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紅艷
摘 要:“倡導自主學習模式”是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該模式不僅能夠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而且對高效課堂的實現(xiàn)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為高效課堂的實現(xiàn)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自主探究;自主表達;自主學習
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而且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水平的提高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素質(zhì)教育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選擇恰當?shù)慕虒W模式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時為語文魅力的展示以及學生健全的發(fā)展做好鋪墊工作。
一、搭建自主探究的平臺
自主探究是拓展學生學習空間、鍛煉學生探究能力的重要形式,更是打破沉悶課堂的主要途徑。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搭建自主探究的平臺,要創(chuàng)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思考問題、探究問題中養(yǎng)成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良好習慣,進而為學生健全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難忘的一課》時,為了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也為了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臺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民族精神,在授課的時候,我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幾個問題:①文本中講述了一件什么事情?②是誰給作者上了一堂難忘的課?③文章中哪個句子多次出現(xiàn),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④文本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nèi)容思考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文本中所表達的那份愛國之情,進而在提高課堂效率的同時,促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獲得全面的提升。
二、搭建自主表達的平臺
在語文課堂搭建表達平臺的主要目的,一是鍛煉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二是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直接價值,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但是,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我們并不關注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導致部分學生根本不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因此,在素質(zhì)教育下,我們要有意識地搭建自主表達的平臺,逐步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例如,在教學《將相和》時,我搭建了“文本復述”的活動,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入手,比如:可以從廉頗的角度入手,可以從藺相如的角度入手,也可以從第三者的角度入手等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復述活動不是簡單的一兩句話結束也不是背誦全文,要以“講故事”的口吻去講述,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組織自主性學習活動
自主學習模式是鍛煉學生學習能力、凸顯學生課堂主體性的主要方式。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結合語文教學內(nèi)容,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確保學生逐漸成為語文課堂的主人。
例如,在教學《晏子使楚》時,我選擇了自主學習模式,首先,我引導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即了解晏子出使楚國,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挫敗楚王的三次侮辱,維護了齊國的尊嚴。然后,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自主學習,并在小組內(nèi)討論相關的問題,比如:晏子是一個怎樣的人?……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的需要,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進而在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的同時,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四、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
有人說過: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以使學生的情緒處于最佳狀態(tài),能夠刺激學生的大腦,對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環(huán)境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想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使學生能夠以積極的心態(tài)走進語文課堂當中,輕松環(huán)境的營造是非常關鍵的因素。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借助多樣化的評價方式來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進而在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同時,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在有效落實“以生為本”課堂理念的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確保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參考文獻:
楊英香.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J].小學教學參考,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