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菁
(湖北第二師范學(xué)院 教育科學(xué)學(xué)院,湖北 武漢430205)
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九月,金主完顏亮發(fā)動侵宋戰(zhàn)爭。十月一日,宋高宗下詔親征,全面應(yīng)戰(zhàn)。詔書為樞密院檢詳諸房文字兼國史院編修官洪邁所草。因歲在辛巳,通稱此詔為《紹興辛巳親征詔》。這篇戰(zhàn)斗詔書義正辭嚴(yán),大氣磅礴,具有極強(qiáng)的鼓動性,朝野廣為傳誦,在反侵略戰(zhàn)爭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時任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的周必大在日記《親征錄》記其事。此后,周必大、范成大、陳傅良、沈繼祖諸人皆有詩、啟贊之。然而,慶元六年(1200),一紙陳康伯《親征詔草》突然面世。慶元時有何澹、謝深甫,嘉泰時有陳讜、陸游、葉適、辛棄疾等人在“詔草”上題跋。作者之爭遂起,且延續(xù)至今。值得關(guān)注的是,曾棗莊與陳琳主編的《全宋文》對《親征詔》的作者歸屬未作考辨,將同篇文字既歸之洪邁,稱《親征詔》;[1](p339)又歸之陳康伯,稱《親征詔草》。[2](p227)2008 年,曾棗莊著《宋文通論》則將《親征詔》歸于陳康伯。[3](p377)2010 年,曾棗莊與吳洪澤(《全宋文》編委)合著《宋代文學(xué)編年史》又將《親征詔》斷為洪邁。[4](p1646)這幾部重要文獻(xiàn)和著作如此處置,難免令人困惑。那么,《親征詔》究竟為誰所草?2005 年,筆者曾在博士論文《南宋四洪研究》中對此作過考辨,將作者定為洪邁。于今又積有一些新的認(rèn)識,妄撰此文,以就正于方家。
按職掌,《親征詔》應(yīng)由翰林學(xué)士草擬。然而在兩宋,卻有許多詔制由二府(中書、樞密院)及他人代擬。其原因較多,有的是對詔制涉及的事務(wù)不熟悉,有的是對“上意”領(lǐng)會不好,有的是上任后身體與才華不能勝任,等等。當(dāng)時,翰林學(xué)士為何溥,且是獨員,應(yīng)草《親征詔》而未草,與文學(xué)才華不夠和身體患病有關(guān)。史稱其病為“痰眩”,以至十二月高宗視師,“屬疾不能從”。[5][6](p292-293)不能草詔,當(dāng)病已纏身。觀朝中諸多文士,洪邁是合適的代擬人:
(一)洪邁有令人矚目的忠義家世與強(qiáng)烈的復(fù)仇意識。洪邁(1123-1202),字景盧,號容齋,別號野處,江西鄱陽人。紹興十五年(1145)中詞科,除敕令所刪定官,后歷任知府(州)、中書舍人、翰林學(xué)士等官,以端明殿學(xué)士致仕,贈光祿大夫,謚文敏。一生著述宏富,以《容齋隨筆》和《夷堅志》最為著名。父親洪皓,政和五年(1115)進(jìn)士,建炎三年(1129)奉命使金,被羈十五年,九死一生,全節(jié)而歸。回國后,因主張恢復(fù),又被以“動搖國是”的罪名貶逐出朝,遠(yuǎn)謫英州,最后客死南荒(后追復(fù)贈太師,封魏國公,謚忠宣)。其忠義之聲,聞于天下,時人譽之為當(dāng)世蘇武。