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外戚世家》看《史記》的女性書寫

2015-03-20 15:10:47
渭南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 2015年19期
關(guān)鍵詞:戚夫人外戚呂后

楊 麟 舒

(陜西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西安710062)

【司馬遷與《史記》研究】

從《外戚世家》看《史記》的女性書寫

楊 麟 舒

(陜西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西安710062)

司馬遷在《史記》中著錄了眾多的女性形象,其中以《外戚世家》最為集中,從中可以窺見《史記》的女性書寫。《外戚世家》以宮廷女性為主,如實記載了宮廷女子的人生歷程,展現(xiàn)了女性形象的傳奇性和悲劇性。同時,司馬遷為女性作傳,范圍涉及政治女性和平民女子,寫出了女性的社會影響力,對女性抱有尊重、同情的態(tài)度。在這些刻畫中,體現(xiàn)了司馬遷超前的歷史觀。

外戚世家;女性形象;歷史觀

作為第一部紀(jì)傳體通史,《史記》以人物為中心,組成了一條豐富多彩的人物畫廊?!妒酚洝分浫宋锉姸?,上至帝王將相,下到游俠刺客。在這眾多的人物形象中,女性的刻畫亦十分精彩,“《史記》共描寫了成百個婦女,從皇太后、王后到下層民女,無不包含。”[1]但《史記》中詳細(xì)著錄的女性大多為宮廷女子,尤其以政治女性為重點著錄對象。其中,司馬遷對宮廷女性的著錄除專人專章的《呂后本紀(jì)》外,又主要集中在《外戚世家》中,從《外戚世家》中這些典型的宮廷女子身上,我們可以窺見太史公對女性的書寫。

一、女性形象的傳奇性

《史記》索隱云:“外戚,紀(jì)后妃也,后族亦代有封爵故也?!笨梢?,《外戚世家》名為“外戚”,實則寫后妃。其著錄的女性有以下幾位:孝惠皇后張氏、薄太后、呂太后、戚夫人、竇太后、王太后、栗姬、衛(wèi)皇后、陳皇后、王夫人、李夫人、修成君、尹夫人、邢夫人、鉤弋夫人趙氏等。其中以薄太后、竇太后、王太后、衛(wèi)皇后幾位的描寫為主,呂后、戚夫人在《呂后本紀(jì)》中有詳細(xì)描寫,李夫人在《佞幸列傳》中有記載,而其他人只是順帶提及,著墨未多。這些女性均為宮廷后妃,其中呂后還曾大權(quán)在握,掌控朝政,成為實質(zhì)意義上的最高統(tǒng)治者。姑且不論她們的身份高低和結(jié)局好壞,在這些女性身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身世富有傳奇性,人生富有戲劇性。

揚雄曾在其《法言》中評價司馬遷:“仲尼多愛,愛義也;子長多愛,愛奇也?!盵2]507繼揚雄評價司馬遷愛奇之后,應(yīng)劭、劉勰、司馬貞、趙匡等人也對司馬遷如此評價。到了如今,楊伯峻在《春秋左傳注·莊公十三年》的“柯之盟”注條中說:“司馬遷不取《左傳》曹劌論戰(zhàn),而取其劫齊桓,已載之《年表》與《齊世家》《魯世家》,復(fù)為之作《刺客列傳》,蓋亦好奇之過?!盵3]194在這條注中,楊伯峻認(rèn)為司馬遷偏愛記錄歷史人物的奇異事件,這正是揚雄口中所說的“好奇”。誠然,司馬遷寫《史記》,在三千年紛雜的事件和眾多人物中,選取非常之人,不局限于社會地位和血統(tǒng)尊卑,按照自己獨特的審美標(biāo)準(zhǔn),把項羽寫入本紀(jì),將孔子列入世家,為屈原、賈生作傳,甚至作《游俠列傳》《滑稽列傳》《佞幸列傳》《貨殖列傳》等,對所謂的小人物進(jìn)行著錄。正如揚雄所言,司馬遷不僅喜愛奇聞異事,而且喜愛用奇崛雅健的筆法將這些奇聞異事記錄下來。在《殷本紀(jì)》中,司馬遷寫簡狄吞玄鳥之卵而生商始祖契;《秦本紀(jì)》中,寫女修吞玄卵而生皋陶;《高祖本紀(jì)》中,寫劉媼夢與神遇,蛟龍附于身上而生劉邦……在這些故事中,司馬遷用一些帶有神話色彩的筆法記述了偉人的離奇誕生,這正是他本人愛奇的表現(xiàn)。

