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華
(1.山東大學 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0;2.西安文理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5)
在科技史、經濟史的著述中,最令人激動的事情莫過于科技發(fā)現、發(fā)明和突破。但實際上,技術抵制、技術停滯或技術的緩慢前進卻已是一種司空見慣的現象。威廉·配第曾說,“發(fā)明者發(fā)明創(chuàng)造之后,常常會欣喜與自我陶醉,理想化地認為這些創(chuàng)新會被人們所接受。然而,事實正好相反,人們往往不愿意嘗試這些新技術,更不必說廣泛地使用了。因為這些發(fā)明本身并沒有經歷時間的考驗,潛在缺點也并未暴露……因此,當發(fā)明者最初提出一項新的發(fā)明時,總會受到‘權威人士’的左右攻擊,能夠經受得住這種攻擊的人實在是寥寥無幾”[1]。歷史學家莫里森指出,在整個發(fā)明的過程中,人們常常抵制技術變革,因為它是唯一重要的問題和利益所在[2]10。這些闡述說明了,當一項具有優(yōu)勢的新技術出現時,且使用該項技術的邊際成本為零時,它仍然有可能不被人們所采用。一些先進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被擯棄或拒絕,這已是不足為奇的事。只不過,歷史記載往往更青睞于技術創(chuàng)新,而忽略了技術抵制。為什么大量的新技術在取代舊技術的過程中困難重重呢?對此,我們將予以分析和闡釋。
經濟原因是產生技術抵制最重要的因素。經濟學家喬爾·莫基爾說道,“我們通常認為,技術進步能夠促進經濟福利水平的提高。然而,新技術的采用會造成某些群體的福利受損。并且,創(chuàng)新者常常需要對抗那些壓制新技術的利益集團的傷害。新技術帶來了矛盾的境況:收益呈現分散態(tài)勢,而損失呈現集中態(tài)勢。因此,利益受損的人們有可能集中起來,力圖抵制與消除技術進步”[3]。一般而言,節(jié)約型的技術進步會減少對勞動力的需求,增加工人失業(yè)的數量。這一觀點在李嘉圖的經典著作《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得以清晰闡釋。技術進步后,特別是機器大生產代替手工勞作后,生產效率迅速提高,勞動力需求量相對減少,造成一些人經濟福利的減少與惡化,受損者自然而然地會發(fā)起對新技術的抵制。由于經濟利益而產生抵制與限制新技術的例子屢見不鮮,如英國的盧德運動,再如2013 底美國的反高科技示威游行,其時高科技行業(yè)的發(fā)展拉大了貧富差距,舊金山和奧克蘭市的抗議者們圍堵了谷歌、蘋果等科技公司員工的班車,至2014年,反高科技企業(yè)的示威行動蔓延至西雅圖。零散個體可以發(fā)起技術抵制,行會組織亦可以發(fā)起技術抵制。行會在最初建立時,是為了執(zhí)行一些正當的功能(如信息交換場所、互幫互助的支撐組織、協(xié)調培訓等)。然而,在數百年的歷史演進中,行會為加強壟斷地位和確保自身的經濟利益,發(fā)展成非常保守的組織。行會羈絆了技術進步致使技術停滯不前。學者赫爾曼·凱倫本茨認為,“為了確保內部成員的利益,行會強烈地抵制新技術、發(fā)明者和外部人員”[4]。如作為歐洲最保守的行會之一的印刷行會,它就禁止任何技術方面的革新。1772 年,印刷行會還訴諸法律,禁止在行會內使用得到改良的印刷機[5]。綜上所述,新技術出現后,舊有機器或舊技能過時、失效。所以,專屬技能的擁有者更有動機去抵制那些致使其設備或技術價值降低的任何事情[6]40。
一般而言,政府為了自己的政治、經濟利益,也會盡力阻止技術進步。Mazur 教授談到,“廣義政治活動的一種特殊情況即是對新技術的反抗,通常,這些政治活動也被視為‘特殊利益’的政治學”[7]。莫里森指出,“中產階級把發(fā)明視為敵意性的行為,因為他們既有的生活范式被發(fā)明所打亂”[2]。政府的長久生存之道是延續(xù)慣習與已有規(guī)范,偏離軌道的事情都會被極力制止。譬如,日本德川幕府時代,幕府管制了槍支的使用,平民百姓不得私藏武器,這就確保了幕府是唯一的武器使用者[8]。1865 年,英國政府認為汽車是危險的,于是通過了紅旗法案,規(guī)定了汽車的行車速度,使得馬車以外的交通工具難以生存,嚴重阻礙了早期英國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梢哉f,政府或官僚機構的集權程度越高,實力越強大,技術進步的阻力就越大。在帝制中國時期,獨裁政府排斥思想不軌者或政見不軌者,他們更愿意選擇一種可控的穩(wěn)定環(huán)境。同樣是1865年,英國商人杜蘭德在天子腳下的宣武門外修建了第一條小鐵路,被清政府以“觀者駭怪”為由,勒令拆掉。傳統(tǒng)中國的技術進步是自上而下的,技術變革會被政治體制消化掉,不會干擾既有的秩序。所以,一個中央集權的強大政府更有力量,它能夠經得住暴亂,經得住技術現狀所施加的壓力,有更強的忍受經濟停滯不前的能力,他們更有可能采取行動阻止技術進步。
