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鋒
(沈丘縣人民醫(yī)院 呼吸內科 河南 周口 466300)
鮑曼不動桿菌感染是醫(yī)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由于其具有強大的獲得耐藥性和克隆傳播能力,導致多重耐藥的鮑曼不動桿菌的產生,鮑曼不動桿菌感染最常見的是鮑曼不動桿菌肺炎。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對以下5類抗菌藥物中至少3種抗菌藥物具有耐藥性,包括抗假單胞菌頭胞菌素、抗假單鮑菌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含β內酰胺酶抵制劑的復合制劑(如頭孢派酮/舒巴坦)、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而如頭孢派酮/舒巴坦傳統(tǒng)較為常見的藥物,耐藥性的產生給臨床治療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沈丘縣人民醫(yī)院采用替加環(huán)素聯(lián)合異帕米星治療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肺炎,探討其臨床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沈丘縣人民醫(yī)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47例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肺炎患者,根據(jù)《中國鮑曼不動桿菌感染診治與防控專家共識》中的診斷標準,其中男27例,女20例;年齡27~75歲,平均(40.7±5.8)歲;患者臨床表現(xiàn)為咳嗽、呼吸急促,神志淡漠,部分患者雙下肢可見輕度浮腫。根據(jù)隨機原則將患者分為治療組24例與對照組23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全部患者對本次治療均具有知情權,治療組患者給予替加環(huán)素聯(lián)合異帕米星治療,替加環(huán)素首劑100 mg,后50 mg,溶于250 ml濃度為0.9%的氯化鈉溶液中,靜脈滴注,1次/12 h,異帕米星400 mg,溶于250 ml濃度為0.9%的氯化鈉溶液中,靜脈滴注,1次/d;對照組給予頭孢哌酮舒巴坦治療,頭孢哌酮舒巴坦3 g溶于100 ml,濃度為0.9%的氯化鈉溶液,靜脈滴注,1次/8 h。兩組患者均連續(xù)使用7~14 d。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臨床療效及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治療前后對患者進行細菌培養(yǎng),比較細菌清除率。
1.4 療效判定標準 痊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肺部陰影消失,血象恢復正常;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得到很大改善,肺部陰影幾乎消失,血象正常;好轉:患者臨床癥狀有一定改善,肺部影像學、血檢查稍有好轉,但不明顯;無效:以上改善皆無,甚至出現(xiàn)病情加重。有效率=(痊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好轉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細菌清除率:分別于治療前后給予全部患者細菌培養(yǎng),呈陰性即為清除,細菌清除率=陰性菌株數(shù)量/總數(shù)量×10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5統(tǒng)計學分析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定性資料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痊愈9例,顯效6例,好轉6例,無效3例,有效率87.5%,對照組痊愈5例,顯效5例,好轉4例,無效9例,有效率60.9%,治療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2.2 細菌清除率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對全部患者進行細菌培養(yǎng),本組共培養(yǎng)47株細菌,其中治療組患者細菌清除率為85.1%,對照組為61.7%,治療組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期間,治療組患者發(fā)生惡心1例,嘔吐1例,粒細胞減少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2.5%,對照組患者發(fā)生惡心1例,嘔吐1例,粒細胞減少2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7.4%,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多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是院內感染常見的條件致病菌,可引起全身多部位感染,其中以肺部感染最為多見。鮑曼不動桿菌是一種非發(fā)酵革蘭陰性桿菌,廣泛分布于外界環(huán)境,且具有較強的黏附力,可通過手、器械接觸引起傳播,近幾年,其感染率呈上升趨勢。臨床研究[1]指出,我國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研究中,不動桿菌中88.6%為鮑曼不動桿菌,其對亞胺培南、美羅培南的耐藥率可達60%以上,頭孢哌酮舒巴坦與米諾環(huán)素的耐藥也在27.6%~39.1%,多黏菌素B和多黏菌素E的敏感性達90%以上。由于鮑曼不動桿菌對幾乎各類化學結構的臨床抗菌藥物均呈高度的天然耐藥性及獲得性耐藥性,由它引起的多重耐藥性鮑曼不動桿菌肺炎已成為臨床抗感染治療的棘手問題。
替加環(huán)素是米諾環(huán)素的衍生物,其對絕大多數(shù)常見致病菌均具有較好的抑菌活性,抗菌譜幾乎涵蓋了所有革蘭陰性菌,對多重耐藥性鮑曼不動桿菌也具有較好的抗菌活性。姚俊朝等[2]在其研究中指出,在采用頭孢哌酮治療多或廣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肺炎失敗后,采用替加環(huán)素治療,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有效率為50%,細菌清除率為37.5%,但其研究認為,替加環(huán)素是作為常規(guī)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感染治療方案失敗的搶救性治療選擇。
異帕米星是一種新型的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可通過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達到殺菌作用[4]。研究指出[5],采用聯(lián)合用藥的方式可減少耐藥的產生。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治療組的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細菌清除率高于對照組,表明替加環(huán)素聯(lián)合異帕米星治療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在治療期間,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聯(lián)合用藥對患者并無嚴重副作用,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但本組患者數(shù)量較少,其客觀數(shù)據(jù)仍有待進一步觀察確認。
[1]王微,華春珍.替加環(huán)素聯(lián)合異帕米星治療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肺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4,1(4):97-98.
[2]姚俊朝,劉東明.異帕米星治療神經外科病房院內獲得性肺炎療效分析[J].臨床醫(yī)學.2013,26(4):358-359.
[3]Sudrez O R,Espinoza L D,Ponce P A,et al.Pancreatitis probably induced by tigecyclina:a report of a cast[J].Med Int Mex,2010,26(3):273-275.
[4]Buccoliero G,Morelili E,Conero G,et al.Rapid sptead of multiresistant Acinetobater baumannii isolates in intensive care unit(ICUs)and in vitro activity of colistin and tigecycline[J].Infez Med,2012,20(4):296-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