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麗美
(廣州大學(xué) 人文學(xué)院,廣東 廣州 510006)
楊絳小說中女性第三者形象芻議
鐘麗美
(廣州大學(xué) 人文學(xué)院,廣東 廣州 510006)
在楊絳先生的小說里,活躍著一個個性格鮮明、敢愛敢恨卻無意間插足于他人婚姻或情侶之間的女子。在情感與道德、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中,她們對愛情的追求閃耀著女性覺醒的火花,卻也透露出情感糾葛給她們命運(yùn)帶來的悲劇色彩。在這些女性第三者身上,寄寓了楊絳先生對女性情感命運(yùn)的思考。通過對楊絳小說文本的解讀,分析其中的女性第三者形象,結(jié)合作者本身的生活經(jīng)歷,可以看到楊絳先生對于“女性”與個性、情感與道德以及女性命運(yùn)和出路的嘗試性探討。
楊絳小說;女性第三者;女性命運(yùn);愛情自由;道德約束
楊絳先生是我國著名學(xué)者、作家、翻譯家,其成就涵蓋文學(xué)創(chuàng)作、文藝?yán)碚撘约白髌贩g三個領(lǐng)域。20世紀(jì)中后期以來,隨著邊緣作家的不斷被挖掘,關(guān)于楊絳的研究成果日益豐富,但與本選題相近的研究成果仍相當(dāng)少,已有的研究均立足于個別女性形象的研究,而將楊絳的小說綜合起來進(jìn)行研究的卻不多,且研究的角度較為單一。楊絳先生所著小說僅八篇,其中七篇短篇,一篇長篇,但這并不代表這些小說不具研究意義,相反,要研究楊絳先生的創(chuàng)作,不能越過她的小說。楊絳小說中的精神世界還有待挖掘,尤其是她所塑造的眾位姿態(tài)各異、獨具個性的女性第三者形象,更是表現(xiàn)出了女性特有的精神世界。若能以新的視角,結(jié)合當(dāng)前社會景觀,系統(tǒng)地將楊絳小說中的女性第三者形象加以研究,亦是對楊絳研究的一個小小補(bǔ)充。
此處所說的第三者,并非法律意義上的第三者,而僅僅是指插足夫妻或情侶感情、與婚戀主體某一方保持曖昧的情感、肉體關(guān)系的第三方。在楊絳先生的八篇小說中,除了《璐璐,不用愁》以及《事業(yè)》不存在女性第三者這一人物形象而在本文中不作介紹外,其余六篇均有這一形象的出現(xiàn),如《ROMANESQUE》中的梅,《小陽春》中的胡若渠,《“大笑話”》里的陳倩,《“玉人”》中的枚枚,《鬼》里的貞姑娘以及長篇小說《洗澡》中的姚宓。這六位女性是小說中不可缺少的靈魂人物,在她們身上寄寓了作者對女性情感命運(yùn)的思考。本文綜合楊絳先生此六篇小說,聚焦于小說中的這六位女性第三者身上,結(jié)合文本及作者的思想情感來分析這些形象在小說中的存在意義以及由此引發(fā)的對女性命運(yùn)和出路的探討。
愛情是平等的,男性可以追求自己的愛情,女性也有權(quán)利追求自己的愛情,這是始終貫穿在楊絳小說中的思想。愛情是人類正常的生理機(jī)制,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愛情的產(chǎn)生是建立在人與人之間一方對另一方的吸引或者是雙方相互吸引的基礎(chǔ)之上,而并不取決于情感主體的先天因素和后天條件?!对娊?jīng)·關(guān)雎》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面對愛慕的女子,自然希望能與其攜手相伴,男性如此,女性也如此。
