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渝
美人之美,歌以詠之者不在少數(shù)?!对娊?jīng)》中的“桃之天天,灼灼其華”更是“開千古詞賦詠美人之祖”。因了這般歌詠,唐朝的詩人又有了“人面桃花”的美麗。但是,在這段美麗之后,“桃花”作為美人之喻的語碼意義已被消費得有些俗氣。如何在傳統(tǒng)的“桃花”之喻中另寫新詞,也就成為詩人乃至畫家們的一個課題。
作為人物畫家,葉華的創(chuàng)作有意無意地回避了傳統(tǒng)的“桃花之喻”,他不是從桃花,而是從自己的生活情景中尋繹人性之美。
回避了“桃花之喻”的葉華,不是沒有桃花之思,但他把美好的“桃花之喻”置換到了曠放且又濃郁的新疆風情中,時工時寫,在曼妙中展現(xiàn)“桃花”之艷,又在“桃花”之艷中凸顯風情的意味與姿態(tài)。因為如此努力,葉華的人物畫創(chuàng)作在當下的中國人物畫創(chuàng)作中具備了自己的形象和意義——在黃胄、徐庶之等人的原生態(tài)創(chuàng)作之后,有了來自院校的修辭。
無論是黃胄的老師趙望云,還是作為學生的黃胄、徐庶之等人,其藝術經(jīng)驗中都欠缺美院科班這一環(huán)。盡管這樣的欠缺并沒有阻止他們藝術的成功,但也使他們的創(chuàng)作普遍地喪失了典雅的意味。而這一點恰恰是學院出身的藝術家得天獨厚處。
從唯美、風情、率真典雅走向雄偉壯麗,構筑了葉華當下的藝術形象。
在葉華的創(chuàng)作中,最具典雅意味的是他的工筆女性。比如《煦日》《清秋》《肖像》《蜻蜒》等作。而最瑰麗雄壯從容大氣的作品當屬《塔吉克之舞》。中國的工筆人物畫自唐代的雍容大方后,格局器勢日漸式微。以中國工筆畫形式表達生命的豐滿歡樂,人性的健康美好,生活與自然融合無間的大作品很少。然而,在葉華的這幅作品中,透過其風情題材的表面,我們可以領略到一個時代的壯美,觸及到一個時代的自信與偉岸。從這幅作品我們亦可看到,細膩典雅的古東方的精神血統(tǒng)是完全有可能與現(xiàn)代精神的開敞博大融合為一的。正如這幅作品中樂與舞,男性與女性,人與自然的和諧一般,唯美而崇高是他的訴求和表達。
然而,隨處可見的典雅也是葉華作品的精神底色?!对娖贰分杏嘘P“典雅”的釋義不是詞典中詞條式的語詞釋義,而是喻指。它是這樣解釋典雅的:“玉壺買春,賞雨茆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鳥相逐。眠琴綠蔭,上有飛瀑。落花無言,人淡如菊。書之無華,其日可讀。”這里,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鐘嶸并沒有在《詩品》中弄一個貌似科學卻又意義不大的有關“典雅”的定義,而是指明什么情境、什么人以及人的什么狀態(tài)可以稱得上“典雅”。葉華的可貴之處就在于他抓住了這一點。他作品中的優(yōu)雅鮮活確是令人過目不忘。
如果說,傳統(tǒng)的桃花之喻或者桃花本身已被眾多詩人們掏空意境與意象的話,那么一句“桃花是天堂的小草帽”則可能使那已然蒼白的語意鏈泛起生命的血色。葉華是一位自信的畫家。他的單純使他在這個急切迫促的時代里能夠保持平和與寧靜。安靜使他能夠看清天性的本真,才能使他能夠傳遞與表達,刻苦使他能夠持續(xù)前行。他懂得如何進行自己的創(chuàng)作。風情會日漸褪色。高貴,端莊,人性的尊嚴與美好,藝術能夠打動心靈的真實價值,正是葉華的繪畫追求。唯美,高潔與優(yōu)雅之中,灼灼的是葉華的從容和淡然。也正是在他的從容和淡雅中,我想起《詩經(jīng)》,想起桃花,想起美善,想起所有的美麗和傳說。
(責任編輯:阮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