洪邁長兄洪適、仲兄洪遵同中紹興十二年(1142)詞科,遵除秘書省正字(后累官至同知樞密院事,贈少保,封信國公,謚文安),適除敕令所刪定官(后累官至右仆射兼樞密使,贈太師,封魏國公,謚文惠)。在秦檜專制時期,兄弟三人均隨父親遭貶、罷,秦檜死后,方被起用。紹興二十八年(1158)三月,洪邁被召入朝,除秘書省校書郎,二十九年(1159)四月兼國史院編修官,三十年(1160)十月除樞密院檢詳諸房文字。自金軍入侵,山河破碎,洪家亦飽受災(zāi)難,洪邁心中積下的是國仇家恨。紹興三十一年(1161)六月,議欽宗謚,洪邁建議:“淵圣北狩不返,臣民悲痛,當(dāng)如楚人立懷王之義,號懷宗,以系復(fù)仇之意?!盵7](p11570)雖然此議沒有采用,但這種思想必為主戰(zhàn)大臣賞識,成為中選《親征詔》代擬者的重要因素。
(二)洪邁是公認(rèn)的四六高手。兩宋詔令多用四六駢文寫成,惟有四六高手方可勝任。洪邁詞科出身,精通四六文,而且才思敏捷,記憶超群,學(xué)識淵博,時人稱其“詞氣森嚴(yán),學(xué)術(shù)淹貫”,[8]“言語粹而明”,[9](p267)“思涌驚泉飛”,[10](p29862)是公認(rèn)的四六高手。
(三)洪邁處于代擬者的職位。兩宋慣例,軍事性質(zhì)的詔制需代擬一般交付樞密院。洪邁在樞密院,職掌之一就是起草機(jī)要文書。因此,起草交給樞密院代擬的《親征詔》是職內(nèi)之事。
謝維新《古今合璧事類備要后集》卷十七“檢詳”條云:“紹興三十一年,完顏亮叛盟,時洪文敏公邁任樞密院檢詳,宰相傳旨,令撰書詔榜檄。”[11]洪邁同時草擬《親征詔》與《告契丹諸國及中原檄》。從各種情況分析,這是一種必然的選擇。
親征詔為古代帝王發(fā)布的全國戰(zhàn)爭動員令,有凝聚人心、激勵斗志、瓦解敵軍的重要作用。當(dāng)時朝野對頒布親征詔特別期待。洪邁就是在這種強(qiáng)烈的期待中,滿懷熱血與激情書寫了這篇戰(zhàn)斗文書:
朕履運中微,遭家多難。八陵廢祀,可勝懷土之悲;二帝蒙塵,莫贖終天之痛?;首迳袦S于沙漠,神京猶污于腥膻。銜恨荷窮,待時而動。未免屈身而事小,庶期通好以弭兵。屬戎虜之無厭,曾信盟之弗顧。怙其篡奪之惡,濟(jì)以貪殘之兇;流毒徧于華夷,視民幾于草芥。赤地千里,謂殘暴而無傷;蒼天九重,以高明為可侮。頃因賀使,公肆嫚言。指求將相之臣,坐索淮漢之壤。吠堯之犬,謂秦?zé)o人。朕姑務(wù)于含容,彼尚飾其奸詐。嘯厥丑類,驅(qū)吾善良。妖氛寖及于中原,烽火遂交于近甸。皆朕威不足以震疊,德不足以綏懷。負(fù)爾萬邦,於今三紀(jì)。撫心自悼,流涕無從。方將躬縞素以啟行,率貔貅而薄伐。取細(xì)柳勞軍之制,考澶淵卻敵之規(guī)。詔旨未頒,歡聲四起。歲星臨于吳分,冀成淝水之勛;斗士倍于晉師,當(dāng)決韓原之勝。尚賴股肱爪牙之士,文武大小之臣,戮力一心,捐軀保國,共雪侵凌之恥,各肩恢復(fù)之圖。播告邇遐,明知朕意。[1](p339)
全文255 字,短小精粹,結(jié)構(gòu)謹(jǐn)嚴(yán),句式整飭,用典貼切,明白曉暢,氣勢磅礴。與同類詔書相比,內(nèi)容上也很有特色:一是在聲討敵人罪惡、激發(fā)仇恨的同時,亦引咎自責(zé),消釋怨望,收攏人心;二是宣揚聲威及必勝前景,少夸飾多比喻,援古證今,令人信服。因而無論是內(nèi)容還是表現(xiàn)形式,都具有極強(qiáng)的感染力與號召力。