技術為政治所限的另外一些原因是許多的技術隸屬于公共部門,也就是說,只有獲得政府當局的批準,才有可能改變公共交通、公共衛(wèi)生、公共教育等部門中所使用的技術。20 世紀初,連續(xù)瞄準的槍炮是較為先進的武器,美國海軍引進它受到了層層抵制,問題的解決是下級官員越級反映給羅斯福總統(tǒng),反對的力量才得以制服[2]17-44。近年來,疫苗、藥物和診斷包等產品的開發(fā)在巴西有了顯著進展。然而,這些技術的專利審批需要7 年,臨床實驗的審批過程則需要更長的時間,政府的批復效率無疑抑制了新技術的使用。此外,新技術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如果政府對此方面的知識較為欠缺,則會加強政治層面的抵制;政府制定的保護國內產業(yè)的關稅政策,實質上是抵制了國外先進技術,保護了本國過時技術。
技術落后的社會更容易抵觸外來先進技術。先進技術的引進有時會伴隨著外來文化的滲透與政治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曾幾何時,東方人和伊斯蘭人都認為,“我們不需要這些發(fā)明”,沒有什么要向“野蠻人”學習,其高傲與懷疑的思想態(tài)度顯露無疑。帝國主義憑借先進的技術,向落后國家推行文化滲透,于是,外來價值與西方政治霸權引發(fā)人們強烈的反感情緒[9],一些國家對西方技術的抵制已經成為公開的行為。20 世紀60 年代,當第一批電腦和計算機控制的機器被推向市場時,德國社會呈現出落后、保守與拒絕的狀態(tài),人們想象著可怕的景象——工廠里沒了工人,機器人成為就業(yè)者的克星。而美國卻看到了巨大的商機,于是便成就了今天它對這個行業(yè)的主導地位。
新技術也對我們的社會環(huán)境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為了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環(huán)境保護運動和動物權利運動組織發(fā)起了諸多的抵制。比如,抵制高效殺蟲劑,還有核能抵制等,動物成為人類的占有物。同樣,存在20 多年的反風電組織,他們基于風電對社會環(huán)境所產生的副作用展開了多種激烈的抵制活動。此外,技術進步也影響了生產力與就業(yè)的地區(qū)分布。技術變遷后,家庭與作坊(工廠)出現越來越多的空間分離,工人從一個地方遷移到另一個地方,或從農村流入城市。技術進步破壞了傳統(tǒng)社區(qū),不可避免地引起一部分人的不滿,產生對技術的反抗與反對??偠灾夹g變遷帶來了更多全球性風險,加深了人們對現代科技發(fā)展模式的質疑和反思,同時也意味著我們將會更加理性地對待科技創(chuàng)新。
對技術的恐懼與抵制還有宗教信仰方面的因素。努力克服宗教方面的巨大障礙,是技術革新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宗教信仰視周圍的物質環(huán)境為神圣的、超經驗的、超世俗的,視先知們的思想為絕無錯誤的。文藝復興時期,在宗教勢力的統(tǒng)治下,著名科學家布魯諾由于堅定自己的信念,宣傳哥白尼學說,反對托勒密地心體系,被宗教裁判所處以火刑。當今,麻醉藥已經有效地運用于醫(yī)學,然而19 世紀初英國科學家戴維發(fā)明麻醉藥時卻沒能運用于臨床醫(yī)學。因為基督教宣揚人活著是為了贖罪,忍耐與承受痛苦的人才能到達天國。因此,麻醉藥是禁用的。還有其他的一些宗教,如伊斯蘭教、猶太教和希臘正教,對科技創(chuàng)新無任何好感。他們認為,先知們已經早于我們平常人認識、了解了世界,挑戰(zhàn)先知們的觀點無異于是冒瀆圣人,會遭天譴。宗教敵視技術變革與變化,抑制了創(chuàng)新者的激情 。
