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提高網(wǎng)上實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以一場網(wǎng)上實時教學活動為例

2015-02-24 12:16:11王永輝
河北開放大學學報 2015年5期
關鍵詞:實施教學設計有效性

王永輝

(江蘇開放大學,江蘇 南京 210036)

提高網(wǎng)上實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以一場網(wǎng)上實時教學活動為例

王永輝

(江蘇開放大學,江蘇 南京210036)

摘要:提高網(wǎng)上實時教學的有效性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關注。提高網(wǎng)上實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網(wǎng)上教學活動一定要有明確的主題設計、準確的活動設計定位、精心的組織與動員、一定形式的合作教學,教師同時要有網(wǎng)上掌控能力,并不斷培養(yǎng)學員的網(wǎng)上學習能力。

關鍵詞:實時教學;有效性;教學設計;實施

一、前言

所謂網(wǎng)上實時教學,是指在預定通告的時間段,由教師組織,師生在網(wǎng)上進行雙向交流的教學活動。作為開放大學(電大)開放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網(wǎng)上實時教學一直受到重視。有人認為,它是面授輔導教學的延伸和擴展,也是遠程開放教育最具有特色的教學活動之一。[1]也有研究者認為,由于實時在線討論有比較強的交互性,語言的口語化特征比較明顯,雖然有別于面對面交流,但也不乏相似之處。[2]還有研究者認為,網(wǎng)上教學強調師生的互動溝通、 主動參與及合作學習,它提供了網(wǎng)絡教學中的“人性”因素,讓學生可以與教師及同學在一起接觸、對話、交流與關懷,去除學生獨學無友的孤獨感及面對冰冷計算機的疏離感。[3]盡管網(wǎng)上實時教學被加以諸多“意義”,但在教學中,其有效性仍然受到質疑,其中有多種因素。網(wǎng)上教學的有效性體現(xiàn)的不僅是教學效果上的有效,同時也是時間效率上的有效。有研究者經(jīng)過分析后慨嘆:雖然近幾年電大教學中日益注重網(wǎng)上教學,但總的說來效果還不盡如人意,大多數(shù)網(wǎng)上教學還是流于形式,缺乏實效性。[4]鑒于此,本文中,筆者將以自己作為輔導教師角色進行的一場網(wǎng)上實時教學活動為例,通過自己真實的教學體驗和反思,探討如何提高網(wǎng)上實時教學的有效性,以期能為類似的網(wǎng)上教學活動設計提供有益的參考。

二、相關研究綜述

關于網(wǎng)上教學的研究,目前文獻積累很多,并且呈不斷上升趨勢。筆者在中國期刊網(wǎng)(CNKI)以“在線教學”“實時教學”“網(wǎng)絡教學”搜索,選擇性地收集文獻80多篇,通過閱讀分析,按幾個維度歸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宏觀基礎理論研究

臺灣空中大學的楊家興教授認為在線教學的理論基礎主要是行為主義理論、認知心理學、社會學習理論、建構主義等,“幾乎所有的在線教師在從事教學應用的時候,都會以某一套理論為主要信念”。[5]陳麗等在對一個實時交互遠程教學實驗的個案研究的分析中,援引了認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作為理論基礎,[6]從側面印證了楊家興教授的觀點。趙俊則在探討通過在線案例學習培養(yǎng)和發(fā)展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提出在線案例學習支持要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遷移理論、杜威的教育思想、情景認知和學習理論為理論指導。[7]

2.教學研究

這部分較為復雜,筆者歸納分為五個小類。

第一類是從交互理論出發(fā)研究在線教學。美國遠程教育學者邁克·穆爾(Michael G.Moore) 較早提出了遠程教育中的三種基本相互作用理論(即學生與內容、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的相互作用),成為遠程教育最基礎的微觀教學理論。以后Anderson 和 Garrison 等在 Moore 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三種交互類型(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習資源、學習資源與學習資源之間)。以上述交互理論為分析框架,周暉通過對北京電大實時教學BBS實時交互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分析了BBS實時交互的現(xiàn)狀,提出了改善BBS交互質量的策略及技術。[8]再比如陳麗等在對一個實時交互遠程教學實驗的個案研究的分析中采用了貝茨(Bates)交互理論框架。貝茨(Bates)認為在遠程學習中存在不同的交互:一種是個別化交互,一種是社會性交互。[9]