周必大在日記《親征錄》記其事:“紹興三十一年,歲在辛巳,十月朔庚子,陰。手詔金虜叛盟,將親征。其文洪景盧所草,前一月,人已能誦之?!盵6](p290)
周必大,字子充,紹興二十一年(1151)進(jìn)士,二十七年(1157)中詞科,三十年(1160)九月除秘書省正字,三十一年(1161)十月兼國史院編修官,與洪邁同館。后累官至左相,進(jìn)益國公,贈太師,謚文忠。[7](p11965)周必大《親征錄》記事起于紹興三十一年(1161)十月一日高宗下詔親征,止于翌年六月十一日高宗內(nèi)禪,記錄了當(dāng)時朝廷動態(tài)、前線戰(zhàn)況和一些官員的言行。這部日記據(jù)實直書,對皇上、宰執(zhí)也不隱惡溢美,為歷代所推重。記洪邁草詔,無疑是實錄。2010 年,曾棗莊與吳洪澤合著《宋代文學(xué)編年史》,將《親征詔》作者定為洪邁,就是依據(jù)《親征錄》。
成功起草《親征詔》,給洪邁帶來不小的聲譽,常為人們提及、贊美。紹興三十二年(1162)四月,洪邁使金,周必大以詩送行,曰:“嘗記揮毫草檄初,必知鳴鏑集單于。由來筆下三千牘,可勝軍中十萬夫?!盵12]范成大時監(jiān)太平惠民和劑局,亦有詩相送,曰:“檄到中原殺氣銷,穹廬那敢說天驕。今年蕃始來和漢,即日燕當(dāng)遠(yuǎn)徙遼?!盵13]
淳熙十三年(1186)九月,洪邁除翰林學(xué)士知制誥,陳亮、陳傅良、熊克均有賀啟。其中陳傅良的賀啟特以紹興辛巳親征詔、檄譽之,云:“竊以陸敬輿制書感人,果見興元之戡難;李文饒詔語切事,迄聞魏博之伐謀。茍訓(xùn)辭洞曉于群情,則禍亂潛消于當(dāng)世。時適丁于多故,上渴想于真才。謂將致乾坤之清夷,實有藉雷風(fēng)之鼓舞。操淵云之精筆妙墨,非公莫能;笞秦楚之堅甲利兵,自獲多助?!盵14](p425)陸敬輿即陸贄,李文饒即李德裕。陳傅良借陸贄在唐德宗興元平叛[15](p7390)和李德裕在唐武宗平定澤潞[16](p5342)的戰(zhàn)事中貢獻(xiàn)類比洪邁,贊頌洪邁草擬詔檄“非公莫能”,抗擊金兵“自獲多助”,對洪邁的新命,充滿期待。
淳熙十五年(1188)九月,洪邁以配享事去國,知太平州。沈繼祖以60 句長詩相送,云:“草書招贊普,傳檄定幽燕。欲清塞北塵,自許素志堅。經(jīng)綸天下手,繪像期凌煙。異論忽矛盾,去國何翩然。”[10](p29862)贊普是吐蕃君長的稱號。唐天寶年間,唐與吐蕃交戰(zhàn),李白時在翰林,草“和蕃書”。[17](p1779)“傳檄定幽燕”,是指秦末陳涉起義,蒯通往說武信君,勸其對范陽令進(jìn)行招降,使之示范于燕趙之地,以達(dá)到“傳檄而千里定”的戰(zhàn)略目標(biāo)?!拔湫啪龔钠溆?,……不戰(zhàn)以城下者三十余城?!盵18](p2575)沈繼祖借李白、蒯通之事頌揚洪邁當(dāng)年草擬詔、檄的歷史貢獻(xiàn),對其去國表示惋惜。
紹熙五年(1194),年已七十二歲的洪邁,對四六文的創(chuàng)作進(jìn)行回顧、總結(jié),輯錄自己的四六“名對”。其中,就選有《親征詔》中的對語:“歲星臨于吳分,定成淝水之勛;斗士倍于晉師,可決韓原之勝?!盵19](p517-525)在后人看來,這也是對自己作品的“正名”,大有“立此存照”之意。然而,洪邁萬萬沒有料到,六年后,竟有人聲稱《親征詔》是他人之作!