人們對于新奇事物的抵制還來自于保守的文化價值觀。有的科技研究者,由于的思想里存在著一些先入為主的理論知識,導致與一些真理性的科學知識失之交臂。第谷否認哥白尼學說;瓦特固執(zhí)地拒絕接受高壓發(fā)動機;1999 年,美國火星氣候探測器發(fā)射失敗,因為美國國家航天局的飛行系統(tǒng)使用的是公制單位,而制造太空飛船的工程師使用的是英制單位,工程師們從小接受的文化教育使他們完全排斥公制單位。傳統(tǒng)文化總體上趨于穩(wěn)定與保守,一些叛逆與變化的行為將會招致風險。在古印度,宣傳或傳播新知識的組織極為少見,一條不可逾越的社會鴻溝橫亙在工人和理論家之間[6]41。此外,“印度的種姓等級體系是一種極為僵化保守的制度,個人的歸屬與成就被囊括在這種等級體系中,革新與創(chuàng)新因此被忽略[10]。而在工業(yè)革命時期,一些頗具影響力的哲學家、教育家、散文家、詩人組成了文化聯(lián)盟,從文化及審美的角度表達了對新技術的厭惡①社會評論家柯貝特認為新的工業(yè)體系是社會不平等和貧困的根源;思想家卡萊爾則批評技術使人際關系疏遠;拉斯金、莫里斯和阿諾德的著作則成為19 世紀中葉之后日漸發(fā)展的排斥技術運動的核心思想??梢姡夹g的發(fā)展與一定時代、文化中的人們的生活分不開,不同的文化對技術的選擇有著強烈的文化特色。
技術抵制產生的各種表象因素(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相互交織與重疊,共同對新技術產生抵制作用。簡言之,技術抵制的產生是一個多因素的、動態(tài)的、復雜的歷史過程。
不難看出,表象原因是在表面與一般的層次上來探討技術抵制的。為了對技術抵制作出更加充分有力的解釋,有必要探討其產生的深層因素。
演化經濟學家納爾遜認為,技術是以進化的方式發(fā)展的。1776 年,斯密提出了“看不見的手”的重要經濟思想——市場遵循一定的經濟規(guī)律,實現健康、秩序的發(fā)展,這也是經濟活動的自組織。自組織系統(tǒng)在人類社會中普遍存在,如科學、技術、語言、行業(yè)自組織系統(tǒng)。自組織系統(tǒng)一般會從混亂無序自動調整到穩(wěn)定有序的狀態(tài)。從本質上講,技術是具有內在邏輯性的,它有自己的進化方向,遵循著一定的演化規(guī)律。它在發(fā)展平穩(wěn)后,就會抵制各種變動與變化。而技術創(chuàng)新是對原有范式的改變,類似于生物變異,是不受歡迎的。美國社會學家Barber 指出,“科學世界中已建立的科技規(guī)則和現存的意識形態(tài)對創(chuàng)新的抵制通常是很強大的”[11]??茖W哲學家約翰·齊曼則談到,每個科學家都在他所處時代的世界圖景下,通過正規(guī)教育和研究經歷成長起來,因此他不能欣然贊同與他所學所愛有明顯變動的陳述,除非有意想不到的發(fā)現或預言被完全證偽這樣有說服力的事件[12]。從另一個角度看,之所以社會在接受新技術的過程中存在著惰性,是由于新技術會帶來社會各方面的沖擊,而抵制則延緩了這種沖擊。技術抵制產生了內聚力,制約著變遷的數量和速度,穩(wěn)定著現有的體系??傊夹g發(fā)展變遷的演化模式為:技術發(fā)展的平穩(wěn)期—→技術變革(加速進步)期—→技術抵制與技術受阻時期—→技術停滯或緩慢前進時期(穩(wěn)定時期),周而復始不斷循環(huán)。
路徑依賴是美國經濟史學家Paul A David 和美國圣達菲研究所教授WBrian Arthur 在20 世紀80 年代先后提出來的。簡單地說就是人類社會中技術的演進類似于物理學中的慣性,一旦進入某一路徑,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傲晳T”使人們更愿意保有現狀,不愿變革。即使有了更好的技術替代方案,既定的路徑也很難發(fā)生改變,即形成一種被Arthur 教授所指稱的“不可逆的自我強化趨向”。采用現有技術的收益遞增(造成積極的正反饋)就會導致創(chuàng)新鎖定于非優(yōu)的、低效率的技術,并阻止采用好的、優(yōu)越的技術,并最終造成技術創(chuàng)新的低效率[13]。如QWERTY 鍵盤和DSK 鍵盤之爭、Sony Betamax 和VHS 錄像帶之爭,核反應堆采用非優(yōu)的輕水反應堆技術,都說明了路徑依賴導致技術鎖定于低效的、非優(yōu)的技術,結果是新的可替換的優(yōu)勢技術不能得到推廣和應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技術前進的步伐。
