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佛教傳播與傣族貝葉文學經典解讀

2015-02-12 04:48:54黃方方陳孟云
云南社會科學 2015年5期
關鍵詞:佛祖傣族佛教

黃方方 陳孟云

一、佛教傳入與兩大文化圈的行成

佛教傳入傣族地區(qū)的說法有多種,根據學界專家的推論與考證,再參考民間傳說,較權威的觀點是在公元前三四世紀傳入之說。根據傣文文獻《帕薩坦》的記載,在古代西雙版納被稱為“叭衣麻王”的魔鬼時代,以龍南(允景洪)為中心,分布著女始祖牙哈利棒為首的12個邦。中國的傣族是跨境居住的民族,與在東南亞國家的泰族合稱為傣-泰民族,目前根據傣族的文化信仰差異,學界把他們劃分為兩個大的文化圈:信仰佛教的傣-泰民族文化圈和信仰原始宗教的傣-泰民族文化圈。

第一個文化圈內的傣-泰民族,他們信仰南傳佛教,創(chuàng)立了文字,過潑水節(jié)(宋干節(jié)),其詩歌受到佛教和印度文化的深刻影響;第二個文化圈內的傣-泰民族,由于多姿多彩的服飾,在中國他們被統(tǒng)稱為“花腰傣”。他們普遍信仰天神、祖先神靈及其他山川河谷的原始宗教。這一地區(qū)的傣族沒有潑水節(jié)、開門節(jié)、關門節(jié)等傣泐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但過春節(jié)、中秋節(jié)、中元節(jié)等深受漢文化影響的節(jié)日。在語言文化方面,除了金平傣族曾在歷史上創(chuàng)立“金平傣文”并在小范圍內使用之外,其他“花腰傣”各群體都沒有自己的文字,其文學幾乎都依靠口耳相傳。不同文化圈里的傣-泰民族的文化差異很大。瀾滄江流域文化圈的傣泐、傣訥、傣潤、傣卯等支系,由于歷史上受到佛教的影響,創(chuàng)造和使用傣族語言文字,在翻譯印度佛經的過程中涌現(xiàn)出大量經籍文學作品,同時也促進了傣族本土作家的創(chuàng)作,文學走上了口頭民間文學和書面文學共同發(fā)展的道路,文學呈現(xiàn)空前繁榮景象,其基本特征表現(xiàn)為:第一,作品眾多,文學作品數(shù)量龐大。僅僅是經籍文學就有8.4萬冊;第二,文學形式多樣而且體裁完備。經籍文學有佛教典籍、佛本生經、人物故事、動物故事以及寓言、格言等;傣族本土文學有詩歌、散文和戲曲、小說等形式;第三,文學表現(xiàn)手法多樣而且敘事技巧成熟。傣族詩歌中普遍的韻律格式叫做“腰腳韻”,講究音韻吟唱優(yōu)美,小說的敘事技巧成熟,故事情節(jié)扣人心弦。第四,塑造了諸多成功的藝術形象。由于瀾滄江流域的傣族全民信仰佛教,文學帶有鮮明的佛教色彩,在學界均把這些作品稱作佛經文學。此外,傣族文學還具有如下特征。

一、由俗入圣:經籍作品與傣族文化交融

隨著佛教的傳入,傣族文學的創(chuàng)作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出現(xiàn)宏大敘事的史詩《巴塔麻嘎棒尚樂》《蘭戛西賀》,佛經典籍《佛祖巡游記》《維先達臘》《瞿曇出家嘎鵬》《繡繕》《十世輪回》,佛本生經《金鯉魚》《粘響》《趕塔南》《召樹屯》《青瓜王》以及寓言故事《蘇帕雪》和格言《佛教格言》《嘎里羅嘎里坦》等。作品數(shù)量龐大,足以說明傣族文學的繁榮。傣族文學在佛教的影響下出現(xiàn)文學創(chuàng)作的鼎盛,其原因如下:

1.書寫工具貝葉的廣泛使用促進文學的創(chuàng)作和傳播。

在傣族古代歷史上曾經有綠葉書寫的傳說故事,即在綠色的樹葉上書寫,但是因為樹葉不易保存而未曾推廣。南傳佛教的傳入同時也帶來了貝葉書寫方式,佛教與傣族文學創(chuàng)作之間產生互動,一方面,伴隨著印度佛經文學的傳播,傣族文學得到空前發(fā)展,另一方面佛教又是借助文學對于人們心靈世界的感染力進行推而廣之的。傣族采用了貝葉這一種便捷的書寫材料,其功能相當于紙張,是一種價廉物美的天然材料。由于瀾滄江流域地處熱帶,盛產貝葉棕,貝葉在傣族地區(qū)唾手可得,傣族運用貝葉刻寫經文于是產生了傣族的貝葉文化。印度佛經文學與傣族文化碰撞后,保留了印度佛經故事痕跡,用傣族文化書寫的文學,在書寫過程中獲得了傣族的認同。

傣族佛經故事《貝葉經》里的重要作品——《佛祖巡游記》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它是以生活在傣族地域文化里的佛祖為主體建構而成的鴻篇巨制。通過佛祖巡游活動來獲得傣族文化的身份認同感。這個佛祖就在傣族身邊,傣族的每一寸土地都有他的腳印,每個山川河流都是由他命名的,民眾生活習俗的形成和他息息相關。傣族地區(qū)流傳的佛祖生平故事,既有佛經文學的神圣感同時又具有傣族文化身份認同感,兩者交融并存。為何這樣的作品會成為經典?主要原因在于其中的佛教文化與傣族地方文化的有機融合。佛教在傳入時借助文學來宣揚教義,這些作品通過佛祖歷經的苦難和頓悟過程敘事講述一代圣賢成長的故事,感人至深進而觸動讀者心靈。生活真實感與宗教神圣感相交融,會讓讀者在超自然的神秘力量面前產生卑微渺小之感從而心生敬意,甚至在超自然的神秘力量面前頂禮膜拜?!斗鹱嫜灿斡洝返姆鹱媸谴鲎逍闹械姆鹱?,他穿著傣族服裝,說著傣族語言,給傣族山川命名等,是在傣族生存的環(huán)境里破土而出的,是傣族文化形成過程中的集體無意識。佛教與傣族文化在《佛祖巡游記》里交融成一個整體。傣族文化身份認同與佛教的宗教神圣感在文學作品里具有整合功能和感召力,能使社會的不同個體、群體或各種社會階層的人凝聚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這樣的整合功能是宗教借助民族文化喚起一種強烈的共同體意識,對人們的行為發(fā)揮著強大的約束作用。

2.佛教經典在翻譯過程中融進傣族地域文化

從瀾滄江下游湄公河區(qū)域國家傳入傣族地區(qū)的佛教,在中國可謂別具一格,民間稱之為小乘佛教或南傳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只信仰釋迦牟尼,與大乘佛教多佛菩薩的信仰是有差別的。在佛教傳入的過程中,傣族文化得到整合與重組。傣族在本民族的文字基礎上吸收古印度巴利文字的精華使得傣族語言文字體系更加完善。佛陀被設想為超人間、超自然的力量,并且在某些方面支配人們的生活。因此人們產生了對佛陀的依賴感、崇敬感、神圣感、神秘感。然而在傣族貝葉經里的佛陀既為佛祖,有舍身飼虎、割肉喂鷹等大慈大悲的形象,而且更為獨特的是他的生平故事融進了傣族地域文化。傣族民俗生活里處處充滿了佛陀的影子,佛陀是傣族民眾生活的造世主。一旦佛教中佛陀故事融進傣族社會生活民俗意識,佛陀形象便獲得了傣族文化身份認同感。因而,傣族貝葉經里的佛祖釋迦牟尼的形象不是歷史里的釋迦牟尼,也區(qū)別于大乘佛教和藏傳佛教里的釋迦牟尼形象,他是傣族地域化的文學形象。例如為何傣族地區(qū)多為臥佛塑像,據說:

佛祖來到邊境一個地方,他看到山上有一塊大石頭,就上去躺臥休息,漸漸就入睡了,此刻,佛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睡在白色的臥榻上,待他一覺醒來,念了一句:“阿彌陀佛”,就再也不開口了。阿難陀叩拜問道:“世尊,為什么突然沉默不語?”佛祖說:“聽著,阿難陀,這塊大巖石,是個神圣的地方,拘留孫佛陀、拘那含佛陀、伽葉佛陀都在這兒睡過,我如來佛是第四位,以后彌勒佛也要來這兒睡一下。這個石床將一直留在這里,成為人們和眾神叩拜和供奉的地方。這條江將叫佛祖江,這個勐也將叫佛祖臥守勐?!?刀林蔭主編,羅希賢繪:《佛祖巡游記》(上),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7年,第144頁。

