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雨桐
(池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安徽池州247100)
?
池州儺面具的制作工藝與美學特征
檀雨桐
(池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安徽池州247100)
[摘要]儺戲中的面具既是砌末,也是化裝,是精美的工藝美術品,具有獨特的制作工藝和美學特征。為了更加直觀和深入的了解儺面具所表現(xiàn)出的文化內(nèi)涵,在對池州市貴池區(qū)劉街、梅街等儺戲活躍的區(qū)域進行持續(xù)田野調查、搜集資料,并對藝人、村民和手工藝者進行走訪的基礎上,得出無論在制作、保存到使用的過程和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儺面具都透露著民間藝術自然質樸的美感,飽含豐富的創(chuàng)造力。在造型和裝飾方面,池州儺戲面具也表現(xiàn)出了豐富的想象力、地域特征和民間藝術特色。
[關鍵詞]池州儺面具;制作工藝;美學特征
儺面具又稱“臉子”,這個名稱通俗地表明了儺面具的基本功能和特點。在儺事活動中,儺面具使參與的人格神化,所代表的是兇神惡煞或文臣武將,而在儺戲演出中則代替了化妝而成為演員面部最主要的、唯一的裝飾,為演員創(chuàng)造出另一張臉。儺面具是在人的活動過程中,通過夸張寫意的手法,營造一種超脫人類現(xiàn)實境界的氛圍,以尋求一種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實現(xiàn)一種消除人生苦難的理想。儺面具的美學特征,表現(xiàn)在形態(tài)逼真、神情自然,并且通過制作過程中的象征手法,體現(xiàn)了人物的個性特色。
通過持續(xù)的實地調查,本文詳細地描繪出池州儺戲面具的工藝特征和文化特色,為池州儺戲面具提供可靠的研究資料,補充池州儺研究成果,進而深化整個儺文化的研究。
傳統(tǒng)儺面具的制作程序相當復雜,包括伐木、雕刻、制胚、蒸胚、制漆、上彩、定色、成型等多個步驟,需要的工具多、工藝多、時間跨度也很長。通常需要多位藝人通力合作,歷經(jīng)數(shù)月方能完成。在每個村社中,制作儺面具的工藝是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藝人們的手藝都各有自己的特色和技巧,只傳授給本社的男性子孫,輕易不外傳。
1.1伐木
池州儺戲面具為木質面具。木頭具有質量輕、質地柔軟且堅韌、堅固耐用、易于保存等優(yōu)點,自古就是非常適合制作面具的材料之一。上世紀初,新疆天山附近的庫車就曾出土過一枚木質的古代面具,出土時已嚴重殘損,只剩下左半部分的額頭、臉頰、眼、耳及耳飾,但仍然可以清晰地分辨出面具造型為深目、大耳、高額的典型西域“胡人”形象。
池州位于長江南岸,氣候溫和濕潤、陽光豐沛、降水充足,適宜于落葉喬木生長。這里遍地都是各種各樣的綠色喬木,四通八達的水道河邊長滿了成蔭的楊柳、水柳等。池州儺戲所用的木料便是這種江南水鄉(xiāng)最常見的柳屬植物,以風楊木、白楊木和柳木為主。
楊木和柳木纖維結構疏松,質地細軟,性質穩(wěn)定,原料充足,是南方常用的木材,常作為家具的附料和小件工藝品的原料。楊木、柳木比較輕軟,制作成的面具質量輕,便于佩戴,在舒適度上也更加適合與皮膚接觸。并且,民間有柳木可以辟邪的說法。
種植在村社周圍的楊木和柳木大多已有數(shù)十年甚至數(shù)百年的歷史,粗壯的枝干、豐茂的枝葉都給面具的制作提供了就地可取的原材料。在伐木之前,村民們會請來“先生”擇定吉日,并由族長在樹前進香、燒紙、鳴鞭,并作揖叩拜,祈禱儺面具制作的過程一切順利,并感謝自然的慷慨饋贈。