事實上,現有的舊技術和遭受抵制的新技術共同交織促進了技術發(fā)展,我們看到了保守觀與進步觀的辯證存在。盡管技術在進步的過程中受到各種抵制行為的影響,但是,各個國家的技術進步在20 世紀都越來越快。我們試圖從一個古老的辯證觀出發(fā)看待技術創(chuàng)新與抵制:從長期看,沒有什么比成功更失?。?]43。休謨也曾說道,“當藝術和科學在任何國度達到完美境地之后,它們會自然走向衰落或者說必然走向衰落,并很少在它們以前曾經昌盛過的國度里復興”[14]。技術的發(fā)展過程依循了古老的辯證觀。技術變革是不均勻的、間歇式的,技術的高創(chuàng)造力只出現在短暫的時期內。從11 世紀起,世界科技中心一直是變動不居的。最初,意大利占有了技術上的領導地位;在地理大發(fā)現時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為了技術先聲;后來技術中心又轉移到了荷蘭等低地國家;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時期,英國成為世界科技中心,再后來又轉移到法國、德國和美國。所以莫基爾認為,工業(yè)革命最初加速了英國的經濟增長,但由此而產生的利益群體卻逐漸轉變?yōu)榧夹g進步的負能量,美國隨后取代了英國成為世界經濟中心。各個獨立的政治實體彼此之間的較量促進了科技的發(fā)展,只要是有一個國家成為科技先導,別的國家也會競相效仿和追趕。然而,無論哪一個社會,技術進步都為自身的滅亡創(chuàng)造了條件。新技術逐漸轉化為舊技術,技術變革的支持者逐漸轉變?yōu)槔媸匦l(wèi)者,且會抵制新一輪的技術變革。所以,一個國家的技術創(chuàng)新受阻并且創(chuàng)新高峰期過后,還會有別的國家接過技術創(chuàng)新的接力棒,使科學技術能夠持續(xù)發(fā)展進步。從辯證哲學的角度看,技術創(chuàng)造了最終毀滅自身的力量[6]44。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發(fā)現:第一,技術史并非充滿著一個個革新的勝利。社會的技術抵制/技術進步=經濟因素的技術抵制+政治因素的技術抵制+社會因素的技術抵制+文化因素的技術抵制-技術創(chuàng)新。如果公式結果為正數,則技術抵制或者說保守主義一方勝出;但如果在僅僅依靠市場仲裁的情況下,勝出方為新技術,公式結果為負數。通常情況下,雙方的博弈總是在非市場的情境下進行?,F實中,往往把技術的發(fā)展理解成一個進步的、改良的故事,輝格主義的理解容易使人步入誤區(qū)??茖W技術的發(fā)展并非是被一個個激動人心的革新勝利包圍著。事實上,新技術就像一棵脆弱的植物,它能夠輕易地被較小的外部變化所抑制。由于這些抵制的障礙,技術發(fā)展有可能會放緩甚至停滯。第二,技術的發(fā)展是創(chuàng)新與抵制斗爭的歷史。在任何社會中,總會存在著抵制技術變遷的強大力量。從本源上講,技術是人對自然界的利用,是人與自然的博弈。實質上,技術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博弈。或者說,技術進步表現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腦力勞動創(chuàng)新期,自然界的阻力被創(chuàng)新者克服,勝利與快樂激蕩于創(chuàng)新者心間;第二階段是斗爭期,創(chuàng)造出新技術后,人們的冷漠、嫉妒和邪惡包圍著創(chuàng)新者,更有利益集團秘密或公開地反對新技術。這一時期是創(chuàng)新者與抵制者斗爭的可怕時期。新技術最終獲得成功的代價便是一些人或多或少的犧牲[15]。技術進步與抵制是一場復雜的、動態(tài)的斗爭與博弈。第三,技術進步不是帕累托改進的。帕累托改進是指,假設在可分配的資源固定的情況下,從一種可分配狀態(tài)到另一種狀態(tài)的變化中,在沒有使任何人情況變壞的前提下,使至少一個人變得更好。采納新技術之后,生產效率得以提高,社會總產出增加。然而,新技術對于社會中的不同群體來說,它并不是帕累托改進。不同群體分配到的新技術所帶來的社會產出不同,在特殊優(yōu)勢的技術與不可轉換的資本存在的情況下,肯定會有失敗者,沒有人能夠在完全不損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提高自己的福利狀態(tài)。也就是說,“無人受害”的標準過于苛刻,現實中很難完全達到。勞動經濟學家在20 世紀90 年代就形成了共識,技能偏向型技術進步導致勞動力市場在一定時期內增加了對高技能勞動者的需求,壓縮了對低技能勞動者的需求,從而加劇了工資不平等[16]。正是由于技術進步不是帕累托改進,所以在現實生活中,往往通過補償失敗者來達到帕累托最優(yōu)。如在水資源開發(fā)時,下游獲利地區(qū)給予上游受損地區(qū)一些必要的補償,以便能夠實現帕累托最優(yōu)。但是,當沒有對失敗者進行補償時,就極有可能產生抵制行為,技術抵制是個體最大化自身效用的理性行為的結果。