這個典故成為西雙版納很多地方臥佛塑像的來源,后來逐步演化為傣族民眾的文化凝聚力。傣族地區(qū)一些傳統(tǒng)的地名、人名甚至飲食習慣都在這些故事當中得到解釋。因此,文學作品一旦融進了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域文化,抽象的人物立即活了起來,傣族佛經里的佛祖形象就是在濃郁的傣族民俗風韻味里獲得生命力的。同時,這也是傣族佛經文學不同于印度佛經文學保持獨樹一幟風姿的原因。

3.文學作品對賧文化傳播功不可沒

南傳佛教的基本教義,在理論上仍然是以“四諦”“輪回”“十善”為核心,“四諦”是佛教最初成立時的總綱,指苦諦、積諦、滅諦、道諦,以后一直是佛教的核心思想。“苦諦”指的是生老病死的痛苦;“積諦”是解釋痛苦的原因,是因為人的欲望造成苦惱和邪惡的因素;“滅諦”指的是消除痛苦的原因,斷絕苦果的途徑和方法;“道諦”指的是消除痛苦斷絕苦果之后所必然要出現(xiàn)的或要達到的理想境界,即永生的“涅槃”。南傳佛教信仰中最有特點就是“賧”,“賧”是西雙版納傣語的讀音,它源自梵語,漢語翻譯為“檀”。佛教里認為由此岸到達彼岸的方法有6種,又叫“六度”,“六到彼岸”在漢語里翻譯為六波羅密?!傲取敝痪褪遣际纸小疤茨恰?。南傳佛教認為,布施可以破除個人的吝嗇和貪心,從而免除出世的貧困。南傳佛教進一步發(fā)展了這一思想,并把它推到了極其重要的地位。因為布施是針對佛的,因而稱其為賧佛,傣族的佛教活動幾乎都是圍繞著賧佛開展的,“做賧”是西雙版納傣族的佛教信仰的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義務?!靶猩?,布施,修來世”的思想深入人心和《維先達臘》這部文學作品的流傳與賧文化的傳播有著一定的作用。故事情節(jié)取材于印度佛經,通過人物形象的藝術感召力來闡釋佛教行為“賧”的諸多好處。

二、傣族文化精神的形成:傣族文化經典傳承《蘇帕雪》

當佛教進入傣族地區(qū)同時也帶來了印度文學,傣族文學與佛經文學交融后建構出傣族的經典文學,最具代表的是佛本生經文學和《蘇帕雪》。隨著佛經文學的興起,佛教借助于文學的傳播逐步成為傣族人民的精神文化支柱,自然佛教在傣族社會的圣神地位和威嚴占據重要位子,世俗并非就沒有在這一歷史時期占據應有的空間。在《蘇帕雪》里除收集了傣族的格言、警句、俗語、箴言以外,最精彩最有價值的就是《蘇帕雪》和《喃甘達萊》。《蘇帕雪》精煉地描述與教育人們如何去適應社會和自然的法則,通過這些道理可以看到傣族古人的思維與認知。比如在《蘇帕雪》里總結出的一個道理,人在自然界里順天應物,人不能與動物斗力,特別強調了人在世間在盡力運用智慧。

我敬拜佛祖,世尊超越了所有的智者賢士。我現(xiàn)在要講經典格言,叫做:蘇帕雪。它是從梵語中提煉出來的。

世上甜美的味道有三種,既:蔗糖、年輕美貌的少女、甜美動聽的語言。溫柔的美貌少女,也有厭煩的時候;唯有智者講述的甜美語言,大家百聽不厭。

水也好,檀香也好,陰涼的樹蔭也好,美麗的圓月也好,給予人愉悅和蔭涼;智慧者精辟優(yōu)美的言辭,讓眾人得到愉悅勝過了上述的其它方面。在聚集的眾人中,講述這些格言,如同自己嘴巴有了裝飾物,就像有人嚼檳榔裝飾自己的嘴巴一樣。*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編:《蘇帕雪》,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215-217頁。

從上述闡述可看到,傣族人民總結的經驗里人與自然和動物斗力是無用的,人應該培養(yǎng)智慧,治理好家園。該書還把知識分為知識和技能,即陳述知識的學習和程序性知識的學習途徑。莊子在《天道》里把學習知識和技能的道理舉了一個有趣的典故“倫扁斫輪”的故事來說明知識與技能的差異。在《蘇帕雪》里達不到莊子講故事的高度,卻用了一些比喻用感性的實物現(xiàn)象來說明抽象的道理,再如:

甘蔗常常被人用機器榨成糖,但仍然像原來那樣甘甜;賢能的人不管遭受到多少貧窮、痛苦和災難的折磨,仍然不會放棄佛法,忍受這一切,繼續(xù)堅持修行三善道而不停頓。

當災難來臨時,有智慧的人不會怨天尤人灰心喪氣。檀香和沉香即使被人們用刀斧砍了多少次,它們也依舊散發(fā)著香氣。

……螃蟹沒有頭,卻能保護好自己,蛇沒有腳,卻會跑和爬樹;母雞沒有乳汁,卻能撫養(yǎng)孩子長大;同樣是男人,不要驕傲自大,不要互相歧視。*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編:《蘇帕雪》,第218頁。

佛教傳入帶來的巨大變化是培養(yǎng)了傣族的閱讀習慣,讓民眾在閱讀中用心靈去感悟其中的真諦。貝葉經里《蘇帕雪》會讓人們在閱讀中去領悟人生,在這些經典的話語里講到的智慧的概念,并不是簡單的智商或者情商,而是人在社會中怎樣與周圍環(huán)境建立更好的關系,但是還有一種更寶貴的東西就是如何去感受生命更深刻的東西,去體悟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通過閱讀貝葉經而產生的一種人的內心驅動力,即內在的創(chuàng)造力源泉。所以,傣族是個具有很強民族凝聚力的民族。

除這些內容外,該書還收錄了許多生動的寓言故事,這些寓言故事不僅僅是借助宗教流行的,它有大量作品呈現(xiàn)出完全世俗化的民間寓言故事的特征。它絕不是單純的說教,皆是通過生動有趣的寓言故事、斷案故事、機智人物故事等精彩敘述,通過鮮明的人物形象、悲歡離合的故事告訴人們生活常識和生活哲理。

在上述特點之外,該書還有個有趣的現(xiàn)象就是,有一部分故事和格言,沒有抽象地宣揚宗教道德和虔誠信仰,或是勸誡人們解脫,而是很直白地講述世人對于物質生活的利益追求和生活享受。啟示人們生活中處處皆有生存智慧,因而要特別關心交友之道,甚至通過動物之間的關系指導個人在集體中如何趨利避害,提倡不輕信和不冒失,盡量去結交對自己有利的朋友,提倡弱小群體團結起來共同對付強敵等觀點。從上述故事可以看到,這樣的智慧是從市井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因而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可以說字字珠璣,是永遠值得銘記的生活智慧。在敘事技巧上采用了民間故事里常用的手法,即大故事里套著小故事的連串插入式結構,各種故事環(huán)環(huán)相套,既錯綜復雜又渾然一體,這種形式與印度和阿拉伯民間故事結構很類似。

三、世俗社會里的市民處世智慧:《喃甘達萊》《仙芒果》

《喃甘達萊》《祝臘波提斷案》《仙芒果》,這3部作品在傣族地區(qū)廣為流傳,從口頭流傳到書面文字的出現(xiàn),故事生動形象有動物小故事有小市民的故事?!断擅⒐吩谛问缴蠘O像印度《鸚鵡故事》的傣族版本,或者說是印度《鸚鵡故事》在傣族地區(qū)的流傳?!多蔬_萊》借鑒了阿拉伯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的結構模式,即“大故事套小故事”的連環(huán)穿插式。在《喃甘達萊》里講了28個故事,《祝臘波提斷案》里講了27個故事,《仙芒果》里講述了25個故事,這些故事在傣族民間深受傣族人民喜愛。

