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萌
(蘭州財經大學 法學院,甘肅 蘭州 730020)
論媒體自由與公正審判的實現——以職業(yè)倫理為視角
李萌
(蘭州財經大學 法學院,甘肅 蘭州730020)
摘要:媒體自由與公正審判是現代社會追求的兩大目標,但過度的導向性媒體報道會嚴重影響司法過程的公正。因此,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建立起司法系統和新聞媒體間互相尊重的工作關系。從職業(yè)倫理角度出發(fā),通過分析新聞職業(yè)倫理和司法職業(yè)倫理的沖突與重合,能夠從根源上找到媒體自由與公正審判出現沖突的原因。英國、美國對確保公正審判和媒體自由作出了極大努力,雖然方式都有不足之處,但為我國探索符合國情的媒體自由與公正審判的對接提供了有益借鑒。
關鍵詞:媒體自由;公正審判;職業(yè)倫理;路徑
中圖分類號:D90-05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1-1653.2015.02.008
Abstract:Media freedom and judgment of justice are the goals of modern society. However, excessive oriented media reports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judicial process fair. Therefore, the key problem is how to establish the respect for each other's work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gal system and the news media. From the view poi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we can find the reason for conflic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onflict and coincidence between news media and justice. UK and USA made great efforts to ensure a fair trial and freedom of the press, but the two countries adopted different approaches in practice. Although the methods of the two countries have shortcomings, they provide a lot of useful reference path for China.
收稿日期:2015-04-28
作者簡介:李萌(1981-),女,陜西西安人,蘭州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信托法、金融法研究。
A Discuss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Media
Freedom and Judgment of Justice
——From the View Poi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LI Meng
(College of Law, 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Lanzhou 730020, China)
Key words:media freedom; judgment of justice; professional ethics; path
一、媒體報道對司法活動的影響
媒體與律師、法院這兩個司法機制之間長期以來互存戒心。它們最近一次的沖突,就是所謂的自由媒體與公正審判之間的爭議。[1](P11)傾向性的媒體報道是否會對案件審判活動產生影響,可以通過現實的案例進行說明。
案件一:被輿論誤導的杜克大學輪奸案[2](P186)
2006年3月,杜克大學令人震驚的受到指控,該校男子曲棍球隊三名白人隊員對一名受雇進行表演的非裔美國女子實施性侵犯。在隨后的幾星期,種族、階級、性別以及大學體育運動交織在一起的一系列問題迅速吸引了地方以及整個國家媒體的注意,這些媒體迅速聚集在杜克大學校園和杜勒姆市周邊地區(qū),并在這些地區(qū)駐扎數月進行采訪報道。
