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寶應縣桃園小學(225800) 張 尖
實施分層教學,促進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
江蘇寶應縣桃園小學(225800) 張 尖
教師只有深入了解學生,準確分析學情,制定有層次的學習目標和教學目標,對學生實施分層教學,才能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智力、能力得到協同發(fā)展,從而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分層教學 制定目標 個別輔導 教學方式 合理分層 教學速度 課堂練習 課堂提問
分層教學是依據學生不同的個性特征、不同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把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要求學生根據自身的知識基礎合理選擇學習目標。教師施以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分層教學,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教師只有對學生進行深入的了解,全面掌握他們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才能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即將學生分為優(yōu)等生、中等生、學困生三個層次。教師要以發(fā)展的眼光解讀學生,不能讓他們所處的層次一成不變,要隨時注意學生的變化,動態(tài)地作出分層的調整。這樣可以激勵學困生奮起直追,鞭策中等生揚長避短,促使優(yōu)等生快馬加鞭,使每個層次的學生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獲得發(fā)展。
教師要做到科學合理的制定目標,首先應該認真研讀教材和教參,全面整體把握知識的結構,理清知識的來龍去脈,準確定位本節(jié)課教學的重、難點,然后根據學生的知識背景和現有的知識水平,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對于優(yōu)等生,不僅要求他們真正理解所學內容,熟練解答習題,還要能說出算理,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對于中等生,要求可以比優(yōu)等生適當低一些,課后的思考題不一定要全部掌握,但要會做一些基礎的變式練習;對于學困生,只要求他們掌握最基本的知識和技能,解答帶有模仿性的習題。這樣可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不同的學習目標,準確找到自己的位置,根據不同的目標積極地發(fā)展自己。
實施分層教學最關鍵的是要從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知識背景出發(f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學生內在的學習潛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合理講授教學內容
教師在教學內容的講解上要做到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根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合理地組織教學內容,處理好重點內容和非重點內容之間的關系。對于重、難點的內容,教師要著重講解,引導學生反復鞏固;對于非重點的內容,教師可以輕描淡寫、一帶而過,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學得更有興趣。
2.準確掌控教學速度
在教學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等知識的過程中,往往經驗豐富的教師會循循善誘,讓學生學得扎實有效,而初上崗的教師則草草收場,導致學生學得一塌糊涂。所以,掌握教學過程的進度十分重要,教師應通過思維訓練,引導學生鞏固所學知識,讓學生自己去形成知識的表象,建構新知。但在教學有難度的問題時,教師可以適當加快進度,以滿足優(yōu)等生的學習需求。
3.巧妙設計課堂提問
教學時,教師應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適合各個層次學生回答的問題,使他們都能積極思考。同時,教師提出的問題不僅要問在關鍵處,還應面向全體,使所有學生都能參與討論交流。而一些拓展性的問題可以面向優(yōu)等生,以促這些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提高他們思維的深刻性和創(chuàng)新性。例如,教學“平行和相交”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一組問題:①在同一平面內,什么樣的直線互相平行?這是對這節(jié)課的基礎概念提出的問題,可以引起所有學生的思考,而且因為問題簡單,所以可讓一些學困生來回答。②判斷兩條直線是否互相平行的方法是什么?這個問題稍微增加了一些難度,可以讓中等生回答。③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線段一定平行?這個問題思維容量大,需要學生經過深思熟慮后方能準確判斷、回答,可以讓優(yōu)等生回答。設計這樣一組問題,既讓每個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了鞏固,又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思考,點燃了每個學生學習的熱情。
4.針對性的學法指導
只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針對性的學法指導,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率。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而言,可采取模仿性學習為主;對于優(yōu)等生而言,則以創(chuàng)造性學習為主,進一步提高他們思維的深刻性和創(chuàng)造性。
5.精心設計課堂練習
在建構新知后,適當的練習能起到鞏固新知的作用,所以練習是學習過程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練習的設計不僅要有層次、有質量,而且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充分參與,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提升學習的信心。
(1)分層要求同一練習。
指同一習題對學生進行分層要求,提出不同的學習目標。對于優(yōu)等生,要求他們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引導他們從不同的維度去分析和解決問題,以達到殊途同歸的目的,進一步發(fā)展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他們思維的深刻性;對于學困生,則要求低一些,只要他們能按照常規(guī)方法做對就行,不能好高騖遠,適得其反。如教學“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對學困生只要求一題一解,而對于優(yōu)等生不僅要求能從不同角度思考并列出方程,而且要求他們說出算理,提高他們思維的縝密度。
(2)分層設計同一內容。
設計同一內容的練習,一般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指最基礎的、帶有模仿性的練習,要求全班學生都做,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學情;第二層次是指變式題或綜合性的習題,通過練習使學生將知識轉變?yōu)槟芰?,要求中等生和?yōu)等生都會做;第三層次是指對思考性、創(chuàng)造性方面要求較高的習題,這一類習題要求優(yōu)等生經過充分思考后能解答出來。例如,教學“圓柱的體積計算”時,教師可設計這樣一組習題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做:①基礎題,如“一個圓柱的底面半徑是2厘米,高6厘米,這個圓柱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一個圓柱的底面周長是25.12厘米,高3厘米,這個圓柱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等。②提高題,如“一個圓柱的側面積是18.84平方分米,半徑是3分米,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等。③實踐題,如“把一個圓柱沿著底面直徑平均分成若干份,剪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長相當于圓柱底面周長的 ?長方體的高等于圓柱的 ?如果圓柱的底面半徑是2厘米,高4厘米,那么長方形的表面積比原來圓柱的表面積多多少平方厘米”等。對于這組有層次的習題,教師要求各個層次的學生完成相應的題目,如學困生要會做第1題,中等生要會做第1和第2題,優(yōu)等生則要全部都會做。通過這樣的練習,增大思維容量,拓寬解題思路,調動所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讓每個學生學到有價值的數學。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客觀存在。因此,不管是優(yōu)等生還是學困生,教師都要給予相應的輔導,讓所有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動手實踐、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以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在輔導學生上,我采取以下方式:一是集體與個別相結合的方式,即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集中講評,對個別難于理解的問題單獨輔導;二是講解與自學相結合的方式,指在將知識點的關鍵處已經講解后,學生仍然無法理解,這時可鼓勵學生圍繞問題查看課本,找到相關知識,獨立探索求知;三是校內外相結合的方式,指教師與家長達成共識,爭取家長的協助,共同完成校內無法完成的教學任務。
總之,教師只有深入了解學生,準確分析學情,制定有層次的學習目標和教學目標,對學生實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才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讓他們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智力、能力得到協同發(fā)展,從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責編 杜 華)
G623.5
A
1007-9068(2015)24-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