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國標
摘 要:感恩教育是中學德育的重要平臺,語文課是感恩教育的重要資源,而充分發(fā)掘中學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對學生進行感恩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教育也理所當然的成為每一位語文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關鍵詞:初中語文;感恩教育;感恩行動;滲透教育
“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的定義是:樂于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且回饋他人,它是一個舶來詞,但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早就有感恩教育的元素,我國的感恩教育源遠流長,元代郭居敬輯《二十四孝》,“滴水之恩,涌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等古訓流傳至今。這些都反映了我們先人對感恩的推崇??稍诂F代,“感恩”正在缺失,在嬌慣和溺愛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們,一切活動都以自己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在學校則目空一切,他們不知尊敬師長,把父母為之的付出看得理所當然,自私自利,只知索取,不知道奉獻,這對于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來說,是多么危險,多么悲哀呀!
語文課標指出:“應該重視語文語言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重視人文教育”。初中的課文大都文質兼美,內涵豐富。文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教育內容,同時,課堂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而感恩教育是一種以情動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種以德報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以人性喚醒人性的人性教育,在大力倡導建立和諧社會的今天,只有培養(yǎng)出具有無私奉獻精神,懂得回報社會的接班人和建設者,建立和諧社會的理想才會實現。所以,語文教師更應該責無旁貸地抓好德育工作,深挖語文教材中德育教育的資源,有機的滲透感恩教育,引導學生學會感恩。
初中語文教科書中所表現的“恩”是豐富多彩的。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感恩教育素材,讓學生感知“恩”。
大自然無論是一花一草,還是和風細雨,都是大自然賜給我們的禮物,她還以壯美的山川,浩瀚的大海陶冶著我們的情操,開闊著我們的胸襟,哺育著我們的精神。在《與朱元思書》中,仕途失意的吳均,看到自富陽至桐廬一帶,時而波平如鏡,時而湍急奔騰的異水,看到卓爾不群,奮發(fā)向上的奇山,不禁發(fā)出了“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的感慨。為政清廉,體恤民情,力主改革而屢遇奸佞誣謗,數度被貶的范仲淹。在登上岳陽樓后,看到那“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的巴陵勝狀,不禁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眮韯衩阌讶撕妥悦恪_@就是自然之恩。
“哀哀父母,生我夠勞”,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教科書中多角度的表達了父母之恩?!侗秤啊分械母赣H,遭遇雙重災禍,祖母死了,差使也交卸了,陷入了困境,仍然強忍悲痛,寬慰兒子,送別時吃力的爬過鐵道為兒子買橘子。胡適的《我的母親》中,母親用舌頭舔我的病眼,對“我”嚴格要求,為了教育我做人,寧愿自己受委屈……都能讓人感受到偉大的父母之愛,偉大的父母之恩。
祖國是具體可感的,祖國不僅是疆土,還有文化和她的萬千子女,我們不僅要從描寫祖國各地風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國的地大物博,更要從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國的博大精深,豐富底蘊,從祖國的優(yōu)秀兒女特別是在祖國危難時刻為祖國而獻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國的凝聚力和無盡的恩情。李大釗的《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讓我們感受到了我們民族雄健的精神和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這就是祖國之恩。
我們不僅要把學生培養(yǎng)為有個性的人,還要把學生培養(yǎng)為社會人,教育學生愛社會,愛人類,培養(yǎng)學生博大的胸懷。我們要引導學生從《藤野先生》中,感知師恩。從《羚羊木雕》中感知友恩……這就是社會之恩。
在學生感知“恩”的基礎上,教學中要組織一些感恩體驗活動。
1.通過口語交際,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谡Z交際是語文聽、說、讀、寫四大基本能力中的重要能力。語文課堂上的口語交際,必然與課文的特定語境有著密切的聯系,強化口語交際的活動,學生反反復復地說,接觸的全是課文中的語言,就能使學生從說話訓練中達到涵詠于課文示范語言的目的。如:在上口語交際課《尋覓春天的足跡》時,讓學生感受到春天的美麗,再引導學生感恩大自然,感謝大自然給我們創(chuàng)造了美麗的生活環(huán)境。同時,讓學生感受到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
2.通過書寫感恩,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把感恩僅僅停留在嘴邊是遠遠不夠的。關鍵還要在具體的行動中表現出來。因此,在課堂上要抓住機會,激勵學生在生活中去感恩別人。在上完《背影》后,就布置學生帶著課堂上的感動,回去好好回憶一下,父母在你的成長過程中給過的關心和幫助,給父母寫一封感恩信,替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于是,學生們帶著一種感恩的心情,為父母整理房間,捶背倒茶……而這封感恩信也是寫得最好的最能體現同學們真情實感的一篇文章。
3.通過把感恩付諸實際行動,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社會實踐是實施感恩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語文作為一門得天獨厚的課程,為學生提供了貼近生活的最大可能。語文只有和生活緊密結合,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優(yōu)勢。在實施感恩教育的過程中,我抓住一切機會,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組織演講、征文比賽、學唱“感恩”歌曲、組織“感恩”為主題的創(chuàng)意黑板報設計評價等。這樣不但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使他們在活動中從感激父母,老師開始。由近及遠,再引導學會感激他人,感激社會,感激一切為自己的健康成長付出心血和汗水,提供服務和幫助的人。這樣,隨著感恩教育的深入開展,學生們認識到自己成長道路上,得到的幫助太多了,需要感激的人和事太多了。于是自覺地表示要努力學習,用實際行動來報答父母的恩情,報答老師的培養(yǎng),報答所有關心自己的人。這樣學生就能永懷感恩之心,常做感恩之事,形成了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學生素質得到全面的提升。
總之,感恩是人類美好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孩子心靈的燈塔。感恩教育需要教師用適當的方法點撥學生,培養(yǎng)學生擁有感恩意識,讓他們知恩圖報,并通過一系列感恩教育行動讓學生明白“只有心懷感恩,才能滋潤生命”的道理,這不僅是語文教師也是其他所有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文獻:
[1] 茍昌革;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感恩教育探索[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王荷萍;;語文教材中的感恩教育[J];新課程(上);2011年12期.
[3] 李穎菁;初中語文課程中的感恩教育[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4] 周偉奇;;如何讓學生樂于感恩,善于感恩[J];中學時代;2013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