當指控的真實性仍被質疑并缺乏證據佐證的情況下,地區(qū)檢察官就已經不斷地在媒體上重復案件的嚴重性以及三名被告的情況。媒體連篇累牘的報道將案件完全演繹成了三名家境殷實、受過高等教育的白人大學生蹂躪了一名出身貧寒的非裔單身母親。這些富有感情色彩和明顯傾向性的描述,引導了公眾對該案件的評判,將具體案件的具體訴求演化為了階級間、種族間和性別間的全面斗爭。[3]一時之間,幾乎所有的公眾媒體和社會輿論都認定三名大學生罪名必須成立,并應當受到嚴厲的懲戒。但是幾個月后,所謂的受害人承認該起事件是對三名大學生的誣告,北卡羅萊州總檢察長宣布三名被起訴的曲棍球隊員無罪,并宣布沒有犯罪行為發(fā)生。地區(qū)檢察長則因為針對案件的公開言行、隱瞞脫罪證據以及對證據的虛假陳述而被免職。
案件二:律師“利用”了媒體——利派德保釋案[3]
1942年美國芝加哥發(fā)生了一起震驚世界的案件,兩個富裕的德籍猶太家庭出身的十幾歲少年小內森·F 利派德和理查德·利博綁架并殺害了年輕的波比·弗蘭克斯。案件發(fā)生后美國國內的報紙和雜志,包括像《紐約時報》這樣相對穩(wěn)重的報紙,用頭版和大量的篇幅報道了這一案件。案件的兩名被告被法官宣判無期加99年徒刑,盡管伊利諾伊州法律允許罪孽極重的罪犯得到保釋,但是這兩名罪犯被法官敦促永不能被保釋。此后兩名罪犯,尤其是利派德在獄中生活一直非常模范。無論他如何竭力重新證明自己,媒體的陰影始終籠罩著他,使他的釋放出獄變得幾乎不可能。其他人可以被靜悄悄的假釋,但被媒體弄得高度敏感的公眾卻無法忍受對利派德的寬恕。
該案件的精彩之處并不止于此。1957年律師艾爾瑪·哥茨介入了該案,而他的任務就是盡快將利派德保釋出獄,根據當時的情況,這似乎看起來是一項不可完成的任務。艾爾瑪律師首先選擇迅速創(chuàng)造一個不同的、更有利的公眾輿論氛圍,接著逐步讓不同的媒體、記者、個體作家和編輯們對獄中的利派德進行了采訪,使這些媒體有機會發(fā)表一些更加友善的報道,讓公眾能夠了解到利派德近三十年來懺悔和改造的事實。最終,在艾爾瑪律師的不斷努力和各種安排之下,發(fā)行量巨大的《芝加哥論壇報》刊登了利派德的假釋聽證請求書,并且伊利諾伊州保釋局同意再次舉行聽證會,利派德和艾爾瑪律師向保釋局提交了保釋,利派德獲得了保釋。
這兩個案件都說明媒體報道會對公眾輿論起到引導作用,而傾向性、一邊倒的公眾輿論也會影響案件審判的結果,有時雖然不是直接左右審判結果,但至少“會為司法公正和應有的法律程序造成困難”。引起媒體關注的案件數不勝數,媒體報道發(fā)揮作用的關鍵在于其能夠比公眾更加清楚的了解司法系統的權力及局限性,因而能做出清楚和準確的報道,并能夠公正的描寫司法程序的進行。通過各種媒體提供的信息,公眾可以了解司法過程及司法系統,同時可以起到監(jiān)督司法實踐活動的作用。因此,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在司法系統和新聞媒體之間建立一種互相尊重的工作關系,通過這種關系,法院能使新聞媒體了解法院的實踐和程序,而新聞媒體又能讓公眾了解法院系統的工作,同時確保法院系統能夠受到公正的監(jiān)督。
二、新聞職業(yè)倫理與司法職業(yè)倫理的沖突與重合
“職業(yè)倫理”的成熟和完善標志著一個職業(yè)群體獨立的意識形態(tài)和職業(yè)意識的逐步成熟。以新聞職業(yè)倫理與司法職業(yè)倫理為切入點,分析二者的沖突與重合,從行業(yè)共同意識和價值取向的角度出發(fā),也許能夠為建立二者良性關系找到現實可行的路徑。
新聞職業(yè)倫理,“新聞從業(yè)人員或大眾傳媒自身,遵循一般的社會公德和本行業(yè)的專業(yè)標準,對其職業(yè)行為進行理性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4](P237)在科技如此發(fā)達、媒體渠道如此通暢的今天,普通公眾了解某一社會公共事件通常都是通過媒體?!耙粭l新聞在終端上,可以達成四種傳播效果?!盵5]一是“發(fā)生了什么”,即為 “事實還原”。雖然在現實中,沒有任何一件事可以在發(fā)生之后百分之百還原,但是包括新聞媒體在內的很多職業(yè)卻仍然是以“事實還原”作為基本職業(yè)要求。正是由于無法做到百分之百的“事實還原”,因此,不同的受眾就會根據各自的專業(yè)、經驗、好惡,甚至是直覺,對同樣的媒體報道得出不同的結論,于是就出現了媒體報道的第二種效果——“你認為發(fā)生了什么”。三是“媒體想讓你認為發(fā)生了什么”,這主要涉及媒體對傳播的控制。也就是說,這個效果直接受到媒體專業(yè)性、操守的制約。四是“你認為媒體想讓你認為發(fā)生了什么”。這種效果出現在受眾對新聞的審讀、研究過程中,是建構在“事實真相”和“媒體報道”兩個層面上,可能會距離事實最遠,但卻是“最值得重視的輿情”。
