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教師話語的多模態(tài)隱喻架構分析
——以“外教社杯”全國大學英語教學大賽為例

2015-02-21 11:51裘瑩瑩汪少華
關鍵詞:虛擬世界導游隱喻

裘瑩瑩, 汪少華

(1.淮陰工學院 外國語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3;2.南京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7)

教師話語的多模態(tài)隱喻架構分析
——以“外教社杯”全國大學英語教學大賽為例

裘瑩瑩1, 汪少華2

(1.淮陰工學院 外國語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3;2.南京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7)

以多模態(tài)隱喻和架構理論為依據(jù),選取“外教社杯”全國大學英語教學大賽中同一主題6個教學視頻為語料,歸納貫穿教師話語的3個多模態(tài)隱喻,對比分析隱喻背后的架構。研究發(fā)現(xiàn),教師話語中的多模態(tài)隱喻和架構能反映教師的教育哲學觀;對同一主題的教學,教師因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不同,選擇了不同的多模態(tài)隱喻和架構,這些架構決定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接受度的高低;即使采用相同的架構和隱喻,因選擇不同的模態(tài),突顯的方面亦不同。

教師話語; 架構理論; 多模態(tài)隱喻; 教育哲學

教師話語的研究中心一直是教師的語言,很少包括其他非語言手段。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進入課堂,教師可以用言語、音頻等聽覺模態(tài)和PPT、視頻、圖像、身體態(tài)勢(手勢、眼神和面部表情)等視覺模態(tài)協(xié)同作用,形象、生動地傳授專業(yè)知識,突出重點內(nèi)容。因此單從語言的角度研究教師話語是有缺陷的,必須把其他模態(tài)和語言組合在一起,共同探討教師話語的意義構建過程。本文首先回顧了國內(nèi)外對教師話語不同方面的研究,然后基于架構理論和多模態(tài)隱喻理論,對比分析同一主題的6個教學視頻的教師話語,得出結論。

一、教師話語文獻綜述

教師話語研究是課堂教學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和途徑,其研究方法多樣。國外的研究多注重于教師話語的形式特征、教師提問類型、策略的選擇、課堂互動模式或協(xié)商模式和反饋策略等方面[1-6],以及教師話語對課堂組織、管理、規(guī)約話語等方面[7-8]。

國內(nèi)的研究多聚焦于三個方面,一是教師話語作為語言輸入和輸出在話語量、語速、停頓、重音,以及詞匯、句法和語篇等方面的特點及其所作的調(diào)整[9-17];二是課堂話語的提問方式、應答、反饋、課堂師生間的互動等對意義協(xié)商、知識建構、語言機能發(fā)展的影響[18-22];第三個方面關注的是語言交際環(huán)境、課堂組織形式、課堂活動、交際行為方式等的規(guī)約結構特點,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少[23]。Mittelberg和Waugh研究教師的口語和手勢語的多模態(tài)隱喻特征,指出手勢也可以呈現(xiàn)語言所沒有傳達的概念隱喻,且在手勢中,轉喻是理解隱喻的不可或缺的必要的一步[24]。李毅和石磊將多模態(tài)隱喻研究引入教學中,認為進行多模態(tài)隱喻教學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應該予以重視[25]。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問題

研究基于架構理論,對比分析同一主題的6個教學視頻的教師話語,著重回答三個問題:(1)除語言模態(tài)外,教師會使用哪些模態(tài)幫助實現(xiàn)隱喻和知識的構建?(2)教師話語體現(xiàn)了哪些架構和概念隱喻?同一主題的教學,架構和隱喻是否相同?(3)這些架構反映了教師的何種教學理念和教育哲學觀?