三、《親征詔草》作為孤證缺乏證明力
聲稱《親征詔》非洪邁之作的是故相陳康伯之孫景參、景思,依據(jù)是一份陳康伯的《紹興辛巳親征詔草》。
陳康伯,字長卿,江西弋陽人,宣和三年(1121)進(jìn)士。紹興二十九年(1159)九月累官右仆射,三十一年(1161)三月遷左仆射,乾道元年(1165)二月病卒,贈太師,封魯國公,謚文正。[20](p255-280)陳康伯娶妻何氏,乃故相何執(zhí)中之孫、吏部尚書何志同之女。生二子:長子偉節(jié),次子安節(jié)。安節(jié)娶鄭氏,早卒。繼室韓氏,生二子:長子景參,次子景思?!霸t草”面世時,偉節(jié)、安節(jié)已去世多年。
陳康伯“詔草”是慶元六年(1200)四月出現(xiàn)的。陳景參云:“(陳康伯)受命摛詞,人莫得聞,公亦未嘗一語告于家,迄今四十年,始得遺稿于中表何氏?!盵21]時任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的何澹介紹說:“親征詔書,魯公受命擬上,手自刊定,而以其稿示伯父,后四十年此稿復(fù)歸于公之孫?!盵22]這能否證明《親征詔》為陳康伯所草呢?
顯然,從證據(jù)的證明力來看,是難以證明的。因為陳氏兄弟出示的“詔草”是一個孤證?!肮伦C不信”,是說孤證沒有得到其他史料的印證,真實性不能確定,不能輕易采信。后來的題跋是依據(jù)“詔草”引申的,并非出于不同的觀察,再多也不能改變其孤證性質(zhì)。要證明《親征詔》為陳康伯所草,首先要對這個孤證的真實性進(jìn)行審查。而這需要從兩點著手:一是證據(jù)來源的可靠性,即考察證據(jù)提供者的能力、知識、身份與動機(jī),其中身份與動機(jī)尤為重要。因為身份與動機(jī)不同,提供證據(jù)的可靠性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中立證人提供的證據(jù)可靠性較高,如果證據(jù)提供者為某一方當(dāng)事人的親友,或為向某一方當(dāng)事人謀取某種利益而提供的證據(jù),則可靠性較低。二是證據(jù)內(nèi)容的可信度,就是要考察證據(jù)內(nèi)容的可能性、一致性、合理性與詳細(xì)性。而陳氏兄弟提供的證據(jù)無論是來源的可靠性,還是內(nèi)容的可信度都存在太多疑問。
(一)“詔草”的來源存在諸多疑惑。何澹說,陳康伯當(dāng)時是將“其稿”給了他的伯父。何澹曾祖父何執(zhí)文為何執(zhí)中之弟。執(zhí)中子志同,志同子作(1099-1147)、倪(1105-1127)、侃(1109-1126)、佃(1111-1175)。執(zhí)文子志崇,志崇子佾(1114-1166)、侑(1115-1182)、俌(1118-1166)、偁(1121-1178)。佾子澹,出繼偁。[7](p11101/p12024)[23][24][25]在何家,可稱何澹伯父者有佾、侑、俌與作、倪、侃、佃。按何澹的說法,陳康伯在紹興三十一年(1161)就將“詔草”給了他的伯父。而當(dāng)年何澹的伯父在世者有佃、佾、侑、俌。那么,“詔草”給了哪個伯父?得了“詔草”為何不轉(zhuǎn)告陳家,也不向社會宣揚?何澹沒有交待,也無法交待。因為這既違背常理,又不合陳康伯本意。陳景參說陳康伯“未嘗一語告于家”,對此陸游幫忙解釋說是陳康伯“謙厚不伐”,不愿“揚才露己”。[26]那么,陳康伯以其稿示人,難道不是展露、炫耀嗎?豈不自相矛盾!如果“示”稿何家真有其事,那就是要通過親戚這個渠道向社會宣揚。何家不會不按照這個意圖辦事。然而,四十年間,何家不講,陳家不知,社會更無人知曉。這很難讓人相信何家得到過“詔草”。
