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丹 丹
(天津師范大學, 天津 300387)
馬克思主義必須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
賈 丹 丹
(天津師范大學, 天津 300387)
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進行斗爭和發(fā)展的指導思想,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中國悠久歷史傳承下來的寶貴結晶,二者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這對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文闡述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契合點及差異,通過兩方面的分析,認為將兩者結合起來,不僅對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重大意義,而且對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也是意義重大。
馬克思主義; 中國傳統(tǒng)文化; 社會主義中國
馬克思主義產生在無產階級階級斗爭的需要下,是帶有一定的西方特色的文化;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中逐漸沉淀下來的,是具有明顯東方色彩的文化,二者從表面來看區(qū)別很大,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來看,二者具有契合點,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一) 中國自古以來形成的“民為邦本”的理念,與馬克思主義追求無產階級解放的理論有契合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自周代對天、對人的敬畏發(fā)展至一種中華人文主義,該人文主義以人為中心。而發(fā)展成熟被人們所熟知的民本思想主要體現在儒家思想中,孔子作為儒家的創(chuàng)始人,積極倡導“仁學”,其核心就是“愛民、敬民、重民”,繼而孟子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則以舟水做喻,告誡統(tǒng)治階級重視民本。此外,儒家之外的很多學者以及政治家也從不同角度重復這一思想。
馬克思主義是為無產階級服務的,是馬克思、恩格斯兩位無產階級導師為了實現人類的偉大夢想而對世界、對歷史不斷探索和思考的成果。馬克思在多部著作中提出要實現人的解放,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在《論猶太人問題》《〈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共產黨宣言》分別提出了有關人的一系列概念,并且提出了以人為目標的歷史意義,進而提出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即要實現人的解放,就必須“消滅私有制”,建立一個“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聯(lián)合體”即共產主義社會。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所謂的民本思想,在漫長的封建時期,大多是統(tǒng)治階級用來麻痹人們的手段,但是不可否認,在把人作為目的這一方面,以孔孟思想為代表的人本思想與馬克思主義提倡的實現人的全面解放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
(二)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和合”思想與馬克思主義和諧理念有契合
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和合”思想占據了很大的比重。在國與國關系的處理上,《周易》中提出“首出庶物,萬國咸寧”即主張國與國之間應和諧相處。在人際關系方面,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認為應該取“和”棄“同”。在人與自然關系上,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張對待自然應有敬畏之心,要尊重規(guī)律。
馬克思主義倡導的是一種“自由人聯(lián)合體”的理想社會。在這個社會里,每個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不存在社會不公正,人與人、人與社會的矛盾與社會負面情形都蕩然無存。在《共產黨宣言》中提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lián)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自由發(fā)展的條件”[1]。恩格斯對于人與自然的關系也做過詳細論述,認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2]?!敝鲝埮c自然界和諧相處。
(三)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終極追求——“大同”思想與馬克思主義的價值目標——“共產主義”有契合
大同思想是我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描繪的是一種社會狀態(tài),根據《禮記?禮運》中的大同篇來看,主要反映了人們對于美好社會的向往和憧憬。大同思想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古代關于大同思想的著作都從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對社會進行設想。在古代這看似是對原始社會的一種懷念,但是從根本上來看它是對原始社會的一種超越,是古代人們對于更加美好生活的追求。大同思想雖然是在封建社會中產生的,但是與其他封建思想不同,它不完全是為封建統(tǒng)治階級服務的,在政治領域上并沒有完全帶有傳統(tǒng)封建文化的烙印,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它是反對封建統(tǒng)治的,是對封建等級制度和宗法制度的一種反抗,這個方面的內涵被近代的洪秀全、康有為和孫中山所借鑒,作為他們反對清政府的強有力武器。
馬克思主義將消滅私有制,消除剝削,建立共產主義社會作為自己的價值追求。馬克思主義的多部著作都提出了其對理想社會的相關描述,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明確提出了消滅私有制的相關論述,這是理想社會必不可少的內容;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馬克思對共產主義的理想社會進行了詳細的描述: “在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在迫使個人奴隸般地服從分工的情形已經消失,從而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對立也隨之消失之后;在勞動已經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隨著個人的全面發(fā)展,他們的生產力也增長起來,而集體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個時候,才能完全超出資產階級權利的狹隘眼界,社會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 ”[3]
可見,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理念與大同思想相同,都是對于理想社會的描述。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理念與大同思想相比其政治意識更加強烈,是同資產階級斗爭的有力武器。從目的上來看,二者都是想要實現人類的完全解放,其根本目的都為的是全人類的共同利益。
可見,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未來理想社會的追求——大同社會,雖與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理想有質的差別,但是兩者確實存在著某種共通之處。
