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鴻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實驗中學
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激活高中語文教學
郭志鴻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實驗中學
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根據(jù)各自的特點和需要,自覺調整學習心態(tài)和策略,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為改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機械訓練的狀況,特別要重視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應努力提高組織教學和引導學生學習的質量。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
新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育應該重視“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為了達到使學生迅速學會有關語言和文學知識,又使學生陶冶情操的雙重目標,要觸動學生的真情實感,誘發(fā)學生的情感,教師就必須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情境能使學生最大限度地投入,能讓學生注意力持久,思維活躍;并能引發(fā)學生聯(lián)想,激發(fā)學生情智,催動學生的靈感,也能調動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實踐活動中去,就需要教師精心選擇素材、主題,力爭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一個又一個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把知識融入到讓學生喜愛、令學生新奇的情境中,使學生達到心領神會的境界。語文是滲透著人文精神的學科,語文中的作品包羅萬象,各種體裁都有,而且篇篇有它的獨到之處,如果教師把這些內(nèi)容一個個肢解,那么課文中那些美妙景致將不復存在。做為一名有經(jīng)驗的高中語文教師.這時的主要任務應是挽救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達到新課程改革下的“人本”教學,也就是對學生進行人性關懷。我認為,在此前提下,進行情感加情境的教學模式將使學生有一個幸福的語文學習。那么,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呢,筆者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音樂能給人很強、很直接的感染作用。古有項羽“聞四面楚歌”而兵敗,最終烏江自刎。可見音樂能渲染情境,創(chuàng)設氛圍。在語文教學中,有效地運用音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學中,如果能夠配上情調和諧的音樂作背景,就能給學生一種直觀的感受,從而營造出更強烈的情感氛圍。背景音樂的選擇應該與文章的基本情調一致,否則,非但不能促進情境的設置,反而會影響課文本身的感人色彩。例如教學《春江花月夜》我選擇的是《春江花月夜》古箏演奏。我考慮到如果單純地講解詩句,只會破壞整首詩歌的韻味和美感,顯得支離破碎。因此,我在指導學生鑒賞詩歌之前,先播放與文章的基本情調一致的《春江花月夜》古箏演奏,給課堂渲染古詩特有的氣息,要求學生在聆聽音樂的同時輕聲朗讀詩作,從“春江潮水連海平”到“落月?lián)u情滿江樹”,隨著樂曲的流轉,學生的情緒也被逐漸感染,大多數(shù)學生沉浸在詩歌的意境當中,課堂氛圍寧靜而又和諧。不少學生課后說,在聽到古箏樂曲的時候,眼前就仿佛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遼闊的海面、皎潔的明月,不用老師多作講解,也能體會到作者筆下的優(yōu)美情景。
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和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主動參與、自覺投入,主動積極地探索語文的奧妙。情境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如何從愿意學習轉變?yōu)樯朴趯W習,可以引領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情境中去體驗、領悟和把握。學生可以用感受補充甚至替代語言,把信息的傳遞和接受變成一種享受,從而引起審美愉悅,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樂學、我會學。學生融入教學情境中,身臨其境,吸收知識,開啟智慧,陶冶性情,思維活躍,悟性增強,能較好地感悟語言規(guī)律和理解文章意蘊,這對于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和潛能,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增強語文教學效果有著無可估量的作用。呂叔湘先生曾經(jīng)說過:“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把課教活了?!边@“活”字在一定程度上是指課堂上他們?yōu)閷W生創(chuàng)設的那種令人癡迷的情境,令學生學而不厭、留連忘返的氣氛,以及使學生隨著課文內(nèi)容的波瀾而產(chǎn)生的如泣如訴的感情流動。
課本中選取的大量文學珍品,其作者的生活背景、文化閱歷、文學修養(yǎng)對于我們的學生來說,都不可能在同一個層面之上,甚至是有著難以逾越的距離。那么,如何讓學生走近作者,走進文字當中去擷取精神上的養(yǎng)料,培養(yǎng)想象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學過程中引入畫面,目的就是用這種藝術手段來刺激學生的感官,使他們以最佳的情緒有意識地、設身處地地展開想象,從而理解和把握文學作品字里行間的信息和意蘊。所以,課堂情境創(chuàng)設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熱情,引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活力。如果學生能夠在畫面營造的氛圍當中,將感情傾注于審美對象,那么作品本身具有的情感美和藝術美,都能完美地展現(xiàn)在他們的面前。我在教學黃河浪的《故鄉(xiāng)的榕樹》這篇文章時,選擇了一棵蒼老而蓊郁的榕樹和一個古老的小村莊的畫面展現(xiàn)在幻燈片中,榕樹以它廣闊的綠蔭遮蔽著地面,渲染了夏天的悠然自得,小村莊則在夕陽下顯得靜謐溫馨,再配上《童年》這首歌的音樂,畫面輕快活潑而又略帶憂傷。在這樣的情境中,我讓學生借助想象,說說榕樹的特點,想想夏日的家鄉(xiāng)。學生發(fā)言踴躍,從自然物像一直說到人的心境,聯(lián)想到了許多思念故鄉(xiāng)的古詩名句,有的還在吟誦余光中先生的《鄉(xiāng)愁》。在這樣的基礎之上,讓學生閱讀全文之后,再去感悟整篇文章中作者所寄寓的那種對故鄉(xiāng)和故鄉(xiāng)的榕樹所特有的思戀情懷,成了順水推舟的事情,能夠和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跨越時空的共鳴。這樣的效果,對于教師或者學生來說,都是足以興奮和回味的。
如果說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是教師的一項常規(guī)教學工作,那么創(chuàng)設有價值的教學情境則是教學改革的主要追求。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的方法還有很多,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從教學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造與教學內(nèi)容相適應的情境,達到陶冶學生審美感受,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幫助學生正確、迅速、深刻地理解教學內(nèi)容,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真正讓我們的語文教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