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高級幽默,應當是源于平凡生活,又能對人生和心靈有所觸動。
觀眾選擇了喜劇,還是喜劇選擇了觀眾?
喜劇電影《夏洛特煩惱》票房邁入10億元大關,成為今年第四部票房過10億元的國產電影。20年前的1995年,引進片《真實的謊言》以1.03億元成為中國電影市場有正式票房統(tǒng)計以來第一部過億元電影,那是一個不知道“票房”、“賀歲檔”為何物的時代,20年間,中國電影市場飛速發(fā)展,是什么原因讓觀眾選擇了今天這些10億元電影,是什么因素讓那些10億元導演脫穎而出?為什么中國電影20年,讓人思考的文藝片、快節(jié)奏的警匪片、火爆的動作片、打動人心的愛情片都沒能達到喜劇和特效影片的高票房?保利萬和院線業(yè)務部主任何影彬認為,喜劇片能有這樣的成績是回歸了大眾屬性,“觀眾去影院就是尋找輕松,不愿太累,喜劇片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倍霸u人“暗夜騎士老大爺”認為是喜劇的類型決定了這樣的成果,愛情片受眾面窄,警匪片和動作片拍攝難度大,數(shù)量少,只有喜劇片適合全年齡層,輻射面和體量都很大。
另外,“暗夜騎士老大爺”還認為現(xiàn)在觀眾對娛樂性的要求越來越高,輕松、搞笑、不用燒腦,“內地電影沒有分級制,觀眾分層也還沒形成,大部分觀眾在精神層次上的要求不多?!薄袄洗鬆敗闭f,加上現(xiàn)在電影票的低價,讓觀影門檻變低,看電影已經不是什么高成本的休閑方式,“我認為低收入人群主要的要求還是在娛樂性上。”
盡管是“人民選擇了喜劇”,但并不說明這幾部10億元大片就拍得很好。在《港囧》的慶功宴上,徐崢大方承認影片是有質量問題的,情懷和喜劇的混搭導致電影風格分裂,口碑也兩極化。而《夏洛特煩惱》在故事與三觀上就被狠批,專欄作家黃佟佟認為該片故事“l(fā)ow(低級)到爆”。當然,這些明顯的缺點并不妨礙影片獲得高票房。那么問題就來了,市場對于喜劇片相當?shù)目是蠛桶?,稍微好一點的喜劇片都能獲得高票房,這會不會倒逼市場做出選擇?事實上這種勢頭正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多的資金投向喜劇片,更多的導演選擇喜劇片項目,這對中國電影市場是災難性的。誰都知道,一個成熟的電影市場,應該像好萊塢一樣百花齊放,從歷年奧斯卡最佳影片鮮有喜劇就可以看出,在喜劇之外,有更龐大的市場。但中國電影市場正在走向單一化。
國產喜劇就不需要藝術性了嗎?
觀察近幾年來的國產喜劇可以得知,過度依賴喜劇演員的夸張癲狂表演來搞笑,而在題材、劇情、敘事、噱頭等方面缺乏創(chuàng)意,成為了國產喜劇的“特色”。當影片一味為搞笑而搞笑,就會顯得手段生硬,表達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比如在《港囧》里,喜劇不是通過敘事結構驅動,而是通過追逐打鬧這種比較老套的笑料方式。徐崢飾演的男主角在香港,赴昔日戀人之約,被妻弟一路破壞阻撓,路上遭遇了被鐵頭套住、追車爭奪、在高樓間爭打等等一系列緊張的懸念,這些障礙的設置有些純屬無厘頭,跟主題毫不相干,卻生拉硬拽地嵌到劇情里,雖然“笑果”不錯,但缺少能讓觀眾反復咀嚼的經典段子。笑點看起來密集,但是往往觀眾笑完之后,下一秒就已經忘記了上一秒為何發(fā)笑。
