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明端
(浙江理工大學 外國語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清教主義思想是美國社會的基石,是美國哲學、文學、文化與思想的重要源泉。作為一種文化遺產,清教主義的宗教觀、倫理觀和道德觀也潛移默化地對美國文學具有持久的影響力。這種文化積淀對于作家具有珍貴的價值,盡管影響是在察覺不到的情形下發(fā)生,有時甚至著意探究也覓不出蛛絲馬跡,但在作家獨具特色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注定有這種文化積淀的流露(朱振武,2006:69)?!缎〕腔恕分坍嬅绹l(xiāng)村小鎮(zhèn)文化瓦解時小鎮(zhèn)居民在信仰動搖與喪失、新思想與傳統(tǒng)價值觀強烈碰撞時的精神彷徨和孤獨寂寞。作者安德森的清教主義思想不可避免或突出或隱晦地反映在小說中,清教主義也成為《小城畸人》難以回避的一個解讀視角。本文將以清教主義思想為出發(fā)點分析小說主體,追尋文中清教思想留下的痕跡,從而深刻研究舍伍德·安德森清教倫理觀在其中的體現(xiàn)。
從歷史來看,清教主義一直是美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清教徒崇尚恭敬謙卑,勤儉生活,辛勤工作。清教道德價值觀激發(fā)人們創(chuàng)新頑強、不屈不撓和自主獨立的精神,這也使清教徒很快收獲了繁榮和富足。然而,清教徒克制禁欲,力求戒除世俗歡愉,遵循傳統(tǒng)禮教。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人們觀念的改變,清教主義的這種不寬容性、缺乏博愛的精神開始顯現(xiàn)出來,對人精神的專制演變?yōu)槭ソ浗塘x的背叛,繼而成為壓制人性正常發(fā)展的束縛和枷鎖(張晶,2005:86)。在《小城畸人》中,20年代資本主義商業(yè)化的快速發(fā)展瓦解了傳統(tǒng)平靜的小鎮(zhèn)生活,對傳統(tǒng)價值觀的懷疑給居民帶來焦慮和不安,守舊的小鎮(zhèn)人適應不了工業(yè)化文明所帶來的沖擊,在質疑傳統(tǒng)宗教精神和道德理想的掙扎中,人們曾經的憧憬與夢想破滅,欲望和壓抑無法得到滿足,精神世界陷入一片荒原。
《小城畸人》中的小鎮(zhèn)居民大多是虔誠的清教徒,恪守傳統(tǒng)禮教。《曾經滄?!分械呐魅斯?,愛麗斯·辛德曼是女性自我犧牲精神的代表,她16歲時愛上了內德·居里,便認為此生不會和其他男人生活在一起。在她看來,“把仍舊屬于內德的一切給別的男人,這種想法是不道德的”(安德森,1983:80)。①文中所有該小說的引文均出自吳巖譯《小城畸人》,上海譯文出版社,1983年出版。后來,獨自去大城市發(fā)展的內德違背了和愛麗斯的約定,迷戀上城市生活和城里的女子,一直沒有回到小鎮(zhèn)。愛麗斯苦苦等待,拒絕所有其他男人的接近,認為內德總有一天會回來娶她。但她全身心奉獻卻最終被愛人拋棄,多年無奈而苦澀的等待后,長期積聚的感情驟然迸發(fā)。在一個雨夜,這個長期寂寞壓抑的女人赤裸身體在街上奔跑,希望可以得到永遠的解脫,然而,這種瘋狂的行為最終留給她的是更加可怕的精神孤獨。清醒后的愛麗斯只能回到自己傳統(tǒng)女性角色中,并不得不面對終生孤獨寂寞的生活事實。深受清教思想和父權制社會壓迫的愛麗斯,無法認識到自我尊嚴與生存價值,把幸福依附在男性身上,最終淪為男權社會的犧牲品(Whalam,2002:230)。
與其他女人一樣,小鎮(zhèn)的男人也毫無例外難以逃脫傳統(tǒng)的忠貞和婚姻觀?!稕]有說出口的謊言》中的雷·皮爾遜,在年輕時曾引誘在他父親店里幫忙做事的一個女人 ,在傳統(tǒng)道德的束縛下,他不得不遵循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軌跡,忘掉曾經的理想,結婚生子過平常生活。婚后的雷·皮爾遜在與傳統(tǒng)清教倫理觀的掙扎中,表現(xiàn)出不滿和抱怨并希望能夠有所改變,但最終他還是壓制自己的欲望,接受無奈的生活現(xiàn)實,按社會既定的軌跡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然而,由于長期對婚姻家庭生活的不滿壓抑在內心,最終導致了雷·皮爾遜的畸形心理。
