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選種芋。選擇具有本品種特征,且頂芽飽滿、無病蟲斑,外形呈橢圓形,單個重50克的芋頭作種。
2.整地作畦。選擇光照充足、土層深厚、排灌方便、富含有機質(zhì)的沙質(zhì)壤土田塊種植。土壤過分黏重,不利于生長。芋不宜連作,一般要求2~3年輪作1次,最好是水旱輪作,否則將影響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種植前對土壤進行深翻曬垡,碎土后作畦。每畝施菜籽餅75千克、45%高含量復(fù)合肥50千克作基肥。畦面寬1.1米、留溝寬40厘米、深30厘米。
3.播種覆膜。播種在3月中旬進行,株距40厘米、行距33厘米,每畦種2行,每畝種植3000株左右,種好后及時覆土。播種后每畝用50%乙草胺50毫升進行芽前化除,然后覆蓋地膜,地膜必須貼緊畦背,四周用泥封好,以保溫保濕、防止雜草生長。一般在播種后15天左右芋芽開始頂膜,要及時破膜,把芋芽引出膜外,避免薄膜灼傷幼苗。
4.田間管理。①追肥。種植40天左右,芋苗有2片真葉時第一次追肥,每畝用腐熟糞肥500千克加水1000千克澆施,第二次追肥距第一次15~20天,芋苗4~5片真葉時進行,每畝用腐熟糞肥800千克加水1000千克澆施,第三次追肥在7月初,結(jié)合培土,每畝撒施菜餅60千克、45%高含量復(fù)合肥30千克、硫酸鉀15千克,以促進芋頭淀粉的積累,提高品質(zhì)。
②水分管理。紅香芋在整個生長過程中,對水的要求較嚴格。出苗期土壤不宜太濕,稍微濕潤即可,以利出苗。苗期要干干濕濕,以利于發(fā)根、扎根。6月植株生長迅速,需水較多,這期間經(jīng)常遇干旱氣候,要適量灌水,保持土壤濕潤。7月為植株生長盛期,并進入高溫季節(jié),葉片蒸發(fā)量大,而地下球莖又正在膨大,在不下雨的情況下,每隔5~7天就要灌水1次,以溝灌洇墑為主,夜灌晨排,不能大水漫灌,也不能長期淹水,以利植株生長。8月上旬以后,灌水次數(shù)可減少,只要掌握手握土成團、松手即散即可。
③培土。培土是提高芋頭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促進發(fā)生不定根,促進養(yǎng)分吸收并提高抗旱能力,抑制頂芽生長。培土一般進行2次,第一次在苗高30厘米左右,約在6月上旬,結(jié)合中耕逐漸拉平畦面。第二次培土在封行前,葉片大部分長出后,約7月上旬進行,以促進子芋膨大,培土時用畦間的泥土。在4月初,地上部迅速生長、芋頭開始膨大時結(jié)合除草進行培土,土層厚5~7厘米。4月底再培土1次,培土結(jié)束后溝灌淺水。
5.病蟲害防治。①病害。疫病是紅香芋生產(chǎn)中的重要病害,主要發(fā)生于葉片和葉柄,亦可危害球莖,多發(fā)生于7月初至8月上中旬。發(fā)病初期,葉上生黃褐色圓形斑點,逐漸擴大為同心輪紋濃淡相同的大斑,后期多腐爛穿孔。發(fā)病初期可用25%瑞毒霉素6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每隔7天噴1次,連續(xù)3~4次。
②蟲害。主要有紅蜘蛛和斜紋夜蛾,尤以紅蜘蛛發(fā)生較普遍,通常在生長初期就開始發(fā)生,常造成減產(chǎn)。紅蜘蛛可用5%尼索朗(噻螨酮)1500倍液防治;斜紋夜蛾可用48%樂斯本(毒死蜱)乳油800倍液防治,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6.適時采收。為滿足市場需求,一般在8月中旬,當植株上部芋葉出現(xiàn)衰老斑點,下部幾張芋葉枯黃時開始采收。直至9月上旬,露地栽培的紅香芋開始上市前結(jié)束采收。采收后將連泥的芋頭晾曬1~2天,將芋頭與泥土分離,然后選擇芋身干凈、無梗、無刀傷和蟲洞、無須根、芋形完整的子芋,分級包裝銷售或由經(jīng)紀人統(tǒng)一收購。
黃明生endprint
農(nóng)家科技中旬版2014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