從上述四種媒體報道效果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首先,職業(yè)媒體應當本著還原事實的立場從事報道,至少讓受眾能夠了解到比較客觀、真實的情況;其次,在媒體進行傳播時,應當專業(yè)、客觀、中立,盡量用事實說話,激發(fā)受眾自己去思考。最后,在此基礎上,能夠使受眾在閱讀報道后,得出較為客觀和理性的結果。
由此看出,新聞職業(yè)倫理至少應當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以真實為原則,也就是時刻以“還原事實”作為基本的行為準則和最終價值追求。在新聞報道中應堅持客觀公正,不能使用帶有導向性的語言、文字,要科學、客觀地報道事實。此外,要盡可能清楚地向受眾交代消息來源、采訪對象等細節(jié),要多側面、多角度地對某一事件進行報道,同時更強調新聞轉載時要維持報道原貌的完整復刻,以保證準確無誤。
其二,以服務大眾為宗旨,媒體應當堅持從“人”出發(fā)的基本價值取向,要實實在在地貼近受眾,使受眾不僅能夠通過新聞媒體了解、掌握社會生活,并且對社會生活各方面實施監(jiān)督,同時媒體自身也要接受受眾的監(jiān)督,擔負起一定的社會責任。
其三,摒棄過度的媒體私利。當媒體過分追逐私利時,就會導致其社會責任意識的淡漠和職業(yè)道德的缺失。當商業(yè)利益開始操縱媒體時,越來越多的新聞不再是新聞,而成為了利益的代言人。過度娛樂化和過度追逐利益都會直接影響到媒體的公信力以及整體社會道德的健康發(fā)展。
“在法治社會,司法救濟是最后和最有效的救濟途徑,是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6](P19)因此,司法救濟必須遵循中立、公正、客觀的原則,并應當體現如下倫理效應:
1.真實確定。不論法律以何種方式作出承諾,其前提都是保障他人的權利,并且以確定的方式作出裁判,不會出現“法外再罰”或“一事多罰”。從古至今,司法救濟都以補救并矯正受侵害的權利為中心目標,其運行的是真實的法治承諾。
2.良善溫情。司法救濟的良善根源于法律本身的良善性,主要體現在從內容到形式再到程序,司法救濟都應當符合基本倫理要求,符合所謂“最低限度的自然法”。司法救濟要以起碼的社會正義為依據,通過理性的制度和程序設計,使那些訴諸司法救濟的公民對這種救濟方式本身充滿信仰與敬意。
3.中立無偏。司法救濟不同于其他救助方式的典型特征就在于其冷靜、消極、中立和公正。司法是庇護權利的最后一道防線,其任務就是通過判決確定是非曲直,并且不容許任何機構或個人以命令的方式干預是非真假的判斷。
4.人工理性。司法救濟過程中,必須要求裁判者專業(yè)知識和實踐技能并重,也就是強調以裁判者的“人工理性”為根基,這種人工理性主要表現為“法官理性”。①
5.獨立超然。有學者指出,司法救濟兩大基本特征就是:(1)居于超然的地位;(2)維護法律秩序,實現正義。[7](P91)“超然”就是指司法機關超脫于政治、社會輿論之外的裁判狀態(tài)?!蔼毩ⅰ眲t是指司法救濟所要追求、確保的外在條件。
6.公開及時。司法過程的公開不僅包括審理過程的公開,也包括審判前、審判后各種程序運用和處理結果形成過程的公開,即使是不宜公開審理的案件也要做到法院向社會公開裁判結論。另一方面,司法公開必須以及時裁判為前提。
7.實質平等。司法救濟最終是為了追求實質平等,體現在不會因為當事人身份、地位、性別等的差別而導致被救濟的不同。
8.權威終結。在司法救濟中,會有一個具有中立性的第三者在對立的當事人之間做出某種權威的判斷。正因為司法救濟的這種權威性,使得司法具有終結的效力[8](P116)。
司法救濟追求的社會倫理效應決定了該職業(yè)從業(yè)者應當遵守的職業(yè)倫理,這首先體現在司法救濟中的裁判者——法官的職業(yè)倫理要求。司法救濟的中立無偏、獨立超然決定了法官首先應當恪守的職業(yè)規(guī)范是保持中立和超然,法官的中立性是法官倫理的精髓,同時更加決定著司法救濟的方向。其次,法官的職業(yè)倫理還要求法官具有身份榮譽意識,這種對法官身份發(fā)自內心的榮譽感一方面來自于司法救濟是終局性的救濟措施,這種性質給予了法官職業(yè)無上的權威,另一方面則來自于法官成長漫長歷程引發(fā)社會對法官職業(yè)的珍視。最后,法官還必須做到行為上廉潔剛正,并應具有基本人權意識,在個案審判中以嚴厲的眼光審視證據,從人權角度對待被告人。