安德森通過敏感細膩的筆觸刻畫小鎮(zhèn)居民在新舊倫理觀中掙扎的痛苦和壓抑。他們都對愛情和婚姻有過或有著理想,希望活出自身價值,尋求真正的自我。但當他們的想法、做法和話語與傳統(tǒng)婚戀觀違背時,他們顯得軟弱無力,最后不得不接受無奈的結局。從愛麗斯、雷·皮爾遜等小鎮(zhèn)居民的被動壓抑、勇于反抗,而最終回歸到宗教束縛的心理掙扎歷程,作者安德森向讀者展現(xiàn)了恪守清教禁欲倫理觀的悲劇故事。在此,安德森表達了對清教倫理道德的懷疑與不滿,傳統(tǒng)保守的清教思想刻板教條,使原本熱情奔放,有著強烈情感的小鎮(zhèn)居民在情感和性上遭遇挫折,導致精神扭曲,從而成為“畸形”的怪人。
《小城畸人》中的溫士堡小鎮(zhèn)是以加爾文教派為主要信仰的小鎮(zhèn)。每個周日到教堂聆聽牧師教導,向上帝懺悔是人們生活中必不缺少的部分。但到一戰(zhàn)結束后,自由經濟思想乘勢泛濫,追求物質和享樂主義思想大行其道。隨著國家變得富裕起來,清教主義的力量已經在逐漸減弱,而戰(zhàn)爭本身則是清教主義的危機和失敗。(Malcolm,1994:56)在《小城畸人》中,隨著工業(yè)和現(xiàn)代文明的發(fā)展,上帝的絕對權威被工業(yè)文明打破,人們變得不再完全依附于上帝,并在實際生活中逐漸顛覆上帝在內心的位置。小鎮(zhèn)居民在新舊觀念更替中,被自身對上帝和宗教的懷疑所困惑和折磨,繼而陷入孤立無助的畸形生活狀態(tài)。
《虔誠》中杰西·本特利年輕時受到清教思想潛移默化的影響,希望將來成為長老會的牧師。他墨守清教成規(guī),專心研究和思考上帝及《圣經》,對上帝懷著虔誠的信念。他一直堅信:“我是到這土地上來從事上帝的工作的”。(安德森,1983:43)隨著美國工業(yè)革命的到來,傳統(tǒng)的“美國夢”慢慢演變?yōu)閷ξ镔|的極度貪婪和追求,傳統(tǒng)的宗教信仰和道德標準被淡化,社會責任和宗教倫理逐步喪失。宗教衰落給杰西帶來前所未有的心理恐慌,在無所適從的迷茫和彷徨中,他迫切需要精神的安慰和指引(Dewey,1989:251)。有時他堅守自己內心的舊觀念,要做上帝的子民,但有時他全然懷疑,認為上帝已將舍棄這個世界。誠信上帝的杰西渴望能從上帝那里獲得明示,從而為自己迷亂的心靈在新舊觀念交替的世界找到依托。期待上帝顯圣并給予征兆的想法使杰西幾近瘋狂,昔日虔誠的教徒在忙亂之中四處尋找上帝,發(fā)出“上帝去哪了”的內心呼喊。
清教主義力量的逐漸衰落使人們開始質疑刻板教條的傳統(tǒng)觀念,對長久恪守的信念產生懷疑。在《上帝的力量》這篇小說中,身為牧師的科蒂斯·哈特曼牧師是傳播上帝教義的人,但是,當著眾人布道,對于他總是難事,所以他經常祈禱上帝賜予他力量和勇氣。身為牧師的科蒂斯·哈特曼盡管對上帝的情感頗為虔誠,但內心的感性崇拜中夾雜了些許不安和困惑。為了祈求自己內心上帝力量得以增進,哈特曼牧師每個周日早晨都到教堂鐘樓祈禱。但自從偶然在鐘樓的窗口看到女鄰居袒露的臂膀及白嫩的脖頸時,他開始了無盡的矛盾和掙扎。人的欲望和上帝約束力之間的矛盾沖突在這位牧師身上完全顯現(xiàn):羞于面對人性中內在的欲望而又難以脫逃其誘惑和吸引,渴求得到上帝的救贖卻同時對上帝的虔誠產生疑惑和動搖??频偎埂す芈翈熛Mㄟ^對上帝的祈禱抵制誘惑,結果卻意外在女人的裸體中找到了上帝的力量,這似乎賦予他某種真理的啟發(fā),從而把上帝的力量與女人的裸體聯(lián)系起來,這是一個渴望愛與激情的人心靈被壓抑后所產生的奇思怪想,其荒誕的舉止和言語揭示了宗教制度對人性束縛所導致的畸態(tài)。通過拳頭打碎窗戶玻璃,并相信自己正是通過上帝賜予的力量來抑制情欲,從誘惑中得到解救,這無疑是對哈特門牧師的一個巨大的諷刺。
