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昆德拉小說中有一種“……不是,而是……”的句型,這種句型體現(xiàn)了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觀點對昆德拉的影響。而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觀點主要體現(xiàn)在哲學著作《存在與時間》中。通過分析昆德拉對《存在與時間》的接受及突破,指出昆德拉并沒有局限在海德格爾的思想中,而是在海德格爾的基礎概念之上,提出了自己對于生活的理解:人的存在是非本真的,并且人深深地陷入在本真與非本真的矛盾之中,這種矛盾體現(xiàn)的途徑則是身體反映。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6469(2015)03-0060-05
收稿日期:2015-05-16
作者簡介:白洋本(1988—),男,蒙古族,新疆昌吉人,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一、從典型句型開始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有一中典型的句型:……不是,而是……。這種句型在小說中頻頻出現(xiàn),下面將一些典型例子列舉出來:
“做愛不是為了快感,而是為了共枕而眠?!?/p>
“愛不是通過做愛的欲望來表現(xiàn)的,而是通過共眠的欲望來表現(xiàn)的?!?/p>
特雷莎偷看了托馬斯的信,并且用針刺她的指甲。這時,托馬斯并沒有責怪她,卻反而更愛她。
特雷莎離開瑞士,沒有給托馬斯可以聯(lián)系到她的任何方式,托馬斯解放了。可是托馬斯并沒有因為失去了特雷莎的監(jiān)視而變得自由,而卻更不自由了,他不能見其他女人了,因為見到其他女人,就讓他更想特雷莎了。
特雷莎喜歡照鏡子,特雷莎照鏡子不是為了看到自己的身體,而是要看鏡子中呈現(xiàn)出來的靈魂。 [1]
昆德拉的這種句型,不僅打亂了讀者的固有概念,而且還試圖讓讀者思考這種句型中對立的兩個狀態(tài)及原因。昆德拉對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深有研究 [2]。在這種“……不是,而是……”句型中的對立的兩種狀態(tài)就源于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中兩個重要概念:本真與非本真。
二、對海德格爾的接受
(一)本真與非本真
本真與非本真的區(qū)別在于此在是否依據(jù)其本身來生存。為了討論人的存在問題,海德格爾提出了一個概念:“此在”。此在“不表達它是什么(如桌子、椅子、樹),而是[表達它怎樣去是,]表達其存在” [3],即此在側重表達一種動態(tài)的過程,即“在此存在。此在是存在通過人展開的場所和情景” [4]。陳嘉映認為此在具有兩種特質(zhì):一,人首先在行動中領悟到自己的存在;二,此在指我的存在,我的存在分為本真狀態(tài)與非本真狀態(tài),區(qū)別在于此在是否依據(jù)其本身生存 [5],本真就是指此在依據(jù)自身生存,而非本真指此在依據(jù)別人生存。簡單地說,非本真狀態(tài)就是依據(jù)別人的方式或愿望生存。在《存在與時間》中,本真狀態(tài)和非本真狀態(tài)就是人存在的兩種狀態(tài)。當人處在非本真狀態(tài)時,容易陷入與他人的共在中,此在會試圖進入他人,試圖通過他人的存在看到與此在的關聯(lián),卻只能變?yōu)椤俺H恕?。常人就是自己以他人為生存的榜樣,失去了自己的原則,變得大眾化。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的“……不是,而是……”句子結構強調(diào)的就是本真狀態(tài)和非本真狀態(tài)的對立。