(二)測量工具與樣本

以“外教社杯”全國大學英語教學大賽決賽綜合組獲獎教師的教學視頻為素材,采用自然觀察的方法,研究分析教師話語中的認知架構和多模態(tài)隱喻所體現(xiàn)的教育哲學。這些視頻是優(yōu)秀教師課堂教學的視頻,教學內(nèi)容充實,教學手段新穎,有示范性,反映了我國課堂教學的理念。為了便于對比,特選擇同一主題(虛擬世界“The Virtual World”)6位老師(編號T1,T2,……,T6)的授課視頻作為研究樣本。

(三)數(shù)據(jù)的收集與分析

根據(jù)大賽組委會要求,每位選手的上課時間為20分鐘,要求使用PPT輔助教學。筆者將6張光盤轉寫成書面文字,以便對其進行系統(tǒng)的統(tǒng)計分析,調(diào)查架構和多模態(tài)隱喻的使用情況,了解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育哲學。

(四)多模態(tài)隱喻理論和架構理論

Forceville將隱喻分為單模態(tài)隱喻和多模態(tài)隱喻[26]。單模態(tài)隱喻是兩域僅使用一種模態(tài)表征隱喻意義;多模態(tài)隱喻是其源域和目標域分別由不同模態(tài)方式表征的隱喻。這些模態(tài)包括圖畫或視覺模態(tài)、聽覺模態(tài)、嗅覺模態(tài)、味覺模態(tài)和觸覺模態(tài)。本文主要涉及前兩種模態(tài)。

Fillmore(1975)將架構引入語言學,將架構定義為能與典型情景相聯(lián)系的語言選擇的任何系統(tǒng)。之后,他更加系統(tǒng)地提出了架構理論,認為架構是知識的詳細統(tǒng)一網(wǎng)絡結構或者對經(jīng)驗連貫、一致的圖解[27]。架構也是一種隱喻思維,不過架構還具有常規(guī)隱喻所不具備的一些特征,架構始于敘事,為我們思考和推理提供邏輯,具有動態(tài)性,感染力更強,接受度更高,可用來透視深層的社會倫理價值觀[28]。架構有兩個不同層次:一是給某類事件的方方面面提供整體表征,二是為架構中的某個事件提供特定的視角。前者為預設,后者為突顯。

三、結果與討論

(一)教師話語的多模態(tài)隱喻分析

Forceville總結了3種多模態(tài)語篇中相似性的表達方式:感知上的相似性,出其不意地填充空位和共時交錯配置[29]。本文主要運用前兩種表達方式。感知上的相似性突出體現(xiàn)在聲音(包括音量、音質(zhì)、音高)和視覺上的相似。在多模態(tài)中,運用最多的是視覺上的相似性:兩個實體在大小、顏色、位置、姿勢、質(zhì)感、材質(zhì)等方面相似或相近,往往會被感知為相似。出其不意地填充空位的表達方式是指把一個事物置于按照常規(guī)本該其他事物存在的空位,即把本該屬于A的圖式空位由B直接置換,A不出現(xiàn)。這種置換創(chuàng)造的相似性是通過情景激活來實現(xiàn)的,依賴讀者的世界知識。6位教師的課堂話語中有3個隱喻幾乎貫穿了課堂教學的始終,“旅行、任務、開始、然后、最后到達、地圖、定位”等詞構建了“課堂教學是旅行”的隱喻;“介紹、歡迎詞、指導、推薦、詢問”等詞構建了“教師是導游”的隱喻;“地方、在這里、……”等詞構建了“虛擬世界是個地方”的隱喻。下文是筆者對教師話語中多模態(tài)隱喻的具體分析。

第一個隱喻“課堂教學是旅行”:

(1)So today we’re being looking for the following tasks. We start from…, before we move on to …, and afterwards, we’ll see…. So let’s take a quick look at the map. We’re exposed to many wonderful words in each text.(T1)

(2)Please fasten your seatbelt, because my time machine will soon take you to New York. Can you work in pair?(T2)

(3)Go through the three paragraphs and try to locate which paragraph describes the author’s virtual life.(T6)

在“課堂教學是旅行”隱喻中,源域是旅行,目標域是課堂教學。教師和學生共同協(xié)作完成課堂教學活動。既然是旅行,就有為整體旅行順利進行所做的前期準備和旅行路線(例1);也有出行的交通方式(例2);旅行中能欣賞到各色風景(例1、3),也會遭遇各種困難,同伴們需相互合作,共同克服困難(例2)。教學目標是旅行的目的地,教學步驟是旅行路線。在構建旅行隱喻過程中,除了語言模態(tài)外,T1手勢(雙手手掌相對、平行放于胸前,同時向左或向右擺動)強調(diào)旅行中前進的過程和旅途中的相互合作,T2面部表情(痛苦)以及動作(搖頭)等模態(tài)突顯旅程中遭遇困難,兩位教師使用相同的隱喻,但選擇不同的視覺模態(tài),體現(xiàn)不同的側重點,手勢、動作和面部表情等模態(tài)傳達言者的不同重點。