(二)同時代人沒有任何陳康伯草詔的記載。乾道二年(1166),劉珙奉詔撰陳康伯《神道碑銘》,記事甚詳,而無草詔事。[27]同時,何澹的伯父何俌自紹興三十年(1160)二月至乾道元年(1165)二月,一直在朝,曾權(quán)中書舍人與權(quán)直院;并于乾道元年(1165)二月奉命護(hù)陳康伯之喪歸里,對當(dāng)時“兩制”與陳康伯的情況是熟知的。[7](p11807)[28](p99)然而,何俌沒有留下任何有關(guān)陳康伯草詔的說辭與文字。
(三)朱熹“合之”說亦謂陳康伯沒有草詔。《朱子語類》卷一二七云:“(儒用)問:‘庚辰《親征詔》,舊聞出于洪景盧之手。近施慶之云,劉共甫(珙)實為之。乃翁嘗從共甫見其草本。未知孰是。’曰:‘是時陳魯公當(dāng)國,命二公人為一詔,后遂合二公之文而一之,前段用景盧者,后段用共甫者。’”[29](p3058-3059)在這里,朱熹沒有說陳康伯草詔,原因在于他是知情的。乾道七年(1171),朱熹應(yīng)陳康伯之子邀請編訂《陳文正公文集》三十卷,并為之作序。[30]如果文稿中有《親征詔草》,朱熹不會說陳康伯只起了布置任務(wù)的作用。
那么,事情會不會如朱熹所說,由洪、劉各草一詔而“合之”呢?也不會。其一,朱熹撰有劉珙《行狀》,記事甚詳。草擬詔制之事,亦記之。然而,沒有記劉珙草擬《親征詔》。[31](p303)其二,朱熹說“前段用景盧者,后段用共甫者”,而洪邁摘錄的對語,其一就在最后一部分。其三,《親征詔》草于辛巳年(1161),而這個談話卻說成是庚辰年(1160),把年份都搞錯了?!吨熳诱Z類》所記是不準(zhǔn)確的。
(四)從史料學(xué)來講,審查孤證須問是否偽造。朱熹所編陳康伯文集已佚,今傳《陳文正公文集》,乃其裔孫所編?!端膸烊珪偰刻嵋芬詾椤岸鄠巫鳌?。[32](p2368)沒有可靠的旁證,誰也不能排除偽造“詔草”的可能性。
綜上所述,從證據(jù)“確實、充分”的要求來看,《親征詔》非陳康伯所草。
然而,陳氏兄弟為了達(dá)到將《親征詔》歸于祖父的目的,將“詔草”正于當(dāng)朝王公大臣。據(jù)陳景思所云,“一時王公大人爭相是正”題跋。慶元黨禁時,有何澹、謝深甫、陳讜;馳學(xué)禁后,有陸游、葉適、辛棄疾諸人。這些題跋,除辛跋以外,行文千篇一律,首先稱贊詔書寫得好,影響大,然而一直不知是陳康伯所草,如今方知,更加感到陳公偉大,功勛蓋世。云云。[22][26]陳氏兄弟之所以能如此,就在于他們與權(quán)臣韓侂胄有姻連。
陳安節(jié)繼室韓氏為左司郎韓膺胄之女。[33][34]韓膺胄與兄韓肖胄及韓侂胄三人的曾祖父為北宋名臣韓琦。韓琦生五子,長子忠彥,忠彥子治;治子肖胄、膺胄。肖胄子協(xié),協(xié)子同卿,同卿女為寧宗皇后。韓琦第五子嘉彥,娶神宗第三女;嘉彥子誠,娶高宗吳皇后之妹;誠子侂胄,又娶吳皇后侄女。[35](p245-272)《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卷一《恭淑韓皇后》云:“(韓皇)后曾季祖(韓)侂胄,官至太傅,封平原郡王,最顯貴。”[36](p40)陳景思之母為韓侂胄侄女、韓皇后侄祖姑。史載,韓侂胄與陳景思關(guān)系親密,政治決策都受其影響。[7](p12768)為陳康伯“詔草”是正,陳景思說有“王公”爭相參與,當(dāng)指韓侂胄。正是有了這種依仗,陳氏兄弟得以呼風(fēng)喚雨。陳景參不久病卒,“是正”活動主要由陳景思組織。陳景思初以恩補得官,后官至太府卿兼兵部侍郎。韓侂胄被害后,陳景思“坐親嫌例罷”。[34]