今天,對于新技術的擔憂抵制仍然隨處可見,它已是存在于社會的客觀事件。但是,技術抵制、技術停滯與緩慢發(fā)展仍然是我們所不希望看到的。通過一些對策與措施,可以相對地規(guī)避上述問題。
其一,開放的經濟環(huán)境。技術進步是“進化變化,追求利潤的過程”。在開放、自由的經濟社會中,技術抵制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規(guī)避:(1)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需求可以極大地促進技術進步,遏制技術惰性。(2)機器替代工人的狀況,只是一種給被替代者團體帶來痛苦的臨時的非均衡狀態(tài)。從長期看,新機器的使用使生產率提高,產品價格下降,消費需求增加,產品產出和人員就業(yè)率也會因此而上升,即所謂的新機器補償機制。勞動經濟學家的研究發(fā)現,新技術的使用大體上與實際崗位的增長相關,因技術進步被排擠的勞動力可以獲得新的就業(yè)機會。(3)新機器的使用會導致過時機器的所有者承擔一定的損失,在開放的經濟環(huán)境下,他們可以通過以較低成本購買到能帶來較高利潤的新設備,擴大生產規(guī)模彌補損失,同時增加就業(yè)機會,即所謂的新投資補償機制。如水磨坊工廠被廢棄后,使用水力的工業(yè)家很可能會因此遭受損失,但是他們可以通過購買蒸汽技術使本身損失得以補償。(4)對利益受損者進行補償。如現代西方經濟中的農場資助與福利體系,補償和安撫了在迅速工業(yè)化進程中處于劣勢的團體。(5)保持與其他國家的貿易、科技交流與合作。開放和利用外部知識和創(chuàng)意能夠促進創(chuàng)新,處于一個全局互動系統(tǒng)中的經濟體比單一封閉的經濟體更有利于推動技術進步,減少抵制。
其二,合理配置政治權力。政府應當科學分解與合理配置權力,有效防止權力集中掌握在少數人特別是“一把手”手中。技術進步或技術抵制不能僅僅依靠某個領導者個人的判斷與決策??傮w而言,分權系統(tǒng)比集權系統(tǒng)更能有效推動技術進步,防止技術抵制。通過采取人事分權與地理分權的措施可避免權力過分集中。此外,良好的政治制度是技術進步的牽引器。英國工業(yè)革命不同尋常的成功正是其政治結構的函數,政府不支持旨在減緩工業(yè)革命進程的任何企圖。因此,政府應在維持社會和平安定的條件下,通過要素激勵和相關的政策調控促進科技進步。如知識產權保護、科學技術的資金政策支持以及合作研究開發(fā)及特許使用權等一些內部機制。針對技術創(chuàng)新中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因素,政府應加大資金補償機制,建立政府、企業(yè)等多方參與的擔保機制,完善救助保障機制??傊?,好的政治制度能夠提高說服力度,迫使現有既得利益者放棄抵制,促進新技術擴散。
其三,拓寬科學認知基礎。社會與文化層面的技術抵制,多是源于人們對新技術不確定性與技術負效應的恐懼、擔憂,人們更愿意依循一條保守主義的路徑??茖W認知基礎的拓寬,可以幫助我們減輕這種恐懼與擔憂。首先,拓寬科學認知基礎,可以獲得更多的、不同的有用技術,解決技術負效應的方法才有可能真正出現。而且,新技術的創(chuàng)新應當以可持續(xù)發(fā)展為其建構的內容和運行的目的,實現“自然-社會-科技-經濟”的共生與發(fā)展。其次,拓寬科學認知基礎意味著涉及技術工藝中的很多知識已經得到認識,對技術未來不確定性的心里恐懼就會減輕,我們才能在此基礎上更好地開展技術創(chuàng)新。相反,如果科學認知基礎不擴展,會逐漸拖垮技術增長的態(tài)勢,技術發(fā)展最終進入停滯狀態(tài)。如對疾病的病原學有了更好的認識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抗生素,而不是采用順勢療法或者基督教信仰療法。擴展科學認知基礎的途徑有:(1)發(fā)展與弘揚科技文化,突破保守文化,形成崇尚創(chuàng)新、勇于創(chuàng)新的社會觀念,建立激勵創(chuàng)新、保障創(chuàng)新的社會制度;(2)大力支持科學研發(fā)機構,加大科技基礎教育和科技職業(yè)教育的投入力度;(3)一個國家的科技進步,除了廣大科技從業(yè)者在科學技術高峰上的不斷攀登以及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外,還取決于整個社會對科學技術的價值觀。我們應該積極開展民生科普活動,切實提高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素質,推動社會技術進步。