通常,村民會選取直徑超過人臉寬度(約25厘米)的帶有“神烙”之相的樹木砍下。樹倒下的時候,需要立即將地上的土覆蓋在剩下的樹根部位,意為保護樹的“根靈”。再將整根樹干鋸成略超過標準人臉長度的小木段,由中間劈成兩半,作為兩尊面具的用料。由于制作儺面具一般需要砍下整棵樹木,所以工匠對木料極為珍惜,在條件允許的狀況下,一堂儺面具只由一棵樹木制成。
1.2雕刻
伐木之后便正式開始了儺面具的制作工作,先是選取木段的中間部位剖開,然后將其四周磨為光滑的、類似于人臉形狀的橢圓形。用自制的鐵挖勺將其從內(nèi)部挖空,呈現(xiàn)出外凸內(nèi)凹的形態(tài),并以鏟子和鐵鑿雕出面具的大致形態(tài)和輪廓,例如:帽冠、發(fā)髻、耳朵等。再用木雕筆和小號刻筆雕刻出面具面部的具體細節(jié)部分,例如:眼、眉骨、顴骨、皺紋、唇齒等。這樣,儺面具的粗胚就大致完成了。
池州儺戲面具所雕刻出的人物臉型,大多方正寬闊,類似于“國字臉”。這是為了表現(xiàn)儺面具所象征的神祇形象的正氣感,只有少數(shù)兇相型的儺面具在臉型上進行變形,或以夸張的圖案和顏色來強化性格,其他的神像型和人像型儺面具的面容都顯得神態(tài)安然、滿面和氣。
池州儺戲面具中還多處運用了鏤空和淺浮雕的技藝。儺面具的眼睛部分,或是眼白鏤空,或是瞳孔處鏤空,都是為了便于演員觀察舞臺的情況,以及表現(xiàn)眼神部分的情態(tài),同時也使得面具的神情更加生動逼真;鼻孔處也為鏤空,為了便于演員呼吸;耳孔也設計成鏤空的狀態(tài),是為了佩戴時穿過固定面具的布帶或繩子。
另外,池州儺面具的唇齒部分雕刻也是其特色之一,唇齒雕刻十分細致:雙唇微微張開,嘴角略微上翹,呈欲語還休狀,配合說辭和演唱的表演;牙齒(尤其是上齒)部分被保留,顆顆形態(tài)畢露,顯得真實自然;然而女性角色卻是不雕刻牙齒部分,均為雙唇微抿,表現(xiàn)中國女子“笑不露齒”的溫婉謙和的儀容儀表。
1.3蒸胚
打磨雕刻好的木料粗胚在進行上色之前要進行一道很重要的工序——蒸胚,這是手工藝人們對于木質工藝品保存方式的創(chuàng)造。將木胚放入大鍋中,以沸水隔水蒸煮,使之定型。木料充分吸收水蒸汽后,變得濕潤堅韌,并且不易開裂與變形。
蒸透的面具粗胚被取出,放置在陰涼干燥且通風的地方蔭干6個月以上,使木料中的水分充分蒸發(fā),同時木頭中的纖維也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變得更加緊密,木質收縮成最佳的狀態(tài),軟硬適中,堅實耐磨。
蒸胚之后,再用砂紙對面具進行再一次磨光,為接下來的上色做準備。由于江南天氣溫潤,昆蟲較多,這又是對儺面具保存的一大考驗。用柔軟的布擦拭面具表面,再用檀香等香料對儺面具進行熏制,這樣不僅可以防止蛇鼠蟲蟻等對面具的損害,還能夠使儺面具散發(fā)出獨特的香味。
1.4髹漆與打彩
傳統(tǒng)為池州儺戲面具所上的色彩,使用的是村民自制的土漆,這種土漆與現(xiàn)代的油漆有很大的不同,是用純天然的植物或礦物色素制成,比較綠色健康。
首先,是采集樹脂。樹脂是植物組織的代謝產(chǎn)物或分泌物,常和揮發(fā)油并存于植物的分泌細胞中,通常為無定型固體,加熱后會軟化,最后熔融。將收集到的樹脂放入容器內(nèi)進行炸制。
然后,往熔融的樹脂內(nèi)勾兌桐油。這是一種優(yōu)良的帶干性植物油,具有干燥快、光澤度好、附著力強、耐熱、耐酸、耐堿、防腐、防銹等特性,用途十分廣泛。在古代就是制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
最后,再加入老土等富含各種礦物質的材料,從而制成顏色各異的土漆。這種土漆繪制在木質的儺面具上,顏色飽滿生動,氣味清新自然,色彩持久不褪,但顏色種類不如現(xiàn)代油漆繁多。
池州儺面具的面部色彩十分豐富。大部分人像型面具具有共性:以類似人類皮膚顏色的膚色為肌底色,眉毛、發(fā)髻和瞳仁處為黑色,嘴唇、雙頰、花鈿等處為紅色,裝飾物則有各種顏色。而兇相型和神像型面具的用色則更為夸張活潑,例如:左、右丞相為金色面容,關公的紅臉,以及包拯、招魂使者的黑臉等等。
