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體(南京大學 哲學系,江蘇 南京 210093)
在后期維特根斯坦的諸多論題中,有一個論題是美學。美學作為感性研究,在傳統(tǒng)哲學中占有一個重要的位置,維特根斯坦也說過他對于美學有著格外的興趣:“科學問題會讓人感興趣,但從來不真正抓牢我。只有概念問題和美學問題能抓牢我。歸根結(jié)底,科學問題是否得到解決于我無所謂;這些問題是否解決卻不是那樣?!保?] 108但維特根斯坦關(guān)于美學所寫下的東西并不多,除了散見于各個場合的一些相關(guān)言論外,只有1938年給六個學生開設(shè)的一個美學講座是專門談美學的。其實,維特根斯坦的許多哲學論題——如意義、感覺、知覺等——都跟美學有關(guān),美學是個滲透性極強的領(lǐng)域,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滲透著審美,其簡單平常以至于難以形成專題來研究——“事物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方面由于其簡單平常而掩蔽著”,而后期維特根斯坦哲學的任務(wù),本來就是要看清那些“一旦看到了就是最觸目最有力的東西?!保ā?29)[2]
在《美學講座》中,維特根斯坦上來第一句話就說:“這個題目(美學)太大了,而且據(jù)我所知是完全被誤解了?!保ā?)[3]從“太大了”,維特根斯坦點出他要考察的對象。他把美學或?qū)徝赖念I(lǐng)域看成上述滲透性極強的領(lǐng)域,它遍布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不囿于狹隘的藝術(shù)。從“完全被誤解了”,維特根斯坦點出他講座的目標,也就是他一貫的工作風格,對傳統(tǒng)哲學——在這兒是傳統(tǒng)美學——的種種概念混淆進行批判、澄清、治療:“像‘美的’這種詞,如果你看一下它所出現(xiàn)的那些句子的語言形式,它的用法比其他的詞更容易引起誤解?!赖摹莻€形容詞,所以你會說:‘這有某種特性,即美的特性?!保ā?)[3]概念考察的方式是這樣進行的,首先來詢問我們是怎樣知道這個詞的,也就是要給出一種使用了這個詞的最初語言。維特根斯坦首先想到的是小孩子:
如果你問自己孩子是怎樣學習“美的”、“好的”等,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他基本上是把它們用作感嘆詞。孩子通常先是用“好的”這樣的詞來指食物。教學中極為重要的就是用夸大的手勢和面部表情。學習這個詞是用來代替面部表情或手勢的。這種情況中的手勢、聲調(diào)就是表示同意。是什么使得這個詞成為同意的感嘆詞的?這是它所呈現(xiàn)出的游戲,而不是語詞的形式。(§5)[3]
在這兒,維特根斯坦用了“游戲”這個詞,更明確的稱呼是“語言游戲”。一個詞的意義——譬如在這兒是“美的”“好的”——只有在語言游戲中才能確定,而不是離開其具體使用的抽象的“語詞的形式”。維特根斯坦在這兒指出哲學家們?nèi)菀追傅囊粋€錯誤,就是只看到語詞的形式,而不是由這個形式所構(gòu)成的用法。用法就是指語詞在語言游戲中的具體使用。而“語詞的形式”,我們只需要想想柏拉圖的《大希庇阿斯篇》里蘇格拉底一直在追問的那個“美本身”就知道了。這個“美本身”,柏拉圖稱之為“美的理念”,黑格爾稱之為美的概念。維特根斯坦在這兒指出的是傳統(tǒng)美學兩千多年一直沿用的考察方式,他們一直不知道要在一個詞的各種各樣的具體使用中來考察其意義。