第二個隱喻“教師是導游”:

(4)It’s time for us to recap the main idea. I recommend you to listen to a song.(T1)

(5)You might have noticed that this welcoming speech by Maia is a special way of telling you the outline of the story.(T2)

(6)I’ll introduce several Internet related words to you. I hope you can contribute your ideas, then I will guide you to read through the whole text. I’ll give you some hints.(T3)

在“教師是導游”隱喻中,源域是導游,目標域是教師。教師介紹教學目標和步驟相當于導游介紹旅行路線和旅程安排(例5);教師為學生講解、傳授相關知識如同導游為游客介紹相關旅游資源,教師按照教學計劃組織課堂教學如同導游按照計劃安排和組織游客參觀、游覽,導游解答游客的詢問、處理旅途中遇到的困難映射教師為學生解惑、答疑(例6);導游最后的總結和其他路線推薦映射教師課堂總結和推薦課外閱讀(例4)。T2視頻中學生、課桌、黑板、PPT都暗示出現(xiàn)在畫面中的人物應該是個教師,除上述語言模態(tài)外,動作(握手、點頭)、面部表情(微笑)和目光(注視)等模態(tài)共同判斷是導游的語言、動作和行為;T3手勢(左手五指聚攏,置于肩部,向前移動,然后五指分開)和言語(guide)也是導游的語言和行為。把本該屬于導游的圖式空位由教師直接置換,導游不出現(xiàn),構建“教師是導游”的多模態(tài)隱喻。

第三個隱喻“虛擬世界是個地方”:

(7)So as you can see the theme the virtual world is a place, which can only be found where? (T1)

(8)Wake up to the fact that there’re more and more people getting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Guard against Internet addiction. Remind yourself of Maia’s lesson. Please don’t repeat Maia’s story.(T2)

(9)Internet has opened us a paralleled universe that gives us a lot of possibilities. We have entered Maia’s virtual life.(T4)

(10)So today we’ll enter into her virtual world.(T6)

在“虛擬世界是個地方”隱喻中,源域是個地方,目標域是虛擬世界。虛擬世界相當于現(xiàn)實世界中存在的某個地方(例7),我們可以借助一定的方法進入這個世界(例9、10),這個世界給我們呈現(xiàn)好壞兩個方面(例8、9)。T1通過手勢(用左手食指指向左前方的手勢轉喻地點)和言語(the virtual world is a place)共同表達該隱喻,T4手勢(雙手手掌相外、平行放于胸前,分別向左、向右平行移動)和言語(open)共同構建Internet“打開”一個世界的隱喻。T4、T6分別用手勢(雙手掌心相對,置于腰部,由外向內(nèi)收,再由內(nèi)向外推出以及雙手掌心向上,手指自然打開,手由中間位置向兩邊打開)和言語(enter)表達該隱喻。但是,T2手勢(雙手握拳)、面部表情(皺眉)和動作(搖頭)以及言語(警示類詞和危險類詞)等多模態(tài)構建“虛擬世界是個危險地”。幾位教師用不同的手勢、面部表情和言語詞匯等模態(tài)傳達不同的描述重點。T1、T4和T6強調(diào)虛擬世界如同現(xiàn)實世界一樣有利有弊,T2突顯虛擬世界的危險性。另外,在討論如何對待虛擬世界和現(xiàn)實世界時,幾位教師用到balance(平衡)一次,T5用圖片和言語(balance)共同構建“Balance Is Good”。

通過對6位教師課堂話語的多模態(tài)隱喻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關于教學的概念隱喻是一致的,都將教學看作旅行,教師比作導游,虛擬世界當作地方。但是因手勢、面部表情、目光、圖片和言語等模態(tài)的不同選擇,相同的隱喻突顯的方面亦不同。