另外,在上色的環(huán)節(jié)還需要完成為儺面具面部裝飾繪畫圖案的工作,這種繪畫多見于女性人物和兒童,例如:花鈿、美人痣、腮紅等等。而和尚面具頭頂?shù)慕浒桃残枰煤谏崃蠟槠潼c就。
為儺面具上色后,再用透明的桐油為儺面具刷上一層保護層,稱為“定色”,這樣不僅能夠保護內(nèi)層的顏色長久如新,更使得儺面具表面顯得光澤亮麗。這樣,儺面具的顏色就做好了,只需放在避光干燥的地方晾干即可。
1.5成型與裝飾
儺面具經(jīng)過雕刻、蒸胚、上漆,待陰干后便可算作基本成型,接下來只是補充的裝飾環(huán)節(jié)。由于傳統(tǒng)面具的大部分裝飾物已在之前的制作環(huán)節(jié)中完成,例如:耳飾與發(fā)飾以雕刻完成,女性人物面部的花鈿等在上色部分以繪畫完成。所以,在裝飾環(huán)節(jié),需要的裝飾物并不多,最常用到的是胡須。
傳統(tǒng)儺面具的胡須是固定在儺面具之上的,稱作“穿須”,或是固定在面部,或是固定在耳孔上?,F(xiàn)在,有的村社也會借用戲曲舞臺上的髯口、鳳冠等道具,在表演中配合儺面具使用。
另外,在蕩里姚的儺舞《舞傘》中,由于傘童的面具需突出童子天真的特性,演員便將黑色布條擰成兩朵發(fā)髻狀,戴于頭頂。這種隨意的、即興的裝飾創(chuàng)作,在民間藝術中比較常見,能夠為表演增色不少。
經(jīng)過伐木到成型裝飾,手工藝人賦予了面具新的形象,更注入了文化的內(nèi)涵。由于木質面具具有堅固耐用、保存持久的特征,一般一套“臉子”(儺面具)可以使用數(shù)十年,期間只需進行翻新保養(yǎng),保證面具的形態(tài)穩(wěn)定、色彩鮮亮。池州儺的木質面具制作完成之后便成為儺儀、儺舞和儺戲中的主角,參與祭祀和表演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儺面具除了作為祭祀和表演的道具,更是儺神的象征,是族民信仰的神祇,故而制作儺面具時,手工藝人都慎重仔細,務必做到每一尊儺面具形象自然、生動逼真,兼有實用性與審美感。
從構成的角度,可以把儺面具的工藝美術分解為造型和裝飾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都遵循適用的原則,儺面具的造型較多地體現(xiàn)適用功能,而裝飾則是側重于欣賞,使之看起來更加美觀。對于中國古代工藝美術品來說,由于“古代生活方式的變化較慢,而審美等觀念不僅變化較快,個體差異也較大。因此,造型較穩(wěn)定,裝飾更活躍?!?/p>
2.1造型特征
池州儺戲面具的角色數(shù)量多、各村社風格各異,所以造型十分豐富。其基本的造型運用了寫實、寫意、夸張、變形等表現(xiàn)手法,生動地表現(xiàn)了儺面具人物的面貌和性格特征。
在儺面具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大多依據(jù)祖輩傳承下來的圖樣,也參照劇本和民間傳說中的描述,同時結合了面具制作人自身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池州儺戲面具的雕刻手法雖然古樸粗放,但在細節(jié)的處理上卻十分精巧細致。
2.1.1整體構造池州儺戲面具為內(nèi)部掏空、外凸內(nèi)凹的木質面具。面具的上眼瞼、鼻腔、嘴唇、顴骨處都微微向外凸出,這樣不僅顯得人物五官真實立體,并且在佩戴時,演員的面部就能夠很好地與面具貼合。而儺面具一般略大于普通人臉,這是為了適應不同演員佩戴的需要。在佩戴時,只需用軟布或者宣紙將面具與臉直接的縫隙塞住,就可以很好地保證面具固定在臉上,不會在演出的過程中意外脫落。
池州儺戲面具以布條和繩子固定在演員臉上,穿繩的小孔在耳孔位置,正好位于整個面具高度的中間,很好地解決了佩戴面具時的平衡問題,也保證了“半臉子”和“全臉子”兩種佩戴方式都能夠適用。