第二類是從網(wǎng)絡學習社區(qū)理論出發(fā)研究在線教學。比如徐保國的研究,把網(wǎng)上教學活動視為構建網(wǎng)絡學習社區(qū)。實時教學就是建立實時交互的場景,社區(qū)成員(主要包括網(wǎng)絡教育教學者、管理者、學習者)之間借助統(tǒng)一的網(wǎng)絡平臺,為完成網(wǎng)上或現(xiàn)實中的學習與教學而進行信息交流、互動協(xié)作、知識共享與管理的活動,最終形成的具有共同社區(qū)文化心理的、生態(tài)式的社會關系共同體。[10]鮑有斌則認為BBS是虛擬學習社區(qū)的一種形式,基于BBS的學習包括四個方面的策略:管理者策略、教師策略、學習者策略、社區(qū)凝聚策略四個方面。[11]

第三類從教學理論出發(fā)研究在線教學。比如喬愛玲的研究,她把成效教學理論運用在在線教師培訓設計中,結合實際案例分析,探討基于成效教學理論下在線學習活動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模式。[12]江建平、劉磊等則基于認知彈性理論,創(chuàng)建了一種在線教學模型, 試圖消除多樣性學習群體的認知鴻溝,更好地滿足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習者的需要, 并讓學生學會對知識的遠遷移。[13]

第四類是通用教學法研究。比如楊家興教授的研究,他在分析國內外文獻的基礎上,把在線教學活動可以分為教師講述、邀請專家座談、師生的問答解疑、問題的討論互動、學生的實作聯(lián)系、分組合作、角色扮演、項目研究與教學評量等九種基本形式。同時他還歸納了19種網(wǎng)上實時教學的方法。[14]

第五類為結合具體課程的教學法研究。比如徐輝等以“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課程為例,探索模擬現(xiàn)場辯論賽形式進行網(wǎng)上實時教學實踐。[15]肖俊洪探討遠程英語教學中實時和非實時在線討論的語言特點,以及研究他們在促進教學質量提高方面發(fā)揮的作用。[16]比如張海森等利用QQ網(wǎng)絡平臺進行實時在線英語口語教學的研究。[17]

3.在線學習心理研究

比如李慧麗、蔣國珍的研究,他們以一門在線課程為研究個案,通過對這門在線課程中教師的發(fā)帖行為進行統(tǒng)計分析,研究了在線課程教學的臨場感。[18]劉名卓、俞德勇等則基于Mantinez提出的影響在線學習的四大類型的學習傾向(變通型、實干型、順應型和逆反型),探討如何基于這四大傾向的指導下開發(fā)網(wǎng)絡學習環(huán)境。[19]

4.技術在支持在線教學中應用研究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技術被使用到教育中,這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斷增多。比如李擁軍等使用多Agent技術設計實時教學系統(tǒng)。[20]鄧飛等探討了電子白板技術在實時教學系統(tǒng)中的應用,[21]高惠燕,李忠成等則探索流媒體技術在實時教學中的應用。[22]李桂英等則探討了NetMeeting會議系統(tǒng)在網(wǎng)上實時教學中應用。[23]

在下文的案例分析中,我們也借鑒上述的一些研究成果,比如要結合教學平臺的技術特點開展網(wǎng)上教學,對教學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學習者的實際需要,活動時間的選擇要符合學習者的需要,對活動過程要保持適度的控制策略等。

三、分析框架及研究方法

1.分析框架

從時間維度看,任何教學活動從設計、組織到實施都包括一系列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為便于分析,我們從教學活動的設計、實施條件分析、教學組織、實施效果分析等方面對這次實時教學活動進行分解描述,總結活動過程的特點,探求提高網(wǎng)上實時教學的有效性的策略。