(二)教師話語中隱喻的架構分析

架構是一種有關世界運作的、根深蒂固的心理結構,存在于我們的大腦,決定我們的常識,反映我們的價值取向。架構主要有表層架構和深層架構兩種:由詞語激活的心理架構為表層架構,深層架構指構成道德世界觀和政治哲學的最為根本的架構。只有價值觀與人們的架構契合時才能深入人心,為人接受[30]。

1.教師話語中表層架構對比分析

幾位教師有著不同的教學理念,他們在課堂話語中的不同架構更加清晰地體現(xiàn)了不同的教育哲學。盡管幾位教師都提到了虛擬世界的正面和負面影響,但是側重點不同。在T1、T3、T5和T6的教師話語中,教師客觀地評價虛擬世界的優(yōu)缺點,除了文本中描述虛擬世界的詞匯外,“另一方面、容易的/令人生厭的、每件事情的兩個方面、優(yōu)缺點、正面負面影響、平衡”等詞匯架構虛擬世界即現(xiàn)實世界的對比場景。T4描述虛擬世界的“毀壞、危險、失控、簡單、便捷”用詞和“擁抱、回到、回歸”現(xiàn)實生活,這些詞匯架構現(xiàn)實生活,是主導虛擬世界是改善現(xiàn)實生活的手段的場景。T2教師話語描述虛擬世界大量使用警示類詞(提防、覺醒、教訓、不要重復和嚴重的問題等)和危險類詞(瘋狂、危險、沉迷、恐怖和陷入困境等),構建了虛擬世界是危險地的場景。與具有消極意義的詞匯相比,客觀、公正的詞匯更能給學生獨立思考、自主評判的機會,更加容易被學生接受。

幾位教師的話語都體現(xiàn)了“教師是導游、學生是游客”的隱喻,但用詞體現(xiàn)了不同的師生關系。T1、T3、T4和T5用we/us/our等詞明顯多于I/me/my(分別是41/22,30/19,30/15和30/16),教師主體地位的弱化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空間和機會,師生之間距離的縮小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交流,架構平等、合作、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T2用we/us/our等詞明顯少于I/me/my(20/64),T6用祈使句多(10句),說明教師的權威意識濃,教師是控制者,是知識的傳授者、示范者。

2.教師話語中深層架構對比分析

教學理念的架構分析。教學理念是人們對教學和學習活動內(nèi)在規(guī)律認識的集中體現(xiàn),同時也是人們對教學活動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態(tài)度和觀念,是人們從事教學活動的信念[31]。大學英語課程所倡導的教學理念是“從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既傳授一般的語言知識與技能,又注重培養(yǎng)語言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轉變”[32],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以交際為途徑”“以應用為目標”“以真實為語境”“以人才素質(zhì)培養(yǎng)為根本”的現(xiàn)代教育理念。T1、T3、T4的教師話語中“看下面的任務,從……開始、繼續(xù)前進、然后……,看一下,地圖,呈現(xiàn)”等詞匯激活的是教師和學生沿著一定的路線一起旅行的場景。同時,“你們?yōu)槭裁床弧抑笇?推薦,你參與/貢獻,分享、匯報成果”等詞匯突顯旅行中的相互合作和共同進步,強調(diào)學習中學生應與其他同伴互動,選擇不同路徑,發(fā)現(xiàn)感興趣的事物時一起討論,向大家匯報新發(fā)現(xiàn)的合作模式。此架構中,教師充當引導者、協(xié)助者、評價者、鼓勵者的角色,教師的協(xié)助、合作角色更加明確,讓學生探究、自主學習,體現(xiàn)“教學是教師引發(fā)、維系、促進學生學習的協(xié)助者”的核心信念。但是,T2、T5、T6教師對語言點的解釋和舉例、對課文文體結構的分析等仍表現(xiàn)出“教師主講”形式、“注入式”教學和“給予知識”的傳統(tǒng)套路,教師是代勞者,學生沒有自主學習的權利和建構知識的機會。因此,兩類教師話語雖然都建構了旅行架構,前者真正實踐了“以學習者為中心”、合作學習和平等師生關系的教學思想,后者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是課堂的控制者”的教學理念。