池州儺戲面具分為有頭部裝飾和無頭部裝飾兩種。頭部裝飾一般與面部合為一體,在制作面具粗胚的時候就已完成,例如:孟姜女的發(fā)髻和簪花、劉文龍的儒生巾、包拯的烏紗帽等等。無頭部裝飾的儺面具一般有兩種處理辦法:一是將面具頭頂磨圓,呈現(xiàn)出禿頭的形態(tài),如:和尚面具;二是將面具頭頂自額頭部分整齊地切斷,留下一個淺槽,表演時需要佩戴戲帽。
2.1.2面部形態(tài)如果說各個角色的儺面具在整體形狀沒有太大分別,那是因為制作儺面具的藝人將創(chuàng)作的豐富想象都應用在了儺面具的面部形態(tài)之上。通過觀察不同類型儺面具的面部形態(tài),可以感受到制作儺面具時,村民們大膽而富有藝術氣息的想象力。
池州儺戲面具的眼部、鼻孔、耳孔、唇齒部分為鏤空。演員通過鏤空的眼白或者瞳仁能夠清楚地觀察戲臺的情況和觀眾,也使得面具的表情更為生動。鼻孔處的鏤空是為了便于演員呼吸,而唇齒鏤空是為了聲音更好地傳播。
池州儺戲面具雕刻的臉型基本上以方而闊為主,眉眼距離大,但眼睛、鼻子和嘴的分布較為緊湊,嘴角上翹,耳廓大且耳垂垂至臉部下方,顯得眉清目秀,頗具江南地域特色。大部分人像型面具的五官具有統(tǒng)一性:細眉、彎月形笑眼,高而挺的鼻梁,主要出現(xiàn)在普通角色中,如:劉文龍、范杞良、孟姜女等。
而對于一些“特殊”人物則有不同表現(xiàn)。身份較高貴、面容更姣好的女性人物一律為丹鳳眼、櫻桃小口,臉型也更為精致小巧,如:張妃、肖氏女等。兇相型人物的五官大多使用了變形和夸張的手法,怒目圓睜、口帶獠牙、兇神惡煞是主要特征,如:招魂使者、魁星等。神像型和社會地位較高的人物面具則顯得更加端莊、嚴肅,如:天帝、包拯等。
2.1.3人物表情由于池州儺戲面具是神祇的象征,所以除了可以追求夸張的兇相型面具之外,大部分儺面具上的人物表情大多笑意盈盈、親切隨和、面目慈善,與神殿中的塑像風格頗為一致。
木質儺面具的人物表情都是在雕刻時已經(jīng)固定好了的,這就意味著在表演過程中觀眾所看到的演員表情也是凝固的,演員無法以自己的表情配合劇情發(fā)展,從而展現(xiàn)人物個性,這是儺戲面具用于表演時的一個缺憾。
2.2裝飾特征
裝飾,是在造型的基礎上對儺面具的特征進行美化和強調。神像型儺面具的華麗堂皇、兇相型儺面具的抽象夸張、人像型儺面具的寫實自然都要依靠裝飾來使其更加突出。池州儺戲面具的裝飾特征主要表現(xiàn)在色彩、圖案和線條三個方面。
2.2.1色彩色彩不僅可以使儺面具美觀生動,另一個更重要的功能是劃分角色的性格特征。大多數(shù)人像型面具都是以膚色或白色為肌膚的底色,有時為了增強美感,還會為人物增添化妝,即唇部著色和腮紅。還有一些特殊的顏色,它們被用在特定的儺面具上,表達特定的人物性格特征。
金色:用于身份地位高貴的神仙和凡人,例如,茶溪汪社的皇帝和左、右丞相,南山劉的玉皇大帝,儺舞《二郎舞滾燈》中的二郎神。
黑色:用于剛正、直率、果敢、智慧的人物,例如,《陳州放糧》中的包拯、《五星會》中的魁星。
紅色:用于忠勇之士,例如,《圣帝登殿》中的關帝關羽。紅色的另一個典型用處是在兇相型儺面具中,將人物已變形的眉毛、眼睛、獸角、獠牙等涂成紅色,表現(xiàn)兇狠之態(tài),如招魂使者、張龍。
這種以顏色來區(qū)分人物性格的方式,是色彩裝飾在象征層面的發(fā)揮,表現(xiàn)了民間藝術獨特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另外,池州儺戲面具的用色也十分注重色彩的和諧統(tǒng)一,一般一尊儺面具上的色彩不會超過三種,以免顯得雜亂無章。而用色手法也分為類似于戲曲中“潔面”和“花面”兩種。大部分人像型儺面具那種勾勒眼眉形態(tài),略施粉黛的手法是“潔面”,而兇相型和部分神像型儺面具那種以大片色彩涂抹于面具之上的手法是“花面”。
2.2.2圖案池州儺戲面具中應用到的圖案并不多,因為對于人像型面具來說,大部分是以寫實的手法來創(chuàng)作的,所以在人像型儺面具上的圖案大多是以美觀為目的。而神像型和兇相型儺面具上的圖案則更多的服務于突顯人物性格。