無論是什么出身、什么地位,面對自己向往的幸福,即使是身為女性,也可以大膽地追求,對此,楊絳先生筆下的女性第三者便是很好的證明?!禦OMANESQUE》中的梅是生存在社會底層的弱女子,由風(fēng)塵女子養(yǎng)大,無父無母無親朋,獨自在亂世中苦苦生存,不得不依傍男人的力量卻又不甘束縛在男人的籠子里。生活并未讓她變得瑟瑟縮縮,相反地造就了她大膽熱情的性格,她的心底,對愛情還有著渴望和美好的憧憬。彭年正是被這種與雅致的青梅竹馬——令儀截然不同的濃郁氣質(zhì)所吸引。她的過去讓她在愛情面前膽怯,但心中的渴望又讓她勇敢地追求愛情,憧憬幸福的未來。她不甘放棄對愛情,于是她答應(yīng)了彭年出逃的計劃。這樣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愛情讓人既擔(dān)憂又感動?!豆怼防锏呢懝媚锷硎榔嗫?,父母先后去世,兄嫂唯利是圖,處處刻薄對待。無依無傍的她卻寧愿為奴為婢也堅決不做小老婆。即使被兄嫂設(shè)計嫁入王家,她仍不放棄尋找值得自己托福終身的人。看到相貌不錯兼又多情的胡彥,墮入愛情的幻想中,時刻都想著如何能與他雙宿雙飛。屢次試圖暗示未果后,便主動在夜晚來到胡彥的房間與之相會,并且為這約會精心謀劃了一番:一日事畢,夜深人靜,穿著最好的衣服,精心細(xì)致地化了妝,按照事先探好的路尋到胡彥的房間。這樣的行為可謂是相當(dāng)大膽。
舊時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個人幸福全憑父母,女性更是毫無話語權(quán),只有乖乖披上嫁衣服從的份。雖然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自由的戀愛觀、婚姻觀已慢慢被社會接受,但對于女子,保持矜持、含蓄、淑女、委婉等等要求還是無形中存在著。在楊絳看來,女子不需要死守著這些戒條。無疑,每一位女性都有權(quán)力追求她們的愛情和幸福,但并非每一位女性都能勇敢地付諸行動,而楊絳先生小說里的這些女性第三者卻做到了。愛情是一種本能,當(dāng)愛情來臨,人力亦無法控制它,即使知道這樣的愛情為世間所不容。然而,即便是以今天的眼光看來,婚外情仍然是不道德的,第三者更是遭人譴責(zé)的,但愛情似乎不應(yīng)該有對錯之分,與相愛的人白頭偕老是再正常不過的愿望。戀上有婦之夫是情之所起,對愛情的追求亦是心中所向,心中難以平復(fù)的對愛情的渴望,讓她們義無反顧地?fù)湎蛐苄苋紵幕鹧妗?/p>
《“大笑話”》中的陳倩,年紀(jì)輕輕便成為寡婦。正所謂“寡婦門前是非多”,她的舉動都被人們密切注意著,稍有不慎便會落下話柄。但是這位受盡了生活的戲弄,嘗盡了社會冷暖,飽受別人的冷漠目光和嘲弄,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的可憐女子,在感受到了林子瑜對她的體貼、憐惜時,仍情不自禁地陷了進(jìn)去。離開溫家園的決心很堅定,但她無法拋下林子瑜,甚至曾經(jīng)對共同的未來懷著希望,充滿期待。《洗澡》里的姚宓在追求愛情上亦是非常地勇敢。在許彥成憤懣姚宓太過冷靜之余寫下“假如我像你的未婚夫那樣命令你,你也甘心服從嗎?”的話時,姚宓只回了一句:“我就做你的方芳”[1]368。需要注意的是,此處的方芳是文中一位偷情并被人當(dāng)場捉住的有夫之婦,這樣大膽的話語,可見姚宓對這段感情重視至極甚至愿意為此犧牲自己的名節(jié),被千夫所指也在所不惜。
愛情的最好結(jié)局便是婚姻,婚姻是愛情關(guān)系的維持,但是,婚姻還在,愛情這一種情感卻又可能不復(fù)存在,無論是在包辦婚姻的時代還是婚姻自由的時代皆如此。維系愛情關(guān)系的最好狀態(tài),便是保持愛情情感。但是,愛情的產(chǎn)生是不由人力控制的,愛情的消亡同樣也不是外力可左右的。如果愛情情感已消磨殆盡,苦苦維系著愛情關(guān)系,對情感主體雙方未必不是一種折磨。杜麗琳對許彥成的愛情,不可否認(rèn)是真摯的,但是,本性不契合的兩人,在長久的相處當(dāng)中,愛情的感覺已經(jīng)逐漸平復(fù),剩下的只是對婚姻的責(zé)任和對愛情的占有,即使許彥成不愛她,她也不允許他愛上別人。對于同床異夢的這兩人來說,維持婚姻不過是在外人面前留住顏面的需要。姚宓的出現(xiàn),讓許彥成一直沉睡的愛情蘇醒,兩人惺惺相惜,恨不逢時。兩人的愛情本該得到祝福,但是婚姻關(guān)系的枷鎖套在了兩人身上,最終不得不遺憾地含淚作別。對于這些最后無法得到幸福的女子,楊絳先生在字里行間,并未流露出對她們的苛責(zé),反而透露著對她們的同情。楊絳先生借人物之口,指出了婚外情亦是真誠的情感,他們追求愛情的行為在情感上是認(rèn)同的,但在倫理上卻是不值得提倡的。
