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玲 (江蘇省張家港市實驗小學 215600)
巧用“度”,讓美術欣賞教學神采飛揚
陸 玲 (江蘇省張家港市實驗小學 215600)
《美術課程標準》指出,欣賞是美術教學的一個重要學習領域,是提高學生美術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在美術欣賞課教學中,教師的任務就是讓學生對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等視覺世界進行欣賞和評述,逐步形成自己的審美趣味,提高美術欣賞能力。具體到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巧用“度”,讓美術欣賞教學神采飛揚。
藝術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十分重要,它關系到能否引發(fā)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美術室是學生學習美術的重要活動場所,上美術課前,我們可以有意識地根據(jù)這堂課的教學內(nèi)容需要,把美術教室加以布置,來營造一個跟主題有關的充滿藝術氣息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的目光一進教室就被深深吸引住。特色的造型、新穎的布局、多彩的顏色調(diào)動了學生的興趣,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用這環(huán)樣的環(huán)境布置來激發(fā)學生,使其積極主動地學習,從而達到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讓課堂有寬度。
前些日子我有幸參加了省民間美術進課堂教研活動,其中《揚州雕版印刷》這節(jié)課讓我印象頗為深刻。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揚州雕版印刷的歷史和傳承,教師在課前營造了一種古樸、充滿民間韻味的氛圍。教室的左側(cè)和右側(cè)分別擺放了兩排紅木架,上面用紅色的繩懸掛著52幅雕版印刷的作品,氣勢宏大,在視覺上給人極強的沖擊力,而且這些畫緊扣本課主題。左前方是一扇紅色白底的園林式大圓門,連著一排紅木屏風,右前方擺放著一頂古紅木大書柜,里面放滿了雕版印刷方面的書籍。正前方的黑板上,用牛皮紙拓印的“揚州雕版印刷”幾個正反宋體字,盡顯揚州的歷史和雕版的滄桑。我們知道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鼎盛時期,這也更好地為本課內(nèi)容服務。上課時,當老師款款從大圓門走出來,讓大家仿佛一下置身于出現(xiàn)雕版印刷的古時候,學生的目光和思緒被緊緊的抓住了,激起了強烈的探究欲望。在這樣一個藝術美的熏陶下,同學們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了作品,并展示在了一塊大的竹簡上,與周圍環(huán)境相呼應,也突出了歷史和文化。
常有人把音樂和美術喻為“姊妹藝術”。的確,音樂和美術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美術課的繪畫是運用畫筆等材料把線條、色彩等元素通過技法水平,以及主觀思想巧妙地組合在紙上的一種空間藝術,這種獨特的視覺藝術形式,最先作用于我們的眼睛,然后再觸動我們的心靈。而音樂則是演奏者運用節(jié)奏、旋律、和聲、強弱等手段,利用樂器或聲樂進行巧妙組合的時間藝術,最先作用于聽眾的耳朵,然后再陶冶聽眾的情操。把音樂引進到美術課的教學中會使課堂生動活潑、富有情趣,容易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大師康定斯基說過:“音樂與美術之間存在著一種和諧”。我們在美術課堂教學時,可以運用音樂來渲染氣氛,實現(xiàn)視聽結合,從而達到康定斯基所說的音樂美術的和諧之美。不管是繪畫還是音樂,二者都是很完美飛藝術形式,使觀者或聽眾產(chǎn)生共鳴。美術課堂教學中將美術與音樂完美的結合,不但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教學情境,而且還提高了課堂教學氣氛,讓課堂有廣度,有如此好的優(yōu)點,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在教學中我們常用音樂欣賞渲染作品的意境。如在欣賞中國古典美術作品時,可以播放古琴、古箏、簫、塤等樂曲,伴隨悠揚的樂聲,結合古樸的畫面,帶領學生一起走進古典藝術的意境中。在欣賞國外名家名畫時可以放一些鋼琴曲、小提琴協(xié)奏曲等,這樣有利于學生加深對作品內(nèi)涵的理解。我在進行三年級《清明上課圖》這課的欣賞時,播放了古琴曲《高山流水》,在悠揚的琴聲中,同學們情不自禁地走進了北宋的都城汴梁城,感受了當時汴梁城繁榮的景象。在二年級《會變的線條》這課教學時,開頭我插播了一段有關于線條的魔術,配上有趣的音樂,學生被變換著的線條深深吸引著,時時的發(fā)出驚訝和贊嘆聲。我讓學生欣賞和觀察,了解線條在生活中的運用,用多變的線條去感受、體驗,激發(fā)他們對生活的熱愛,點燃了學生創(chuàng)新的火花。
美術技法是美術作品生成的一種不同于其他活動的獨特活動。沒有美術技法也就沒有美術,如果不懂美術技法,就很難領會美術作品。因此,通過剖析畫面中的技法讓學生去欣賞評析尤為重要。每幅作品都有它的藝術風格特色,它包括畫面的構圖、色彩、透視、表現(xiàn)手法等。在欣賞名家名畫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從畫面中的技法去欣賞分析,讓學生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有針對性地交流探討,解決問題,同時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加強師生互動、對話交流,體現(xiàn)了平等互助的關系,讓課堂有厚度。
在三年級《童年》一課教學中,我讓學生賞析秦大虎的作品《戰(zhàn)斗中成長》,引導學生從畫中細細的品味,如人物穿著有什么特點呢?他們的神情是什么樣的?為什么這么高興?周圍的環(huán)境又是怎樣的呢?用什么繪畫材料畫的?畫家是怎樣安排這幅畫的?這一系列的啟發(fā)式提問,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去欣賞、去發(fā)現(xiàn)、去思考,小組交流探討,從而分析了小戰(zhàn)士和老戰(zhàn)士的穿著打扮,了解了畫中人物在戰(zhàn)爭時期的生活特點,畫面色彩濃重,使學生感受到了油畫的表現(xiàn)魅力,也體會到了好的構圖能使作品增強感染力。在欣賞吳冠中的《春如線》時,我引導學生去感受筆墨技巧上最突出的以線造型。在畫中,線條是畫家的抒情弦,而不是裝飾物,只有注入情感,它才會有生命力和活力。線條在畫中的表現(xiàn),縱橫交錯,上下遨游,線在感情世界中揮灑自如。我提出問題:在這幅作品中,畫家是如何用點、線、面組成一幅畫的呢?為什么畫家沒有畫出春天具體的事物,卻讓大家感受到了春天萬物復蘇生長時那歡快起伏跳動的情感心靈?由淺入深的設問,使學生在交流探討中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用美術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有效地參與到課堂中,積極性高,體現(xiàn)了生態(tài)課堂的教學理念。
總之,美術欣賞課教學形式多樣,可以通過“環(huán)境的布置”來創(chuàng)設濃郁的視覺沖擊,讓課堂有寬度;可以通過“音樂的渲染”來營造優(yōu)美的聽覺感受,讓課堂有廣度;可以通過剖析畫面中的技法讓學生去欣賞評析,讓課堂有厚度。因此教師應巧用“度”,讓學生的鑒賞水平真正得到提高,讓美術欣賞教學神采飛揚!
(責編 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