草詔之爭發(fā)生時,正是韓侂胄權(quán)勢熏天之際。韓侂胄在寧宗即位后,利用與后宮的特殊關(guān)系,打擊政敵趙汝愚及其同黨,制造“慶元黨禁”,獨攬朝政。韓皇后去世后,又擔(dān)心報復(fù),在嘉泰二年(1202)改弦更張馳學(xué)禁,同時欲借開邊建功以自固。在追復(fù)偽學(xué)黨人官職的同時,也積極起用一批主戰(zhàn)派人士,如辛棄疾、陸游等,其中也包括曾名列偽黨的人士,如薛叔似、葉適、陳傅良、彭龜年、吳獵等。所以,在韓侂胄擅權(quán)的十四年中,以嘉泰二年(1202)為界,前期重用的是一種類型的人,后期重用的又是一種類型的人。這也是為陳康伯“詔草”題跋中,前期是一種人,后期又是一種人的政治原因。[37][38](p20-55)
然而,有一點沒有改變,這就是士風(fēng)在黨禁中敗壞,解禁后繼續(xù)惡化。史家評論:“風(fēng)俗自是大壞。侂胄以專擅為當(dāng)然而恣其所為,小人以無恥為常事而恬不知愧,舉朝之臣知有侂胄而不復(fù)知有人主。雖往時坐黨被斥之人,亦有趨趄于侂胄之門者矣?!盵39](p124-125)對參與“是正”的人進(jìn)行具體分析,亦可印證。
先看何澹。史評其“急于榮進(jìn),阿附權(quán)奸,斥逐善類,主偽黨之禁,賢士為之一空。”[7](p12024)看其經(jīng)歷,此評甚當(dāng)。何澹為乾道二年(1166)進(jìn)士,慶元元年(1195)復(fù)任御史中丞,附韓攻趙,于是年七月上疏請禁道學(xué),詔以其疏張榜朝堂,遂興慶元黨禁。何澹因此很快得到回報,慶元二年(1196)正月升同知樞密院事,四月遷參知政事。慶元六年(1200)閏二月除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夏四月十六日,陳景參“得”陳康伯《親征詔草》;五月五日,何澹搶先跋之,積極跟進(jìn)、配合。
謝深甫不甘落后,五月十八日繼跋之。此人與何澹為同年進(jìn)士,寧宗即位,知建康府。而韓侂胄為了控制臺諫,首先援引謝深甫,遂以內(nèi)批改除御史中丞兼侍讀。由此,韓黨魚貫而進(jìn),遍布言路。謝深甫上任后,領(lǐng)著御史合臺對趙汝愚窮追猛打,使其罷官奉祠,[39](p59-60)[40](p4125)同何澹一樣,很快得到回報。慶元元年(1195)四月除簽書樞密院事,二年(1196)正月遷參知政事,三年(1197)正月遷知樞密院事,六年(1200)閏二月升右相。
繼謝深甫之后題跋的是陳讜,時隔半年,在嘉泰元年(1201)正月十九日。此人為隆興元年(1163)進(jìn)士。慶元六年(1200)為殿中侍御史?!端问贰ろn侂胄傳》云:“施康年、陳讜、鄧友龍、林采皆以攻偽學(xué)久居言路”。[7](p13773)此人就在題跋當(dāng)年除太常少卿兼侍講,從正七品升為從五品。[41]
嘉泰二年(1202),馳偽學(xué)之禁,朝中換人,“是正”亦換人。這次換的大都是韓侂胄為了開邊建功起用的主戰(zhàn)派人士。第一個就是陸游。
陸游,字務(wù)觀,愛國主戰(zhàn),仕途坎坷。韓侂胄當(dāng)政后,境遇才有所改善。原因在于陸、韓兩家為“世交”。陸游祖父陸佃與韓忠彥同朝為官,后同入“元祐黨籍”。慶元六年(1200),韓侂胄手書請陸游為其南園作《記》。嘉泰二年(1202)五月召陸游入朝修史,十二月除秘書監(jiān)。三年(1203)四月七日為韓侂胄撰《閱古泉記》;十七日修史成,進(jìn)書;升寶謨閣待制。上章力辭,乞致仕,乃授太中大夫仍前寶謨閣待制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五月十二日為陳康伯“詔草”題跋,[26]十四日去國歸山陰。嘉定元年(1208)春,因受韓侂胄牽連,被罷職。[42]