楊絳筆下的女性第三者,善良活潑如梅,熱情天真如胡若渠,大膽主動如貞姑娘,機(jī)智冷靜如姚宓,無不摒棄陳規(guī)大膽追求自己的愛情,即使心上人已有家室或已有對象,她們也不愿意偷偷將愛情在心中埋葬,她們需要說出來,需要讓心上人感受到,于是她們勇敢地向心上人傾吐愛意,與心上人深情相擁。她們不放棄對愛情的希望,不放棄對幸福的追求,即使她們面對的敵人不僅僅是一位傷心的“原任”,更是整個社會的反對。
在鼓勵女性大膽追求愛情的同時,楊絳先生提出了另一個命題:追求愛情不能脫離道德約束。愛情是自由的,人人都有資格追求自己的愛情,如上所述,小說中的女性第三者俱能勇敢追求自己的愛情,從字里行間能看得出楊絳先生對她們并非是譴責(zé)的,反而帶有欣賞和同情。但是,這樣的愛情是現(xiàn)實道德所不容的,在文學(xué)作品中也是不容許的,這是現(xiàn)實倫理道德體現(xiàn)在文學(xué)書寫上的敘事倫理的要求?!皵⑹聜惱淼闹既ぞ褪呛粲踝鹬孛總€生命的選擇和‘所作所為’,對個體多持一份包容,這本無可非議,但應(yīng)當(dāng)把握一個度……敘事倫理對個體生命感覺和生活的凸顯,無疑是一種人文主義關(guān)懷,一定程度上可能釋放生命的激情,但同時又不可避免地會陷入個體與社會相背離的矛盾之中,從而觸發(fā)個體對社會的反感和反抗,加深社會矛盾,引發(fā)社會沖突”[2],倘若楊絳先生讓小說中的這幾對有情人終成眷屬,不僅是違背了文學(xué)敘事倫理,更是對現(xiàn)實社會倫理道德的挑戰(zhàn)。這就是為什么她花心思為她們安排了浪漫美好的故事,卻不能給她們一個同樣浪漫美好的結(jié)局。
在楊絳先生作品中出現(xiàn)了女性第三者的六篇小說里,沒有一對有情人能成眷屬。在《ROMANESQUE》里,若梅最后與彭年攜手遠(yuǎn)走,那彭年的青梅竹馬令儀將會是受傷最深的一個,這是道德上不能接受的,因此,最后梅并未在約定好的時間地點里出現(xiàn),甚至從此消失在了彭年的世界里。故事的最后,其實也回到了故事的最初:彭年和令儀兩人的當(dāng)初?!缎£柎骸分械暮羟陀岜笞罱K也沒有走到一起,雖然俞斌仰慕胡小姐,傾慕她的容顏她的柔情她的熱烈,但即使結(jié)發(fā)妻子在俞斌眼里白得過分又胖得過分,而且還十分沒有情趣、沒有感情,對胡若渠的欣賞卻還不至于讓他甘冒道德的譴責(zé)拋妻棄子另娶他人?!丁按笮υ挕薄防锏年愘缓土肿予さ慕Y(jié)局更是令人嘆息。即使兩人相知相憐相愛,但若他們組成家庭便意味著另一個家庭的破碎,溫家園不允許,社會也不允許,所以,最后陳倩黯然離開,陳林之戀到此結(jié)束,兩人心中許許多多的話也長埋心中。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相愛的人相攜到老,共同經(jīng)歷人生的風(fēng)雨,恐怕是愛情最理想的結(jié)局了。愛情是正常的生理機(jī)制,也是正常的心理需求。漫漫人生路,除了獲得親情、友情的溫暖,還需愛情的美好體驗方算圓滿。理想中的愛情是建立在雙方平等、專一、忠誠和持久之上的,即是愛情中的兩人都只對對方有愛慕之情,且互相忠誠,并把愛的情感持續(xù)下去。愛情的結(jié)局不一定是有情人終成眷屬,但相愛的兩人,必是以此為最終目的和歸宿的。如許彥成所說:“我忽忽如有所失,因為我失去了我的另一半。我到這個世上來是要找‘她’,我終于找到‘她’了”;“我得掙脫一切束縛,要求這個殘缺的我成為完整。這是不由自主的,我怎么也不能失去我的‘她’——我的那一半”[1]364;“我到這個世上來當(dāng)然不是為了找一個人,我是來做一個人??墒俏艺业搅恕?,才了解自己一直為找不到‘她’而惶惑郁悶。沒有‘她’,我只能是一個殘缺的人”[1]365。若沒有愛情,人生似乎難以完整,若不能與相愛的人在一起,那人的靈魂也無法完整。但是,不被認(rèn)同的愛情注定無法開花結(jié)果的,尤其是實現(xiàn)愛情理想的代價是一個完整家庭的破碎時,更是承擔(dān)著情感責(zé)任。對愛情的追求和對道德的遵守,讓姚宓“儼然陷于愛情,又心思細(xì)密巧于掩飾。