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科華蔣巍楊樂00江蘇省常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骨科00江蘇省常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500武警江蘇總隊醫(yī)院
鎖骨骨折合并同側肩胛頸骨折的臨床治療研究
汪科華1蔣巍2楊樂3
213001江蘇省常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骨科1
213003江蘇省常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2
225003武警江蘇總隊醫(yī)院3
目的:探討治療鎖骨骨折合并同側肩胛頸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收治鎖骨骨折合并同側肩胛頸骨折患者50例,按照手術方法將患者分為手術組(n=25)和非手術組(n=25),比較兩組患者的肩關節(jié)功能狀況。結果:手術組肩關節(jié)的治療優(yōu)良率與非手術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鎖骨骨折合并同側肩胛頸骨折的治療中,要對患者的骨折類型進行分析,并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治療的方法,對提高治療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
鎖骨骨折;肩胛頸骨折;治療
2010年7月-2014年8月收治鎖骨骨折合并同側肩胛頸骨折患者50例,按照手術方法將患者分為手術組組(n=25)和非手術組(n=25),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肩關節(jié)功能狀況。希望可以為臨床提供參考依據(jù),現(xiàn)報告如下。
2010年7月-2014年8月收治鎖骨骨折合并同側肩胛頸骨折患者50例,按照手術方法將患者分為手術組(n=25)和非手術組(n=25),所有患者均得到隨訪。手術組男18例,女7例,年齡21~65歲,平均(47.39±2.48)歲。其中墜落導致骨折5例,通事故導致骨折20例。遠端骨折9例,鎖骨中段骨折7例,中遠1/3交界處骨折19例。單純肩胛頸骨折16例,累及體部骨折6例,肋骨骨折9例,合并硬膜外血腫4例,血氣胸4例,臂叢神經損傷2例。左側骨折17例,右側骨折8例。非手術組男18例,女7例,年齡21~65歲,平均(47.36±2.46)歲。其中墜落導致骨折6例,交通事故導致骨折21例。遠端骨折9例,鎖骨中段骨折8例,中遠1/3交界處骨折18例。單純肩胛頸骨折16例,累及體部骨折6例,肋骨骨折9例,合并硬膜外血腫4例,血氣胸3例,臂叢神經損傷2例。左側骨折17例,右側骨折8例。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對上述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各項數(shù)據(jù)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分析比較。
方法:手術治療:給予患者全麻,體位為平臥位,常規(guī)使鎖骨骨折顯露,進行復位后,應先用重建鋼板進行固定,再對肩胛骨骨折進行處理?;颊叩捏w位選側臥位,使骨折的一邊朝上,手術的有兩種入路方法:①將肩胛骨外側緣作為入路部位,在三角肌的后緣進行切口,沿著肩胛骨外緣向下切開,直到肩胛下角,對皮膚、皮下組織以及深筋膜進行切割,使三角肌后緣得以顯露,從岡下肌和小圓肌間進入,顯露肩胛體部外緣,對肌肉進行上下牽拉,避免血管損傷等情況的發(fā)生。對骨折進行復位,之后應用克氏針進行臨時固定,再進行重建鋼板塑形內固定。②選取后側弧形的入路方式,切口從肩鋒內側開始,沿著肩胛岡外側2/3走形,最后彎向肩胛骨下角,從肩胛岡起點部位將三角肌切斷,沿著岡下肌與小圓肌間進入,暴露骨折部位后進行復位固定,C臂機透視監(jiān)測骨折復位情況,放置皮片引流后,將傷口關閉。對于內固定比較牢固的患者給予吊帶或者三角巾保護患肢,指導患者進行肩關節(jié)的活動訓練;對于內固定不牢的患者,絕對制動。2周之后,在吊帶的保護下進行功能訓練,6周即可將外固定解除,指導患者進行肌肉力量訓練。非手術治療:給予患者三角巾制動或者上肢吊帶處理,石膏繃帶給予固定。同時對患者的疼痛給予對應的處理。當患者的疼痛有所緩解后,指導患者進行肩關節(jié)的活動訓練。6周后將外固定解除,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肌力訓練。
療效判定標準[1]:患者的肩關節(jié)功能按照Herscovici功能評定標準進行評價。①優(yōu):患者的肩部沒有疼痛的感覺,且肩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不受限制,外展肌力為5級,患者可以正常的生活、工作;②良:患者的肩部有輕微的疼痛感,肩關節(jié)的活動受到較小的限制,外展肌力為4級,患者的病情對生活、工作的影響較??;③可:患者肩部的疼痛中度,肩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受到限制,外展肌力為3級,患者的生活、工作受到較大的影響;④差:患者肩部疼痛劇烈,患者的肩關節(jié)活動受到較大的限制,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的生活。治療優(yōu)良率=(優(yōu)例數(shù)+良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統(tǒng)計學處理:將數(shù)據(jù)錄入到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中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使用[例(%)]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使用(±s)表示。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治療效果的比較[例(%)]
手術組的治療優(yōu)良率與非手術組的治療優(yōu)良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鎖骨骨折合并同側肩胛頸骨折屬于浮肩損傷(FSI),這是1992年由Herscovici首次提出的[2]。FSI的定義為鎖骨中部骨折以及同側肩胛骨骨折。對于這一骨折類型,治療方法應該選用手術治療還是非手術治療仍存在爭議,因此,探討鎖骨骨折合并同側肩胛頸骨折的治療方法是當下的研究重點內容[3]。本文中,我們對50例患者進行治療方法的比較研究,結果顯示,手術治療以及非手術治療均能取得較為滿意的結果,且兩種治療方法的優(yōu)良率沒有顯著的差異。
綜上所述,對于鎖骨骨折合并同側肩胛頸骨折,給予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都可取得滿意的效果。在臨床中,手術前要給予骨折分類后再選擇手術的方法[4]。在選取治療方法上,應該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治療方法的選擇,要考慮骨折移位的程度,有無合并喙肩韌帶損傷以及喙鎖韌帶損傷,再決定給予患者手術治療還是非手術治療。
[1] 王建民,宋京濤,張輝,等.肩胛頸骨折的手術治療效果觀察[J].河北醫(yī)藥,2012,34(2):196-197.