上述維特根斯坦的一個重要觀察是,“美的”“好的”是被用作感嘆詞,表示同意,用來代替面部表情或手勢。如果你來到一個異族部落,完全不懂其語言,希望知道是什么詞對應(yīng)著“善的”、“好的”等,那么你會找到什么呢?你會看到微笑、手勢、食物、玩具等?!斑@使我們離開通常的美學有多么遠。我們并不是從某些詞開始,而是從某些場合或活動開始?!保ā?)[3]維特根斯坦觀察到,在這些場合中使用的“美的”“好的”這樣的詞“并不是必需的”:
顯然,在實際生活中,當作出了審美判斷,那么諸如“美的”、“好的”等這些審美形容詞幾乎不起什么作用。音樂評論中使用審美形容詞嗎?你說“看著這個過渡?!被颉斑@一小節(jié)不一致。”或你在詩歌評論中說:“他用的想像很準確。”你用的語詞更接近于“對的”和“正確的”,而不是“美的”和“可愛的”。(§8)[3]
維特根斯坦又以他如何來讀18世紀詩人克魯普斯托克的詩歌為例,來向我們顯示審美判斷的實際情形是什么。他發(fā)現(xiàn),要讀他的詩歌,方法就是要不合常規(guī)地重讀他的韻律,“我曾讀過這種東西,多少感到有些乏味,但當我以這種特別的方式來讀它時,我就特別高興地笑著說:‘這太棒了’等等。”“但重要的在于,我是完全不同地在讀這些詩句,有著非常強烈的感覺,然后對別人說:‘看哪!它們就是應(yīng)當這樣來讀!’”在這當兒,像“美的”“可愛的”這樣的審美形容詞幾乎不起任何作用。而你要表達贊賞時,更恰當?shù)姆绞绞怯檬謩莺兔娌勘砬?,“實際上,如果我們想要準確地表達,我們就使用手勢或面部表情?!被蛘哌B這個也不用,“重要的事實在于,我反復地讀它?!保ā?2)[3]維特根斯坦接下來又舉了一個裁縫的例子更為生動地來闡明這一點:
如果一個人知道什么是好的制服,那么他在裁縫店里想要做制服時會說什么呢?“那是正確的長度”、“那太短了”、“那太窄了”。贊同的詞沒有什么作用,雖然當這件外套適合他時他也會很高興的。我不說“那太短了”而會說:“看哪!”或者我不說“對的”而會說:“就像這樣吧!”一個好的裁縫可能一句話都不說,而只是用粉筆做個標記,然后再去改變。我怎樣來顯示我對一套制服的贊同呢?當然主要是經(jīng)常穿著它,當人們看到它時夸上它幾句等等。(§13)[3]
就這樣,維特根斯坦用這種設(shè)想出各種各樣的語言游戲的方式,讓我們從中得以清晰地看出,傳統(tǒng)美學竭力要為美確定一個本質(zhì)和定義的做法,事實上是多么荒謬。蘇格拉底要找的那個“美本身”,柏拉圖把它變成了“美的理念”,把它的位置從地上放到了天上,在變成一個純粹精神性的東西的同時,也變成了一個純理論純抽象的東西了,離開了養(yǎng)育生命的大地。而維特根斯坦對傳統(tǒng)美學的消解,就是要把美和審美重新置回到大地,與大地的土腥氣和煙火氣接起來,與我們生活的每一個側(cè)面接起來,與我們的身姿——手勢、表情、舞蹈——接起來,甚至連這個也不用,“我怎樣來顯示我對一套制服的贊同呢?當然主要是經(jīng)常穿著它,當人們看到它時夸上它幾句等等。”
接下來,維特根斯坦轉(zhuǎn)而探討審美欣賞,他要觀察和描述的是關(guān)于“欣賞”的語言游戲。首先,欣賞必須學習規(guī)則,以達到精細的判斷。“裁縫知道一件外套應(yīng)當是多長,袖子應(yīng)當是多寬,等等。它學習了規(guī)則——他受過訓練——就像你在音樂中學會了和聲和對位?!硪环矫妫绻覜]有學習這些規(guī)則,我就不會作出審美判斷。通過學習規(guī)則,你就得到了越來越精細的判斷?!保ā?5)[3]而什么不叫審美判斷呢?——當我們對某個東西作出了審美判斷,我們并不是對它張嘴說:“哦!多棒呀!”……如果某人不懂韻律但又為之折服,我們就會說,他其實并不懂其中是什么意思。某人喜歡音樂,并不是指在演奏一支曲子時他會說“哦”,否則就像是演奏曲子時一只狗在搖頭擺尾,我們也把它說成是喜歡音樂一樣。接著,維特根斯坦舉了一個什么叫欣賞的例子:
如果某個人看遍了裁縫店里無窮無盡的衣樣,然后說:“不,這個有些太暗了。這個有些太鬧了?!钡鹊?,他就是我們所謂的材料的鑒賞家。說他是個鑒賞家并不是由于他所使用的感嘆詞,而是由于他選擇或選取的方式等。同樣,在音樂中:“這是和諧的嗎?不。這個低音還不夠高。我這里只是想要不同的東西……”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欣賞。(§19)[3]
其次,欣賞的多樣性與差異性。這也是后期維特根斯坦哲學的一個重要特征,從對“同一性”的強調(diào)轉(zhuǎn)向?qū)Α安町愋浴钡闹匾?。他曾一度想用《李爾王》中的一句臺詞:“我將教給你們差異”,作為《哲學研究》的開篇題詞。他在評價與黑格爾的差別時,認為黑格爾重視的是同一性,而他重視的是差異性。[4]有大量各種不同的欣賞情況,其所用的語言游戲也各不一樣:“一個好的裁縫只會用像‘太長了’、‘好了’這樣的詞。當我們談?wù)撠惗喾业慕豁憳?,我們并不談?wù)撜_性。截然不同的東西出現(xiàn)了?!谀承┙ㄖL格中,一個門是正確的,這個東西就是你所欣賞的。但在哥特式教堂的情況中,我們所作的并不是發(fā)現(xiàn)它是正確的——它與我們起著截然不同的作用。整個游戲都是不同的?!保ā?3)[3]
可見,“欣賞”跟“美”或“美的”一樣,并無本質(zhì),有的只是各種各樣的欣賞活動,在其中我們使用不同的詞來表達?!罢_性”這個詞可以用在評判一件裁縫做的衣服上,用在評判維特根斯坦給他姐姐設(shè)計的那個屋子的門上,但不可以用來評判貝多芬的交響樂和哥特式大教堂的門。為什么?因為“整個游戲都是不同的?!钡俏覀兊恼Z言會用其他的詞來對之進行審美評判。維特根斯坦舉了布豐(Buffon)《關(guān)于風格問題》的一個演講為例來說明這類審美評判詞匯的多樣性和差異性:
“正確地”、“有魅力地”、“微細地”等起著截然不同的作用。譬如,布豐(Buffon)——一個可怕的人——論寫作風格的著名演說;他作出了許多區(qū)分,而我只能模糊地理解,但他的意思并不模糊——所有各種細微差別,像是“巨大的”、“有魅力的”、“好的”等。(§24)[3]
這個對于我們中國傳統(tǒng)的藝術(shù)批評并不陌生,只要想想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王國維的《人間詞話》,這種對于藝術(shù)風格的細微區(qū)分所能達到的那種登峰造極,恐怕比布豐更為“可怕”。在這一點上完全可以設(shè)想,如果維特根斯坦對中國傳統(tǒng)的藝術(shù)批評有所了解,他一定會更為驚嘆。
第三,欣賞與生活形式。維特根斯坦承認:“要描述欣賞的構(gòu)成不僅很困難,而且是不可能的。要描述它的構(gòu)成,我們就必須描述整個環(huán)境?!保ā?0)[3]這里的“整個環(huán)境”,是指一個時期的文化:“要描述一套審美規(guī)則,就完全意味著要描述一個時期的文化。”(§25)[3]而“文化”也就是后期維特根斯坦另外一個重要概念“生活形式”。如果說,一個詞的意義必須在其使用中,也就是在語言游戲中才能得到確定,那么此語言游戲也不是在其自身中,而必須放在整個文化和生活形式中才能得到理解。維特根斯坦舉了一個黑人藝術(shù)的例子:
我不知道弗蘭克·道布森對黑人藝術(shù)的欣賞如何與一個有教養(yǎng)的黑人所作的欣賞進行比較。如果你說他欣賞它,我就不知道這究竟是指什么了。他可能會在他的房間里堆滿了黑人藝術(shù)作品。他只是說“哦”嗎?或者他是像最好的黑人音樂家那樣去做嗎?或者他同意或不同意對它的這種那種看法嗎?你可以把這叫做欣賞。這截然不同于有教養(yǎng)的黑人,雖然有教養(yǎng)的黑人也可能在他的房間里堆滿黑人的藝術(shù)作品。黑人的和弗蘭克·道布森的欣賞是完全不同的。(§28)[3]
這是一個精彩的例子。善于舉例是后期維特根斯坦的一項特別的技藝,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他稱呼自己為“有技巧的哲學家”,以區(qū)別于以往那種“偉大的哲學家”。所以后期維特根斯坦的思考其實并不像許多人想象的那樣,以為例子僅僅是說明觀點的梯子,用完就可以扔掉。這誤解了維特根斯坦的寫作。這種寫作事實上是難度極大的,它需要精細的辨別力和見聞上的廣博。這兒舉的弗蘭克·道布森(1888—1963)是畫家和雕塑家,是他首先使英國對亞非雕塑產(chǎn)生興趣,從而啟發(fā)了畢加索和立體派畫家的創(chuàng)作。維特根斯坦用這個例子向我們說明,即使像弗蘭克·道布森這樣對黑人雕塑有極高興趣的人,其鑒賞也跟一個黑人是完全不同的,因為他并不直接生活在產(chǎn)生這種雕塑的“生活形式”之中。擴展一下這個例子可以認為,無論我們今天多么喜歡古希臘人的雕塑,我們的這種喜歡也跟古希臘人相隔甚遠了。而我們常常以為,我們眼中的金字塔,就是古埃及人眼中的金字塔呢。維特根斯坦又以他一個課堂上的學生舉例說:“假定利維在繪畫上有所謂的文化趣味。這就截然不同于15世紀的所謂文化趣味。那里玩的是截然不同的游戲。他所做的事情完全不同于當時人們所做的事情?!保ā?9)[3]又如愛德華二世的加冕禮服,雖然同一句贊美,現(xiàn)在的人和當時的人說它卻是完全不一樣的:“你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來欣賞它的;你對它的態(tài)度完全不同于生活在設(shè)計它的那個時代的人對它的態(tài)度。”(§31)[3]
維特根斯坦的這個思想,對于美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它使我們進一步告別本質(zhì)主義思維方式,這種本質(zhì)主義思維方式認為有一種東西是可以超越時代超越文化超越生活形式的,只要找到了這種東西,就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的美學問題。維特根斯坦告訴我們,這是一個幻覺,“為了澄清審美語詞,你必須得描述生活方式?!保ā?5)[3]“生活方式”是不可超越的,為此,我們必須對于差異的存在給以應(yīng)有的尊重。當然,也不可就此走向另一極端,以為維特根斯坦只看到差異性,而否定溝通的可能性。畢竟同是地球人,我們到一個異族部落里去,語言不通,我們之所以能夠根據(jù)他們的手勢來理解他們的意思,就是因為在生活形式上畢竟還是有些相似之處。但如果是跟一頭獅子,就幾乎沒有溝通的可能性了。
美學,自1750年創(chuàng)立以來,其理想就一直是科學的,即它是一門關(guān)于美或?qū)徝赖目茖W。對這門“美的科學”,維特根斯坦一上來首先嘲弄一番:“你可能會把美學看做是告訴我們什么是美的科學——就語詞來說這簡直太可笑了。我認為它還應(yīng)當包括什么樣的咖啡味道更好些?!保ā?)[3]科學在20世紀已經(jīng)成為幾乎所有事物的尺度、模范和標準。人們想當然地認為,科學能夠解釋一切,技術(shù)能夠搞定一切,對于審美和藝術(shù)領(lǐng)域也是如此。譬如,隨著心理學的興起,美學就被歸給了實驗心理學,對此維特根斯坦評論說:“人們常常說,美學是心理學的分支。