既是情不自禁的小女孩,又是世故持重的老人”,“即使是熱戀中溫柔疾情的小女孩,姚宓獨立的品格和精神也沒有一絲傾斜”[3],她向許彥成點出了他作為兒子、丈夫和父親的責(zé)任所在:“我料想杜先生初次見到你的時候,準(zhǔn)以為找到了她的‘那一半’。她一心專注,把你當(dāng)作她不可缺少的‘那一半’。她曾為了滿足你媽媽的要求,耽誤了學(xué)業(yè)。她為了跟你回國,拋棄了親骨肉。她一直小心周密地保衛(wèi)著‘她和你的整體’。你要割棄她,她就得撕下半邊心,一定受重傷,甚至終身傷殘”[1]366,這樣的結(jié)果不是許彥成能心安理得接受的,“你不會為了滿足自己的要求而聽不到自己對自己的譴責(zé)。你不是那種人。你會抱歉,覺得對不起她。你會慚愧,覺得自己道義有虧。你對自己的為人要求嚴(yán)格,你會為此后悔。后悔就遲了”[1]366。即使是為了實現(xiàn)愛情理想,責(zé)任也是不可拋棄的,因此,許彥成無法無怨無悔地拋妻棄子而與姚宓雙宿雙飛。
楊絳先生鼓勵女性大膽追求愛情,又施以道德和責(zé)任作約束,其中的矛盾無法避免,她也無法告訴一個確切的答案,但她最終不忍他們的結(jié)局太悲苦,人性的溫暖和寬容在其中體現(xiàn):《“大笑話”》中,在陳倩坐上火車黯然離開之時,她感覺送別的人群里似乎有找她的,于是她向人群揮揮手絹,不管是不是自己認(rèn)識的人。讀至此,讀者會想這個“高高的個子,穿一身淺灰西裝,好像在遠(yuǎn)處找人”[1]108的人是不是林子瑜?林子瑜是否在為找陳倩做最后的努力?這樣猜想的結(jié)果遠(yuǎn)比兩人就此分離要圓滿?!豆怼防锏呢懝媚?,她的種種算計最終都落空,但楊絳先生不想讓她孤苦伶仃地過一生,有兒不能認(rèn),因此最后王少爺給了貞姑娘那串象征權(quán)力的鑰匙,亦是給貞姑娘安排了一個好的歸宿。至于《洗澡》中的姚許二人,兩人雖是分開了,但楊絳先生把羅厚留給了姚宓,將兩人安排到了同一個圖書館,這兩人是否會在一起,也全憑讀者想象了,總之,姚宓并不是一個人。這樣的結(jié)局安排,使人不至于對愛情萌生膽怯,不至于對愛情失去希望。這樣的安排,與其說是照顧讀者情緒,毋寧說是文學(xué)敘述中對個體的包容和尊重,在倫理道德的約束下,最大限度地給予人文關(guān)懷。
楊絳先生的小說,不僅僅是反映了以上所說的問題,更是對女性的命運(yùn)和出路進(jìn)行了探索。在小說中的眾多女性之間,無論是全職太太或是未婚少女,都面臨了一個問題:如何在愛情中守住自我,而不至于在愛情有縫隙時迷失方向。這也是千百年來女性面臨的問題。可以說,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是以女性逐步退出政治舞臺為犧牲的。在母權(quán)社會向男權(quán)社會的過渡、發(fā)展中,女性慢慢從權(quán)力中心淡出,退到了以家庭為重心的主婦崗位上。長久以來,女性被視為男人的附屬品,以“賢妻良母”為終極目標(biāo),承擔(dān)著傳宗接代、相夫教子的重任,這樣的觀念之下,女性自己對自身的要求也是以家庭、以丈夫為中心,忽視了自身的需求和與外界的接觸,等到孩子長大,不需要她們時刻照顧著家庭時,才如《小陽春》里的俞太太一樣發(fā)覺“做一個太太什么好?還怕別人搶了地盤去?她得占住這地盤,把自己攪拌在柴米油鹽瑣碎中間。丈夫的世界,她走不進(jìn)。孩子的世界,她走不進(jìn)。用剩了,她成了累贅”,什么地方錯了?“也許錯的是她自己,女人自己”[1]56。女人的一生,被囚禁在家庭的牢籠里,個人的價值完全寄寓于女兒、妻子和母親的角色上,沒有自我地過完一生。
封建制度的瓦解,新制度的確立,文明社會的建立迫切要求女性地位的提升,因此,男女在制度上的平等應(yīng)運(yùn)而生,并帶來了女性解放的契機(jī);婚姻自主、一夫一妻制給了廣大女性的情感命運(yùn)制度上的保障。但是,制度上的平等只是解放的社會條件,真正的解放,需要女性從傳統(tǒng)的束縛中掙脫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人,擁有思想自由和作為人的“個性”,實現(xiàn)作為人的價值。五四運(yùn)動的興起,喚醒了一部分的女性,使她們走出家門,尋求自我價值。但清醒之后該往哪里走?失去方向的女戰(zhàn)士們逐漸消沉,重新回到家庭女、妻、母的角色中。這是不徹底的清醒、不徹底的解放。一方面她們希望像男人一樣獲得尊重,像男人一樣擁有話語權(quán),另一方面,她們又希望得到男人的認(rèn)同,以男人們所希望的、所欣賞的形象活著,這就使她們重回男人的陰影中。
