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世東,廖路花
(1.東北電力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吉林吉林132012;2.東北電力大學自動化工程學院,吉林吉林132012)
煤氣化廢水主要來自煤氣發(fā)生爐的煤氣洗滌、冷凝以及凈化等過程。廢水中污染物濃度的差異主要與煤的種類、成分、氣化工藝及操作等因素有關。其水質(zhì)極其復雜,煤氣化廢水的污染物一般由NH+4-N、酚類化合物、硫氰酸鹽、氰化物、硫化物、多環(huán)芳香族化合物及含氮的雜環(huán)有機化合物等組成,基本上所有的煤氣化廢水都具有-N、酚類及油份濃度高、有毒及抑制性物質(zhì)多、可生化性小等特點,故生化過程中難以實現(xiàn)有機污染物的完全降解,其排放對環(huán)境會造成嚴重污染,是一種典型的高濃度、高污染、毒性大且難生物降解的有機工業(yè)廢水[1-5]。
廢水的水質(zhì)特征決定了它的特殊處理方式。一般地,煤氣化廢水處理分為一級處理、二級處理、三級處理[6-8]。一級處理主要是著眼于有機物質(zhì)的回收利用,如酚、氨的回收。并且前期的脫酚、蒸氨等化工產(chǎn)品的回收工序亦是污染控制的核心,二級處理即生化處理只占總負荷的20% ~25%。而三級處理主要為實現(xiàn)對COD的進一步去除以及降低廢水色度等問題而設置的。
針對煤氣化廢水的情況,為實現(xiàn)氨氮回收的價值及減輕廢水排放對環(huán)境造成的負荷影響,本實驗研究旨在探討影響脫氨的幾個因素,包括溫度、pH值及曝氣量,并通過正交試驗確定影響脫氨效果因素的主次順序,從而獲得一個高效的脫氨工藝參數(shù)組合。同時,試驗也分析了氨氮去除率隨時間的變化關系,為實現(xiàn)經(jīng)濟吹氨提供技術支撐。
由于水—氣間界面的相互作用,據(jù)亨利定律[9]:,其中 KH為亨利定律常數(shù),PNH3為氨的分壓,R為熱力學常數(shù),T為熱力學溫度,(NH3)g為氣相中的濃度。所以通過改變氣相中NH3的濃度,以改變液相中NH3的濃度。在液相中,氨氮主要以和游離氨形式存在,兩者保持平衡。由可知,通過在堿性條件下使用空氣吹脫,吹脫過程中不斷排出氣體,增加氣相中的氨氣濃度,進而增加液相中NH3的濃度。氨吹脫是一個傳質(zhì)過程,推動力來自空氣中氨的分壓與廢水中氨濃度相當?shù)钠胶夥謮褐g的差,利用載體空氣的推動作用下,可不斷地將廢水中溶解的NH3不斷穿過氣液界面轉(zhuǎn)移到氣相中,使廢水中的氨得以脫除[10-12]。
試驗中所用的廢水取自某煤氣化廠,廢水已經(jīng)過酚回收處理。廢水的幾個主要的污染物指標分別為:CODcr為10 533.6 mg/L,總酚 1 274.2 mg/L,揮發(fā)酚 332.97 mg/L,總氮 613.14 mg/L,氨氮 418.8 mg/L。試驗過程所用到的設備包括簡易曝氣頭、恒溫水浴鍋、pH測定儀及721型可見—紫外分光光度計等。
水質(zhì)分析方法采用《水和廢水監(jiān)測分析方法》[13],其中CODcr檢測采用重鉻酸鉀法,總酚測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揮發(fā)酚的測定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直接光度法,總氮的測定采用堿性過硫酸鉀紫外分光光度法,氨氮的測定采用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測定原理是根據(jù)水中的氨氮與納氏試劑作用生成棕黃色膠態(tài)化合物[Hg2ONH2]I:NH3+2K2HgI4+KOH→[Hg2ONH2]I+7KI+2H2O,在410 nm 波長下,測定吸光光度值,用標準曲線法求出水中氨氮的含量。