[1]PETTY W.A treatise of taxes and tontributions[M].London:Obadiah Blagrave,1679:85.
[2]MORISON E,MEN E.Machines and modern times[M].Cambridge,MA:MIT Press,1966:17-44.
[3]喬爾·莫基爾.富裕的杠桿[M].陳小白,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8:199.
[4]KELLENBENZ H.Technology in the age of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1500-1700[C]//CARLO M C.The fontana economic history of europe.London:Fontana,1974:243.
[5]DAUMAS M.A History of technology and invention:The expansion of mechanization,1725-1860[M].New York:Crown,1979:658.
[6]趙華.論技術進步的抵制及哲學反思[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4(8)3:9-44.
[7]MAZUR A C.Controlling technology[C]// ALBERT H T.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6th ed.NewYork:St.Martin’s Press,1993:217.
[8]PERRIN N.Giving up the gun:Japan’s reversion to the sword,1543-1879[M].Boston:David R.Godine,1979.
[9]HEADRICK D.The tools of empire:Technology and european imperialism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M].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382.
[10]JONES E L.Growth recurring:Economic change in world histor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103.
[11]BARBER B.Resistance by science to scientific discovery[C]//BERNARD B,WALTER H.The sociology of science.NewYork:Macmillan,1962:539.
[12]約翰·齊曼.可靠的知識[M].趙振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10.
[13]姜勁,徐學軍.技術創(chuàng)新的路徑依賴與路徑創(chuàng)造研究[J].科研管理,2006(3):36-41.
[14]HUME D.Of the rise and progress of the arts and science[C]//EUGENE F M.David Hume essays:Moral,political and literary.Indianapolis:Liberty Fund,1985:135.
[15]KLEMM F.A History of western technology[M].Cambridge MA:MIT Press,1964:346.
[16]許志成,閆佳.技能偏向型技術進步必然加劇工作不平等嗎[J].經濟評論,2011(3):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