通過刻畫小鎮(zhèn)居民在新舊宗教價值觀下的掙扎和痛苦,讀者會有這樣一種強烈的感受:上帝似乎在逐漸遠離,人們已經無法從上帝那里獲得精神安慰和支持。但在傳統(tǒng)習俗被打破的同時,人們并沒有尋找到新的情感支撐,所以在物質膨脹的社會中愈發(fā)空虛失意,最終造成身心畸形。這也正是作者安德森側面要傳達的信仰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小城畸人》中,安德森對杰西和科蒂斯牧師的行為既有批判和嘲諷,也有對他們真誠信仰和執(zhí)著追求的認可。這種態(tài)度根源于作者對清教倫理觀的矛盾思想,在對清教世俗倫理和功利主義的批判同時,也有對清教意識的某種繼承。安德森的這種清教情節(jié)與他的生活環(huán)境密切相關,他在美國中西部小城長大,深受家庭及社會環(huán)境影響,具有明顯的清教宗教意識,認為現(xiàn)代人需要通過宗教信仰來緩解他們的精神危機(Idema,1990:107)。安德森的清教思想不僅僅體現(xiàn)了他個人的思考和矛盾,也代表了所有清教主義思想的土壤中成長起來人群的思考和矛盾。
20世紀初,人類似乎處于世俗時代,科學的進步加上好戰(zhàn)的世俗人文主義,預言了宗教的消亡。作為世俗化的重要表現(xiàn),《小城畸人》中人與上帝、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系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彼此之間的和諧、尊重和敬仰逐漸淡化。在小說開始的幾篇故事中,讀者會時??吹健吧系邸边@個詞語,然而在《小城畸人》最后的敘述中,“上帝”這個詞語出現(xiàn)很少,這代表著居民對傳統(tǒng)信仰的思考,喻指世俗化的進程與觀念改變對人們精神信仰帶來的波動(嚴莉莉,2013:99)。
《虔誠》中的主人公杰西·本特利對上帝的瘋狂追隨以世俗化的物欲方式得以體現(xiàn),而這也是導致他“畸形”的原因。杰西和家人沒來溫士堡居住時,那里保持了原生態(tài)的自然風貌。工業(yè)主義的到來使人們的生活和思想習慣有了很大的變化,人們對自然失去原有的謙卑和敬仰,開始砍伐樹木,占用土地,大肆開展資本主義商業(yè)活動。本特利繼承了父輩在拓荒生涯中創(chuàng)立的農場后,沒有對土地表現(xiàn)出父輩一樣的尊重,他急于擴大農場的規(guī)模,希望自己沿路經過的全部鄉(xiāng)村土地都歸他所有。因為“他內心貪婪,要想賺錢賺得比經營農場更快”(安德森,1983:51)。物質主義精神在杰西身上得以明顯體現(xiàn),他也許沒意識到自己開始忽略上帝,對財富的追求遠遠高于對宗教的忠誠。在金錢和欲望控制下,杰西追求物質成功的目的不再是為了祈求上帝的恩典和自己的被選,而是為了世俗的幸福并證明個人的價值,實現(xiàn)人人熱衷的“美國夢”。在狂熱追求物質上的成功和穩(wěn)固社會地位的過程中,他變得冷酷無情,難以理解,不惜犧牲妻子生命,斷送女兒幸福,導致外孫的逃離。杰西的可悲在于:他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是上帝的指示,會得到上帝的贊同而絲毫沒有意識到是功利主義思想導致的過度物欲使他更加遠離上帝,從而陷入永久的痛苦與孤獨。
安德森明確表達了對世俗化,功利化社會的痛心,他認為中西部正在忘掉其舊日的神明,昔日信念所包含的那種具有古風的尊嚴已經迤邐而去。作為一位在中西部鄉(xiāng)鎮(zhèn)文化熏陶下成長起來的作家,安德森一直懷念夢中的故鄉(xiāng)及自然和諧的田園生活,對現(xiàn)代工業(yè)給小鎮(zhèn)居民的沖擊留有深刻的印象,對工業(yè)機械文明表達了極度的憤怒和不滿。安德森批判新興文明非人性的弊病,夢想回歸手工業(yè)文明的傳統(tǒng),借用人類的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力脫離資本主義工業(yè)文明陷阱。身為一名有著責任心和歷史使命感的20世紀現(xiàn)代作家,安德森努力為處于混亂和無序狀態(tài)中的人們發(fā)現(xiàn)一種人類和諧生存的新秩序和新方式?;貧w鄉(xiāng)鎮(zhèn),回歸傳統(tǒng),回歸人性,不僅是安德森實現(xiàn)自我救贖的有效途徑,也是對小鎮(zhèn)畸人如何走出工業(yè)文明困境的答案,對當時宗教文化思想總體思考的探尋。
