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玲
一、背景介紹
我曾在南京市華電中學七(3)班上了一節(jié)區(qū)級公開課——《黃河頌》。本校七年級共有九個班,這是其中的一個實驗班,在平常的教學中感覺這個班級的學生上課不夠積極,女生不愛發(fā)言,男生倒很活潑,但是他們回答問題欠深思。我本是打算在自己帶的另一個普通班上的,因為去年我在這個班級開的校級公開課效果很好。但是后來大家都建議實驗班更能代表學校的形象,我又改了主意。在正式開課之前我共試上了兩次,都是在普通班級。為了更真實地展現(xiàn)課堂教學,準備工作我只是用了一個早自習帶領學生讀了讀課文。作為一名年輕教師,這是我第一次開區(qū)級公開課,壓力很大,但我也渴求成功。
二、教材分析
《黃河頌》是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一首詩歌。是著名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第二樂章的歌詞,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題的現(xiàn)代詩。詩歌著眼于“歌頌”,這首詩以熱烈的頌歌形式塑造黃河的形象,充滿了強烈的沖擊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黃河及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語言和抒情方面淺顯易懂,情緒慷慨激昂,是七年級學生接受詩歌教育、領略新詩藝術的好材料,也是強化朗讀訓練的好素材,更是他們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強化愛國熱情的好題材。
正因為如此,我的目標是: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加深學生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通過朗讀展現(xiàn)他們對詩作情感的體悟。我夢想著更好地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期待著學生能積極參與,能大方地表述他們的收獲,給大家一種輕松、自然又充滿激情的感覺。
三、案例描述
因為多數(shù)學生沒有去過黃河,導入新課時我用了一段1分20秒的氣勢磅礴的黃河視頻(并配以激情澎湃的音樂),試圖讓學生初步感受一點詩歌中的情感。
接下來,我簡單地介紹了作者、作品及抗戰(zhàn)背景,為后面理解詩歌的內(nèi)涵做好鋪墊。在朗讀訓練上我依次采用了以下方法:先指名朗讀,目的是發(fā)現(xiàn)朗讀中存在的問題,如讀音是否準確,停頓以及感情的表現(xiàn)力等;對于如何讀出感情,我繼而播放了一段朗誦詞部分的錄音,給學生一個好的示范;再接著學生自由朗讀讀出自己所感受的情感;最后全班齊讀,因為我認為集體朗讀才能讀出黃河那種磅礴的氣勢。
課堂的重點放在黃河的形象及其蘊含的情感,第一步我想引導學生抓住詩歌中的一系列動詞,如“望”“奔”“掀”“劈”等通過朗讀訓練讓學生體會到黃河的氣勢,班級中只有黃強(化名)和王仕寧(化名)兩位男同學積極參與,他們個體的朗讀效果良好。第二步我引導學生從關鍵詞“搖籃”“屏障”“臂膀”來理解黃河的貢獻,從關鍵句“啊!黃河!”重復三次的目的理解作者的贊美之情,有少數(shù)幾個學生舉手發(fā)言,有個別學生用的是參考書上的答案作答的,總感覺學生的回答很膚淺、很牽強,語言表達不流暢,干巴巴的一個短句就回答完了,我當時也很著急,都不知道該怎樣調(diào)整,心里就惦念著下一個環(huán)節(jié)該干什么了,總擔心教學內(nèi)容完不成。我趕緊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前后四個學生為一個小組),競賽朗讀水平,希望這樣可以活躍氣氛,讓大家不再感覺死氣沉沉,可學生偏偏在這個時候老老實實,一副很守規(guī)矩的樣子,比平日里更缺少生機,連平時愛插嘴、愛打鬧的學生也格外安靜,我在這種情況下只說了一句:“大家讀出聲音來,不要齊讀?!睖蕚鋬扇昼娭笤撜故境晒?,我心里盤算了一下至少有四組的學生會爭著舉手,因為平常的語文課上他們都特別有競爭意識,誰知只有一個小組舉手,這一組的實力在班級中算是弱的,朗讀效果自然不用說了。
詩歌中的黃河不僅僅指地理意義上的黃河,它還象征著中華民族偉大而堅強的精神以及具有這種精神的抗日英雄。為了讓學生能理解這個深刻的內(nèi)涵,我準備了幾幅圖片,想激發(fā)學生對抗日英雄的敬,激發(fā)他們的愛國情,可是由于當時緊張,使用多媒體時跳過這些畫面了。
我的教學設計是在結尾再來一個高潮部分:分工合作,全班六小組各背誦一小段,全體起立背誦,背景配以波濤洶涌的黃河畫面加上具有震撼力的音響效果,也許是因為沒背熟,也許是因為膽小,背誦的效果不盡如人意,我要不斷地加入到小組的背誦當中,期望以此提高大家的效果。
最后我讓全體學生閉上眼睛,聽我的描述,想象在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抗戰(zhàn)年代,中華民族危在旦夕的緊要關頭,你就是詩人,你背負行囊隨抗日戰(zhàn)士奔赴延安,途徑黃河,眼望黃河波瀾壯闊的景象,心中感慨萬分的場景。
四、教學反思
課堂氣氛為什么如此壓抑,學生為什么動不起來,我覺得責任關鍵在老師,有以下幾個發(fā)面的原因:
1.我忽視了備學生,因為要上公開課,我反復查找資料,研究內(nèi)容,我自己的思路很清晰,對詩歌的方方面面理解較為透徹,做了充分的準備,而忽略了學生,他們之前只是讀了而已,很多學生都沒有參考書(因為為了強迫他們上課認真聽講、記筆記,我禁止他們帶參考資料來),他們沒有充分地預習又怎能達到老師期望的效果呢?我對一切都太理想化了,把他們都當成了自己,覺得課堂會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學生的回答就是我想要的結果。后來據(jù)他們班主任說,她提醒學生要預習看書,學生來了一句:“看什么??!語文老師什么都沒說?!?/p>
2.在平常的教學中,沒有進行良好的養(yǎng)成教育,學生積極性的調(diào)動,回答問題時言行上的強化訓練(談吐舉止的要求)。
3.作為年輕教師,經(jīng)驗不足,膽量太小,這與我自身的性格也有很大的關系。幾年來,雖然每次校級公開課的成績都很好,但是我從來都不自信,上課前一直膽戰(zhàn)心驚,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我自身的朗讀素養(yǎng)還算不錯,但在這節(jié)課中卻沒有抓住指導的最佳時機進行即興范讀。教師在范讀中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學生,從而使學生和老師一起對朗讀內(nèi)容產(chǎn)生共鳴,這種感染作用是播放錄音無法替代的。
這節(jié)課讓我真正明白了課前教學設計應該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要努力實現(xiàn)預設與生成的動態(tài)平衡,要想上好一節(jié)課必須備好教材,還要充分地去備學生。
今后,我會盡最大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與缺點,不斷地主動學習,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