在《外戚世家》中,司馬遷對女子的記載也具有極強的傳奇性。薄太后原為魏豹之妻,秦末之世,魏豹自立為魏王,薄姬的母親魏媼曾找許負(fù)為其相面,許負(fù)說薄姬“當(dāng)生天子”。后來,魏豹被曹參擊敗,薄姬作為罪犯被關(guān)進(jìn)織室,劉邦偶然入織室,就將薄姬納入后宮,但之后卻“歲余不得幸”。然而,劉邦的兩個美人嘲笑薄姬時,恰巧被劉邦聽到,劉邦一時心生憐憫,“是日召而幸之”。此后,薄姬懷孕,誕下一子,即為劉恒。劉邦駕崩后,呂后對諸如戚夫人之類的受寵宮人大加迫害,但薄姬卻因為“希見高祖”,并不受寵,因此躲過呂后的迫害,跟著兒子劉恒去了封地,做了代國王后。后來劉恒登基成為文帝,薄姬才當(dāng)上了太后。薄太后的人生一波三折,她的命運起起伏伏,就如一場精彩的戲劇。薄姬在為劉邦所納后,她的默默無聞似乎算不得好運氣,但是,在看似慘淡荒涼的人生中,無寵卻成了她的福氣。在呂后眼中,薄姬和她的兒子劉恒根本算不得威脅,所以在劉邦死后,他們才得以保全性命,安然去了封地。

《史記》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后宮女子的生活都不是平淡的,她們的人生起起落落,充滿了未知性和偶然性。漢武帝的母親王太后本已嫁人生子,最后卻入宮得寵,還做了太后;衛(wèi)皇后本為平陽公主府中歌伎,身份低賤,后來竟也成了皇后;李夫人因善舞而受寵,從“倡”一躍成了寵冠后宮的夫人……幾乎每個宮廷女子都有非常人的經(jīng)歷,她們的生活充滿了各種不確定的因素,她們的“吉兇禍福的出現(xiàn)都帶有突發(fā)性、偶然性,出乎意料之外”[4]52。正是這種不確定的因素和禍福的突發(fā)性、偶然性,才構(gòu)成了她們的傳奇人生。

竇太后本為漢宮宮人,后呂后賜宮人于諸王,竇姬也在其中。因竇姬本為趙人,所以她欲往趙國,但是卻陰差陽錯地去了代國。但到了代國之后,卻深受代王寵愛,做了王后。后來代王劉恒做了皇帝,立竇姬長男為太子,竇姬順理成章地成了后來的竇太后。假若當(dāng)初竇姬去了趙國,毋庸置疑,她的人生將會是一出悲劇。據(jù)《呂太后本紀(jì)》中所載,起初戚夫人之子劉如意為趙王,后被呂后毒殺。此后徙劉友為趙王,劉友立呂氏女為后,呂女因妒而向呂后進(jìn)讒言,劉友幽禁而死。而后,呂后又徙劉恢為趙王,并以呂產(chǎn)女為王后,呂產(chǎn)之女擅權(quán)不說,還將劉恢愛姬毒殺,之后劉恢也悲痛自殺,太后亦廢其宗嗣。不論是哪一位趙王,他們的下場都極其悲慘,竇姬若去了趙國,不單成不了后來的孝文竇太后,很有可能死無葬身之地。正因為宦者“誤置其籍代伍中”[5],才使得竇太后免于那樣的命運,改變了人生軌跡。另外,竇太后尋找兄弟的過程也曲折離奇。其弟少君少時被賣,于宜陽挖煤,煤礦坍塌,死者百余人,少君竟然不死,后來自卜可為侯,于是到達(dá)長安,聞皇后姓竇,于是將少時經(jīng)歷作為證據(jù)自陳而姐弟相認(rèn)。她的命運,她的一生,處處有著不確定的因素,就如老子所說:“禍,福之所倚;福,禍之所伏。孰知其極?”[6]235禍福轉(zhuǎn)化,奧妙無窮,極富傳奇色彩。