這種看法認為,一旦我們更為先進,一切東西——所有的藝術(shù)之神秘——就都可以為心理學實驗所理解。這個看法簡直太荒謬了,可它就是如此?!保ā?5)[3]維特根斯坦要去證明的是,美學問題與心理學實驗毫無關(guān)系,它們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得到解答的。他的具體證明過程一如既往地從舉例子開始,這次他舉的是關(guān)于審美反應(yīng)中的“不滿意”的例子。你設(shè)計了一扇門,看著它說:“再高點兒,再高點兒……太低了!”這是不滿意的表達。不滿意時心里當然會感到不舒服:“我所謂的不滿意的表達就像是不舒服加上知道不舒服的原因和要求克服它嗎?如果我說‘這扇門太低了。把它弄高點’,我們會說我知道我不舒服的原因嗎?”(§11)[3]維特根斯坦在這兒問的是:不滿意這種反應(yīng),能把它心理學化嗎?心理學之為科學,是一種原因、機制的解釋,它問的是現(xiàn)象(如不舒服)背后的原因和機制??稍谌粘I钪?,我們對一些東西——譬如門太高了——不滿意,我們就是直接對此不滿意,“重要的在于我說:‘太高了!’這就像是我從滾燙的盤子上拿開我的手一樣的反應(yīng)”(§15)[3]:
說“我感到不舒服并知道它的原因”,完全是錯誤的,因為“知道原因”通常是指很不相同的東西。它的錯誤在于,當你說“我知道原因”時,你是否是指一種解釋?!拔腋械讲皇娣⒅涝颉保@聽上去就像是在我的靈魂里發(fā)生著兩件事情——不舒服和知道原因。(§16)[3]
如果說不舒服是直接的,“知道原因”則是指“統(tǒng)計學或?qū)で笠环N機制”(§18)[3]。這里要區(qū)分的是一種針對審美上不舒服的“為什么”(門太高了)和“原因”(尋求一種機制)(§19)[3]。這就把美學問題和心理學問題區(qū)別開來了。細加辨別,這是兩類完全不同的問題,也應(yīng)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得到解答——“美學解釋并不是因果解釋?!保ā?8)[3]心理學是因果解釋,是尋求一種機制,而美學解釋所尋求的答案卻是這個樣子的:
“當我說如此這般的東西時,我心里想的是什么呢?”我寫下了一個句子。其中的一個詞并不是我想要的。我找到了正確的詞?!拔蚁胝f的是什么呢?嗯,對了,這就是我想要說的?!薄袛嗄硞€東西就是你心里所想的那個東西的標準,就在于當我告訴了你,你就同意了。(§37)[3]
顯然,維特根斯坦在這兒又回到了在第一部分里談音樂、詩歌、裁縫的那些例子所達到的洞見上了。美學解釋所尋求的東西,并不是一種統(tǒng)計學的東西,也不是一種機制,而毋寧說是一種完全對頭了的感覺,維特根斯坦形象地稱之為“咔噠一聲”:“這就像是你需要某種標準,即咔噠一聲,以便知道出現(xiàn)的是正確的東西?!保ā?)[3]科學尋求機制的解釋,像審美心理學、審美社會學等五花八門的實證科學一樣,它們設(shè)想關(guān)于美和審美,總能夠從正面建構(gòu)一些理論出來,而這恰恰是維特根斯坦所竭力反對的。如果說在維特根斯坦這兒還有一種可稱之為“維特根斯坦美學”的東西,那它并非是建構(gòu)性的,毋寧說正相反,它是消解性的和治療性的,它消解的是對于建立一門審美科學的虛幻渴望,它治療的是這樣一種尋求徹底解釋的思想疾病,而正是這種思想疾病參與了人類生活的“去魅”和枯竭。[5]9