教學目標的架構分析。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我國社會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32]。視頻中幾位教師本次綜合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閱讀,幫助學生獲得和拓展虛擬世界這一主題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對網(wǎng)絡世界有正確的認識,引導學生對主題進行深刻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同時,通過對文本語言特點的分析、學習,吸收一些新的、重要的語言知識,包括詞匯、語法和隱喻等。6位教師的課堂話語都運用了旅行隱喻,但因教學理念不同,他們在旅行目的的設計和實現(xiàn)過程中突顯的信息亦不同。T1、T5突顯旅行目的——幫助學生習得相關的語言知識和獲得與虛擬世界/網(wǎng)絡相關的知識,旅行需要伙伴——師生、生生合作,探究學習,旅行中的困難和解決方法——虛擬世界的利弊、平衡兩種生活;T3、T4突顯旅行目的——幫助學生習得與虛擬世界/網(wǎng)絡相關的詞匯和分析文章的結構、主題,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旅行中的推進力——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參與;T2突顯旅行中會碰到的困難——虛擬世界/網(wǎng)絡的危害,需謹慎地對待網(wǎng)絡;T6突顯對待旅途風景的差異性——師生對待網(wǎng)絡的不同態(tài)度。

四、結語

教師話語意義的構建是在多個模態(tài)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下達成的。聽覺(言語)模態(tài)仍是教師話語的主模態(tài),但教師也會采用視覺模態(tài)(手勢、面部表情等)協(xié)同構建隱喻。本文以大學英語教學大賽為例探討教師話語中的多模態(tài)隱喻并對比分析隱喻背后的架構,發(fā)現(xiàn)教師采用不同的隱喻和轉喻表達同一主題;教師話語中的不同架構決定了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接受度的高低,反映教師不同的教學理念和教育哲學觀;即使采用了相同的架構和隱喻,因選擇不同的模態(tài),突顯的方面亦不同。我們提倡“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理論,但仍有教師未能真正做到“所信奉的理論”和“實際運用的理論”相一致。課堂教學中的隱喻還會通過PPT、文字、圖像、視頻、音樂和語調(diào)等其他模態(tài)表征,在后續(xù)研究中,筆者計劃對這些方面做更深入的研究。

[1] Cazden C.Classroom Discourse:The Languag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M].2nd ed..Portsmouth,NH: Heinemann,2001.

[2] Chaudron C.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3] Christie F.Classroom Discourse Analysis:A Functional Perspective[M].London:Continuum,2002.

[4] Conrad S.Corpus linguistic approaches for discourse analysis[J].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02(22):75-95.

[5] Fillmore C J.An alternative to checklist theories of meaning [C]//Cathy Cogen,et al.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Berkeley: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1975:123-131.

[6] Forceville C.Pictorial Metaphor in Advertising[M].London:Routledge,1998.

[7] Forceville C. Multimodal metaphor in ten dutch TV commercials[J].Public Journal of Semiotics, 2007,1(1):19-51.

[8] Mittelberg I,Waugh L R.Metonymy first metaphor second:A cognitive-semiotic approach to multimodal figures of thought in co-speech gesture[C]//Forceville C,Urios-Aparisi E.Multimodal Metaphor.Berlin/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2009:297-328.

[9] Musumeci D.Teacher-learner negotiation in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Communication at cross-purposes?[J].Applied Linguistics,1996,17(3):286-325.

[10] Nunan D.Communicative language leaching:Making it work[J].ELT Journal,1987(2):13-145.

[11] Nunan D.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A Textbook for Teachers[M].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 Hall Inc.,1991.

[12] Rampton B,Robert C,Leung C, et al.Methodology in the analysis of classroom discourse[J]. Applied Linguistics,2002,23(3):373-392 .

[13] 郭新婕.英語實習教師課堂話語特征分析——個案研究[J].山東外語教學,2008(6):37-44.

[14] 胡青球.優(yōu)秀英語教師課堂話語特征分析[J].山東外語教學,2007(1):54-58.

[15] 胡學文.教師話語的特征及功能[J].山東外語教學,2003(3):39-43.