2.研究方法與思路

在對活動的分析中,使用了混合方法研究?;旌戏椒ㄑ芯吭谕谎芯恐谢旌鲜褂昧硕亢唾|性研究的技術方法。比如在分析過程中,主要是通過作者教學個體體驗和自我反思。再比如在對學習者的學習行為的分析中,主要采用了一些量的分析,對學習者數(shù)量、發(fā)帖量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同時也采用了一些質性分析,比如對個別學習者在網(wǎng)上做了訪談以及對學習者網(wǎng)上發(fā)帖所做的內容分析。

四、教學活動設計及實施條件分析

1.活動課程的性質、特點

本次網(wǎng)上實時教學活動,我們選取了某省域開放大學開放教育課程《學前教育科研方法》秋季學期中的一場網(wǎng)上BBS活動為分析。

2.活動內容設計

本次實時教學活動安排在學期期中,主要以教學答疑為主,同時設計了三個討論主題??紤]到期中階段各教學點的面授輔導進度,這三個討論主題都涵蓋在教材前五章中。為了讓學員討論時具有更好的指向,我們在提出問題時,同時也設計了“先行組織者”,指出三個主題的內容在教材中的位置,并提供一些閱讀素材,讓學員預先閱讀相關章節(jié)內容后參加網(wǎng)上教學活動。對于三個討論主題,教師預先收集各類資料并做好了備課。

3.課程教學實施條件

(1)學生學習能力分析:本課程的學習對象為學前教育本科的學員,他們多數(shù)為從事學前教育的教師、工作人員。前期的調查顯示,[24]他們普遍具有??茖W歷,主要分布在該省南部、中部、北部地區(qū)的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他們一般有較強的學習動機,具有參加網(wǎng)絡學習的能力條件。

(2)學員學習需求分析:研究表明,成人“學習的目標與工作目標趨于一致,有助于知識和技能的增加”。[25]在本課程中,多數(shù)學員由于教學本身和職業(yè)發(fā)展的需要,存在撰寫教研論文的需求,而掌握必要的研究方法是撰寫學術論文的前提。

(3)學生規(guī)模、區(qū)域分布情況:秋學期,根據(jù)該校課程教學基礎信息平臺數(shù)據(jù),修學這門課程的學員數(shù)量在150人左右,主要分布在該省南部、中部、北部地區(qū)等市縣教學點,相對集中。

(4)教學平臺:電大2.0教學平臺,本次BBS活動主要發(fā)生課程論壇實時區(qū)。

五、教學組織與實施效果分析

1.教學組織

除了學校統(tǒng)一下發(fā)該省各教學點通知文件之外。在安排本次教學活動之前,筆者在活動前重點了解了該課程的教學點及任課教師、學員情況,重點聯(lián)系了幾個學員相對集中教學點,并把本次活動計劃、任務預先和幾個點的輔導教師做了溝通,為上下聯(lián)動教學做好準備。同時提前一周在課程所屬的專業(yè)群里做了通告,并在實施活動前兩天再次通告。

為方便信息發(fā)布,同時在課程論壇里發(fā)主題帖并置頂,對活動的時間、內容做了預告,引起上網(wǎng)學員注意。

2.活動實施效果分析

(1)學生的參與度。學生的參與度反映了學習者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程度。在活動時間內,實時活動區(qū)最多同時在線39人。另有相當部分學員在非實時區(qū)活動,非實時區(qū)顯示最高也有35人。其后一直是動態(tài)顯示,有學員退出,同時也有學員進入。課程平臺統(tǒng)計顯示先后有60人參與了活動,超過選課學員的40%人數(shù)(平臺顯示該課程修課學員152人)。