二、女性形象的悲劇性

《外戚世家》主要記述的是后宮嬪妃的盛衰榮辱,太史公開篇寫道:“妃匹之愛,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能得之于子,況卑下乎!既合歡矣,或不能成子姓;能成子姓矣,或不能要其終:豈非命也哉?孔子罕稱命,蓋難言之也。非通幽明之變,惡能識乎性命哉?”不僅指出了宮廷冷漠殘酷的家庭關(guān)系,也感慨作為一個后妃難以把握的命運。這些宮廷后妃的命運從來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上,她們的人生禍福無常,司馬遷在《外戚世家》中對她們?nèi)松钠鹌鹇渎溥M(jìn)行了著錄,對她們的悲劇命運進(jìn)行了揭示。宮廷女子無法選擇自己的婚姻與生活,她們的婚姻與政治、權(quán)力并存,在政治利益與個人幸福方面,她們根本不具有自主權(quán)。即便如呂后這樣權(quán)傾天下的女政治家,最初依然是遵從父命而嫁于劉邦。薄太后是劉邦擊敗魏王豹后擄掠而得,竇太后是由呂后賜給代王,衛(wèi)子夫是由平陽公主獻(xiàn)入宮中……這些后宮女子無論獲得多大的權(quán)力,都是從無法選擇、無法自主開始的,她們的“被迫”從側(cè)面體現(xiàn)了這些女性形象所具有的悲劇性。另外,由于宮廷女子生活的范圍主要是后宮,所接觸的主要人群是帝王或同為后妃的女性,她們的悲劇命運主要也是由于這兩個群體造成的,她們的命運由掌權(quán)者的意志操縱。掌權(quán)者的意志和各方的政治斗爭是她們永遠(yuǎn)無法改變、無法擺脫的永恒悲劇。

首先,有一些女性依靠美貌或者政治身份進(jìn)入后宮,獲得地位,但由于種種原因,被帝王厭棄,甚至被視為政治的威脅而賜死。這類女性的悲劇是由帝王造成。據(jù)《外戚世家》記載,漢景帝原立栗姬之子劉榮為太子,大長公主劉嫖想要把女兒嫁給劉榮,但是栗姬卻因劉嫖向景帝進(jìn)獻(xiàn)美人而不悅,就沒有應(yīng)允這門婚事。劉嫖面子被駁,于是便和劉徹之母王夫人締結(jié)婚姻,聯(lián)手讒害栗姬,加之栗姬被托付撫養(yǎng)其他嬪妃之子時出言不遜,最終被景帝厭棄,劉榮太子之位被廢,劉徹被改立為太子,栗姬最后也因怨恨而“憂死”。栗姬之死,是宮廷各方勢力斗爭的結(jié)果。劉嫖想讓自己的女兒成為日后的王后,而王夫人想要借助劉嫖之力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大統(tǒng),在自身政治利益的驅(qū)使下,她們一拍即合,成為合作伙伴,而栗姬作為現(xiàn)任太子的母親,又曾拒絕過劉嫖,自然也就成了這場“宮斗”的犧牲品。