[16]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S].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17] 李素枝.中外教師英語課堂互動模式對比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2):34-39.

[18] 徐爾清,應慧蘭.《新編大學英語》課堂會話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3):27-30.

[19] 劉家榮,蔣宇紅.英語口語課堂話語的調(diào)查與分析——個案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4):285-291.

[20] 楊馨.多模態(tài)模式在商務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3(2):158-162.

[21] 劉永兵,張會平.基于語料庫的中學英語課堂的規(guī)約話語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0(4):14-18.

[22] 孫亞玲,傅淳.教學理念辨析[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4(4):133-136.

[23] 咸修斌,孫曉麗.自然模式亦或教學模式——基于大學英語優(yōu)秀教師課堂話語語料的分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5):7-41.

[24] 謝文怡.從英語語音談教師話語的調(diào)整[J].外語電化教學,2005(6):66-69.

[25] 李毅,石磊.教學中的多模態(tài)隱喻——應用隱喻研究的新方向[J].外語電化教學,2010(5):47-49,56.

[26] 許峰.大學英語課堂提問的調(diào)查與分析[J].國外外語教學,2003(3):30-34.

[27] 汪少華.諺語·架構·認知[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6):4-6.

[28] 汪少華.美國政治語篇的隱喻學分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1(4):53-56.

[29] 王曉妍.大學英語口語課堂中的教師話語研究[J].外語學刊,2013(3):119-122.

[30] 張敏.從自然言語與教師話語的風格差異談教師話語的效能[J].外語教學,2002(4):41-44.

[31] 趙曉紅.大學英語閱讀課教師話語的調(diào)查與分析[J].外語界,1998(2):17-22.

[32] 周星,周韻.大學英語課堂教師話語的調(diào)查與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1):59-68.

(責任編輯:李曉梅)

An Analysis of Multimodal Metaphor and Frame of Teacher Talk Based on SFLEP National College English Contest

QIU Yingying1, WANG Shaohua2

( 1.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i’an, Jiangsu 223003, China;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7, China)

On the basis of multimodal metaphor theory and frame theory, six teaching video clips on the same subject are selected as data from SFLEP Na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ontest. 3 multimodal metaphors in teacher talk are summarized, and different frames behind metaphor are contrasted. It is revealed that multimodal metaphor theory and frame in teacher talk reflect teachers’ different educational philosophy. Due to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ologies and objectives, on the same subject teachers choose different multimodal metaphors and frames which account for to what extent the teaching contents gain acceptance with the students. Because of different modes, teachers foreground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same frame and teaching metaphor.

teacher talk; frame theory; multimodal metaphor; educational philosophy

2014-06-18

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生態(tài)語言學視角英漢隱喻認知系統(tǒng)研究”(2013SJD740051)

裘瑩瑩(1981-),女,江蘇淮安人,淮陰工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認知語言學、外語教學;汪少華(1968-),男,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認知語言學與語言教學。

H319

A

1674-0297(2015)01-0127-05

猜你喜歡
虛擬世界導游隱喻
設計讓您在喜愛的虛擬世界中自由奔跑
跟著西安導游吃,準沒錯
紅領巾陣地之小導游
成長是主動選擇并負責:《擺渡人》中的隱喻給我們的啟示
《活的隱喻》
擁抱虛擬 珍惜現(xiàn)實
網(wǎng)約導游
立足現(xiàn)實世界 正視虛擬世界
對《象的失蹤》中隱喻的解讀
“英語導游資格考試”目標引領下的“導游英語”教學模式探索
海阳市| 射阳县| 会昌县| 石首市| 永兴县| 沂源县| 云浮市| 宁海县| 府谷县| 东乡族自治县| 米易县| 平阴县| 贞丰县| 绩溪县| 临沧市| 渭源县| 调兵山市| 新昌县| 江安县| 乌兰浩特市| 上蔡县| 靖远县| 印江| 西和县| 金川县| 老河口市| 株洲市| 灯塔市| 游戏| 正阳县| 武川县| 陇南市| 蓬安县| 大同县| 湘潭县| 青铜峡市| 永丰县| 灵台县| 托克逊县| 山丹县| 德令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