(2)發(fā)帖量統(tǒng)計。實時活動參加活動人數(shù)及發(fā)帖量統(tǒng)計見表1。

表1 活動前后發(fā)帖統(tǒng)計表

從表1中可以看出,本次實時教學活動,當晚有近60名的學員先后參與到活動當中(兩個區(qū)),課程簽到帖回帖62次也印證了這個數(shù)據(jù)?;顒赢斎赵黾影l(fā)帖632貼,人均發(fā)帖達10貼以上(含活動時間之后的補充發(fā)帖)。

主題討論帖統(tǒng)計分析。統(tǒng)計三個主題帖人氣及回帖量,統(tǒng)計見表2。

表2 主題討論帖統(tǒng)計表

三個主題討論帖,分別被回帖58次、55次、73次,按參加活動人數(shù)60人計算,基本達到對每個主題討論帖人均發(fā)帖一帖。另發(fā)現(xiàn)有相當部分學員在非實時區(qū)發(fā)帖參與了主題討論。

從主題帖跟帖內容來看,大多數(shù)學員跟帖內容切合主題,可以看出部分學員預先做了“功課”,閱讀了預先給定的材料內容,同時有部分學員還在網(wǎng)上尋找了一些資料作為了補充。當然也有小部分學員存在灌水行為,重復粘貼他人發(fā)過的帖子。

(4) 活動過程中的組織與引導。活動預定時間開始前10分鐘,課程輔導教師就在實時討論區(qū)建立了5個活動區(qū)(包括“簽到帖”、“答疑區(qū)”,另三個主題討論帖。)主題帖內容任務驅動指向明確,引導學員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參與活動。教學點的教師也同時上線在網(wǎng)上建立了自己教學點的討論區(qū)——“XX電大學員討論區(qū)”,實現(xiàn)了上下聯(lián)動教學,引導學員參與自己區(qū)域性主題的討論。這樣保證學員上網(wǎng)之后活動任務明確,省級輔導教師與教學點教師共同引導學員完成答疑任務,參與主題討論。

在活動過程中,輔導教師對活動要保持對時間節(jié)奏的掌控,開始、中間、結尾三個階段,要引導學員完成三項任務,簽到、答疑、參與主題討論,要把主題討論引向深處。同時要不間斷的重復引導督促新進入的學員參與完成任務。時間過得很快,既定一個小時過去了。由于網(wǎng)上還保持著較好的人氣,不斷有新學員的進入,此時教師決定根據(jù)情況調整教學,繼續(xù)延長活動時間半個小時?;顒咏Y束后教師根據(jù)活動情況做了詳細的活動小結,作為教學輔導資源掛在課程平臺“教學輔導”欄目。

(5)教學效果分析。在活動中,有部分學員在網(wǎng)上對活動給予了學習反饋。以下是部分學員的回帖內容:

學員A:這道題比較難懂,經(jīng)過老師的講解,我弄懂了!謝謝老師!

學員B:最近我也在申報課題,這次活動的內容對我很有幫助,謝謝老師的這次指導!

學員C:謝謝老師,這門課比較難,我一定好好學習這門課!

學員D:天氣很冷,老師,您辛苦了!請注意保暖。

活動結束后幾天,筆者選取了三個教學點的6位學員,通過QQ做了網(wǎng)上訪談,重點對他們就“參與實時BBS教學活動遇到的困難”“參與此次實時BBS學習活動的收獲與感受”“以后是否愿意繼續(xù)參加BBS活動”三個問題做了溝通。幾位學員都認為參加BBS活動最大的困難是時間,很難保證自己能夠在預定活動的時間內都能夠有時間坐在電腦前參加活動,他們都忙碌在工作和家庭中間。其次還有學員認為討論的主題難度也是影響他們參與活動的因素。幾位學員對本次BBS活動都表示滿意,活動給他們帶來了很多收獲。他們也希望能夠多參加有“人氣”的實時活動。

六、反思與討論

筆者同時認為,這次實時教學活動是有效性的,有以下幾個點值得關注:

1.活動要有必要的主題(教學)設計

一場成功的實時教學活動,必須突出輔導教師的“導學”功能,這也是教師策略的重要內容。輔導教師必須認真?zhèn)湔n,精心選擇教學內容,吸引學習者參與到他們感興趣、有意義的話題中。同時能夠引導他們進入對話學習的情境。比如在本案例中,引入了“先行組織者”策略,為學習者與教師、學習者之間的對話創(chuàng)造共同的語境。此外在設計上還要在主題內容上與非實時教學設計保持一致。

2.要有精心的組織和動員

網(wǎng)上實時教學活動學習者的參與度一直是比較低的,原因很多。除了學習者時間因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缺乏必要的組織和動員。在案例中,為了組織和動員學習者的參與,使用了多種手段,比如文件、專業(yè)QQ群、論壇預告、對學生區(qū)域分布的信息分析、與教學點課程教師的電話溝通……這些無疑都是在現(xiàn)有教學條件下可以做到的,需要我們不斷去挖掘。一個原則,就是要讓學員能夠在網(wǎng)上動起來。

3.要有適當?shù)暮献鹘虒W

網(wǎng)上合作教學是系統(tǒng)輔導教師共同服務于網(wǎng)上教學。案例中的實時教學活動是在省校教師與教學點教師的點對點的聯(lián)系下實現(xiàn)的,教學過程中雖然只有個別幾個點的教師上了,但已經(jīng)具有實際效果。面對幾十個學員的同時發(fā)帖,一個教師往往忙得手忙腳亂,也是無法及時回復帖子的,因此成功的網(wǎng)上教學在一定意義上需要合作教學才有意義。要形成省校、教學點輔導教師共同組織實施的實時教學,這需要教學點上的實時活動在時間、內容上與省校教師能夠協(xié)商一致,這也是需要通過課程團隊建設才能加以改進的。

4.教師在網(wǎng)上一定要有掌控能力

實時教學是教師對學生,在一對多、少對多的條件下實施的,學員的需求很多,愿望很多,表達很多,問題也很多……跑題的事時有發(fā)生,因此教師要有能力,引導學生圍繞主題討論。同時要“關注學習者情感世界”,[26]多使用鼓勵的語言,通過能夠“共鳴”的問題,不斷產(chǎn)生思想交鋒和碰撞,在相互啟發(fā)、交流、促進中,消除師生、生生分離帶來的隔離感和孤獨感。此外教師還要有一定的時間管理能力,能夠把握時間的節(jié)奏,把活動逐步引向高潮。

5.實時教學活動的準確定位

實時教學活動作為網(wǎng)上教學活動的部分(包括實時與非實時教學),需要有一個準確的定位。 因為我們無法找到一個時間段,能讓所有學員都集中參與到活動中來,因此非實時的網(wǎng)上教學活動才可能是網(wǎng)上教學的重點。但實時教學活動帶來的現(xiàn)場感、存在感,對于密切師生關系,加強情感聯(lián)系又具有重要的作用。這也就給我們帶來一個問題:二者如何設計?如何互補?也期待進一步的深度探討。

6.提高學員的網(wǎng)上學習能力

在活動過程中發(fā)現(xiàn)部分學員對平臺工具的使用還不熟悉。為了讓更多的學員參與到網(wǎng)上學習中去,必須重視培養(yǎng)他們網(wǎng)上學習的能力,學習能力才是對他們最好的幫助。

通過案例分析,我們真實地感受到只要有精心的活動設計、認真地活動組織是可以實現(xiàn)一次有效的實時教學活動的。盡管過程中還存一些問題,但這個過程的呈現(xiàn)也讓我們看到不斷改進的希望。

參考文獻:

[1][4]徐輝,李愛玲,姚曄.網(wǎng)上實時教學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1):109-113.

[2][16]肖俊洪.實時和非實時在線討論與遠程英語教學[J].中國遠程教育,2008(7):35-38.

[3] [10]徐保國.基于BBS平臺的在線實時教學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08(5):64-68.

[5]楊家興.在線教學的理論基礎與制度選擇[J].中國遠程教育,2006(7):14-19.

[6][9]陳麗,陳青.利用電子媒介“雙向交互”的基本原理和實踐中的問題[J].中國遠程教育,2006(7):14-19.