試驗采用正交法,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三個因素分別為溫度、pH值及曝氣量。溫度的選用的水平為:25℃、30℃、35℃,采用普通水銀溫度計進行測定;pH值選用的水平為:10、11、12,采用雷磁PHS-25酸度計進行測定;曝氣量0.4 L/min、0.8 L/min、1.33 L/min。每次試驗采用1 L的大燒杯取400 mL的煤氣化廢水,調(diào)節(jié)廢水的pH值后,置于恒溫水浴鍋中,然后分別在不同的溫度、曝氣量下進行試驗。試驗過程中,每10分鐘取一次樣進行分析以測定氨氮的含量,同時為分析氨氮去除率隨時間的變化關系,進行了試驗的補充。
為考察煤氣化廢水脫氨效率,以溫度、pH值、曝氣量三個因素安排正交因素表L9(33),表1為進行脫氨試驗,試驗時間為60 min,如表2所示。
表1 正交試驗因素和水平
表2 正交實驗方案與結果
(續(xù))表2
表2為正交試驗計算結果,由表可以看出,對脫氨結果影響最大的是B(pH值),其次為C(曝氣量),最后是A(溫度)。最適宜的工藝參數(shù)為A3B3C3,即pH值為12、曝氣量為1.33 L/min、溫度為35℃時,脫氨效果最好,氨氮去除率約為43%。
根據(jù)上述結果,取處于最適工藝參數(shù)進行驗證,結果見表3。由表可看出,氨氮去除率均在43%左右,這與正交試驗結果基本一致。3次試驗的氨氮去除率分別為在43.7%,43.5%,43.1%。這驗證了正交試驗所得工藝參數(shù)的正確性。
表3 正交試驗的驗證結果
為進一步探討時間對氨氮去除效果的關系,在兩種工藝參數(shù)條件下分析氨氮去除率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分別在pH值為12.06、曝氣量為1.33 L/min、溫度為35.4℃;pH 值為 12.03、曝氣量為 1.33 L/min、溫度為25.0℃對廢水進行兩小時的吹脫試驗,2 h后測得廢水pH值分別為9.88和10.0。氨氮去除率隨時間變化關系如圖1所示,由圖1可知,在60 min前,T=35℃與T=25℃的氨氮去除隨時間的變化率相當,而在60~120 min,T=35℃條件下的氨氮去除變化率大于T=25℃的。說明氨吹脫在60 min內(nèi),氨氮的去除率主要受pH值控制,而兩種條件下的pH值相同,故氨氮去除率隨時間的變化時相當?shù)模?0~120 min,氨氮的去除率主要取決于溫度,所以T=35℃時脫氨效率要高于T=25℃的。
圖1 氨氮去除率隨時間的變化關系
圖2 不同pH值下氨氮去除率隨時間變化關系
筆者在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在較低pH值條件下,氨氮去除率并不是隨時間的延長而增加的,出現(xiàn)了反?,F(xiàn)象。如圖2所示。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之一是隨著曝氣時間的增加,在堿度不足時,反應朝逆向移動[14-15],原因之二是廢水中含有一定濃度的硫氰酸鹽[16],存在氧的條件下,硫氰酸鹽先被水解為氰酸鹽和硫化物,然后氰酸鹽再次水解為氨根和重碳酸根,總反應式可以如下表示H+。圖中3個試驗都是在T=25℃,曝氣量為0.4 L/min下進行,不同的是pH值。由圖可知,pH=9.0時,氨氮去除率隨時間波動最為劇烈在30 min時,氨氮濃度反而比原水的大。在60 min時,pH值變?yōu)?.61,可推測硫氰酸鹽的最大水解度是發(fā)生在8.6到9.0之間。所以,若要在較低pH值下去除小部分氨氮,吹脫時間不要過長,可控制在半小時內(nèi)。
同時試驗證明,,可以減弱硫氰酸鹽、氰酸鹽的水解作用,隨著溫度及曝氣量的增加,氨氮去除率基本隨時間的增加而增加,反常現(xiàn)象逐漸減弱,當T=35℃,曝氣量為1.33 L/min條件下,反常現(xiàn)象消失,如圖3所示。其中試驗1條件:T=25℃,pH=10.05,曝氣量為0.4 L/min;試驗2條件:T=30℃,pH=10.03,曝氣量為 0.8 L/min;試驗3 條件:T=35 ℃,pH=10.05,曝氣量為1.33L/min。
