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河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4)
1990年代以來中國的消費文化與媒介空間
李靜
(河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4)
當今社會是“媒介化”的社會,媒介空間作為無限開放的符號空間,給消費文化的空間生產提供各種原型符號構成,提供跨地域、跨文化的借鑒機緣,且具有“權力”性質,是建構集體認同的重要文化資源。1990年以來的中國媒介空間分布及空間表征呈現出自身的特質:媒介空間走向多元開放局面,空間元素娛樂化、欲望化,在改造吸收西方消費文化的同時,又努力為中國文化傳統爭取更多話語權,為中國現代化復興之路提供機遇。
1990年代;消費文化;媒介空間;社會空間
消費文化提供新的社會活動空間,空間的轉換不僅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且改變人們的社會關系、生活方式及生存方式。在消費文化的空間生產和空間消費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和領域不容忽視,那就是在空間生產消費的運作中,空間作為所指“符號”的意義如何傳達?消費者的空間欲望如何與空間生產出的無限欲求呼應對接?消費社會的商品符號和消費文化的生產體系將如何建立?這一切都需要大眾傳媒(大眾傳播媒介)扮演的特殊角色得以實現。
“媒介空間”概念最早由約翰·哈特雷(John Hartley)提出。澳大利亞電視學者麥克·金認為,“媒介空間”的理論思想直接來源于前蘇聯符號學家尤里·勞德曼的“符號空間”……“尤里·勞德曼的‘符號空間’原來是指符號內容的‘普遍性’,這種普遍性保持并滋養(yǎng)意義系統的再生產,正如生態(tài)空間保持著生物與生命一樣”。[1]“符號空間”具有生命性的傳承機能及功能,即它本身包含著可供全人類持續(xù)、普遍傳播的符號文本,及所有在文本中記憶著的一切事物的歷史文化傳統,因而,在人類文化傳播中,“符號空間”具有潛在的再生性或再生能力。約翰·哈特雷由此而認識到,“媒介空間”存在于“符號空間”,媒介傳播本質上就是符號傳播。他認為:“媒介的整個宇宙——既是實際的,又是虛幻的,存在于所有媒介形式中(紙質媒體、電子媒體以及熒屏媒體)、所有的種類中(新聞、戲劇)、所有的欣賞趣味層次中(從藝術到娛樂)、所有的語言形式和所有的國家中”。[2]這樣,處于傳播狀態(tài)的各種媒介猶如一個個生命體,其外在形式中都生存著向外普遍聯系的生命空間。
第一,媒介空間作為無限開放的符號空間,能為消費文化的傳播提供其他國家的所有媒介形式、種類,所有的欣賞趣味、層次,所有的語言、形式,從而給消費文化的空間符號生產提供各種原型符號構成,提供跨地域、跨文化的借鑒機緣。
第二,媒介空間作為符號空間,具有“權力”性質,即可以“借助象征性內容的生產和傳送,干預事件進程、影響他人行為甚至制造事件的能力”。[3]具體說來,媒介本身就是一種社會機構,它不僅掌握社會資源,也遵從特定的組織原則、運作規(guī)范及法律、慣例的操控和規(guī)制,它擁有自身的利益和權力邊界,因此,它一方面要維護宰制性社會力量的特定利益,另一方面需要樹立其自身的權威并努力使之自然化和合法化,這是同一過程的兩面,也是媒介“符號權力”這一術語的內涵所在。媒介權力是通過怎樣的形式來實施的呢?通過生產媒介空間,而媒介空間具有區(qū)隔作用,即它可以在媒介沖破原來的時空壁壘,在廣泛地域中同步傳送和接受信息時,制造特定的社會類屬、位階和界線,并使之逐步內化到社會成員的日常生活中,影響他們對媒介、自我、群體及社會的認知與體驗。在此過程中,某些特定的社會類屬、界線和位階得到象征性的呈現與強調。
媒介空間的符號權力背后決定因素是什么?在對消費文化的眾多研究中,鮑德里亞指出,當代社會是一個不斷生產出各種消費符號的世界,消費文化強調的不是商品的使用價值,而是其符號價值和意義,正是通過符號編碼或符號邏輯的作用,商品才被賦予了意義,而生產符號意義的工具和決定力量在于資本和媒介。[4]就資本與傳媒的關系而言,傳媒話語權的大小與資本的雄厚程度有直接關系:一般來說,資本實力越強,傳媒話語權就越大。媒介為維持自身的話語權,也要受資本的控制和支配。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媒介空間僅僅是一個受制于資本的傳播工具,不能保證自身獨立性,完全為資本服務。從另一角度看,前文提到媒介空間本身就是一個社會機構,具有維護自身權力合法性和自然性的需要,所以,它不僅可以通過制造消費需求為社會資本的擴張?zhí)峁┍匾沫h(huán)境,甚至引導資本流向,且為自身獲得雄厚資本——傳媒的成功運作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其本身就是一種能產生經濟效益的資本。二者事實上是一種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關系。