除了法官之外,律師是另一類重要的司法職業(yè)者。律師職業(yè)倫理的核心是對當事人忠誠,這也是律師服務的本質特征和各項業(yè)務活動的核心問題。一旦失去了忠誠,公眾即將失去對律師的信任,司法救濟也就無法發(fā)揮作用。除此而外,律師應當為委托人保密,即使在代理關系結束后仍有保密義務;同時應當勤勉盡責的為委托人提供法律服務,充分運用自己的法律專業(yè)知識和技能處理好受委托的法律事務;并在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情況下,解決當事人糾紛,節(jié)省當事人開銷,使司法救濟的功能得以充分發(fā)揮。另一方面,公益性也是律師職業(yè)倫理的基礎。律師合法執(zhí)業(yè)的過程,不僅僅維護當事人利益,同時也維護了社會公益,是社會法制和公共秩序被維護的體現。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新聞報道與司法活動倫理追求似乎有許多重合之處。首先,無論是新聞報道還是司法救濟,其目的或說終極追求都在尋求事實真相。其次,新聞報道和司法救濟都要做到客觀、中立和公正。最后,新聞報道和司法救濟都是維護社會公益、服務社會大眾、實現人權的重要過程,是現代法治國家不可缺少的社會活動,同時也是公眾實現人權、監(jiān)督政府國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因此,這兩種活動都不得將追逐利益作為其價值取向。
事實上,司法救濟和新聞媒體監(jiān)督有一個共同的價值目標,就是保障司法公正和權威。在司法救濟過程中,不論是當事人還是社會公眾最關注的就是能夠獲得程序和實質的公正、正義,作為社會力量之一的媒體介入之后,可以通過公正、客觀的報道,將各種影響公正審判的因素向社會公開,從而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繼而迫使影響、干擾審判的因素、行為減少。司法救濟和新聞媒體監(jiān)督相互配合,會給公正審判帶來更加有力的保障。但是,從目前國內外多個案例反映出,有時不正確的媒體報道會在審判之前形成“一邊倒”的社會輿論,甚至會在司法救濟程序開始前,就已經形成了“輿論審判”。從職業(yè)倫理角度來看,無疑是因為對案件過度的關注,導致違背了新聞職業(yè)倫理中客觀、真實反映事實的要求,甚至為了吸引受眾眼球而片面追求媒體私利。同時,在司法救濟過程中更會出現某些律師、法官或其他參與人員違背司法職業(yè)倫理,向媒體透露過多案件信息,或不真實信息,從而導致媒體報道的偏頗。
三、實現媒體自由和公正審判的路徑
媒體自由和公正審判無疑是現代社會追求的兩大目標,但是這二者間的爭議卻一直存在。如何協調二者關系而又不顧此失彼是世界各國法治進程中一直關注的對象。英國和美國在確保公正審判中都做出了極大努力,但是這兩個國家在實踐中采取了不同的做法:英國推定無限制的媒體公開報道將帶來危害,從而對媒體施加嚴厲的限制,限制言論自由;而美國則不限制媒體,采取控制陪審團的方式,限制律師或執(zhí)法官員發(fā)表各種最可能妨礙公正審判的庭外言論。
英國法院認為無限度的輿論報道將會對司法帶來潛在的威脅。在法庭審判前,包括刑事審判前被告所做供詞的報道,被告先前定罪的細節(jié)等一些信息,都被自然地認為會有礙公正審判。法庭在發(fā)現有不利輿論干擾了刑事審判時,會傾向于終止訴訟。在陪審團可能受到司法制度之外信息來源的影響而妨礙審判時,英國司法機關首先會控制陪審團從而控制傾向性輿論,繼而嚴格限制媒體報道案件尤其是刑事案件的能力。
英國對于輿論報道的限制主要體現在《藐視法庭法》,該法的立法目的是為了防止陪審員或者法官就其正在審理的案件受到媒體的任何影響。藐視法庭罪是普通法中的罪名,另外在1981年《藐視法庭法》也有規(guī)定。英國的藐視法庭罪非常嚴厲,的確防止了大量傾向性輿論的傳播,并且也避免了美國式的“報紙審判”。但是這種司法體系在大力保護被告權利的同時,也嚴重地妨礙了言論自由。美國認為英國的《藐視法庭法》沒有必要、也很不妥當的限制了新聞自由,限制了新聞媒體確保個人自由和司法程序的有效性,更有可能損害新聞媒體希望保護的那些價值。雖然英國為保護公平審判的努力值得肯定,但是嚴苛的《藐視法庭法》并不是確保公正審判最明智的選擇。同時,英國也是歐盟成員國,歐盟通過的《保護人權和基本自由公約》第10條規(guī)定了言論自由權,因此,《藐視法庭法》受到了歐洲人權法庭極大的壓力。
美國在確保公正審判方面也做出了極深的研究和投入。美國的法律從業(yè)者認為有關案件,尤其是刑事案件的傾向性輿論多數情況下并不是直接由媒體引起,而是由涉案的律師、法院人員、證人、黨派和參與調查的警官,甚至是法官本人引起的。這些司法程序的參與者往往面對媒體說了太多,他們隨意地在法庭之外就被告是否有罪發(fā)表意見;列舉被告過往的犯罪記錄;公布被告所做的招供;預言有罪辯護的可能性;曝光被告在偵查或庭審過程中的種種表現。這些信息都有可能是誤導性的,但是當通過新聞媒體向大眾傳播時,就會形成社會公眾對指控者和案件作出庭外預判,而法官正是受民眾委托來判定案件。因此,美國在確保公正審判時不再以藐視法庭為由限制媒體,而是以控制法庭官員及其他司法程序參與者為中心任務。