(四) 中華傳統(tǒng)哲學中的辯證法與樸素唯物論思想與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與唯物論契合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論與辯證法與中國古代的辯證法與樸素唯物論思想具有很多相似之處,更加全面的對二者進行結合對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和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從唯物論看,首先物質觀方面,辯證唯物論認為物質是世界的本源,其他都是物質派生出的,這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奠定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中國傳統(tǒng)哲學體系中雖然未提出物質之一概念,但是也是把類似物質的概念作為世界本源,比如道、氣、五行說等。在運動和靜止的關系方面二者也存在共同點,辯證唯物論認為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說的“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中國古代哲學對其也有較為科學的認識,由中國古代詩句中,即可窺見一斑,比如“風定花猶落,鳥鳴山更幽”。其次,意識觀方面,辯證唯物論認為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而且意識在不同主體之間也具有差異性,中國古代傳統(tǒng)思想也有類似的觀點,比如“心不使焉,則白黑在前而目不見,雷鼓在側而耳不聞。”
從辯證法看,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中的很多內容與馬克思主義的辯證統(tǒng)一思想相似,“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與馬克思主義的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相似,“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和“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體現了辯證法中的變化的思想。雖然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和唯物論更加徹底、全面,但中華傳統(tǒng)的辯證法與唯物論與其的相通也是不可否認的。
正是由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馬克思主義存在著這諸多的相通相似之處,所以在國家危亡之際,中國的仁人志士才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理論指南,并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八年抗戰(zhàn)及三年內戰(zhàn)時期,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主要原因就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堅持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其中必然的包含了與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成功的提出了一系列有中國特色的指導方針和辦法,“實事求是”,游擊戰(zhàn)術等都是典范。建國后的正反兩方面的教訓告訴我們,只有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社會主義中國才能發(fā)展;只要堅持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社會主義中國必然會取得巨大的成績。這是實踐已經證明,并且會持續(xù)證明的。
馬克思主義實質上屬于西方文化,由于種種條件的限制,其未能洞悉東方文化的神韻。這之所以沒有影響馬克思主義對于人類社會一般規(guī)律的把握,“是因為西方文化屬于人類領先的文化,掌握了這種文化,也就把握了人類文化的主要矛盾和主導趨勢”[4]。中國傳統(tǒng)文化帶有明顯的東方色彩,可以說是東方文化的典型。東西方文化雖然存在著諸多的相似相通之處,但其差異是天然的,是不可忽視的。
首先,西方文化是個人本位的價值文化,東方文化是社會本位的價值文化。兩種價值文化的區(qū)別在于兩種生活模式的選擇,西方習慣于以個人為單位,而東方則是以家庭為單位,甚至以氏族為單位。東西方的這種選擇分別產生了群體主義與個人主義價值觀。東方的群體主義價值觀的顯著表現即是人們心中宏大的集體觀念,通常表現為國家觀念。無數的仁人志士把自己的熱情獻給了祖國,推動了歷史的車輪,無論是張載所言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還是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都表現出來對于自身安樂的忽視以及對國家的深深愛意。這無不包含著宏大的集體觀念,而這種觀念已經深入每一個中國人的內心之中,不可自棄。而西方國家則置以個人價值于首位,追求個人價值的實現甚于集體。
其次,東方文明崇尚精神激勵,而西方文明則提倡物質激勵。這與兩種文明的傳統(tǒng)不無關系。西方文明對于個人價值的推崇必然導致其對于物質激勵的依賴。以中華文化為代表的東方文明自誕生之日就蘊含著宏大的集體主義觀念,“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相較于個人安危更加重視集體榮辱,所以向來重視精神超過物質。
再次,東方文明重德治,西方文明重法治。中國在漫長的封建時代雖也有法治,但在儒家思想等的影響下,更加重視德行的教育,欲達到預防犯罪的效果。西漢時期的“德主刑輔”以及唐朝的“德本刑用”就是具體體現。西方文明則認為,人天生就是不平等的,他們的任務就是通過法治來建立一個盡可能平等的社會。所以,西方文明認為,用法治來規(guī)范人的行為是天然的。
由上可見,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產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于不同的地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馬克思主義雖然在未領會東方要旨之前發(fā)現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但這并不意味著東方文明已無價值。相反,東方文明獨有的魅力使得社會主義的發(fā)展必須與東方文化相結合了。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結合不僅有可能性和必然性,還有應然與必然。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諸多契合點說明了兩者相結合的可能性,而兩者的差異性卻是兩者相結合的必然性了。
中華文化在彌補西方文化的不足之外,首先,在過去幾千年以來,中華文化不僅僅在東方屬于先進文化,甚至一度傲視全球,是全世界最先進的國家,擁有最先進的文化。其次,中國在幾千年的歷史中,雖然有過分分合合,但是大趨勢是統(tǒng)一,這種統(tǒng)一使得中國文化具有他國無以比擬的向心力、凝聚力。同時,使得中華文化得到很好的延續(xù),是古文化中唯一沒有被中斷、消失的珍貴遺產。再次,中國自古以來幅員遼闊,民族眾多,這種大格局鑄就了中國文化的宏大氣魄。這是應然的選擇。
而在20世紀90年代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之后,中國作為面積最大,實力最強,人口最多的且為數不多的社會主義國家,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文化相結合就是一種必然的選擇了。歷史已經為我們提出了教訓,為了不再重蹈蘇聯(lián)解體和東歐劇變的覆轍,我們必須以更加客觀和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馬克思主義,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大國,肩負著振興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使命,也在國際上擔當著重任,只有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才能衍生出真正屬于我們自己的理論,才能使社會主義中國迸發(fā)著蓬勃的生命力。中國宏大的國家情懷使中國走出了十年“文革”,并使中國走的更遠。同時,中國的精神激勵使中國度過了物質極度匱乏的艱苦歲月,在新的時代更是發(fā)揮著物質激勵不可同日而語的作用。
實踐已然證明,中國由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結合而得的特殊性,使中國經濟得到長足發(fā)展,中國實力得到巨大提升。社會主義事業(yè)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社會主義中國的發(fā)展并不意味著脫離馬克思主義的軌道,更不意味著完全回歸傳統(tǒng)文化,其發(fā)展意味著對固有模式的突破,其中中華文化所體現的價值觀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 4 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3]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余金成.社會主義的東方實踐.[M].上海:三聯(lián)書店出版社,2005.
(責任編輯 李晉國)
2015-03-25
賈丹丹(1990—), 女,河北邢臺人,天津師范大學科學社會主義運動專業(yè)在讀研究生。
A81
A
1009—9352(2015)03—0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