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濰坊市濰坊外國語學校 張玉紅
任何一項工作都是全人格參與的過程
□山東省濰坊市濰坊外國語學校 張玉紅
程新民校長曾用這樣一句話評價我們的孟國泰教授,“任何一項工作都是全人格參與的過程”。這也是我們最想說的一句話,送給孟教授,同時也送給我們的每一個老師和孩子。
10月13日下午,按照“濰外教育集團品牌建設第六期日程”安排,孟國泰教授到小學部指導“無導案三標課堂”,聽取了一節(jié)五年級語文課和一節(jié)三年級數(shù)學課,并用一節(jié)課時間進行了研討活動。歷時兩個半小時的時間里,我們感動著,收獲著,快樂著。
站著聽、站著講已成為孟氏工作法的標志性動作。用孟教授自己的話說:“站著能看到每一個孩子的學習狀態(tài),就像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產(chǎn)生一個又一個奇跡,能走進每一個孩子的身邊,關(guān)注他的需求,聆聽他的思考;還能鍛煉身體,更能得到孩子的尊重。讓我們帶著一種欣賞、發(fā)現(xiàn)、激勵、賞識,把孩子高高托舉?!闭n堂上的孟教授站著、走著,時而駐足觀看,時而俯身聆聽,時而與老師溝通,時而與學生交流,就這樣,孟教授發(fā)現(xiàn)了被老師忽視的創(chuàng)作太極圖的學生——顧峻碩,發(fā)現(xiàn)了多次舉手躍躍欲試沒被老師發(fā)現(xiàn)的學生——毛有志,發(fā)現(xiàn)了超越文本超越教師的學生——劉新煊,發(fā)現(xiàn)了會閱讀善積累的學生——張佳怡,更發(fā)現(xiàn)了三年級七班一群“小臉通紅、眼睛通亮、頭腦通明”的快樂學習的孩子。
“今天是我們?nèi)龢苏n堂上宣布不使用導案后推出的兩節(jié)研討課,在我們的課改教學中有著里程碑似的意義,令我沒想到的是兩位老師的兩堂課都進行了大膽的嘗試,邁的步子之大我始料未及。”孟教授稱贊我們的教師。
大膽整合教材的朱曉琳老師:讓學生高快閱讀,提高閱讀效率是朱老師本節(jié)課的設計初衷。朱老師將《鯨》、《松鼠》兩篇課文放在一節(jié)課上讓學生對比學習,在新授課堂上,朱老師沒有冗長的過度描述,沒有設計眼花繚亂的課件,而是直接出示課堂目標,讓學生圍繞主題,在老師激勵性語言的指引下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在朗讀中了解了兩種動物的相關(guān)知識,學習了兩篇說明文不同的表達方法。
敢放手、會賣傻的王燕凌老師:上課伊始,王老師就用微視頻賣起了傻——“一個月餅兩個人分,一人分多少呢?”很快,樂于助人的孩子們就想出了自己的主意:“一半”、“平均分”、“二分之一”。一步一步,孩子們掉進了老師設計的甜蜜陷阱里。自主思考、對子交流、小組合作,人人不甘落后,組組競爭趕超……不知不覺,孩子們走出了文本,走出了老師的第一預案,走向了分數(shù)的神奇王國。
課前自主歌,提振了學生精神;書寫在黑板上的課堂目標,讓孩子樹立起目標意識。課堂上使用三標導案,教師用疏導、引導和誘導的方式導學,用激勵、賞識和夸獎的語言導學,遵循“個體——甲乙——小組——全班”的學習流程。孩子們踴躍參加到課堂互動中來,思考和交流中注意力集中,對子之間互相幫助,互相監(jiān)督,組長帶頭共同學習進步,學習積極性飽滿高漲。
示標,讀標,釋標,標標在心;圍標,達標,回標,步步為營;激勵,賞識,夸獎,人人自信;方向,方式,方法,個個能行;定時,定量,定要求,科學分工;或幽默,或夸張,或內(nèi)斂,個性分明。課堂逐步轉(zhuǎn)變?yōu)閹熒餐砷L的天堂。
“先打槍,后瞄準”,這是我們?nèi)龢苏n堂的理念之一。行動,向前,全人格參與,讓我們攜手行走在濰坊外國語教育集團品牌建設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