漢文帝長公主劉嫖之女后來嫁給了漢武帝劉徹,而劉徹納地位尊貴的陳氏為妃,只因“上*“上”指漢武帝劉徹之得為嗣,大長公主有力焉”,于是,劉徹登基后,陳氏順理成章地成為皇后。但也正因此故,陳皇后很嬌貴,“聞衛(wèi)子夫大幸,恚,幾死者數(shù)矣”。后又“挾婦人媚道”,武帝大怒,廢陳皇后。司馬遷認(rèn)為其失寵的原因除了“嬌貴”、善妒之外,還有“無子”,所以,上至大長公主,下至朝臣,都沒有任何反駁的理由。另外,劉徹借助陳皇后之母的力量才得以成為皇帝,他對陳皇后的感情本來就加進(jìn)了諸多政治因素,當(dāng)他自己站穩(wěn)腳跟,就不再需要這把輔助他向上的“梯子”,甚至,廢掉娘家權(quán)勢強大的陳皇后更有利于自己的政權(quán)穩(wěn)定。我們無法得知傳說中武帝的“金屋藏嬌”里有幾分真心,但是,一曲《長門賦》流傳千古,卻依舊無法改變陳氏被廢的命運。

宮廷中的女人,在掌權(quán)者眼中,就是一枚棋子,一件工具,她們的意義,僅限于平衡各種政治勢力或者傳宗接代,除此之外,宮廷的女性沒有存在的價值。衛(wèi)子夫身份低賤,被立為后,受盡寵愛,可是“及衛(wèi)后色衰,趙之王夫人幸”;李夫人至死不愿見漢武帝,也只是怕“以色侍人者,色衰而愛馳,愛馳而恩絕”;鉤弋夫人之子被立為儲君,但她卻偏偏因此必須就死,只因“往古國家所以亂也,由主少母壯也”。宮廷中的女性沒有長久不衰的關(guān)懷,她們得不到平常人的夫婦之愛,也得不到親人、夫婿的疼愛,她們的榮寵朝不保夕,生命也掌握不在自己手上,她們無力抗拒政治和權(quán)力帶給自己永恒的悲劇命運。

其次,還有一些女性是由于爭寵落敗,而受到來自女性的殘害,成為政治斗爭的犧牲品。戚夫人就是這樣一個典型。如果說栗姬和陳皇后是因為失寵而釀成了自己的人生悲劇,那么戚夫人則是因為太過于受劉邦寵愛而造成了自己的人生悲劇。劉邦死后,呂后掌權(quán),對于“諸御幸姬戚夫人之屬……皆幽之,不得出宮”。但是對于不受寵的薄姬,呂后卻允許她跟隨兒子去了代國,做了王太后。呂后這么做,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自己的嫉妒心,戚夫人最受劉邦寵愛,所以,對戚夫人也格外刻毒,先是“令永巷囚戚夫人,髡鉗衣赭衣,令舂”[7]1972,后毒殺戚夫人之子趙王劉如意,戚夫人也被呂后斷手足、“去眼”“煇耳”“飲瘖藥”,并“居廁中”,被稱為“人彘”。呂后如此這般的做法,著實令人毛骨悚然。不僅如此,呂后還叫漢惠帝來觀賞,連惠帝都說“此非人所為”,后來大病一場,干脆不理朝政了。呂后的陰毒,可見一斑。呂后這樣對待戚夫人,不僅僅是戚夫人奪了自己的寵愛,更重要的原因是,戚夫人之子劉如意深得劉邦喜愛,還差一點取代了劉盈而成為太子。這就觸犯了掌權(quán)者呂太后最大的利益,所以,戚夫人遭受到如此這般的殘害也是在所難免的。宮廷的政治斗爭往往是殘酷血腥的,掌權(quán)者也往往是踏著失敗者的尸骨握緊權(quán)杖的,宮廷斗爭的主角不僅僅是男人,宮廷的女性也是各方政治斗爭的重要參與者,戚夫人和呂后就扮演了這樣的角色,當(dāng)呂后大權(quán)在握,戚夫人落敗,那必然淪為政治斗爭的犧牲品,聽?wèi){掌權(quán)者發(fā)落。這些宮廷女性根本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她們鮮活的生命取決于政治斗爭的成敗,由掌權(quán)者的意志決定。