繼陸游之后題跋的是葉適。葉適,字正則,淳熙五年(1178)進(jìn)士,慶元時被打入“偽學(xué)逆黨籍”,免職居里。嘉泰二年(1202)除右文殿修撰知泉州。三年(1203)九月召赴臨安,十月為陳康伯“詔草”題跋,十一月除兵部侍郎,以父憂去。韓侂胄被害后,以附和用兵奪職奉祠。[43]陳景思曾向葉適問學(xué),禁偽時,對其有所回護(hù);死后,景思母韓氏向葉適求撰《墓志銘》。[34]這也是葉適參與“是正”的原因之一。
辛棄疾題跋是在嘉泰四年(1204)三月。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同陸游一樣,一生愛國主戰(zhàn)而無施展抱負(fù)的機(jī)會。寧宗即位后,一再遭到何澹、謝深甫等人彈劾,當(dāng)趙黨窮治,連祠官也被罷。解禁后,嘉泰三年(1203)夏出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四年(1204)春赴臨安召對,升寶謨閣待制提舉佑神觀;三月為陳康伯“詔草”題跋,出知鎮(zhèn)江府。去世后次年,即嘉定元年(1208),以“迎合開邊”之罪被劾,追削爵秩,盡奪遺恩。[44]
從上述六人的題跋來看,無一不是在特定情況下進(jìn)行的,完全是“上下其手”。這樣的題跋是沒有證據(jù)能力即證據(jù)資格的。也正因此“是正”在宋代沒有達(dá)到目的。南宋后期,許多人仍將《親征詔》歸之洪邁。如陳鵠《耆舊續(xù)聞》、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謝維新《古今合璧事類備要后集》、富大用《古今事文類聚遺集》等。就連《弋陽縣志》也不相信“詔草”,而提出了“容齋呈稿,公(陳康伯)點竄”的假設(shè)。[45]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隨著政治的變遷、歷史文化情境的轉(zhuǎn)換,特別是文學(xué)接受活動的演變,當(dāng)年參與“是正”的辛棄疾、陸游、葉適在文學(xué)史、思想史、政治史上的地位不斷抬升,三人題跋也隨之發(fā)揮作用?,F(xiàn)在有人將《親征詔》歸于陳康伯,就是以其為依據(jù)的。當(dāng)然,這僅是問題的一面。另一面,仍有一些專家學(xué)者尊重歷史,尊重事實,堅持將《親征詔》歸于洪邁。2010 年,曾棗莊先生也轉(zhuǎn)變觀點,將《親征詔》作者定為洪邁。這也說明,歷史因各種原因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個疑團(tuán),但只要我們采取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是可以撥開迷霧,弄清真相的。回顧古今圍繞《親征詔》作者歸屬之爭,筆者認(rèn)為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如不能以權(quán)勢定作者歸屬,介入紛爭要出以公心,等等 但對今天來說,更值得反思的是不能美化歷史正面人物的言行。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辛棄疾、陸游、葉適等人的題跋之所以能引起反復(fù),原因就在于他們是愛國人士。他們的光輝形象增加了他們言論的可信度。崇拜者不允許他們有任何瑕疵,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1][宋]洪邁.親征詔[A].曾棗莊,劉琳.全宋文(第221 冊)[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2][宋]陳康伯.親征詔草[A].全宋文(第188 冊)[M].