[2] 馬朋朋,宗治國,蘇峰,等.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治療鎖骨骨折合并肩胛骨骨折12例[J].山東醫(yī)藥,2011,51(10):116.
[3] 肖東波,李文早,唐最良,等.肩胛骨骨折28例手術治療體會[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0,39 (7):935-936.
[4] 劉夏田,田立紅,劉冬凌,等.改良小切口入路1/3管型鋼板內固定治療肩胛頸骨折[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12,27(1):89-90.
表2 疾病類型與并發(fā)癥的關系(例)
表3 膽囊壁增厚度與并發(fā)癥關系(例)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之后的一個較為常見的并發(fā)癥即為嘔吐,導致該并發(fā)癥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①手術過程中進行全身麻醉,麻醉藥物可以使得迷走神經興奮以及交感神經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2];②CO2建立氣腹,一定劑量CO2透過血管壁滲入血液,進而導致血液形成“微酸狀態(tài)”,進而導致內環(huán)境紊亂,大腦處在一個相對缺氧的環(huán)境進而促使嘔吐的發(fā)作[3];③過度牽拉臟器,促使嘔吐反射的發(fā)生。腹腔出血最常見于膽囊動脈后支撕脫出血、膽囊動脈鈦夾滑脫、電凝壞死組織脫落、凝血功能障礙以及腸系膜血管損傷等。所以在手術過程中牽拉解剖膽囊管、膽囊動脈時動作一定要輕慢,如果有出血發(fā)生,一定要采用電凝或膠原性物質第一時間進行止血處理,若出血嚴重或是無法用上述方法很好地控制出血,則要立即轉為開腹手術[4]。膽管損傷也是術后較為常見的一種比較嚴重的并發(fā)癥,其主要可能是由于術者對于整個手術部位的解剖位置或者手術視野不清晰而導致的[5]。
急性膽囊炎和膽囊結石伴慢性膽囊炎是發(fā)生并發(fā)癥的主要病種,可能與膽囊急性炎癥期炎癥引起組織急性水腫,組織變脆,且滲出物導致膽囊、膽總管等組織與周圍組織粘連加重;而急性膽囊炎常伴有結石嵌頓,當術中使用分離鉤分離時,容易導致膽囊管與膽總管交匯處撕裂等損傷。
綜上所述,膽囊壁厚≥5mm,急性膽囊炎和膽囊結石伴慢性膽囊炎是發(fā)生并發(fā)癥的主要病種。
參考文獻
[1] 彭立.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后并發(fā)癥防治體會[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07,13(4):362-363.
[2] 朱先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并發(fā)癥的處理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0,16(32):91-92.
[3] 胡長生,李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術后嚴重并發(fā)癥的原因及處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10(13):106-107.
[4] 李志群,凌峰,唐廷波.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并發(fā)癥的防治[J].河南外科學雜志,2009,15 (3):35-36.
[5] 雷海錄,張康泰,陳勇,等.18726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并發(fā)癥分析及預防處理對策探討[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03,9(2):79-81.
Clinical treatmentof clavicle fracture combined with ipsilateralshoulder blade neck fracture
Wang Kehua1,JiangWei2,Yang Le3
DepartmentofOrthopedics,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ofChangzhou City,Jiangsu Province 2130011
The Second People'sHospitalofChangzhou City,Jiangsu Province 2130032
Armed Police CorpsHospitalofJiangsu 2250033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treatmentof clavicle fracture combined with ipsilateralshoulder blade neck fracture.Methods:50 patientswith clavicle fracture combined with ipsilateral shoulder blade neck fracturewere selected,and according to the surgical procedure,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surgical group(n=25)and the non operative group(n=25),and we compared shoulder function status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urgical group and the non operative group in excellent rate of treatmentof shoulder joint(P>0.05).Conclusion:In the treatmentof clavicle fracture combined with ipsilateral shoulder blade neck fracture,we need to analyze fracture types and choose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of the patients.Ithad important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treatmenteffect.
Clavicle fracture;Shoulderbladeneck fracture;Treatment
10.3969/j.issn.1007-614x.2015.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