《喃甘達萊》主要講述一位機智的姑娘的故事:在遙遠的古代,一位打戰(zhàn)歸來的國王路過一個村子,在村子暫時駐扎休整,這個國王好色,每天均要找個村子里的女孩陪他,全村女孩幾乎均被他糟蹋完,只剩下寨主的女兒喃甘達萊,喃甘達萊從小天資聰慧,學習天文歷法、醫(yī)藥、歷史典籍。由于其父不敢違抗只好把喃甘達萊送去陪國王,當天夜深時,她就給國王講故事,她說故事的本領讓國王聽得入迷,天亮了國王把她留下,就這樣她每天都給國王講故事,最后這位國王迎娶了喃甘達萊做皇后。在《喃甘達萊》所講的故事中,按照內容來劃分有動物故事《猴子帶金項鏈的故事》《鐵鏈鳥偷魚的故事》《大猩猩、布谷鳥和螢火蟲的故事》《不同種類的動物不能做朋友》《戰(zhàn)勝大海的小鵪鶉》等等。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動物,《王后與小妾》其實質是借動物之口來說人的故事。在這些動物身上演繹著處理生活中的細小事兒的智慧,傳遞了一種質樸憨厚的樂觀主義精神,它們相信善必戰(zhàn)勝惡,善有善報,惡有惡懲,在動物故事里幾乎形成臉譜化的形象,狐貍的狡猾、猴子的聰明伶俐、牛的憨厚勤勞、蛇的陰險毒辣等等,可以從動物身上反觀人類自身。講述人物的故事有《詐騙的故事》《艾郎嶺的故事》《救人得禍,救動物得?!贰督ㄋ略翰际┑墓适隆贰吨鞑粓蟮臐O夫》等等,人成為主角但是對于人物的外顯行為給予了特別的關注,而對于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表現(xiàn)不夠,往往簡單化地去表現(xiàn)人物之間的善與惡、美與丑甚至極端化地處理美與丑、善惡之間的轉換。雖然存在這些問題,但是這些故事洋溢著其他文學所缺乏的天然樸素的道理,耐人尋味的智慧和幽默感。通過故事看到傣族古代民間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他們的作品給予后世文人作家們很多啟發(fā)和靈感。

《仙芒果》故事采用了“大故事套小故事”的連環(huán)穿插式故事結構,這個故事與印度《鸚鵡故事》非常類似,鸚鵡講故事且鸚鵡也是故事中的角色之一。《鸚鵡故事》講的是,一位商人要外出經商,他的妻子想趁機跑出去和情人約會,一只聰明的鸚鵡給她講了七十多個故事,女主人被故事吸引從中受到教育保住了貞潔。和印度梵語故事集《鸚鵡故事》有所不同的是,傣族的《仙芒果》故事講的是:古代一個昏庸的國王,懷疑自己漂亮的妻子有外遇,請畫師來畫皇后的畫像,畫家畫好后又請摩古拉*指傣族古代知識淵博,會占卜兇吉的巫師。來指點。摩古拉看后告訴畫師皇后左邊乳房有顆痣,于是畫師就畫上去了,國王看到大怒,欲下令處死摩古拉。這時鸚鵡給國王講了仙芒果的故事、鸚鵡的故事、毒蛇的故事等。國王聽完鸚鵡講的一系列故事后饒恕了摩古拉,后來摩古拉輔佐國王治理政務、使國家興盛。以上故事在傣族地區(qū)像阿拉伯《一千零一夜》故事一樣廣泛地流傳,又與其他故事粘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復合型故事。

綜上所述,佛教傳入對傣族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形成了內容豐富、數(shù)量眾多的傣族文學作品,并對傣族的民族性格產生深遠影響。

猜你喜歡
佛祖傣族佛教
《世說新語》與兩晉佛教
天中學刊(2022年2期)2022-04-27 06:03:56
傣族服飾文化在現(xiàn)代生活的運用
佛教藝術
老鼠的心
構樹與傣族傳統(tǒng)造紙的保護和開發(fā)
西南學林(2016年2期)2016-11-08 12:16:36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譯對其民族發(fā)展的作用
唐山文學(2016年11期)2016-03-20 15:25:55
論佛教與樸占的結合
向佛祖訴苦
民族古籍研究(2012年0期)2012-10-27 08:21:12
《谷魂》與傣族的宗教信仰
湖南省| 锡林郭勒盟| 景泰县| 大足县| 贵溪市| 囊谦县| 天门市| 宝坻区| 兖州市| 水城县| 鲜城| 开原市| 抚松县| 七台河市| 北碚区| 田林县| 鄂州市| 新密市| 莱阳市| 绍兴市| 桐城市| 颍上县| 舒兰市| 马龙县| 舞阳县| 旌德县| 寿阳县| 长武县| 古丈县| 化隆| 昭觉县| 尤溪县| 浦县| 琼结县| 丰台区| 庐江县| 南城县| 肃南| 西安市| 五家渠市| 沙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