第三,媒介空間作為符號空間是建構集體認同的重要文化資源。媒介空間利用符號權力來形成消費的“想象共同體”,獲得消費文化的認同。如通過媒介信息接受活動——參加節(jié)目、收聽廣播、觀看新聞、插播廣告、看報紙,媒介空間的參與者和接觸者獲得共同的文化感受和想象,而與此同時,參與者或接觸者看到同樣的節(jié)目或報紙也同樣在地鐵、理發(fā)廳、或者鄰居家里被消費時,更是持續(xù)地確信那個想象的消費世界就根植于日常生活中。在這種周期性的消費中,電視、報紙、電腦等介質創(chuàng)造出一種同是閱讀、收聽和觀看的符號權力空間,“虛構靜靜而持續(xù)地滲透到現實之中,創(chuàng)造出人們對一個匿名的共同體不尋常的信心?!边@是媒介空間“想象共同體”形成的重要基礎。它悄悄潛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媒介信息成為人們對自我、集體和社會定位的重要參照系,成為人們對擁有相同經驗的其他社會成員的感知。從這個層面看,消費社會媒介的空間生產具有重大的意義:媒介空間的重心發(fā)生轉移,“全球的大眾傳播內容都在向消費主義靠攏,即傳媒著眼于公眾物質消費和精神消費的創(chuàng)造,在傳播中重視對物的符號意義的強調及其所營造的‘消費社會’的氛圍”。[5]媒介空間也成為消費文化的一部分,借助對各種文化和信息的組合與融匯,構織一個龐大而誘人的仿真符號世界,不但俘獲人們的心,模糊現實和仿真的界限,且喚起人們對預設生活模式不斷追求。在這里,傳媒空間不知不覺中扮演了組織大眾生活方式和體驗方式、建構社會現實和未來世界的重要角色。
聯系1990年代以來的中國消費語境,如前所述,中國從抑制消費以便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的現代化戰(zhàn)略,轉向有利于消費主義興起的、以低廉勞動力成本參與全球分工和競爭的全球化戰(zhàn)略,中國消費革命的主要支撐力“是國家的經濟發(fā)展政策”。由于國家刺激消費的同時采取“對外開放”的政策,全球化作為外因也起到一定作用,從而掀起消費主義文化在中國興盛壯大的熱潮。而這種消費熱潮的進一步擴散必須由大眾媒介空間來完成。20多年來的改革開放,中國傳播媒介的規(guī)模迅速擴大,在總體水平上同發(fā)達國家的距離大大縮減。當下中國已形成以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手機通訊為主體,技本先進,多層次、多功能、多手段,基本覆蓋全國城鄉(xiāng)并面向世界的傳播空間。廣大受眾面對一個可進入或可接觸的媒介空間,其利用媒介權力將涉及到人們吃、穿、住、用、行等方方面面,它們和商家一起不斷設法創(chuàng)造出消費時尚,賦予商品、消費活動與服務以豐富的文化與精神內涵,讓人們在消費時能夠獲得一種心理上的滿足,創(chuàng)造出消費觀和生活方式的信息模擬世界。但基于中國消費文化后發(fā)速生的特點,1990年以來的中國媒介空間分布及空間表征呈現出自身特質:媒介空間走向多元開放局面,空間元素娛樂化、欲望化,在改造吸收西方消費文化的同時,又努力為中國文化傳統爭取更多話語權,為中國現代化復興之路提供機遇。
1992年之后,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居民消費水平顯著提高,中國已進入耐用消費品生產和消費時代。而生活必需品的生產與消費則退于次要地位。中國城鎮(zhèn)居民生活開始進入富裕階段,農村居民也已解決溫飽問題,開始向小康生活邁進。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后,中國媒介空間生產速度快速提高,尤其是最近幾年,中國部分城鎮(zhèn)居民的媒介消費水平已達到或接近西方發(fā)達國家的消費水平。新興的媒介空間充滿活力,各種反映改革開放、現代生活、異域文化的節(jié)目應接不暇,媒體空間在世界資本市場的主導下,更注重消費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影響力和滲透力,電視、電影、電腦、電話成為大眾消費文化的空間表征。以電視為例,隨著中國電視媒體空間的普及,觀眾身不由己地陷入電視制造的“神話”之中。首先,通過傳播廣告和購物性節(jié)目,為受眾提供消費信息并激發(fā)受眾的消費欲望,引導受眾進行商品消費;其次,電視通過對消費趣味、身份等的夸耀和想象,定制社會時尚消費“模板”,是現代生活方式的擬像,直接影響受眾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再次,電視空間中也通過推介、傳播西方消費文化和當代娛樂文化,構建全球文化的符號想像,并創(chuàng)造出新的意義認同空間。從一定意義上講,電視媒介空間代表了現代消費文化的符號空間。
