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彩蓮 朱流財 蘇東
摘要:目的 探討參芎葡萄糖注射液聯(lián)合七葉皂苷鈉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86例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3例。治療組用參芎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靜脈滴注,接著用0.9%氯化鈉50ml 沖管,然后注射用七葉皂苷鈉10mg加入0.9%氯化鈉250ml靜脈點滴。對照組:注射用七葉皂苷鈉10mg加入0.9%氯化鈉250ml靜脈滴注。結(jié)果 治療組療效顯著高于對照組,顯效、痊愈時間明顯縮短,差異有顯著意義(P<0.01)。結(jié)論 參芎葡萄糖注射液聯(lián)合七葉皂苷鈉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療效顯著。
關(guān)鍵詞:參芎葡萄糖;七葉皂苷鈉;椎動脈型頸椎病
椎動脈型頸椎病是頸椎病的一種常見類型,以發(fā)作性眩暈、頭痛、復視伴有眼球震顫,有時伴隨惡心、嘔吐、耳鳴或聽力下降、記憶力減退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1]。該病屬中醫(yī)"眩暈"范疇。目前臨床單純應用中藥治療較多,而應用中西結(jié)合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報道較少。2012年1月~2013年8月,我們采用參芎葡萄糖注射液聯(lián)合七葉皂苷鈉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現(xiàn)將結(jié)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2年1月~2013年8月我院內(nèi)科與康復科收治并確診的椎動脈型頸椎患者86例,其中,男35例,女51例,年齡35~72歲,平均(50±5.3)歲。
1.2 方法 治療組43例,對照組43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①治療組:用參芎葡萄糖注射液(吉林四長制藥有限公司)100ml靜脈滴注,接著用0.9%氯化鈉50ml 沖管,然后注射用七葉皂苷鈉10mg(武漢愛民制藥有限公司)加入0.9%氯化鈉250ml靜脈點滴,1次/d;②對照組:注射用七葉皂苷鈉10mg(武漢愛民制藥有限公司)加入0.9%氯化鈉250ml靜脈滴注,1次/d。
1.3 療效標準 ①痊愈:頭暈及其相關(guān)癥狀全部消失,不影響活動;②顯效:頸部及其相關(guān)癥狀基本消失,僅在頸部活動時稍有頭暈癥狀;③有效:相關(guān)癥狀和體征有改善,但病情不穩(wěn)定,陣發(fā)性發(fā)作;④無效:臨床癥狀無變化或加重??傆行?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顯效時間及痊愈時間比較(見表2)
3 討論
參芎葡萄糖注射液是國內(nèi)第一個丹參和川芎嗪單體的小輸液劑型,每100ml中含鹽酸川芎嗪100mg,丹參素20mg。靜脈滴注后藥物在體內(nèi)吸收完全,分布廣泛,其中,以心、腦、腎等血流豐富的組織器官藥物濃度最高。藥理研究表明丹參川芎嗪具有活血化瘀,舒張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擴張冠狀動脈,降低血液粘度,加速紅細胞的流速,改善微循環(huán)。其用于椎動脈型頸椎病可降低血粘度,擴張血管、解除痙攣而改善腦部供血,使眩暈癥狀緩解[2]。
七葉皂甙鈉具有抗?jié)B出、消水腫、恢復毛細血管正常通透性、抗炎和促進腦功能恢復等作用,能夠有效地消除神經(jīng)及周圍組織的炎癥水腫,改善周圍組織微循環(huán)[3],符合椎動脈型頸椎病病因治療而達到治療目的。兩者相結(jié)合,以彌補單獨應用的不足之處。研究結(jié)果顯示,參芎葡萄糖注射液聯(lián)合七葉皂苷鈉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能使患者治療的顯效時間和痊愈時間明顯縮短,癥狀緩解時間明顯縮短,總有效率明顯升高。
參考文獻:
[1]范梓航.椎動脈型頸椎病研究進展[J].傷殘醫(yī)學雜志,2005 ,13: 57-59.
[3]郭紅云,曹中朝,張勇.參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療老年椎動脈型頸椎病[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08,17(9):1331.
[4]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765-766.
編輯/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