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敏(湖南商務職業(yè)技術學院體育部 湖南 長沙 410205)
建設和諧社會的關鍵在于人的發(fā)展,而學校是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場所,高校中存在的體育弱勢學生問題直接影響了我國和諧社會的建設和發(fā)展,在此條件下,我們應重視高校里存在的體育弱勢群體這一問題,分析研究目前的現(xiàn)狀,找到解決的方法和對策。
和諧社會這一概念是胡錦濤同志在2005年首先提出的,他指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所謂和諧自然是各方面協(xié)調(diào)發(fā)展,而體育弱勢群體則是在體育鍛煉這一方面有所欠缺,沒有實現(xiàn)和諧這一目標。體育鍛煉在構建和諧社會上起著重要的作用,國民體育鍛煉狀況與國家總體發(fā)展狀況密切相關,國民體育素質(zhì)也是評價國家綜合實力的一個重要因素。體育鍛煉不僅能夠增強國民的體質(zhì),還能夠促進心理健康發(fā)展、豐富人們的業(yè)余生活,在預防和治愈疾病上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當今學者對體育弱勢群體的界定一直沒有一個確切的概念和范圍。一般來講,體育弱勢群體是指身體狀況較差的人群,如過度肥胖者或瘦弱者,也有學者認為身體殘疾或帶有疾病的人群也屬于體育弱勢群體。高校學生中的體育弱勢群體是與擁有正常體育能力的學生相比,在體育鍛煉方面屬于相對的弱者一方。本文研究的對象主要是指在高校中體育成績難以達標并在體育運動中處于不利地位的體育弱勢群體,他們主要是由于身體素質(zhì)以及形態(tài)方面的劣勢和不足而引起在體育鍛煉上的弱勢。
高校學生體育弱勢群體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反映了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體育價值觀,同時也是這一群體對體育需求的主觀心理反應。一部分體育弱勢學生因為自身身體素質(zhì)不佳或者心理逃避等因素而不樂意參與體育鍛煉,也未能認識到體育鍛煉的積極作用,這容易形成一種惡性循環(huán),不利于體育弱勢學生身體的健康發(fā)展。因此掌握參與體育鍛煉的弱勢群體的心理動機,制定合理的鍛煉方法,對研究相關的改善對策有重要作用。從目前的調(diào)查研究中可以得知高校體育弱勢群體參與鍛煉的首要動機是為了提高身體素質(zhì),增強自身體質(zhì),這一部分占比約為百分之五十二,由此可以看出體育弱勢學生是希望改善自身的身體素質(zhì),并希望自己逐漸由弱變強。排在第二位的動機是為了減輕學習及生活壓力,釋放壓抑情緒,這顯示出學生對體育鍛煉本質(zhì)屬性的認同。接下來的動機依次是預防疾病和減肥健身。
體育弱勢群體中有一半的人每周參加鍛煉頻率為一到兩次,這部分人數(shù)最多,約占50%,但這與國家要求大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還有較大的差距。每周參加三次或以上鍛煉的弱勢群體約占30%,另外還有20%的體育弱勢學生除體育課老師的要求之外從不參與體育活動。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高校體育弱勢學生在參加體育鍛煉上積極性不高,堅持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shù)非常少,在參與體育鍛煉的頻率上還有待提高。在體育鍛煉的時間方面,體育弱勢學生每次鍛煉的時間在60分鐘以上的人數(shù)約占34%;鍛煉時間在30到60分鐘的人數(shù)最多,約為40%;每次鍛煉時間在30分鐘以下的體育弱勢群體約為26%。另外,男生每次鍛煉的時間和頻率都要多于女生,運動量也相對較大。而體育弱勢學生由于身體素質(zhì)較差等原因,鍛煉的頻率和時間都不及正常學生。
體育弱勢學生在體育項目的選擇上偏向非劇烈運動的項目,這也是與其身體素質(zhì)密切相關。在項目選擇上,體育弱勢學生中男生主要選擇的項目依次是跑步、步行以及球類運動,還有一小部分選擇登山、游泳、武術、騎自行車和運動健身;女生選擇最多的項目依次是步行、跑步和小球類運動,其他項目則與男生類似。由此可以看出因為身體素質(zhì)的影響,男女生都會選擇不太劇烈的運動項目,這類項目在健身的同時不會消耗人體太多的能量,對于體育弱勢者來說比較適合。另外,體育弱勢學生參加的項目和正常學生基本相同,但是參與鍛煉的形式單一,缺少專業(yè)有效的指導。
高校體育弱勢學生相比正常學生來說更需要社會的關愛和重視,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高校學生的各方面素質(zhì)應當全面發(fā)展,以便畢業(yè)進入社會后為和諧社會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因此社會應該高度重視體育弱勢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為他們實現(xiàn)自己的人身價值提供必要的條件和幫助,相關部門和學校應為體育弱勢學生提供一定的幫助,豐富參與的運動項目,并給予積極的心理指導,使其樹立正確的體育鍛煉觀念,為體育弱勢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活動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體育弱勢學生群體要正確認識體育活動,用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把體育鍛煉當作提升自身素質(zhì)的一種有效手段,在愉悅的情緒氛圍中參加體育活動。體育鍛煉可以增強弱勢學生群體的身體素質(zhì),但也存在著一些影響弱勢群體參與體育活動的因素,因此,需要學生正確認識體育鍛煉,理解其對自己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性,增強體育鍛煉的內(nèi)在動力。體育弱勢群體只有擁有了強大的內(nèi)在動力支持,重視體育鍛煉,才能保證體育弱勢者能夠堅持鍛煉,擁有健康的體魄,更好地面對未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
相當一部分體育弱勢學生木不愿參與體育鍛煉的原因是體育活動比較單一,趣味性不強。如今由于社會的發(fā)展,很多新興的體育項目不斷出現(xiàn),現(xiàn)代大學應該針對體育教學的要求以及學生群體的需求來制定有吸引力的體育教學課程,對傳統(tǒng)的體育內(nèi)容進行調(diào)整,滿足弱勢學生群體的需求。例如,針對過度肥胖學生,設置運動減肥課程等。此外,學生僅僅通過課堂體育教學不能達到有效鍛煉的目的,因此教師可以延伸課堂教學,組織學生在課外時間進行騎行或郊游,也可以組織一些體育比賽來激發(fā)學生鍛煉的積極性。
和諧社會所注重的是社會全方面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對高校里存在的體育弱勢學生,社會應給與更多的關注和重視,同時弱勢學生自身也應正確認識體育鍛煉,積極參與各項體育活動,提高身體素質(zhì)。高校的體育教學課程也要以人為本,注重學生的需求,給予弱勢群體正確的指導和幫助,促進其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1]王漢臣,呂晶紅.普通高校體質(zhì)弱勢群體學生體育健康促進干預對策研究[J].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2013,14(02).
[2]廖彥罡.北京市高校體育弱勢群體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36(06).
[3]閆松.對新時期高校體育弱勢學生群體體育教育改革的審視[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5,03(01).
[4]李新國.高校體育弱勢學生群體參與身體鍛煉的現(xiàn)狀及對策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5,18(06).
[5]王宏.高校女大學生體育弱勢群體的現(xiàn)狀與教學策略[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1(04).
[6]毛偉勝,孫天明,葉明,徐斌.學生工作視野下高?!叭鮿萑后w”體育個性化教育問題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