美國著名文學史家范·威克·布魯克斯(Vanwyck Brooks,1886-1963)在《美國的成長》(American’s Coming of Age)中指出:美國文化保留有清教主義的兩種思想傾向:理想主義和功利主義。理想主義是由虔誠的清教神學家喬納森·愛德華茲提出,經過愛默生的超驗主義發(fā)展而來。清教理想主義對自然持樂觀進取的態(tài)度,宣揚個性解放,強調以個人力量創(chuàng)造整體形象,通過個人作用實現(xiàn)社會改革、推動社會進步的理想(朱振武,2006:58)。進入20世紀,雖然清教功利主義思想受到懷疑和批判,但是清教的理想主義卻絲毫沒有褪色,反而得到了強化,也因此潛移默化影響眾多美國作家。美國清教理想主義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就是“美國亞當”理念,愛默生說“這里站著古樸率真的亞當,以單純面對整個世界?!毙聛啴斝蜗笤?9世紀的美國小說中最為鮮明,文學評論家劉易斯(R.W.B.Lewis)認為新亞當形象是在墮落后成熟,恢復失去的天真,是充滿活力,充滿希望的人(Lewis,1955:131)。在現(xiàn)當代美國文學作品中,質樸率真的新亞當品質持續(xù)得以展現(xiàn),作家的理想主義心態(tài)和情緒浸透在作品中,充分體現(xiàn)清教理想主義的深遠影響。
在《小城畸人》的結尾處,安德森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清教主義理想主義的色彩。小說中的喬治·威拉德是一位年輕記者,是傾聽者、記錄者,也是小鎮(zhèn)眾多“畸人”們傾訴內心、宣泄思想和情感的最佳人選。在小鎮(zhèn)人們的眼里,喬治·威拉德年輕并極具活力,處處傳遞積極的能量。他善良、純真、誠實;他擁有理想,而且為之不斷努力。整個小鎮(zhèn)由于喬治的存在而被賦予希望和夢想,他們希望他成為一架溝通孤寂閉塞小城和外面世界的橋梁。而喬治自己在與畸人們的交流中,思想同樣得到改變及洗禮而慢慢走向成熟,由一個懵懂少年變成了一位懂得理解與傾聽、能夠真正理解感情的成年人。在此,安德森把這位年輕的記者作為一位“新亞當”形象,反映在戰(zhàn)后經濟穩(wěn)定繁榮,傳統(tǒng)道德、信仰崩潰瓦解的現(xiàn)實下,作者希望年輕人堅持自己的追求和夢想,對未來充滿信心,努力追求新生活,這些品質及行為正是美國理想主義精神的充分體現(xiàn)。
在喬治·威拉德的成長過程中,他雖然對小鎮(zhèn)現(xiàn)實深感失落,但依然對未來生活充滿憧憬,期待獲得內在的成熟和智慧,繼而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在小說的結尾,威拉德懷著對夢想的渴望,選擇離開家鄉(xiāng),離開小鎮(zhèn),到城市尋找新的生活。這符合清教理想主義最鮮明且最具有美國特色的“西部觀念”,那就是當人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周圍的環(huán)境格格不入時,“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離開此地”(Rubinstein,1988:27)。威拉德的離開不是為了實現(xiàn)世俗意義上成功的物質生活和穩(wěn)固的社會地位,而是為了走出沉悶平淡的生活,尋求內心的夢想,實現(xiàn)個人價值。無論喬治的遠離是否有結果,他是“理想主義者,有自己執(zhí)著的追求……他們都在現(xiàn)實與夢想之間找到一條通道,想追尋自我的價值和生活的真諦”(黃鐵池,2000:364)。從安德森的筆下讀者也確實感受到了可能,作品結尾的晨光以及閃耀天空的景物描述是對年輕人遠行表示出極大肯定,在某種意義上象征著新一代脫離令人窒息和壓抑的故土,走向外面的世界開始夢想的尋求。在此,讀者感受到在信仰危機和價值崩潰的現(xiàn)代社會里《小城畸人》中喬治的“跑”或者“逃離”的象征意義。這種努力擺脫困境,勇于追求新生活的行為本身就代表了一種美國理想主義精神。