[3]曾棗莊.宋文通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曾棗莊,吳洪澤.宋代文學(xué)編年史(第3 卷)[M].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
[5][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M].卷195“紹興三十一年十二月戊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宋]周必大.親征錄[A].全宋文(第231 冊)[M].
[7][元]脫脫.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7.
[8][宋]史浩.辭兩王府教授上宰執(zhí)劄子[A].鄮峰真隱漫錄:卷31[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9][宋]王質(zhì).與周樞密益公書[A].全宋文(第258冊)[M].
[10][宋]沈繼祖.送洪內(nèi)翰知太平府[A].傅璇琮.全宋詩[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8.
[11][宋]謝維新.古今合璧事類備要后集:卷17[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2][宋]周必大.送洪景盧舍人北使[A].文忠集:卷2[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3][宋]范成大.送洪景盧內(nèi)翰使虜二首[A].石湖居士詩集:卷8[M].四部叢刊本.
[14][宋]陳傅良.賀洪內(nèi)翰啟[A].全宋文(第267冊)[M].
[15][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卷229[M].北京:中華書局,1956.
[16][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卷180[M].北京:中華書局,1975.
[17][唐]劉全白.唐故翰林學(xué)士李君碣記[A].[唐]李白.李白集校注:附錄二[M].瞿蛻園,朱金城,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8][漢]司馬遷.史記:卷89[M].北京:中華書局,1959.
[19][宋]洪邁.容齋三筆:卷8[M].北京:中華書局,2005.
[20]羅國威.陳康伯年譜[A].四川大學(xué)古籍整理所,宋代文化研究資料中心編.宋代文化研究(第三輯)[C].成都:四川大學(xué)出版社,1993.
[21][宋]陳康伯.陳文正公文集:卷13[M].見顧廷龍主編.續(xù)修四庫全書(第1317 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2][宋]陳康伯.陳文正公文集:卷8[M].
[23]浙江通志:卷170,卷182[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4]福建通志:卷29,卷30[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5]浙江上虞崧鎮(zhèn)何氏宗譜[M].民國十年(1921)慶遠(yuǎn)堂刻本.
[26][宋]陸游.跋陳魯公所草親征詔[A].渭南文集:卷29[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7][宋]劉珙.(陳康伯)神道碑銘[A].[宋]陳康伯.陳文正公文集:卷7[M].
[28]傅璇琮,施純德.翰學(xué)三書(一)[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
[29][宋]黎靖德.朱子語類[M].王星賢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6.
[30][宋]朱熹.(陳文正公文集)序[A].[宋]陳康伯.陳文正公文集:卷首[M].
[31][宋]朱熹.劉公行狀[A].全宋文(第252 冊)[M].
[32][清]紀(jì)昀,等.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整理本)[M].四庫全書研究所整理.北京:中華書局,1997.
[33][宋]韓元吉.朝散郎直秘閣致仕陳君墓志銘[A].南澗甲乙稿:卷21[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4][宋]葉適.朝請大夫主管沖佑觀煥章侍郎陳公墓志銘[A].水心集:卷18[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5]王曾瑜.宋朝相州韓氏家族[A].錙銖編[M].保定:河北大學(xué)出版社,2006.
[36][宋]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M].北京:中華書局,2000.
[37][宋]不著撰人.慶元黨禁[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8]何忠禮.南宋全史:政治軍事和民族關(guān)系卷(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9][宋]佚名.續(xù)編兩朝綱目備要[M].汝企和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5.
[40][清]畢沅.續(xù)資治通鑒:卷154[M].北京:中華書局,1957.2002.
[41][宋]李心傳.道命錄:卷7 下[M].叢書集成初編(第3343 冊)[M].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37.
[42]邱鳴皋.陸游評傳[M].南京: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2.
[43]張義德.葉適評傳[M].南京: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4.
[44]鄧廣銘.辛稼軒年譜(增訂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5](同治)弋陽縣志:卷12,藝文志[M].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西府縣志輯(第23 冊)[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