三、超前的歷史觀

白壽彝曾在其《〈史記〉新論》中,對司馬遷作出了評價:“在寫婦女歷史方面,司馬遷的貢獻(xiàn)是不能抹殺的?!盵8]216誠然,在《史記》之前的歷史文獻(xiàn)中,鮮有記載女性的,《左傳》中即便有對女性的書寫,也是零星記錄,寥寥數(shù)語,不成篇章?!妒酚洝穭t不同,專門為這些女性做傳,記載她們的人生歷程,對婦女的書寫,“不虛美,不隱惡”,對她們進(jìn)行如實記載,使她們在歷史舞臺上占據(jù)一席之地。雖然在整部《史記》中,女性的書寫并沒有占據(jù)很大的篇章,司馬遷對大多數(shù)女性的記載也僅僅限于零碎的片段書寫,但對于眾多后妃以及宮廷女子,太史公作《外戚世家》,如實記載了女性對于國家政治甚至歷史的重要影響;對于曾大權(quán)在握、掌控朝政的高后呂氏,太史公特設(shè)專章,作《呂太后本紀(jì)》以記錄其生平事跡。在這些記載中,司馬遷傾注了真實的熱情,誠摯地對待這些鮮活的生命,用心靈感受深刻勾勒女性的歷史。除此之外,司馬遷還對平民階層的女性進(jìn)行著錄,并以欣賞的眼光描寫了一些女子的優(yōu)秀品質(zhì)。這一切,在之前的史書中是不曾有的,它在深層上展現(xiàn)的是司馬遷超前的歷史觀。

《外戚世家》中,司馬遷開篇即言:“自古受命帝王及繼體守文之君,非獨內(nèi)德茂也,蓋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興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末喜。殷之興也以有娀,紂之殺也嬖妲己。周之興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彪m然此段論述有失公正,將三代興亡的原因都?xì)w于女性,但是,司馬遷卻實實在在地寫出了女性身上的力量,承認(rèn)了宮廷女性對于帝王與國家政治的重要影響。高祖發(fā)妻呂太后在劉邦去世后大權(quán)在握,殘害劉室宗族,諸呂用事,天下盡在呂氏之手;文帝之女劉嫖也頗有權(quán)勢,她不斷向景帝進(jìn)獻(xiàn)美人并積極介入后妃之爭,因她相助,劉徹成為太子并登上帝位;漢武帝的李夫人盛寵一時,其兄李延年從低賤的倡人一躍成為協(xié)律都尉,李廣利也為將軍,后封海西侯……司馬遷筆下的這些宮廷女性依靠自己的榮寵和權(quán)勢影響政治甚至把持朝政,為女性在歷史上留下一席之地。

在漢代,有幾位太后、皇后先后在朝堂上產(chǎn)生過巨大的影響,甚至出現(xiàn)過外戚專權(quán)的局面?!锻馄菔兰摇分性涊d,漢景帝之母竇太后娘家凡三人為侯,又因竇太后好黃老之言,上至皇帝,下至群臣,不得不尊其術(shù)。武帝即位之后,集結(jié)趙綰、王臧等為文學(xué)公卿,發(fā)動了一次尊儒活動(實質(zhì)上是漢武帝對竇太后的奪權(quán)斗爭),但最終,竇太后“召案綰、臧,綰、臧自殺,諸所興為者皆廢”。衛(wèi)子夫得寵后,漢武帝封其弟衛(wèi)青為大將軍,后封長平侯,衛(wèi)青三子也為侯,衛(wèi)子夫的外甥霍去病被封冠軍侯,帶兵擊胡,號為驃騎將軍。因為衛(wèi)子夫,衛(wèi)家權(quán)貴盛極一時。雖然司馬遷記載“獨不見衛(wèi)子夫霸天下”,但趙翼在《廿二史劄記校正》中講到“漢外戚輔政”時,說:“去病之弟光,遂以大司馬大將軍受遺詔輔政,自此大司馬兼將軍一官遂永為外戚輔政之職。”[9]6衛(wèi)青和霍去病乃至霍光,雖以才能自進(jìn),但從根源說,仍是“以外戚貴幸”。由此可看出,女子對朝政的影響力不可小覷。