楊絳先生的筆下的女性形象大致可分為家庭婦女和新式女性兩類,前者多為小說中男性人物的原配伴侶,后者多為插足他們感情的第三者。前者不用多說,即是前面說的“賢妻良母”形象;后者則是清醒中的女性。胡若渠是有知識的新時代女性,她不屑于家庭婦女的角色,身上有著吸引男人的熱情、活力、奔放,并且她善于把這些男性欣賞的魅力散發(fā)出來,希望能吸引他們的眼光,得到他們的認(rèn)同,這是女性個性覺醒的表現(xiàn),然而她的覺醒卻是不徹底的、依舊是建立在男性對女性的認(rèn)同與否之上的。此外,《大笑話》中的陳倩,肩上負(fù)擔(dān)著整個家庭,需要供養(yǎng)父母和撫育弟妹,她仍然倔強(qiáng)地獨自一人承擔(dān),不依靠丈夫,努力地像男人一樣以己之力撐起家庭,這種氣魄,正是女性逐漸走出男人的強(qiáng)勢的陰影的表現(xiàn),正是以自身來推翻女人是室內(nèi)花瓶、女人是男人的附屬品的論斷。然而,她骨子里仍保留著女性的脆弱,生活的獨立和精神上的頑強(qiáng)很大程度上是因生活所迫而并非是意識形態(tài)的覺醒。女性的解放,雖然有了制度上的依托,但女性自身覺醒得不徹底,使她們?nèi)曰钤谀行詮?qiáng)勢的陰影下,這就導(dǎo)致了女性無論是在社會生活還是感情生活中都處于弱勢,在愛情中迷失自我,視男性為天地,惶恐地維系著雙方的關(guān)系,即使有對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最終還是飽受傷害。
對于女性這樣的生存狀況,雖未在書中提供一個確切答案,但自小生活在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中且受過高等教育的楊絳先生,有著清醒的認(rèn)識,對婚姻、愛情亦有著自己的一番見解,她自身的感情經(jīng)歷和婚姻生活便是給眾多陷于婚戀中的女性點亮了一盞明燈。楊絳先生父母的感情給了她很大的影響,也讓她看到了一名女性如何在女性與個性中獲得平衡。楊絳先生在《回憶我的父親》中提到父母的關(guān)系是極其融洽的,兩人既是夫妻又是朋友,可以交流日?,嵤乱部烧?wù)摳鞣N學(xué)術(shù)問題,“我父親辭官后做了律師。他把每一件受理的案子都詳細(xì)向我母親敘述:為什么事,牽涉什么人等等。他們倆一起分析,一起議論”[3]。這種平等民主的夫妻關(guān)系對楊絳先生的影響深遠(yuǎn)。楊絳先生不承認(rèn)自己是家庭婦女,說道“婦女會開學(xué)習(xí)會,我不參加,因為自己不是家庭婦女”[4],但錢鍾書先生的起居飲食基本上由她操辦。在錢鍾書先生寫《圍城》期間,她也甘愿全心做他的“灶下婢”,既擔(dān)得起賢妻良母的美譽(yù)亦不負(fù)才女之名,可謂是魚與熊掌,兩者兼得。在面對眾多女性不可避免的關(guān)于家庭和自我的問題上,楊絳先生的這種觀念,用胡適先生的話來說,即是“超于良妻賢母的人生觀”——自立?!啊粤ⅰ囊饬x,只是要發(fā)展個人的才性,可以不倚賴別人,自己能獨立生活,自己能替社會作事”[5]。她愛丈夫愛女兒但也愛文學(xué),她能灶前揮汗也能案前揮筆,個性與女性之間找到了平衡點,照顧家庭,關(guān)愛丈夫,關(guān)心孩子,但是不會放棄自身愛好和事業(yè)追求,這是楊絳先生在女性地位和情感出路上給出的答案。