誠然,笑點是一部成功喜劇的必備要素。然而,所有的追求是否該僅止于此?作為觀眾來說,走進影院挑選一部喜劇,是不是僅僅圖一樂?恐怕不是,更多觀眾可能更希望在捧腹大笑之余,能收獲更多人生感悟。因此對于主創(chuàng)團隊來說,不能忽視電影的人文內涵和思想深度。在文化與道德底線之上的“惡搞”是適應當前社會文化生活的一種娛樂方式,是一種與社會主流文化相悖的亞文化,本質上表達了一種顛覆或批判性的思維方式,是對社會主流價值的一種解構。即惡搞本身會帶來草根顛覆權威的快感。但惡搞不等于惡俗,不等于鬧劇式的胡鬧惡搞。
我們仔細分析最近這兩部火熱的喜劇電影,《港囧》和《夏洛特煩惱》所傳遞的主題思想和價值觀都遭到不少觀眾的詬?。簝刹侩娪安患s而同地制造了一碗廉價雞湯?!陡蹏濉分?,徐崢制造出一個中年人幻想,販賣自己廉價又沒天賦的理想?!断穆逄責馈防锏墓适赂佣际墙⒃谝粓龌恼Q的夢境里。男主角夏洛虛榮懶惰,靠老婆馬冬梅蹬三輪、拔火罐來供養(yǎng),過的是寄生蟲的生活。通過一場夢境穿越回過去之后,放肆狂妄,靠抄襲音樂變成了大明星,卻不知珍惜,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雖然夏洛最后幡然醒悟,明白真愛可貴,但電影中對于成功、愛情的描寫,統(tǒng)統(tǒng)建立在虛妄的幻想里,很難讓人信服。尤其是片中,我們看不到主人公個人成功必須付出的艱辛努力,一切來得都是那么滑稽突兀,夏洛的故事也因此少了幾分沉甸甸的重量。
不可否認的是,作為一種顛覆性的文化,喜劇電影本身有存在價值,但是,當它們大量重復出現(xiàn),所謂的革命性就已經蕩然無存了。當觀眾厭倦了劣質的笑料、詭異的方言、夸張的表情、荒誕的故事,國產小成本喜劇最終將遭到遺棄和背叛。在逐漸淪為“為了惡搞而惡搞”時,一些山寨喜劇電影已喪失了作為藝術作品應該負載的藝術價值以及應該承擔的人文關懷,變得脫離大眾,口碑江河日下,招致大量反感。
優(yōu)質國產喜劇路漫漫,不應只看票房
真正的高級幽默,應當是源于平凡生活,又能對人生和心靈有所觸動。曾幾何時,馮小剛賀歲片《大腕》、《甲方乙方》刻畫了一個個來自民間卻又個性獨具的小人物,特有的冷調幽默成為“馮氏幽默”的獨特標簽;《瘋狂的石頭》系列,導演獨具一格地設計了巧妙的故事架構,讓人不時出乎意料,又會心一笑。國外的優(yōu)秀喜劇電影,從百年前的喜劇大師卓別林開始,就常常同時融入喜劇和悲愴,或在玩笑之間鞭笞社會的假惡丑,或用精致巧妙的創(chuàng)意結構征服觀眾,讓人享受娛樂、享受智慧又學會思考。這兩年的國產喜劇,雖然常有靈光乍現(xiàn)的小機智,卻缺乏幽默大師的諷刺功力,也少見讓人動心、動情的作品。
今年,中國內地電影票房已經輕松突破300億元,大時代已經來臨,但這個“大”目前還更多地體現(xiàn)在票房成績上。長久以來,國人的文化心理崇尚內斂,常見正襟危坐,不太會“玩”和“笑”。如今作為文化消費的一種,輕松休閑的喜劇電影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人們希望借此釋放心靈、舒緩壓力。在如此巨大的市場需求面前,影院掘金似乎變得越來越容易,只要有那么一兩位顏值高的當紅青春偶像,有一些炒作賣點,爛片也能大賣。當下一部喜劇電影動輒十幾億元的票房,固然是一種成功,但我們期待的是更具品質的幽默所帶來的審美愉悅,在給觀眾帶來笑聲的同時,也帶來更多精神層面的喚醒與心靈深處的撫慰。國產喜劇的春天還未到來,要制作出優(yōu)質的喜劇片,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