[7]趙俊.培養(yǎng)職前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在線案例支持系統(tǒng)[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7:10.

[8]周暉.基于BBS的網(wǎng)絡學習社區(qū)建設:交互策略及其技術[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5):14-19.

[11][26]鮑友斌.基于BBS的學習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4:1,24,28,21.

[12]喬愛玲.基于成效教學理論的教師在線學習活動探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9(9):60-63.

[13]江建平,劉磊.基于認知彈性理論的一種教學模型[J].遠程教育雜志,2008(4):42-44.

[14]楊家興.在線教學的基本活動和教學法[J].天津電大學報,2006(3):1-5.

[15]徐輝,李愛玲,白俊路.基于辯論形式的網(wǎng)上實時教學探索[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4):19-21.

[17]張海森,竇衛(wèi)霖,黃榮懷.基于QQ網(wǎng)絡平臺的實時在線英語口語教學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07(12):42-45.

[18]李慧麗,蔣國珍.在線教學的教學臨場感評估[J].中國遠程教育,2009(12):44-47.

[19]劉名卓,俞德勇,等.基于在線學習傾向的網(wǎng)絡教學環(huán)境要素設計[J].中國電化教育,2003(4):71-73.

[20]李擁軍,王惟言.基于多Agent 網(wǎng)際實時教學系統(tǒng)的研究和實現(xiàn)[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3(18):181-183.

[21]鄧飛,楊宗凱,魏東生.電子白板在實時教學系統(tǒng)中的應用[J].計算機技術與發(fā)展,2006(12):199-201,204.

[22]高惠燕,李忠成.應用流媒體,開展網(wǎng)絡實時教學[J].福建電腦,2006(5):203-204.

[23]李桂英,吳小玲.NetMeeting在網(wǎng)絡多媒體實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計算機系統(tǒng)應用,2007(3):115-118.

[24]王永輝.影響成人遠程學習績效的因素分析[A].中美遠程教育文集[C].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1:216-230.

[25]Beverly Abbey.網(wǎng)絡教育——教學與認知發(fā)展新視角[M].丁興富,等,譯.北京:中國輕工出版社,2001:12.

【教學探索】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Real-time Online Teaching

——An Example of a Real-time Online Teaching Activity

WANG Yonghui

(Jiangsu Open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36, China)

Abstract: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real-time online teaching has always caught the researchers’ atten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its effectiveness, real-time online teaching activities must have a clear theme design, accurate positioning activity design, careful organization and mobilization, some form of teaching cooperation, while teachers have the competence to control the Internet, and continue to cultivate learners’ online learning ability.

Key words:real-tim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eaching design; implementation

收稿日期:2015-08-09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69X(2015)05-0067-05

作者簡介:王永輝(1972-),男,江蘇南京人,教育學碩士,副教授,主要從事成人遠程教育、教育技術研究。

基金項目:江蘇省高校教改立項課題《成人遠程學習時間管理研究》(2013JSJG327)

猜你喜歡
實施教學設計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甘肅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制造業(yè)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實現(xiàn)
提高家庭作業(yè)有效性的理論思考
甘肅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6
人力資源管理在水利水電建設中的有效實施
高中數(shù)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17:05
新形勢下高校二級學院教務管理優(yōu)化路徑探析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01:57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49:00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8:59
房地產(chǎn)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00:23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3:47
丹巴县| 祁东县| 灌阳县| 化州市| 永泰县| 惠安县| 广南县| 阿拉善左旗| 台北市| 个旧市| 岚皋县| 河间市| 庐江县| 三门县| 唐河县| 内江市| 邛崃市| 宁津县| 南昌县| 普陀区| 阿城市| 和顺县| 河东区| 乃东县| 漳浦县| 金秀| 汉寿县| 锦州市| 大英县| 北辰区| 同心县| 永新县| 晴隆县| 喀喇沁旗| 麟游县| 湘西| 江都市| 庐江县| 东辽县| 买车| 锡林郭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