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邊(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重慶 400715;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重慶 401331)
國際氣候“軟法”及“正義模型”探究
姜邊
(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重慶400715;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重慶401331)
氣候變化問題是近年國際社會關注的一大焦點。氣候領域的全球治理基本上是在一套以國際“軟法”為主導的體系下進行的。俄裔法國學者科耶夫的“正義模型”理論對于探究氣候問題中的國際“軟法”現象具有創(chuàng)新性啟示:各國應在捍衛(wèi)國家利益的同時承擔起國際責任,國際社會也需繼續(xù)為氣候環(huán)境改善做出努力。
國際氣候“軟法”;國家利益;科耶夫;“正義模型”
DOI:10.13887/j.cnki.jccee.2015(5).10
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是當今國際政治事務的重要議題之一。縱觀歷年該問題的解決過程,呈現出進展緩慢的明顯特點,主要原因有:一方面就參與主休來看,其利益很難在維護本國經濟利益和承擔國際義務的矛盾中得到協(xié)調;另一方面,從國際制度來看,由于“霸權的缺席”,而難以在相關領域建立一個以國際“硬法”為中心的全球性秩序。在此“呼喚規(guī)范和正義”又“渴望行動自由”的困境下,氣候領域的國際“軟法”休系卻能發(fā)揮深層作用。
長期以來氣候領域的國際治理基本上是在一套以國際“軟法”為主導的休系下進行的。通過探究國際氣候“軟法”,不僅能深入認識“軟法”,而且能深刻理解國家間博弈過程和國際社會為氣候環(huán)境的改善所作的努力。
國際氣候“軟法”休系由聯合國框架內的氣候會議成果如宣言、決議等國際性文件所構成,它們作為柔性法律手段,使以主權國家為主休的國際社會達到扼制全球氣候環(huán)境惡化的目的。
1.1國際“軟法”的概念界定
國際“軟法”依存于國際法語境,是與國際“硬法”相對的概念。通常,傳統(tǒng)的國際法淵源主要有國際習慣法和國際條約,它們都具有法律約束力,屬于國際“硬法”的范疇;國際“軟法”就是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但被國際法主休所廣泛遵循的行為準則,包括非條約義務、國際組織決議等。
目前國際社會尚無關于“軟法”的明確定義但有一些共識:國際“軟法”是對一些國際社會新生事物所確立的文件,由于訂立條約還不成熟,但是又有必要確立起一些基本規(guī)范來表達應然存在的正義指向,并尋求普遍遵行;通常以“指南”“綱要”“原則”“宣言”“決定”“協(xié)議”等冠名。
1.2國際“軟法”體系構成
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huán)境會議宣言》開創(chuàng)了以國際“軟法”來應對環(huán)境危機的先河;1979年第一次世界氣候大會在瑞士日內瓦召開,期間科學家警告: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將導致地球升溫。氣候變化第一次作為受到國際社會關注的問題提上議事日程。之后,國際社會為應對氣候變化問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且相關文件逐一出臺,開始初步構成氣候領域內的國際軟法休系。最終,國際社會以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4年正式生效)和1997年 《京都議定書》(2005年正式生效)為起點,全面確立了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各國承諾書和遵約機制的國際“硬法”規(guī)則。
在《京都議定書》的推動下,一系列有關全球氣候問題的國際性會議和談判逐年開展:2007年年底的“巴厘路線圖”啟動了“雙軌制”談判;之后每年的會議成果致力于一致維護了“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原則,就發(fā)達國家實行強制減排和發(fā)展中國家采取自主減緩行動作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長期目標、資金和技術支持、透明度等焦點問題達成廣泛共識。近幾年的氣候大會在國家博弈和國際責任的雙重持續(xù)壓力下仍取得了如“德班一攬子決定”、“《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等有限成果。
綜上所述,在有關氣候變化的國際法進程中,不論是聯大的決議還是國際宣言,除了《京都議定書》具有法律效力的指標和時間表以外,該進程中(除2005年《京都議定書》外)達成的國際文件都可以被視為“軟法”。
1.3國際氣候“軟法”的作用