“咔噠一聲”,即一下子對頭了的感覺,其實是一個審美判斷問題。但《美學講座》沒有深究這個問題,《哲學研究》第二部分關(guān)于感知和面相研究的部分倒是觸及到了這個話題,其中維特根斯坦從一般感知——對于兔鴨頭的感知——講到對于音樂的審美感知。這兩種感知在傳統(tǒng)哲學中是被區(qū)別對待的,一個屬于認識論課題,一個屬于美學課題,但在后期維特根斯坦這里二者并無本質(zhì)上的不同,都是一種直接的感知或感性。如果說存在區(qū)別的話,那這區(qū)別只是在于,我們對于兔鴨頭的感知是極平常的,對于音樂的正確感知卻屬于“行為的精微層次”:“我用正確的聲調(diào)吹奏一個曲子,從而表現(xiàn)出了對這個曲子的理解;那么這就是這種精微層次的一個例子?!保ㄊ弧?9)[2]這種“精微層次”的更為常見的情況是在日常表達中對于一個詞的選擇與甄別:
我怎么找到“正確的”語詞?我怎么在語詞之中進行選擇?頗有些時候我仿佛依照它們氣味的細微差別來比較它們:這一個太這個了,那一個太那個了,——這個正對?!椅幢孛看味荚u判、說明;經(jīng)常我可能只說:“反正這個還不合適。”我不滿意,繼續(xù)搜尋。終于冒出一個詞:“就是它!”有時我能夠說出為什么。在這里,搜尋和發(fā)現(xiàn)看起來就是這樣。(十一§183)[2]
維特根斯坦接著用了“判斷”這個詞來言說這種對“差異”的感知。我們知道,在康德美學中,“判斷力”是一個極重要的概念,顯然,維特根斯坦繼承并拓展了這一主題:
對感情表達是否真確有沒有“行家”判斷?——即使在這里也有些人具有“較佳的”判斷力,有些人的判斷則“較差”。正確的預(yù)測一般出自那些對人的認識較佳的人所做的判斷。我們能學習怎樣認識人嗎?是的;有些人能。但不是通過課程,而是通過“經(jīng)驗”。——另一個人在這事上可以做他的老師嗎?當然。他時不時給他正確的提示?!谶@里,“學”和“教”看起來就是這樣?!@里習得的不是一種技術(shù);是在學習正確地判斷。這里也有規(guī)則,但這些規(guī)則不構(gòu)成系統(tǒng),唯富有經(jīng)驗的人能夠正確運用它們而已。不像計算規(guī)則。(十一§243)[2]
審美判斷聯(lián)系于“精微莫測的證據(jù)”:“……某種精微莫測的證據(jù)可以使一個人確信這幅畫是真品……但也有可能通過考據(jù)證實這一點?!保ㄊ弧?47)[2]“精微莫測的證據(jù)包括眼光、姿態(tài)、聲調(diào)的各種精微之處?!偈刮沂莻€極富才能的畫家,可以設(shè)想我在繪畫中表現(xiàn)出真實的眼光和偽裝的眼光?!保ā?48)[2]而正是種種不同的“生活形式”,才是一個人的判斷力的真正用武之地,譬如我們對于真畫假畫、真金假金的判斷,對真話還是謊話的判斷,對于真誠的愛情表達和偽裝的愛情表達的判斷等等。而顯然,面對“生活的海洋”,已經(jīng)并不需要哲學家的嘮叨了,這時候真正來到的是個人,在生活的豐富多彩和“差異”面前,需要的不是某種普遍理論,而是每一個個人的真正的行動與實踐。
[1] 維特根斯坦.維特根斯坦筆記[M].許志強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2] 維特根斯坦.哲學研究[M].陳嘉映譯.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1.
[3] 維特根斯坦.維特根斯坦全集(第12卷)[M].江怡譯.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4] Drury.Notes on Conversations with Wittgenstein[M]//Rush Rhees(ed.),Ludwig Wittgenstein – Personal Recollections.1981.
[5] 蘇姍·桑塔格.反對闡釋[M].程巍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