愛情是世間最美好的、最令人向往的情感,也是世間最折磨人、最考驗人的關(guān)卡,正如古詞云:“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兩情相悅,終成眷屬,相伴一生,是有情之人的共同愿景。對愛情的勇敢追求是可敬的,但若是超出了道德容許的范圍則是不值得推崇的。楊絳小說中這一群可敬可憐的女性第三者們,她們的結(jié)局無不讓人嘆息,也讓人不忍苛責(zé)她們的行為,但她們的故事告訴眾位女性:并非只要有愛情便能走向幸福。對于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都處于弱勢的女性來說,追求心儀的對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兩人心靈上的契合和共同走下去的決心。一言以概之,即是:追求愛情勿忘人情,自尊自愛自強(qiáng),求得幸福歸宿。
[1] 楊 絳.楊絳作品集:第1卷[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93.
[2] 史錦秀,劉 嬌.敘事倫理再認(rèn)識:堅守社會道德[J].湖南工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4(4):66-69.
[3] 施永秀.論楊絳小說《洗澡》中的女性形象[J].江西社會科學(xué),2003(2):90-93.
[4] 楊 絳.楊絳作品集:第2卷[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93:60.
[5] 羅銀勝.楊絳傳[M].北京: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2005:183.
[6] 胡 適.胡適文存:第1集[M].安徽:黃山書社,1996:469.
Humble Opinion of “the Female Third Party” in Yang Jiang’s Novels
ZHONG Limei
(College of Humanities,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Quiet a lot of female characters with bright personality and a forthright heart, who unconsciously become a third person, were created in Yang Jiang’s novels. Their courage for pursuit of love between affection and moral, dream and responsibility shows that they have begun to awake. However, their endings share the same fate with their tragic affection. By reading Yang Jiang’s novels, analyzing the female third party and combining with her own experience, we can see her efforts to solve the problems between family and self, affection and moral, destiny and future.
Yang Jiang’s novels; the female third party; the fate of women; free affection; moral restriction
責(zé)任編輯:黃聲波
2015-01-25
鐘麗美(1990- ),女,廣東廣州人,廣州大學(xué)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國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 。
10.3969/j.issn.1674-117X.2015.06.015
I207.42
A
1674-117X(2015)06-006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