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張 嶸 ■侯振華
□在學校文化革新的進程中,教師如何發(fā)揮好主體作用?
■學校文化革新,是人的思想及觀念的革新。文化的外顯為可視的物質文化,但那些底蘊精髓卻是集中于人的一言一行。學校文化的革新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教師要想發(fā)揮主體作用,首先就要對學校文化有認同感,形成共同發(fā)展的美好愿景。深入了解學校的歷史積淀和頂層發(fā)展藍圖,并形成實現(xiàn)目標的責任感。其次,要積極參加學校文化的建設與管理,時刻意識到自己的主人翁使命,敢于并勇于為學校的發(fā)展建言獻策,時刻關注學校文化發(fā)展的動態(tài)。再有,就是要形成知行合一的任務驅動,嚴于律己,勤于自省。
□請您談談學生怎樣在班集體文化建設中獲得成長、發(fā)展。
■在班集體文化建設中,應通過環(huán)境文化的建設給學生歸屬感、溫馨感,使之樂于生活在班集體大家庭中,形成對班集體的“愛”。在制度文化的建設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班級制度的制定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在讓全體學生廣泛討論中博取眾家之長,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形成班級制度。和諧的人際關系是班集體團結的紐帶,學生踴躍參與班級各種活動,各顯其能,不僅有利于學生個性發(fā)展、特長發(fā)揮,更有利于形成團隊精神和集體的凝聚力。在活動中學生分工合作共進,互幫互助同行,對學生思想觀念的形成和各種能力的提高都大有裨益。
□在天津市中小學“未來教育家奠基工程”的培訓中,您獲得了哪些教育教學思想的指導和提升?
■三年的培訓對我的指導和提升是多方面的,充分體驗了專家引領、同伴互助、自主研修等多種學習方式。整個培訓過程就宛如一場頭腦風暴,不同教育教學思想的碰撞,不同教育教學理念的交融,而正是在這種碰撞與交融中促進了我們的提升。就拿人本主義思想來說,羅杰斯認為,要發(fā)揮促進者的作用,教師應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師生之間應該相互真誠、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這無論是對于德育還是智育都是至關重要的。尊重學生,在理解中實現(xiàn)師生心靈的有效溝通,促進學生的整體發(fā)展。要以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面對每一個學生的實際,通過教師的引領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提升。而我覺得,這與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以及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等理念有異曲同工之妙。正是在學習思辨中,理通了不同的教育教學思想,拓寬了教育教學思路,為更好地開展各項工作奠定了基礎。
□請您為青年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提些建議。
■青年時期是一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要想獲得成功,求得發(fā)展,應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是要做一名腳踏實地的教師。青年教師應該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如,用心備好每一節(jié)課,認真閱判每一本作業(yè),耐心輔導每一個學生……只要全身心地投入每一項工作中,將這些小事做好,做到位,把小事琢磨透,處理好,久而久之,你獲得的將是教育藝術和教育機智。第二是要做一名遠離安逸的教師。在工作中要勇挑重擔,扎實地邁好每一步,用實踐累積教育教學經(jīng)驗。第三是要做一名勤于學習的教師。既要養(yǎng)成認真讀書、勤于思考的習慣,更要多向有經(jīng)驗的教師請教。要多聽課,多參與教研活動,增強聽課的針對性,善于與教師交流。第四是要做一名善于反思的教師。我們不能只將反思停留在口頭上,而應進行深入的反思,既要記錄工作中的困惑與失誤,更要尋求解決困惑、改正失誤的方法。第五是要做一名永不放棄的教師。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持之以恒的決心就會有所收獲。那些在挫折及失敗中獲得的經(jīng)歷,對我們的成長更有意義。
□請介紹您的德育管理理念。
■在德育管理中我秉承的基本理念是“互動”。這種互動包括人與環(huán)境的互動,人與同伴的互動,德育與智育的互動。我們應關注幾個主要因素。第一是人的因素,這是主體。要形成全員德育的認識,無論是校內(nèi)還是校外,學校、家庭、社會,一個都不能少。要充分運用“尊重、理解、信任”的工作方法,與學生平等相處,營造和諧的氛圍,通過思想交流、感情溝通、人格引領、榜樣示范等達到德育目標。第二是環(huán)境因素,這是客觀條件。物質環(huán)境是外在物化的環(huán)境,學校中的每一面墻、每一個角落都應發(fā)揮潛在的德育功效,社會環(huán)境更需要營造德育氛圍。第三是課程因素,這是德育的主陣地。教學中,我們既要充分挖掘各學科課程知識中的德育價值,更要注意避免課堂教學不當行為對學生所產(chǎn)生的消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