在小說中,人物本真的存在與共同相處、自由和靈魂相聯(lián)系,而非本真的存在則使人陷入肉體的享樂、怨恨和不自由聯(lián)系在一起。比如在本文剛開始時舉出的前兩個例子中,非本真狀態(tài)的表現(xiàn)就是:愛就是快感,愛就是與人做愛的欲望。這里快感、與人做愛的欲望都是通過肉體的刺激、或者借助別人的身體來獲得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存在。而本真狀態(tài)下的愛情里,人希望得到自己的靈魂,人可以獲得自己獨立性的存在,所以愛才表現(xiàn)為是一種與別人作伴的欲望即與人共眠的欲望。
昆德拉將本真狀態(tài)和非本真狀態(tài)放在一個“……不是,而是……”的句子結構中,突出了對立效果,使人去反思這個對立背后的存在思想。
(二)本真與時間觀
本真狀態(tài)與時間觀是緊密聯(lián)系的。在海德格爾看來,人陷入非本真的主要原因在于流俗的時間觀。在流俗的時間觀中,未來不斷地來臨到現(xiàn)在,然后就變成人無法改變的過去。無法改變的過去使處于現(xiàn)在時刻的人去存在的可能性更少了,以至于人不再有希望恢復自己的本真狀態(tài)而是一直滯留在非本真狀態(tài)。而本真狀態(tài)則強調(diào)現(xiàn)在的持立,就是人具有不斷重演各種可能性的能力,而這種可能性不會因為無法改變的過去而減少。
海德格爾強調(diào)通過先行到死回歸到本真狀態(tài),其主要原因在于本真的時間觀強調(diào)現(xiàn)在的持立。海德格爾認為本真的歷史性具有延展性,在向死存在中,人先經(jīng)歷死亡,又回到現(xiàn)在,重演各種可能性,這就是海德格爾稱的有所延展的持立狀態(tài) [6]。這個持立狀態(tài)強調(diào)的就是通過把人先推向死亡,使人具有更清醒的頭腦,明了自己狀態(tài)和自己想要成為的狀態(tài),然后又回到現(xiàn)在,而現(xiàn)在這個時刻,人可以選擇所有可能性并“去存在”,而不像在流俗的時間觀中,人因為無法改變的過去總覺得自己現(xiàn)在可以選擇的可能性變得減少了。正如杜小真說“海德格爾的“存在”是:人只有不斷地綻出、顯現(xiàn),才能‘存在’” [7]。
在昆德拉的小說《身份》中,尚塔爾不為她死去的孩子悲傷,卻很感謝孩子的死亡。這個狀態(tài)就與尚塔爾的時間觀念有關,而正是這個時間觀念,使尚塔爾一直處在非本真的狀態(tài)。尚塔爾去她孩子的墓地的時候,她很感謝她逝去的孩子,因為這樣她不必強迫自己去喜歡這個世界。這里她的孩子不僅僅指孩子,而是指包括孩子在內(nèi)的逝去的時光,那些不可挽回的過去,過去的不可挽回使得尚塔爾以為她現(xiàn)在的生活中少了很多選擇,她只能一天天沉淪在各種被別人追求的幻想中,她看不到她現(xiàn)在依然有很多選擇的可能,看不到現(xiàn)在的持立,看不到她現(xiàn)在依然可以重新選擇,去追求自己的存在,而不是通過對別人的幻想來獲得自己存在的證明。所以昆德拉在小說的結尾,設計了一個老人的形象,希望通過老人之口,告訴尚塔爾去關注她的現(xiàn)在,去本真地存在,而不是迷亂在孩子、孩子所代表的那段時間的逝去之中。
(三)本真與死亡觀
海德格爾倡導通過向死存在來幫助人恢復到本真狀態(tài)。對死亡的逃避,容易使人陷入非本真狀態(tài)。為了從非本真狀態(tài)回歸到本真狀態(tài),海德格爾提出的辦法就是向死存在。意識到時間的有終性,意識到死亡,人才會恢復到本真狀態(tài),把握現(xiàn)在,避免急匆匆地奔向未來?!爸挥邢刃械剿啦排懦_一切偶然的和“暫先行之的”可能性” [8]。海德格爾一再強調(diào)“本真歷時性……作為先行而有所重演的當下即是剝奪今天的當前性質(zhì)和常人的約定俗成” [9]。而只有先行到死,“此在在這種原始演歷中自由地面對死,而且借一種繼承下來的、然而又是選擇出來的可能性把自己承傳給自己” [10],人才能回歸到本真狀態(tài)。