《小城畸人》中,安德森通過自己的作品含蓄而尖銳地批判了清教倫理觀對人性的壓抑,他認為嚴格的清規(guī)戒律和極端的宗教控制導致人們極度的內心折磨和狹隘扭曲的思想,使他們成為“畸形”的怪人,這與典型美國清教理想主義和自由思想相抵觸。工業(yè)和技術的發(fā)展加強了清教的世俗化和功利主義,從而造成人們喪失理想而陷入巨大痛苦,甚至走向毀滅。面對宗教與生命的矛盾,安德森希望回歸鄉(xiāng)鎮(zhèn),回歸傳統(tǒng)。安德森追求精神和道德的自新,對理想社會充滿憧憬,但對于理想社會,作者卻難以找到既合情又合理的實現(xiàn)途徑,這一切使他的作品染上了矛盾困惑的宗教色彩。這種矛盾和困惑雖無法給身處困境中的小城居民指出徹底的解決方法,也看不清未來的發(fā)展方向,但小說結束以喬治的精神遠游給貫通全書的壓抑氣氛和哀怨低沉的敘述增添了一份令人期待的亮色,給讀者提供了一個想象空間,讓人們意識到希望的存在。
[1]Dewey Joseph.No God in the Sky and No God in Myself:‘Godliness’and Anderson’s Winesburg[J]Modern Fiction Studies35.2(Summer 1989):251-259.
[2]Idema,Henry.Freud,Religion and the Roaring Twenties:A Psychoanalytic Theory of Secularization in the Novels of Anderson,Hemingway and Fitzgerald[M].Lanham: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1990.
[3]Malcolm Cowley.Exile’s Return:A Literary Odyssey of the1920s[M].Penguin Classics;First edition,1994.
[4]R.W.B.Lewis,The Fortunate Fall:Henry James,Sr.,The American Adam:Innocence,Tragedy,and Traditio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5.
[5] Rubinstein,Annette T.American Literature:Root and Flower,Volume I& IIBound in One[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8.
[6]Taylor,Charles.A Secular Age[M].Massachusetts: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7.
[7]Whalam Mark.Dreams of Manhood:Narrative,Gender,and History inWinesburg Ohio[J].Studies in American Fiction,Autumn 2002,30(2):229-249.
[8]何雁.現(xiàn)代社會虔誠信仰的重拾《讀舍伍德·安德森的小城畸人》[J].復旦外國語言文學論叢(2009年春季號):21-24.
[9]黃鐵池.當代美國小說研究[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0.
[10]舍伍德·安德森.小城畸人[M],吳巖,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3.
[11]嚴莉莉.信仰缺失的迷茫——小說《小城畸人》的世俗化分析[J].名作欣賞,2013(12):98-100.
[12]朱振武.美國小說本土化的多元因素[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13]張強.舍伍德·安德森研究綜論[J].外國文學研究,2003(1):149-151.
[14]張晶.從宗教哲學視角解析霍桑作品中的清教主義觀[J].外語教學,2005(5):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