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吉曉光
【摘要】來華留學生教育作為傳播中國文化,拓展國際交流的重要途徑,促進了我國教育的國際化進程。加強來華留學生跨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增強對來華留學生的全面認識和有效管理。文本以河北北方學院來華留學生為研究對象,從來華留學生的語言適應、文化適應、環(huán)境適應等方面入手,探索跨文化適應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為留學生盡快適應在中國的學習提供相關思考。
【關鍵詞】張家口市來華留學生;跨文化適應;問題;策略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以及綜合國力的增強,來華學習的留學生也在不斷增加,因而針對留學生的跨文化適應研究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當人們從一種文化環(huán)境轉入另一種文化環(huán)境中時,都會產生某種不適應,這種不適應甚至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因此發(fā)現(xiàn)留學生跨文化適應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幫助他們解決在跨文化適應階段遇到的學習和生活上的問題。所以,對來華留學生跨文化適應問題進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一、跨文化適應研究
美國人類學家羅伯特·雷德菲爾德、拉爾夫·林頓和梅爾維爾·赫斯科維茨等人在1936年最早提出了文化適應的概念,并在《文化適應研究備忘錄》對這一概念做了明確解釋,“由個體所組成,且具有不同文化的兩個群體之間,發(fā)生持續(xù)的、直接的文化接觸,導致一方或雙方原有文化模式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本唧w地說,就是當人們從一種文化大環(huán)境進入另一種文化大環(huán)境時,由于受到原有文化要素的影響制約而表現(xiàn)出來在心理上和行為上的不適。但文化具有可習得性和動態(tài)性的特點,人也具有能動性的特點,因此當人們在面臨文化大環(huán)境變化的時候,會采取一系列心理調整和學習以及運用第二種文化要素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跨文化適應。
二、張家口市高校來華留學生跨文化適應存在的問題
(一)語言適應
語言是進行溝通交流最主要的工具,語言方面的障礙對每個留學生來說都是最大最難的問題。留學生漢語水平的高低在其學習和生活等跨文化適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角色,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語言適應問題,那么就會使他們對漢語學習失去信心。河北北方學院就讀的留學生以非洲和東南亞學生占據(jù)很大比重,他們在來華學習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漢語,因此語言適應的問題顯得更加突出。
(二)文化適應
文化差異也是留學生跨文化適應過程中的重要障礙。中國文化與留學生本族文化有著巨大的差異,這種文化差異會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產生距離感和陌生感,使留學生在適應過程中遇到巨大的困難與挑戰(zhàn)。通過對河北北方學院留學生的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來自東南亞的留學生與來自非洲的留學生相比,會因為文化有共同之處,在文化距離上也會占有一定的優(yōu)勢。所以與非洲的留學生相比,跨文化適應性問題也相對較小。
(三)環(huán)境適應
張家口市位于中國的北部,處京晉冀蒙交界處,四季變化分明,特別是冬季寒冷多風,平均氣溫在-20℃左右,這樣寒冷的天氣對于來自非洲及東南亞國家的留學生來說,是一項嚴峻的考驗。通過調查了解大多數(shù)留學生對張家口寒冷氣候的適應還是有困難的,所以留學生首先應該從身體和心理上克服自然環(huán)境所帶來的困難。
三、跨文化適應問題的應對策略
(一)加強漢語語言培訓,突破語言障礙
語言是人類交際的最主要工具,在留學生的跨文化適應中充當著重要的角色,針對留學生漢語水平的高低不同,高??梢越M織漢語水平較差的留學生進行專門的語言培訓。這種培訓既可以采用課堂教授的模式,也可以組織中國學生和外國學生之間建立一對一的語言互學模式,或者幫助介紹留學生到當?shù)厝思依锶ミM行親身體驗的語言學習模式??傊?,采用不同的模式讓留學生置身于漢語使用的大環(huán)境中去,使他們盡快提高自身的漢語水平。因而,為了更好地進行跨文化適應,在留學生的管理工作中應加強對漢語語言的培訓,從而更好地完成語言適應。
(二)課內外拓寬留學生了解中國文化的渠道,培養(yǎng)交際中的跨文化意識
人們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際過程中,最難做到的就是入鄉(xiāng)隨俗。語言習得的過程同時也是文化習得的過程,留學生在學習漢語的同時,應多去了解中國文化,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漢語學習的效率,而且也是加快留學生跨文化適應的有效途徑。了解目的語文化的方式多種多樣,一方面留學生可以通過看電影、旅游等形式了解中國文化,另一方面,學校也可以給留學生多開展一些文化體驗類的活動,這樣不僅可以幫助留學生更好地掌握漢語,也使留學生更適應在中國的生活環(huán)境。
近幾年,張家口市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留學生來此學習深造,留學生的教育事業(yè)將面臨更廣闊的發(fā)展前景。對張家口市高校留學生的跨文化適應研究,有助于張家口市高校抓住來華留學高潮的歷史機遇,大力發(fā)展留學生教育事業(yè),進一步增強高校國際化的辦學實力。因此,針對留學生的跨文化適應研究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