1994年,中國正式成為國際互聯網國際大家庭中的一員,18年來,中國網絡媒體迅速崛起,發(fā)展速度十分驚人。截止2011年底,網民規(guī)模達到 5.13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38.3%,手機網民規(guī)模達到3.56億,網絡規(guī)模穩(wěn)居世界首位。[6]中國互聯網成為社會轉型中最具活力、最有影響的媒介形態(tài)之一。如新浪新聞的發(fā)展原則是“更快、更多、更精”,對于剛剛開始利用互聯網獲得新聞的網民來說,這種原則與他們的需求相吻合。新浪在一些重大突發(fā)事件上的反應速度提高了它的地位。漸漸地,許多人養(yǎng)成媒體閱讀新浪新聞的習慣,在突發(fā)事件來臨之時更是如此。[7]閱讀網絡新聞與電視新聞已形成兩種不同媒介空間消費方式。對大多數網民而言,他們已遠離電視而養(yǎng)成登陸自己喜歡的門戶網站閱讀新聞的日常消費習慣;傳統的紙質媒介(書籍、報紙)和電子媒介(廣播、電視、電影)為適應市場競爭也紛紛創(chuàng)辦網站,尤其是報紙的網絡版已成為紙質版實現品牌推廣和服務增值的有效手段。網絡空間的發(fā)展極大地改變了網民的生活方式和體驗方式。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電視、網絡媒介空間的發(fā)展,西方消費文化在中國廣為傳播,對受眾的消費觀念和價值取向影響深遠,形成以功用主義為旨歸,以滿足享樂和個人情感訴求為目的的媒介消費文化觀念。
需要注意的是,1990年代以來的大眾媒介是一個多種力量相互制衡的空間,除消費文化外,國家意識形態(tài)、市場經濟和文化傳統等多方勢力都作用于它,是在一個多元力量相互角逐的場中建構中國特色的社會空間。從大眾媒介空間的主導力量來看,隨著知識分子的邊緣化,大眾傳媒失去精英意識的依托,大眾迅速取代精英階層的地位成為媒介空間的主導力量。但由于媒介時代的大眾決定著政治、經濟與文化介入的方式,作為主導群體的大眾,一旦失去必要的媒介引導,在向西方現代化靠近的同時,就有可能媚俗化或淪為商業(yè)化的附庸,發(fā)生遠離中國特色現代化道路的危險。因此,雖然市場資本邏輯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占據支配地位,但國家話語權力仍然要利用媒介空間,對西方現代化進行改造,而不是一味地模仿照搬,同時吸收中國儒家文化傳統,構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大眾傳媒文化。
首先,中國政府的持續(xù)強勢干預是形成良好的傳媒文化發(fā)展態(tài)勢的必要條件。政府通過政策,保護媒介產業(yè)的健康成長,挖掘中國文化的豐富資源和美學理念,融入到符合國際流行標準的形式中,并推動全球一體化發(fā)展。對內,引導大眾建構民族—國家認同,對外,使“他者”充分接觸該文化,進而認同、接受。安托尼·史密斯認為,“民族認同感的刻意建構,必定寄生于更深層次的集體認同感之上,這種認同感為居于一個特定地方的人們所共有,包括了‘感情和價值觀,這是就某種連續(xù)感、共同的記憶和共同的命運感而言的?!保?]其關鍵是重建人與人的倫理關系:“人類要由抽象的存在而成為具體的存在,兼不泯失其特殊性與普遍性,則舍將人與人之關系,化為互為真實存在之倫理關系,亦無道路。而中國社會之重建,其中最重要之事,亦即在對此傳統思想中之倫理關系之價值,重新自覺的認取,而加以擴大推廣,以使一切人與人之根本關系,皆成一意義之倫理關系。”[9]其次,知識分子也要發(fā)揮工具理性批判的作用,在儒家精神支撐下,開掘中國文化傳統現代性的一面,同時溝通中西文化關系,這是形成符合媒介空間傳媒特性的文化形態(tài)的重要保證。德國學者卜松山認為:“中國傳統中有一些具有世界性價值的因素,能夠成為全人類的共同的基本倫理的一部分。特別是‘仁’即人類之愛(人道主義)的思想,它既是天賦的條件,又需要后天的修養(yǎng),以達到人與人、人與萬物為一家的目的?!?。