美國律師協會于1968年起草并通過了“犯罪審判行為建議準則”來解決片面報道的問題,該準則得到包括全美各州庭審法官大會在內的許多司法和法律組織的積極批準,聯邦法官也被提請采納相似的建議。此外,由美國11個起訴庭的首席大法官、聯邦地區(qū)法院首席大法官、合議庭首席大法官和關稅版權法庭首席大法官組成的美國司法會議,在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的領導下,于1969年9月通過了“司法會建議”。該建議并未試圖控制媒體,而是尋求控制法庭各個官員的言論。
美國的做法反映出其既希望保護公正審判,又不希望干涉言論自由的矛盾心理。事實上,美國司法界和法學學者們一直在爭論輿論是否會給公正審判帶來導向性的影響,并不斷懷疑公開報道是否會侵犯公正審判權。這些矛盾和懷疑導致最高法院雖然設置了看似有力的指南處理傾向性輿論,但是這些指南僅僅是純粹的建議,而實踐中評估和處理潛在傾向性輿論的權力都給予了審判法庭。
無疑美國和英國保護公正審判的做法都有其各自缺陷:英國司法體系雖然大力保護被告權利,但同時卻踐踏了言論自由,并在實踐中無法妥當的保護審判權;而美國僅規(guī)制和約束司法人員,媒體則無限制的公開報道,這使得一些被告在美國法庭上根本無法得到公正審判。因此,英美兩國正在不斷地互相學習,從而改進其解決公正審判和新聞自由之間沖突的方法。
在數字化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我們已經進入了新媒體時代。相對于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而言,目前更多地是通過電腦、手機、數字電視等終端獲得信息和娛樂服務。新媒體的出現以及迅速普及,使得傳統新聞報道的主體與形式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同時也滿足了民眾的信息需要和自由表達需求,使公眾更加方便地行使自己的話語權。現代民主社會,公眾通過異常發(fā)達和通暢的媒體渠道,不斷地關注和見證著司法活動的進展。公眾擔心司法活動受到權力的干擾喪失公正,學者擔心公眾的過度關注影響司法。近年來,從鄧玉嬌案、藥家鑫案、李昌奎案、唐慧(女兒)案到嫖宿幼女案,以及一直被熱議的李某某案,都能夠看到司法與民意、精英與草根、法律與道德的分歧。但是,無論何種案件和何種當事人,“公正”都應該是司法過程中亙古不變的倫理追求。而媒體報道,或曰過度的媒體報道是否會影響司法活動的公正性,以及在通過媒體報道理解司法、表達司法訴求的過程中,如何協調公正審判和媒體報道的關系,應該是我們關注的焦點。如前所述,英美的實踐經驗警醒我們必須關注公正審判和新聞自由之間的關系。而事實上,我國也正在面臨著公正審判和新聞自由的巨大沖突。但是綜觀我國目前相關法律規(guī)定中卻鮮有類似的制度安排。從英美的做法可以看出,要解決媒體與司法活動的沖突,實現言論自由和公正審判對接必須要關注兩個方面:
首先,提高對司法活動參與人員的要求,控制其對媒體透露案件審判的相關情況,從而在源頭上控制傾向性輿論的產生。目前,在我國現有法律規(guī)定中并沒有涉及此類相關內容?!吨腥A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3章第7條第2款規(guī)定: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第5款規(guī)定:清正廉明,忠于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yè)道德;第6款規(guī)定: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第8條第22款規(guī)定:依法審判案件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這些規(guī)定目的都在于確保法官的公正審判權,但是較為原則,從中無法得知法官是否及如何就正在審理的案件發(fā)表公開言論?!吨腥A人民共和國法官職業(yè)道德基本準則》中第2章第7條規(guī)定:維護國家利益,遵守政治紀律,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不從事或參與有損國家利益和司法權威的活動,不發(fā)表有損國家利益和司法權威的言論;第3章第12條規(guī)定:認真貫徹司法公開原則,尊重人民群眾的知情權,自覺接受法律監(jiān)督和社會監(jiān)督,同時避免司法審判受到外界的不當影響;第14條規(guī)定:尊重其他法官對審判職權的依法行使,除履行工作職責或者通過正當程序外,不過問、不干預、不評論其他法官正在審理的案件。