在昆德拉的小說,死亡雖然不能幫助人回歸到本真狀態(tài),但是死亡卻像一次警鐘一樣,敲響了人對自己存在狀態(tài)的醒悟?!恫荒艹惺艿纳p》中,特雷莎希望自己被殺害,可是在死亡的那一刻她卻后悔了,因為在死亡面前,她突然認清了自己的狀態(tài)。小說中特雷莎夢到托馬斯讓她去彼得山上,那個山上有人會根據(jù)她的要求槍殺她,特雷莎覺得是托馬斯想讓她去死,所以她答應了被槍決,但是就在槍決的那一刻,她反悔了,因為她不是自愿的,而是為了托馬斯的愿望。死亡雖然讓她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但日常生活中,她卻忘記了死亡的可能性,陷入在對死亡的逃避中,所以她活在為了托馬斯的存在之中,每天用零碎的、毫不重要的事情來填充現(xiàn)在,以避免死亡??墒窃诒粯寷Q的那一剎那,她好像恍然大醒了,她意識到自己是自己存在的主動權的掌握者。在昆德拉的另一部小說《不朽》中,阿涅絲在想到死亡時感到自由,而洛拉在死亡面前卻極為害怕,因為她害怕面對本真的自己,覺得自己有罪,她知道良知呼喚她走向本真,而欲望又不能使她這樣做。死亡雖然沒有幫助她回到本真的狀態(tài),卻像一面鏡子一樣,將人的存在狀態(tài)清晰地照了出來。
三、昆德拉的創(chuàng)新
關于如何表達真理,昆德拉認為詩人重在寫出生活中隱藏的、未被別人發(fā)現(xiàn)的觀念,而并非一些真理的傳聲筒,他說:“假如詩人不去尋找隱藏在“那后邊的某個地方”的“詩”,而是“介入”,去為一個已知的真理服務,他就放棄了詩人的天職?!?[11],這樣,我們看昆德拉的小說,重要的不是看他“傳聲”給我們的來自大哲學家的觀點,而是他的小說表現(xiàn)了生活中哪些仍然沒有被重視的方面。
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將人的存在狀態(tài)分為本真與非本真,并通過時間的角度解釋了人為什么會陷入非本真,又力圖通過先行到死幫助人們回歸到本真狀態(tài),這一切都是為了讓人獲得本真的存在。雖然昆德拉小說中體現(xiàn)了《存在與時間》中的一些觀點,但是昆德拉卻并沒有“傳聲”海德格爾倡導的本真世界。昆德拉在小說中表達了世界就是非本真的觀點。
(一)人是非本真的
海德格爾認為非本真的主要方式就是沉淪,沉淪是人們?nèi)粘I钪性诖说姆绞剑哂腥N形態(tài):閑言、好奇、兩可。閑言是指人隨便說話,只為了眾人能理解,并且不需要保證談話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好奇指人只觀察事物的表面,對實質(zhì)不加以追究。兩可指閑談的事情真正發(fā)生的時候,人們不再關心,實施行動似乎變得無足輕重了。
海德格爾用操勞來定義人在世界中與其他工具、其他存在者之間的關系。即操勞代表著人參與到這個世界中的方式,世界是人實現(xiàn)本真存在的環(huán)境。而《身份》中讓·馬克說“兩個人相愛,對他們而言,與世隔絕是很美的,但是他們卻需要這個世界作為談話的內(nèi)容” [12]。世界對于讓·馬克而言只是作為談話的內(nèi)容。人以世界為談話的內(nèi)容,就像閑言、好奇、兩可一樣,人失去了在世界中去本真存在的行動,只是將世界作為一種不需要仔細思考的談話內(nèi)容,人就陷入了非本真狀態(tài)。
昆德拉的過人之處在于,他沒有刻畫一個海德格爾倡導的本真的世界,而是強調(diào):現(xiàn)實世界中的人是非本真的,但是,人又渴望本真,因為人渴望精神的交流。所以這里人面對的尷尬的窘境就是本真的自我與非本真的矛盾。
(二)矛盾
人以非本真的方式生存,然而精神上卻又要求本真的存在,所以人在自身之中面對著矛盾,一種自己也不能夠認清的矛盾。人在非本真與本真之間不停地變化,產(chǎn)生了不同的行為,造成了一系列矛盾事件。