[10]中國文化的“現代性”集中體現在儒家的“和諧”思想上:在自律個體的道德向度上,是以“仁”為核心的推己及人;在社會規(guī)范向度上,是以“禮”為中心的協調方式;在與自然相處的向度上,是以“天人合一”為精髓的非對抗方式;總體上,“儒教是一種關注人性和把正確的人際關系當作社會基礎的哲學”。(尤姆)[11]這種以人為中心,注重人與萬物之間的和諧精神,相對于西方的現代性來說,體現出真正具有“現代”的面向?!爸袊嗽诂F代化的道路上給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賦予新的內容,在現代的意義上對它作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的新詮釋,重新認識到其自身傳統中的人道主義內容。”[12]
總之,1990年代以來媒介空間的建構將人們引入開放和多元的局面,引入一個符號化、幻想化的世界,讓人們在商品的符號世界中幻想、消費、享受和審美。而西方傳媒消費主義的負面影響也應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為此,中國政府的持續(xù)強勢干預、大眾民族一國家認同感的強化、媒介產業(yè)的全球化擴張、中國知識分子全球化意識的凸顯、媒介文化與儒家文化的異質同構性等,都在為中國構建本民族特色的傳媒文化鋪墊一條光明之路。19世紀 20年代,梁漱溟預言:“在世界未來,將是中國文化的復興?!薄#?3]
[1][澳]麥克·金.亞洲電視節(jié)目的國際化[A].張鳳鑄,主編.全球化與中國影視的命運[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364-365.
[2]John Hartley.Uses of Television[M].London:Routledge,1999.218.
[3]Thompson,J.The Media and Modernity[M].Cambridge:Polity,1995.17.
[4]段祥貴,麥永雄.“模擬與仿真”理論與消費文化研究——兼論鮑德里亞的象征交換符號觀[J].阜陽師范學院(社會科學版),2006,(2).
[5]潘知常,林瑋.大眾傳媒與大眾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05-206.
[6]百度文庫.2012年中國網民規(guī)模達 5.13億互聯網普及率為38.3%[EB/OL].(2012-03-16)[2015-06-10].http://wenku.baidu.com/view/244ff9e7524de518964b7d9e.html###.
[7]彭蘭.中國網絡媒體的第一個十年[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83-84.
[8][英]約翰·湯姆林森.全球化與文化[M].郭英劍,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146.
[9]唐君毅.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96.
[10][德]卜松山.與中國作跨文化對話[M].北京:中華書局,2000.33.
[11][美]拉里·A.薩默瓦,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傳播(第四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128.
[12][德]卜松山.與中國作跨文化對話[M].北京:中華書局,2000.35.
[13]梁漱溟.這個世界會好嗎:梁漱溟晚年口述[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19.
【責任編輯:周 丹】
G206
A
1673-7725(2015)09-0109-05
2015-06-15
本文系2014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990年代以來中國小說的‘空間轉向’研究”(項目編號:14BZW12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2013年度河北師大社科博士基金項目“文學審美的‘第三空間’—1990年代以來的中國小說研究”(項目編號:S2013B01)的研究成果之一。
李靜(1974-),女,河北石家莊人,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當代文學與思想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