首先,針對具休領域的問題能產生實際成效。盡管軟法是原則上沒有法律效力(不是《國際法院規(guī)約》第38條規(guī)定的傳統(tǒng)淵源)的行為規(guī)則,但并不一定導致其缺乏實際成效;反而已由國際實踐發(fā)展成為一種包括氣候議題的整個環(huán)境領域的國際法非傳統(tǒng)淵源。例如2009年《哥本哈根協(xié)議》,它經由國際談判而達成,至今仍具有突出代表性?!秴f(xié)議》主張的會后“自愿申報的減排制度”規(guī)定,2010年1月31日前(“軟性”截至日期)發(fā)達國家應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提交或通報2020年減排目標,發(fā)展中國家則可通過自愿減排計劃或者溫室氣休控制行動計劃。在期限之前,具有實際減排意義的主要國家中有55個國家通報了本國的減排計劃并跟進減排行動。
其次,化解各締約方利益集團的現實矛盾。從“后京都時代”的“巴厘路線圖”、《哥本哈根協(xié)議》到利馬大會的決議和機制安排,意味著氣候變化的國際法自2005年《京都議定書》確定國際“硬法”規(guī)則后回歸到“軟法”特性。在“霸權缺席”的國際政治博弈機制之下,“軟法”可促使各締約方利益集團在不想因為太嚴格而限制行動自由的時候可以共同處理一些問題,是一種國際法大休系下相對動態(tài)和創(chuàng)新的治理方式。
再次,達成并強化共識。氣候領域相關協(xié)議、計劃安排等由各方協(xié)商一致達成。如同《京都議定書》通過“靈活機制”將《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附件中國家減排指標細化為“協(xié)商合作”的制度安排并取得巨大效果,“后京都時代”的文件和議程如能在資金和技術層面通過市場化的機制建設達成締約各方的共識,則能以發(fā)達國家落實資金和技術援助為前提,以全球共同參與減緩和適應行動為基礎,以求同存異為共識,促進國際協(xié)調與合作,真正實現“為今世后代保護全球氣候”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
俄裔法國哲學家亞歷山大·科耶夫在其法哲學巨著《法權現象學綱要》中構建了一個 “正義模型”理論,對國際氣候“軟法”雖為弱法卻成為該問題領域主導解決方式并取得一定成效的獨特現象提供了有益啟示。
2.1對“國家”作出身份鑒定以明確其行動訴求
國家具有平等的“國格”,這也是國際法最重要原則之一,在某種程度上近似于國家語境下的“公民”身份。按照科耶夫的看法,“公民是主性和奴性的合休,這種合休是從潛在性向實在性的過渡”和“進化”。那么類似的,具有國格的國家近似于“人”,也是“主性”與“奴性”的合休。從歷史起源上來講,“人”有尋求“正義”的本能,“人”的“主性”趨勢之尋求“平等性正義”,而“奴性”使之尋求“等價性正義”。
在全球氣候問題的談判過程和治理結構里,國家有經濟利益沖突,有對于實現“等價正義”的渴求?!皽p排”產生的經濟負擔損害了國家的經濟等利益,而氣候變暖帶來的生存壓力又使國家希望其他國家更多承擔“減排”責任,但國家自身又無法放棄“減排”的國際道義立場。因此,國家總在同時考慮自身和“交易伙伴”的收益:它不僅將自身設想為公正的第三方的位置,而且在現實中尋求著一個第三方的實休以確保交易的公平和“等價正義的理想”實現。這樣,國際氣候“軟法”休系填補起現實的第三方的位置:包含了很多高技術性和交易性質的減排模式,選擇性地將市場機制納入氣候的國際治理結構中。這些內容涵括了經濟意義和科技內涵,又緊緊關聯著各國切身的物質利益,因而使這一領域的“軟法”較能追求“等價正義”的國家接受。
然而,對于具有國格身份的國家而言,還必須要得到“承認”以獲得“平等正義”——某種精神、價值指向。全球氣候問題這一具有“正義”指向的領域,涉及人類共同的命運和人類后代的福祉,置身其中的國家渴望價值上、信仰上、道義上的“承認”與“認同”。為保全國格、獲得承認,國家不可避免地在這些問題上會有“正義”訴求或至少擺明道義立場。因此,即便在這類領域里國家也有利益沖突,而氣候變暖帶來的生存壓力又使國家自身又無法放棄“減排”的國際道義立場。這客觀上給國際氣候“軟法”留下行動余地。
2.2理解國際現實中的“相互作用關系”
科耶夫理論的關鍵之一即理解 “主休間性”(相互作用關系)。國家間關系目前仍以“主權”互動模式為主。由于無政府狀態(tài)下各方實力強弱有別,國家之間的真正平等尚未實現,國際秩序中時常凸現出強權政治的特征。同時,國家作為國際社會的理性行為主休,核心要素是利益的追求,這就使國家隨時都具有收益計算的傾向。然而,國家由于其內在的“社會屬性”又決定其并非純粹的“利益導向型”實休,國家也需要得到國際社會的價值認同,特別是對于那些關切人類共同休的生存問題國家也有“正義訴求”。因此,在權力高壓、利益訴求、道德壓力的合力下,“主權”相互作用外在表現為“沖突”或“合作”。
全球氣候問題屬于這樣一個國家活動領域,它可與文化、人權等歸為同類,這一領域并不非常明顯地涉及國家政治、軍事安全和成本收益計算。從性質上講,氣候問題首先是環(huán)境問題、生態(tài)問題,是人類共同的關切,它更多存在的是國家間價值認同,而問題的解決有待于人類的共同行動,這就決定該領域國家間相互作用必然以“合作”為主。這一系列的“合作”成為處于第三方的國際“軟法”發(fā)揮積極效用的活動平臺。即便是手腳被縛,這些“軟法”仍積極利用了有利的客觀條件,干預國家的相互作用,力圖給國際社會帶回“正義”。
2.3國際氣候“軟法”為何能帶來“正義”
“正義模型”理論中的“第三方”意味著現象(群)中的“正義”存在。國際“軟法”的本休特質具備由普遍道德賦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第三方”正義。由于它妥當、清晰地界定了國際氣候治理中相關方的權利義務,符合國際法的基本規(guī)律,且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所以易被主權國家接受。這說明了規(guī)則的“內在理性”,即在國家關系中,只有那些能夠反映國際交往現實、休現國家之間在交往中的普遍規(guī)律,符合國際交往需求的規(guī)則才能被接受。
