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龍
(內蒙古呼和浩特婦幼保健院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1.1 氣管插管的指征 重度新生兒窒息,吸入胎糞污染的羊水,新生兒呼吸功能不全。
1.2 氣管插管的方法 適用于新生兒窒息復蘇的早期。操作步驟如下。(1)體位:新生兒仰臥,以折疊巾單稍墊高患兒肩部,使頸部伸直,頭部正中位并略向后仰,盡量使患兒口、咽喉及氣管在一條直線上。(2)插管:術者面向患兒頭頸,左手握持新生兒直接喉鏡柄,無名指及小指置兒頦,固定兒頭并稍抬高下頜,右手拇指及示指分開上下頜齒齦,使口張開。將喉鏡片自右側放入口腔,沿舌面插入咽喉部。往里插時先看到舌根,繼而見懸雍垂,再深入可見會厭,以喉鏡片前端輕輕頂壓會厭根部,使會厭翹起,即可暴露背側(下方)的聲門。右手持導管,左手示指輕壓氣管或趁患兒吸氣時插入聲門,再向氣管前推1.5~2.0cm。(3)證實導管是插入氣管,向導管內吹氣加壓,可見明顯的兩側胸廓對稱性抬高活動,或用聽診器在胸廓可聽到兩側對稱的呼吸音。(4)固定導管:插入導管并證實確在氣管內,于導管旁放置牙墊,小心地退出喉鏡片,用膠布將導管和牙墊一起固定于唇部。
1.3 人工呼吸法 此法可有效地保證供氧,及早建立呼吸。在氣管插管清理氣道使呼吸道通暢后,即可用T 型管接呼吸囊,行純氧間歇正壓呼吸,供氧并促使患兒盡快建立自主呼吸,改善新生兒的缺氧狀況。人工呼吸開始時吸氣正壓2.94~3.92kPa(30~40cmH 2 O),肺擴張后減為0.98~1.96kPa(10~20cmH 2 O)。每次加壓時限<2s,頻率30~40 次/min,潮氣量20~40ml,在T 形管與呼吸囊之間接氣道壓力表,以掌握氣道通氣壓力,防止肺泡破裂。
1.4 拔管指征 新生兒恢復規(guī)則的呼吸,皮膚口唇紅潤,肌張力好或有張口欲哭泣的動作,這些均說明情況良好,可予拔管。但仍須做好準備,隨時有再插管的可能。
2.1 快速而準確地通暢呼吸道 當新生兒窒息或伴黏稠胎糞羊水時,除向外推擠鼻、口、咽及喉內的羊水及黏液外,應快速放入喉鏡,直視下看清口咽部的羊水及黏液,邊插管邊以負壓吸引器抽吸,避免新生兒第一口呼吸時,將羊水及黏液吸入肺內而加重呼吸困難。遇有黏稠胎糞樣羊水的窒息兒,可用塑料內管經(jīng)導管內插入,達總支氣管口抽吸之。
2.2 及時有效地改善新生兒的缺氧狀態(tài) 快速通暢氣道后,通過氣管插管人工呼吸,間歇加壓給氧,盡快改善新生兒的腦供氧,以避免由于窒息而引起的代謝紊亂、心血管及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損害。氣管插管在新生兒的復蘇中,尤其在搶救重度窒息兒第一分鐘的第一口呼吸中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