(1)通過正交試驗確定了溫度、pH值、曝氣量對吹氨效率的主次順序即pH值>曝氣量>溫度;在CODcr為10 533.6 mg/L,總酚1 274.2 mg/L,揮發(fā)酚332.97 mg/L,總氮 613.14 mg/L,氨氮 418.8 mg/L水質(zhì)條件下,吹氨的pH=12,T=35℃,曝氣量為1.33 L/min,吹氨60 min,脫氨效率為43%左右,且隨吹脫時間的增加,去除率也隨之增加。
(2)在pH值為12±0.1、曝氣量為1.33 L/min條件下,在60 min內(nèi),氨氮的去除率主要受pH值控制,隨時間的增長去除率增加;在60-120 min,氨氮的去除率主要取決于溫度,提高溫度有助于脫氨效率的增加。
(3)在較低pH值條件下,氨氮去除率并不是隨時間的延長而增加的,出現(xiàn)了反?,F(xiàn)象。通過提高氨吹脫的溫度及曝氣量,該現(xiàn)象可以減弱甚至消失。
[1]張文啟,饒品華,陳思潔等.煤氣廢水中有機化合物的生物去除特征[J].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2011,33(10):24-28.
[2]張健,市飛,謝邁超等.煤氣化及煤焦化過程中含酚廢水的處理方法研究[J].廣州化工,2013,41(21):10-12.
[3]樊佳.焦化廢水處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分析[J].山西化工,2014(2):74-75.
[4]趙嬙,李雪梅,孫家毅等.煤氣化廢水處理工藝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方向[J].工業(yè)用水與廢水,2012,43(4):1-6.
[5]張蔚.煤氣化廢水處理技術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J].污染與防治技術,2012,25(3):18-20.
[6]姚立忱,王藝林,劉偉等.臭氧催化氧化技術深度處理的煤氣化廢水的實驗研究[J].工業(yè)水處理,2013,33(5):50-52.
[7]徐進.焦化廢水預處理現(xiàn)狀淺析[J].南鋼科技與管理,2007(4):47-50.
[8]錢宇,周志遠,陳赟等.煤氣化廢水酚氨分離回收系統(tǒng)的流程改造和工業(yè)實施[J].化工學報,2010,61(7):1821-1828.
[9]Zurich James J,Morgan.Aquatic Chemistry Chemical Equilibria and Rates in Natural Waters,Third Edition[M].New York:1996.
[10]吳海忠.吹脫法處理高氨氮廢水關鍵因素研究進展[J].綠色科技,2013(2):144-146.
[11]周明羅,陳建中,劉志勇.吹脫法處理高濃度氨氮廢水[J].廣州環(huán)境科學,2005,20(1):9-10.
[12]金源,夏建新,張紫君.工業(yè)廢水中氨氮處理方法比較分析[J].工業(yè)水處理,2013,33(7):5-9.
[13]國家環(huán)保局.水和廢水監(jiān)測分析方法[M].4版,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2002.
[14]金雅雯,劉振鴻,薛罡.吹脫法預處理高氫氮染色廢水的實驗研究[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13,36(6):147-149.
[15]奧斯曼·吐爾地,楊令,安迪.吹脫法處理氫氮廢水的研究和應用進展[J].石油化工,2014,43(11):1348-1353.
[16]張廣文,孫墨杰,張蒲璇,等.燃煤火力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可行性研究[J].東北電力大學學報,2014,34(5):8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