在司馬遷的觀念中,歷史不僅僅是男人的歷史,女性也具有巨大的社會影響力。不僅如此,司馬遷對女子的記載傾注了自己火熱的情感。在經(jīng)歷了“李陵之禍”的打擊并遭受宮刑之后,司馬遷“深知歷史中掩埋了無數(shù)冤屈的靈魂,深知宣判別人死罪的最高統(tǒng)治者實是無數(shù)冤魂的罪惡淵藪……而后在《史記》中發(fā)為雄聲,奮筆揭露歷史中隱藏的罪行”[10]170。亞里士多德曾說:“悲劇是對于一個嚴(yán)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模仿?!盵11]19這也就意味著“悲劇意識把人類、文化的困境暴露出來……同時,悲劇意識又把人類、文化的困境從形式上和情感上彌合起來”[12]7。作為一個有著豐富生命體驗的偉大的歷史學(xué)家,司馬遷在《外戚世家》中,將宮廷女性的人生歷程著錄下來,寫出她們在政治上的巨大影響。呂后、戚夫人、衛(wèi)子夫、鉤弋夫人……即便她們曾經(jīng)寵冠后宮,即便她們權(quán)傾朝野,她們也無法阻擋生命的破碎,避免不了慘烈的命運傾軋。司馬遷對她們?nèi)松恼鎸嵆尸F(xiàn),流露出自身濃厚的悲劇意識。他用心真誠地對待這些生命,將深刻而痛苦的內(nèi)心體驗和對人生的慨嘆灌注到生命個體的心理狀態(tài)和生存狀態(tài)中,用最真實的筆法,在展現(xiàn)她們生命傳奇性、戲劇性的同時,也將自己的人生喟嘆注入其中,“這些和司馬遷一樣無力把握自己命運的女子引起了他深深的共鳴,司馬遷在行文過程中賦予她們深深的同情”[13]。司馬遷同這些后宮女子一樣,面對命運有一種無力感,他們的命運、甚至生死,都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因此,司馬遷對這些女子的著錄融鑄著自己的痛苦體驗。

司馬遷具有進(jìn)步的歷史觀念,他不僅記載“政治的歷史”“男人的歷史”,并且也注重各行業(yè)、各階層和女性。在司馬遷的觀念中,“對任何一個問題的發(fā)生發(fā)展都要‘原始察今’‘見盛觀衰’,都要研究他們的來龍去脈,這也就是他自己所說的‘通古今之變’。這種注重事物發(fā)展變化及其相互關(guān)系的歷史觀,與當(dāng)時官方哲學(xué)所宣揚的‘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的觀點,是完全對立的”[14]4。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對女性,甚至平民階層的女性進(jìn)行著述。另外,《史記》中的女性并不是弱者和附庸,在司馬遷筆下,她們并不是弱者或者玩物,司馬遷筆下的女子不僅具有善良、柔順的特質(zhì),而且更是勇敢的,剛烈的,有才干的。緹縈不遠(yuǎn)萬里上書救父,直指肉刑之弊,令班固也發(fā)出了“百男何憒憒,不如一緹縈”的感嘆;巴寡婦清“禮抗萬乘,名顯天下”;卓文君為了幸福與司馬相如夜奔,當(dāng)壚賣酒捍衛(wèi)婚姻。就連呂后,司馬遷也客觀公正地寫出了她的政治才干。司馬遷對諸多女性形象的著錄建立在對其尊重的態(tài)度之上,對某些女性,司馬遷甚至極為欣賞,《刺客列傳》中,聶政之姊赴韓認(rèn)尸,不畏“歿身之誅”,死于聶政之旁,在此,司馬遷借晉、楚、齊、衛(wèi)之口道出了對她的欣賞:“非獨政能也,乃其姊亦烈女也。”