這幾條規(guī)定中涉及法官對外發(fā)表言論的相關內容,但是主要規(guī)范了法官不得發(fā)表有損國家利益和司法權威的言論、審判不受外界不當影響和不干預、不評論其他正在審理案件的情況?!吨腥A人民共和國律師法》中除規(guī)定律師必須為當事人保密外,未規(guī)定律師是否能夠就正在代理的案件公開討論或發(fā)表意見,是否能夠泄露正在代理案件的相關信息?!堵蓭焾?zhí)業(yè)道德和職業(yè)紀律規(guī)范》中也未涉及相關內容,僅在第44條第3款規(guī)定:律師不得利用新聞媒介或其他手段向其提供虛假信息或夸大自己的專業(yè)能力。
由此可見,在我國的司法職業(yè)群體職業(yè)倫理相關法律規(guī)定中均未涉及如何面對公眾媒體發(fā)聲的問題,這無疑是司法職業(yè)倫理中的一大缺失。正是因為缺乏明確具體、具有可操作性的行為規(guī)范,才導致目前我國出現的司法職業(yè)群體對外發(fā)表言論時的偏頗,從而在根源上導致了媒體報道的偏頗。
其次,規(guī)范新聞媒體報道,力求真實、客觀、公正的報道,真正實現媒體監(jiān)督的功能。我國目前還沒有一部系統而完整的高層次新聞法規(guī)。這是我國法律體系的一大空白,更是規(guī)范社會生活的一大缺憾。新聞法規(guī)的缺失首先表現在形式上,尚未出臺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并公布的法律,也沒有由國務院所制定并公布的法規(guī),目前在我國適用的有關新聞法律規(guī)范基本上都是由國務院各部委制定的部門規(guī)章,效力層級較低,內容繁雜,缺乏統一的適用范圍、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其次,在內容上也缺乏應有的規(guī)制對象和行為規(guī)范。例如對國家新聞管理機關的地位、職權職責;新聞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的行為;公民、社會組織違反新聞法規(guī)或新聞機關工作人員違法失職行為的法律責任等問題都未做出明確、統一的規(guī)定。新聞法規(guī)的缺失導致媒體報道失去了可以依據的范圍和底線,更加劇了新聞報道與公正審判之間的矛盾和沖突。
活躍的新聞媒體既是公正審判的監(jiān)督者,有時也會成為公正審判的敵人。只有從司法職業(yè)群體和新聞職業(yè)群體兩方面著手,提高二者的職業(yè)倫理素養(yǎng),營造較為完善、細致的法律規(guī)制環(huán)境,才能夠在維護獨立審判、公正審判的基礎上,真正發(fā)揮媒體監(jiān)督、輿論監(jiān)督的作用,從而實現自由媒體和公正審判的對接。
注釋:
①法官理性,是指不僅要求法官具有正當裁判所需的理智,還必須包括一系列指導司法權威工作的若干合理原則,比如中立無偏私、獨立無依附等。
參考文獻:
[1]懷效峰.法院與媒體[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Kathryn Webb Bradley.The Court of Public Opinion: The Practice and Ethics of Trying Cases in the Media[J].Law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2008,(9).
[3]高一飛.曲棍球隊員與脫衣舞女——被輿論誤導的杜克大學輪奸案[EB/OL].http://www.infzm.com/content/92805,2013-07-25.
[4]陳力丹.新聞理論十講[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5]史哲.新聞報道告訴我們什么[EB/OL].http://www.infzm.com/content/93224,2013-08-09.
[6]孔祥俊.司法理念與裁判方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7]韓中謨.法學緒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
[8]陳瑞華.看得見的爭議[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