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琳
萬物皆有天性。不同的天性,使萬物獨立迥異,每一物都被賦予僅屬于自己的那份精彩;不同的天性,令世界繽紛豐富,讓一個斑斕的世界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古人聽雨覺悲,望山抒懷,寄雁傳思,賞花拾悅,不正印證了這一點?
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惫磐駚矸灿兴烧?,無不時時觀照自身,以一顆明智之心發(fā)掘自己的天性,憑一股隨性之意信步前行,寫就一個簡簡單單、瀟瀟灑灑的人字。
陶淵明,他身上就有那么一種閑適的天性。他曾步入深淵,也曾陷入泥潭,卻偏偏出淤泥而不染,一隱南山下,安然自得,后世皆樂,從此田園派詩歌再也不怕無處安身。其實,天性是需要用心體悟的;而順天隨性,則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順天隨性,讓五柳先生沒有流連仕途之路,而是選擇了“一簞食,一瓢飲”的歸隱,更讓“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幅自然安樂之景鐫刻在歷史的畫卷之上。
納蘭性德吟詩賦詞的天性也是與生俱來的。身為一代權(quán)臣明珠之子,家世顯赫、文武兼?zhèn)?,榮華富貴的人生路雖然在出生之時就已鋪就,但順天隨心的性情,讓其看盡繁華,遠離官場,轉(zhuǎn)向閑庭,寄情于山水詩詞之間?!凹壹覡幊讹嬎~》,納蘭心事幾人知?”正是這種對自己內(nèi)心所好的追求與堅定,讓后人從“人生若只如初見”中讀出這個才情滿天的納蘭容若所特有的文采和傳奇。
再如,愛因斯坦,在枯燥乏味的專利局完成了對經(jīng)典物理學的超越;海涅,不顧母親勸阻,終生傾注著對文學的摯愛……其實,古往今來,每一顆偉大的心靈都為保有天性而掙扎過,更因保持了天性和原本、順應天道而熠熠生輝。世界是嘈雜的,天性很可能會被埋沒,倘若你不能保持這個與生俱來的恩賜,或許,這時的你就會失去了原本屬于自己的那道風景和光彩。這時的你,或許正茫然不知所措,正隨波逐流,正人云亦云、人往亦往……只是這樣的人生,又從何精彩?時間是一張公正的濾網(wǎng),它不會留下贗品,只有保持自己的本質(zhì)色彩,才能鍛造出絕無僅有的珍品。
所以,智者選擇了順天隨性。天性是與生俱來的獨一無二的色彩,做一個真正的智者,發(fā)現(xiàn)自己的天性,堅守自己的天性,你終會煥發(fā)自己的精彩!
[華中師大一附中高三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