要之,《史記》是司馬遷傾盡一生的心血之作,《史記》之所以偉大,不僅僅是因為其詳盡博大的史實,還因為其史才和史識,司馬遷具有卓越的思想觀念和精辟獨到的見解以及進(jìn)步的歷史觀。司馬遷在《外戚世家》中對女性形象的書寫,展現(xiàn)了宮廷女性人生的傳奇性、悲劇性,女性形象的著錄,更體現(xiàn)了司馬遷超前的歷史觀。

[1] 謝季祥.《史記》中的婦女形象[J].福建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88,(3):53-57.

[2] 汪榮寶.法言義疏[M].陳仲夫,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7.

[3] 楊伯峻. 春秋左傳注[M]. 北京: 中華書局. 1981.

[4] 李炳海.漢代文學(xué)的情理世界[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0.

[5] [漢]司馬遷.史記[M].[宋]裴骃,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jié),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2.

[6] 朱謙之.老子校釋[M].北京:中華書局,2000.

[7] 二十四史全譯·漢書:第三冊[M].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

[8] 白壽彝.白壽彝文集:第四卷[M].開封:河南大學(xué)出版社,2008.

[9] [清]趙翼.廿二史劄記校證[M]. 王樹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

[10] 程世和.司馬遷精神人格論[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30.

[11]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古羅馬]賀拉斯.詩學(xué)·詩藝[M].羅念生,楊周翰,譯.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62.

[12] 張法.中國文化與悲劇意識[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9.

[13] 李黎.從《史記外戚世家》探析后宮女子的命運悲劇[J].牡丹江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哲社版),2009,(1):37-39.

[14] [漢]司馬遷.史記[M].韓兆琦,評注.長沙:岳麓書社,2012.

【責(zé)任編輯 朱正平】

On the Female’s Writing in Historical Rec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Waiqi

YANGLin-shu

(SchoolofLiterature,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000,China)

Sima Qian described numerous female images in Historical Records, of whichWaiqiwas the most concentrated, from which we can get a glimpse of the female’s writing in Historical Records.Waiqifocused on the palace women, truthfully recorded the life of woman, and showed the legendary and tragic of the palace women. Meanwhile, Sima Qian described a wide range of political women and civilian women, he showed the important social influence of them and had respectful and sympathetic attitude to them. All these features reflected Sima Qian’s advanced view of history.

Waiqi; legendary; tragic; view of history

K204

A

1009-5128(2015)19-0035-05

2015-06-16

楊麟舒(1989—),女,河南漯河人,陜西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xué)研究。

猜你喜歡
戚夫人外戚呂后
一個發(fā)飆斗狠近乎瘋狂的女人——呂后
“巫蠱之禍”性質(zhì)再論
呂后與審食其關(guān)系簡辨
如果你只是想要愛情
家庭百事通(2017年2期)2017-02-10 19:05:06
呂后精明不遜劉邦
人彘
陪你一起讀歷史(4) 大漢女當(dāng)家呂后
枕邊風(fēng)不敵張良計
枕邊風(fēng)不敵張良計
曹魏政權(quán)立后的解讀
镇雄县| 宝鸡市| 天气| 呼图壁县| 深州市| 陆丰市| 调兵山市| 焦作市| 岗巴县| 伊金霍洛旗| 新龙县| 磴口县| 长沙县| 犍为县| 壤塘县| 蒲城县| 安西县| 旬阳县| 大荔县| 志丹县| 夹江县| 金溪县| 朔州市| 崇州市| 鹤峰县| 元氏县| 乐业县| 威信县| 上栗县| 青海省| 鹤峰县| 仁布县| 介休市| 鹿邑县| 英山县| 通渭县| 林西县| 宣化县| 二连浩特市| 新昌县| 信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