《身份》中,尚塔爾和讓·馬克吵完架之后,本來不想去火車站,但卻被驚奇地從公交車中吸引了到了火車站。她以為她會不樂意看到她的同事,可是她看到他們時心里卻非常高興。尚塔爾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她會出現(xiàn)這樣矛盾的行為和心理。尚塔爾自她的孩子去世以后,就整天沉淪在各種虛偽的存在中。她和讓·馬克的愛情,只是她想尋找到自我存在的途徑,她希望通過讓·馬克看到自己的存在,看到本真的自我,但卻陷入非本真。在這種矛盾中,她最終成為大眾化的自我,失去了依據(jù)自身生存的勇氣。
《身份》中尚塔爾想象自己的私生活被乞丐發(fā)現(xiàn),她并沒有生氣,而是站起來給乞丐給錢。私生活被別人發(fā)現(xiàn),卻給人給錢。這也是一種矛盾。
昆德拉通過一系列人物行為和心理的矛盾,揭示出人陷入在非本真與本真的矛盾,人在這種矛盾中,生活似乎就像被一種神秘的力量左右著,讓人無法成為自我的主體,人失去了選擇的自由,而剩下的只是一種感傷和迷茫。昆德拉通過小說對人的這種精神狀態(tài)進行了關注和安慰。
(三)身體反應與存在狀態(tài)
在非本真的日常生活中,人可以依據(jù)別人的要求或者愿望去存在。而人的精神卻強烈地需求本真的自我。昆德拉發(fā)現(xiàn),當人的身體本能反應發(fā)出某種信號時,非本真的人面對身體——此在的載體的真實信號時,就會陷入尷尬的境地。昆德拉正是借助這種尷尬的處境,揭示了人的生存現(xiàn)狀。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托馬斯和特雷莎都奇怪地出現(xiàn)了肚子痛或者不舒服的情節(jié)。特雷莎第一次去找托馬斯,站在門口時,她突然肚子咕咕叫了,特雷莎非常難受。作者說特雷莎誕生于肚子咕咕叫這一想法,好像肚子咕咕叫只是一種偶然,只是為了證明靈魂與肉體的兩重性,但是,其實肚子咕咕叫是特雷莎的一個最大標志。正如作者將托馬斯定義為“偶然一次不算數(shù)” [13],托馬斯每一次都換性伙伴,即便他知道這會給特雷莎帶來很大的痛苦,但是他仍然沒有破壞自己的“原則”,“偶然一次不算數(shù)”就是托馬斯的標志。同理,肚子咕咕叫也是特雷莎的一個標志。特雷莎從一開始,因為一本書而喜歡上了托馬斯,希望通過托馬斯逃離開母親而進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她始終都是想通過與托馬斯的共在來尋找自己的存在,她陷入在非本真的狀態(tài),可是她希望自己能從鏡子中看到自己的靈魂,看到自己本真的存在,這就出現(xiàn)了矛盾。然而當特雷莎陷入非本真時,昆德拉用肚子這一身體標志,來告誡她身體的真實,這一個手法,好像是拿著身體這個本真存在的載體去打擊人的非本真。
身體反應,作為一種手法出現(xiàn)在昆德拉的小說中,昆德拉借用這種手法,刺破主人公非本真的日常生活,讓本真的自我面對疼痛。在疼痛那個時刻,就像走近了死亡一樣,人處于一種絕望的境地,可以回歸到本真的自我,而小說中的非本真人物,也突然撞上了自己的本真狀態(tài)。昆德拉就用這種手法,表現(xiàn)了非本真的生活,因為身體反應,人又突然地面對本真的自我,這時,人像犯了錯之后被人發(fā)現(xiàn)一樣,陷入了尷尬的境地。昆德拉也是從這個角度,表現(xiàn)了人的艱難而痛苦的存在狀態(tài)。
昆德拉作為一名享譽世界的作家,他對于思想的接受和處理是非常謹慎而且慎重的。他將海德格爾的思想放在小說人物的行動中,這樣不僅加強了故事的趣味性和思想性,又不至于淪為思想的傳聲筒,在兼具哲學性的同時,又保留了小說的獨立特質(zhì)。更重要的是,他在接受之時,又不斷加入自己的觀點,希望可以從更全面的角度去體味現(xiàn)代人的生存困境。這對于在西方思想盛行的中國,尤其對于中國作家而言,無疑是一個值得借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