張妃、肖氏女:花鈿、眉心墜等是古代女性常用的面部裝飾,以工筆勾勒,起到美化面容的作用。
傘童、小和尚:年紀較小的人物,會在眉心和臉頰處點上紅點,表現(xiàn)天真活潑的天性。
包拯:額頭上的月牙形圖案,象征著“日斷陽、夜斷陰”。
二郎神:額頭上的眼睛圖案,象征著著明察萬物,辨善惡忠奸。
魁星:額頭上的金色圓形麻點圖案,象征著“映天象、摘星斗”。
老和尚:臉頰和下巴處以黑色小圓點滿布,模仿胡茬的形態(tài)。老和尚和小和尚的儺面具頭頂處也以黑色圓點點就戒疤的形狀。
漁翁:眼窩處出現(xiàn)了兩大塊白色,看起來類似于現(xiàn)在的戲曲涂面臉譜。
看似與儺面具毫無關聯(lián)的圖案,被賦予某種特殊的含義之后,就變成可以增強人物性格特色的象征性符號。這種對于事物內(nèi)涵與外延的創(chuàng)造,體現(xiàn)了民間藝人從生活中總結出的智慧。
2.2.3線條在池州儺戲面具人物面部出現(xiàn)的線條裝飾,即是皺紋。制作池州儺戲的藝人非常善于觀察人臉上的這些深深淺淺的線條,并將它們巧妙地運用到儺面具上,使得人物神態(tài)生動自然。
首先,皺紋被用來表現(xiàn)人物年齡。池州儺戲面具中的人物,根據(jù)其年齡大小,臉上皺紋的數(shù)量和深度都不同,所在位置也不同。最常見的,是在中年人物額頭處有兩三道皺紋,老年人物除了額頭處的皺紋,還在眼下刻畫幾道皺紋,更顯衰老之態(tài)。
其次,皺紋被用來配合人物神態(tài)。表現(xiàn)人物神態(tài)的皺紋也可以被稱作“表情紋”,表現(xiàn)人物微笑時刻畫出法令紋,表現(xiàn)人物發(fā)怒時刻畫出因肌肉緊繃而產(chǎn)生的皺紋。線條與人物表演配合在一起,使得凝固在面具上的人物面容更加靈動,神態(tài)更加自然,栩栩如生。
池州儺面具造型樸實自然,裝飾活潑生動。細致復雜的制作過程,賦予了它豐富的美感,或是神態(tài)逼真的普通人物,或是扭曲夸張的鬼神形象,都展現(xiàn)出了儺面具獨有的多層次審美特性。
精細的制作、獨特的美學特征,配合深厚的儺文化底蘊,使得池州儺面具體現(xiàn)出濃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反映出池州儺事活動的特征。池州儺面具是池州儺的重要道具,也是池州儺神的物化象征,更體現(xiàn)了儺村社的村民們對于儺文化的理解、對于儺藝術的創(chuàng)造、對于生活的熱愛與憧憬。
參考文獻:
[1]何根海,王兆乾.在假面的背后——安徽貴池儺文化研究[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2]郎遂.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杏花村志[M].濟南:齊魯書社,1997.
[3]呂誠之.中國宗族制度小史[M].上海:中山書局,1814.
[4]何根海.安徽貴池:中國儺戲之鄉(xiāng)[J].歷史月刊,1995(2):81-85.
[5]王兆乾.儺面具與面具戲劇[J].戲劇之家,1998(3):17-22.
[6]周玉.土家族儺戲面具藝術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11.
[責任編輯:余義兵]
作者簡介:檀雨桐(1988-),女,安徽望江人,池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教師,碩士,研究方向為中國戲曲史,地方戲。
收稿日期:2015-03-03
DOI:10.13420/j.cnki.jczu.2015.05.031
[中圖分類號]J5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02(2015)05-01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