氣候環(huán)境領域的“軟法”一般定明了相關權利義務,從宏觀維度確立倫理宣示性的規(guī)范或原則如“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其法律或準法律的特色包括:(1)具有公認的道德正當性。保護氣候環(huán)境最終維護全人類的利益,在倫理上占據制高點,所有的行為、觀念都應當符合這一道德指向;(2)具休指標和條文細節(jié)具有高度技術性。國際氣候法需要休現自然規(guī)律的要求,法律休系包括大量技術規(guī)范操作規(guī)程、環(huán)境標準、控制污染的各種工藝技術要求,等等。具有經濟意義和科技內涵的高技術性也就意味著非政治性、非意識形態(tài)性、共同性,因而使這一領域的國際“軟法”更能被國際社會成員接受。
正是在此種“利益考量”和“謀求行動自由”的國家行為模式根深蒂固,同時正義指向醒目地在場,國際“硬法”形成條件尚不成熟的綜合情形下,國際“軟法”留給國家某些自由行動的余地,填補了其愿望中“正義”的空缺。
歷屆氣候會議及其生成的“軟性”文件等始終致力于國際“軟法”休系的構建和發(fā)展,也為未來各國在該領域的繼續(xù)談判與合作標示出一個方向。在2014年利馬會議召開前,中國和美國這兩個在世界氣候問題上長期互為敵手的國家,達成減排協(xié)議,設定了在2020年后控制溫室氣休排放的目標,并使2015年簽署全球氣候協(xié)定成為可能。這都休現出全球共同休在“法權”信念之下有序互動的不懈努力。
[1]吳雙全,等.國際法學前沿[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58.
[2]梁淑英.國際法案例教程[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154.
[3][美]阿瑟·努斯鮑姆.簡明國際法史[M].張小平,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125.
[4]薄龍.國際法中的“軟法”現象探究[J].群文天地,2011(12).
[5]李威.《哥本哈根協(xié)議》與氣候變化的國際法治理[J].太平洋學報,2011(9).
[6][法]科耶夫.法權現象學綱要[M].邱立波,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53,54,55.
[7]何清.淺析國際“軟法”及其作用[J].法制與經濟,2011(5).
責任編輯李燕
Exploration on the International Climate“Soft Law”and“Justice Model”
JIANG Bian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Southwestern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ongqing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Chongqing 401331,China)
The Problem of climate change is a major focu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n recent years.Global governance in the field of climate is basically in a system dominated by the international“Soft Law”.It has the creative insPiration using French scholar Koev's“Justice Model”theory to exPlore the international“Soft Law”in the climate Problem:each country should take uP the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when defend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s,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lso should continue to make efforts to imProve the climate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climate“Soft Law”;national interest;Koev;“Justice Model”
D990
A
1674-5787(2015)05-0037-04
2015-07-07
姜邊(1989—),女,重慶人,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人力資源處,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政治哲學、戰(zhàn)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