《趙世家》:盾為國多難,欲立襄公弟雍。

《晉世家》:晉人以難故,欲立長君。

三者記載以國家多難,為晉國欲立長君襄公弟雍的原因;而簡本以靈公高年幼不能安邦作為向外尋求強君的理由。此處三本分別用“大夫”、“(趙)盾”、“晉人”作為立君主要使動者,顯然簡本與《晉世家》表述較為接近,而與《趙世家》突出趙盾有異。

(三)簡本:乃命左行蔑與隨會召襄公之弟雍也于秦。

《趙世家》:雍時在秦,使使迎之。

《晉世家》:使士會如秦迎公子雍。

簡本此處表達詳于諸本,明確指出是左行蔑與隨會到秦國迎立襄公之弟雍。

(四)簡本:襄夫人聞之,乃抱靈公以號于廷曰:“死人何罪?生人何辜?豫(舍)其君之子弗立,而召人于外,而焉將置此子也?”

《趙世家》:太子母日夜啼泣,頓首謂趙盾曰:“先君何罪,釋其適子而更求君?”

《晉世家》:太子母繆嬴日夜抱太子以號泣於朝,曰:“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適而外求君,將安置此?”出朝,則抱以適趙盾所,頓首曰:“先君奉此子而屬之子,曰‘此子材,吾受其賜;不材,吾怨子?!窬洌元q在耳,而棄之,若何?”

關于襄夫人請求立太子的言行,《晉世家》記載最為詳盡、生動;簡本其次,《趙世家》最為簡略。但三本均明確指出了太子夷皋繼承君位的正當性和合法性,這不僅在于先君無罪,應該執(zhí)行其遺囑,還在于夷皋是其“適子”、“嗣君”。尤其《晉世家》引用襄公在世時的囑托通過穆贏聲淚俱下的復述和質問,使得趙盾在穆贏義正辭嚴的逼迫下改變了迎立長君公子雍的主張。

(五)簡本:大夫閔,乃皆背之曰:“我莫命招之?!?/p>

《趙世家》:趙盾患之,恐其宗與大夫襲誅之,乃遂立太子,是為靈公,發(fā)兵距所迎襄公弟于秦者。

《晉世家》:趙盾與諸大夫皆患繆嬴,且畏誅,乃背所迎而立太子夷皋,是為靈公。

簡本與傳本對穆贏的反應不同,一曰閔,一曰患;簡本沒有記載大夫“閔”的內容及原因,因此“閔”字不應如清華簡整理者所解釋的“病也”,若理解為同情之義較勝?!囤w世家》與《晉世家》用詞相同,并進一步揭示了“患”的表現(xiàn)是“恐誅”、“畏誅”。但在主語使動者上,簡本用“大夫”,其他二本用“趙盾”。清華簡《系年》只字未提趙盾或趙孟、宣子,而均以大夫直接稱呼之。細繹簡本“大夫”及“皆”字使用,大夫當是包括趙盾在內的諸大夫,這里并沒有突出趙盾的主要作用和專政地位。

清華簡《系年》沒有突出趙盾的主要執(zhí)政地位,而只以“大夫”一筆掠過,其間原因,值得思考。簡本諱言趙盾、穆嬴,稱之為“大夫”、“襄夫人”,可能是在楚國地域流傳的一個簡抄本或改寫本。而傳世文獻《左傳》《史記》記載趙盾言行較為詳盡,突出了趙盾在襄公死后關于在立弟還是立嫡的問題上的主要政治作用。從清華簡對趙盾的記載來看,難以看出趙盾在傳世文獻中是一個“專國政”大夫,而這一點在傳世本《左傳》《晉世家》中所記穆贏抱幼子高到趙盾住所頓首、哭訴立嫡,卻能說明趙盾專國政的事實。為什么清華簡文本作者對趙盾這一重要歷史人物竟然如此熟視無睹和輕描淡寫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簡本內容的來源很可能是來自于不同于《左傳》的另一個流傳版本,不排除簡本的史料出自楚國史官之手而在傳抄過程中對原來文本進行了部分刪改或壓縮。不唯如此,清華簡這段文字的記述看似簡潔,不如《左傳》《史記》內容之詳細,然從其文中亦透露出不少傳世文獻中所未知見的歷史信息,正可以彌補傳世文獻的缺漏。

結語

綜合以上簡本與《左傳》《史記》諸傳世文獻的反復比讀,我們可以從中得出以下若干新的認識:

(一)襄公弟名為雍,也可稱雍子。襄公弟公子雍在清華簡《系年》中凡兩見:首先見于清華簡《系年》第九章“乃命左行蔑與隨會召襄公之弟雍也于秦”,作“雍”;其次見之《系年》第十章“秦康公率師以送雍子,晉人起師,敗之于堇陰。左行蔑、隨會不敢歸,述(遂)奔秦。靈公高立六年,秦公以戰(zhàn)于堇陰之故,率師為河曲之戰(zhàn)。”此處作“雍子”。而在傳世文獻《左傳》《史記》中都稱作公子雍或雍。清華簡整理者認為,“雍也”當為“雍子”之誤。[1]158廖名春認為雍也當為“雍氏”。[4]以上兩說均不甚確。按簡文“乃命左行蔑與隨會召襄公之弟雍也于秦”,其中“雍”后“也”字不當為“子”誤,此句相當于“乃命左行蔑與隨會襄公之弟也雍于秦”,“也”系句中語氣助詞用法,表示停頓。又如,《左傳》:“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遂為母子如初?!保?]15簡文中公子雍名稱出現(xiàn)雍和雍子兩種說法?!坝鹤印迸c公子雍近同,都是古人尊稱的一種說法;前說“雍氏”似乎不與傳世文獻相合。

(二)清華簡《系年》穆贏言以“死人”指已故襄公,其語似乎不恭、有失文雅,且違禮儀。而《左傳》《史記》在引用穆贏的話時均用“先君”指晉文公。

(三)清華簡沒有關于襄公亡故時間的記載。雖然清華簡《系年》為擬題后加,類似于《竹書紀年》體裁,但對一些重要時間的記載卻遜于《左傳》。

(四)清華簡“我莫命招之”文句于傳世文獻不見。諸大夫以穆贏所言甚是,并以違反她的要求視為憂患,故諸大夫違背了先前迎立公子雍的主張,最后以“我們沒有下令召公子雍回來”推卸責任。可見,穆贏的聲淚俱下、據(jù)理力爭終于改變了晉國大夫們的立長君、強君的決策,故簡本使用“大夫閔”一語敘述之。相反,在傳世文獻中記載趙盾改弦更張的原因是因為趙盾及諸大夫“患穆贏”、“且畏逼”、“恐誅”的結果。改立幼君高是襄公的囑托,更是襄公夫人依托著其不可忽視的家族勢力,在這張“王牌”之下不斷堅持促成的。

[1]李學勤. 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貳)[M]. 上海:中西書局,2011.

[2]楊伯峻. 春秋左傳注[M]. 北京:中華書局,1981.

[3]司馬遷. 史記[M]. 北京:中華書局,1982.

[4]廖名春. 清華簡《系年》管窺[J]. 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2 (3) .

(責任編輯:賈建鋼 校對:朱艷紅)

The New Knowledge of Zhao Dun by Tsinghua Bamboos Slips Xinian and Probing into the Problem its Version Origin

LV Miao-jun,SUN Ying
(The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Handan College, Handan 056005, China)

Based on the classics handed down from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state of Jin Zhao Dun politicians of both academia has certain research,this article in the new materials of Tsinghua Bamboos slips Xinian with the book of Zuozhuan,、shiji and the basis of studying the literature handed down from ancient times to read,in the pragmatic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tw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itle and content on general names carding analysis, think that posted on secret Zhao Dun, MuYing, called the “doctor”, “l(fā)ady”may be a Jane codex circulating in Chu area or adaptation. Tsinghua Bamboos slips Xinian reveals the state of Jin various historical detail is remarkable.

Tsinghua Bamboos slips Xinian; the book of Zuozhuan; Zhaodun; historical events; version

K225

A

1673-2030(2015)03-0025-05

2015-04-05

國家社科基社金項目“清華簡與文、武、周公史事研究”(14BZS099)暨2014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發(fā)展課題“先秦趙氏夢文化研究”(2014030503)

呂廟軍(1970—),男,河北永年人,邯鄲學院文史學院副教授,歷史學博士;孫瑛(1964—),男,河北永年人,邯鄲學院文史學院副教授。

猜你喜歡
系年趙盾傳世
傳世書法
老年教育(2023年8期)2023-08-23 03:05:32
明刻《綠筠窩帖》及傳世拓本考
翳桑之報
傳世名畫
老年教育(2018年12期)2018-12-29 12:42:44
傳世經(jīng)典——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藝術品鑒(2017年11期)2017-04-23 05:17:07
試論清華簡《系年》中的“周亡”及相關問題
古代文明(2017年2期)2017-04-10 16:57:00
舉手之間的善意
幸福·悅讀(2017年1期)2017-02-17 17:31:44
柳宗元湖湘詩歌系年考辨
湖湘論壇(2016年2期)2016-12-01 04:22:54
武士報恩
醒獅國學(2016年6期)2016-05-14 17:55:46
袁宏道《瓶史》系年及創(chuàng)作原因考
唐海县| 方山县| 云和县| 临安市| 富民县| 汝城县| 奉化市| 崇州市| 大同市| 齐齐哈尔市| 大埔区| 淮南市| 夏津县| 鱼台县| 灵川县| 育儿| 江达县| 兴海县| 柏乡县| 吐鲁番市| 喀喇| 大足县| 延津县| 怀来县| 德阳市| 东海县| 拜城县| 开封市| 凯里市| 日照市| 健康| 双辽市| 大丰市| 徐闻县| 土默特左旗| 崇信县| 巴林左旗| 静海县| 六枝特区| 梁平县| 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