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莉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療效比較
梁莉
目的 探究針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臨床治療方式。方法 40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2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多次胰島素皮下注射治療, 而觀察組患者使用胰島素泵持續(xù)皮下泵入胰島素治療。觀察兩組臨床效果。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后血糖及二氧化碳結合能力與治療前比較明顯改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尿酮體轉陰時間、胰島素平均用量及低血糖發(fā)生次數(shù)明顯好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胰島素泵持續(xù)皮下泵入胰島素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療效較好, 值得臨床推廣。
糖尿?。凰嶂卸?;療效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由于患者體內血糖快速升高, 而胰島素補充不足而引起的癥狀, 究其病因是因為體內酮體產生過快, 而肝臟及腎臟無法及時將其消耗, 使得酮體大量的滯留在血液中, 將血液酸度提高[1], 而另一方面來說, 由于患者得不到及時的胰島素補充使得血糖也快速升高, 導致患者出現(xiàn)各種并發(fā)癥。而發(fā)生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誘因有許多種,包括感染、藥物使用不當及勞累創(chuàng)傷等多種情況, 若患者不進行及時治療, 將會對患者生命造成威脅。因此對于此類狀況的及早預防及診治是極為重要的, 本研究主要將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 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病例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40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20例?;颊吣挲g46~82歲, 平均年齡(63.4±6.3)歲。根據(jù)診斷均確診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其中觀察組男12例, 女8例, 其中1型糖尿病13例, 2型糖尿病7例。對照組患者男12例, 女8例, 1型糖尿病13例, 2型糖尿病7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針對對照組患者實施多次胰島素皮下注射治療, 使用量為:開始使用量為0.1 U/(kg·h), 當患者血糖降至13.9 mmol/L時, 將胰島素與5%的生理鹽水混合進行靜脈滴注, 等到酸中毒糾正, 尿酮轉陰時改為皮下進行胰島素注射, 且根據(jù)患者不同的情況進行用量的判定。而觀察組患者則使用胰島素泵持續(xù)皮下泵入胰島素, 用量為0.1 U/(kg·h),等到酸中毒糾正且尿酮轉陰后將用量改為0.6~1.0 U/h。
1.3 觀察指標 針對兩組患者的平均血糖、二氧化碳結合力、尿酮體轉陰時間及不良反應情況等進行比較分析。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及二氧化碳結合能力比較 對照組在治療前血糖數(shù)值為(27.2±5.3)mmol/L, 治療后為(8.2±2.4) mmol/L。而二氧化碳結合力治療前(16.4±2.3)mmol/L, 治療后(26.1±2.3)mmol/L。觀察組則在治療前血糖為(26.7±5.5) mmol/L, 治療后為(8.2±2.3)mmol/L。而二氧化碳結合力治療前(16.7±2.4)mmol/L, 治療后(25.6±2.1)mmol/L。兩組患者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 有明顯好轉,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尿酮體轉陰時間、胰島素平均用量及低血糖發(fā)生次數(shù)比較 對照組尿酮體轉陰時間(31.1±8.4) h, 平均胰島素用量為(0.96±0.15)U/(kg·d), 低血糖發(fā)生次數(shù)為(2.3±0.5)次/例。觀察組尿酮體轉陰時間(18.7±6.2)h ,平均胰島素用量為(0.76±0.15)U/(kg·d), 低血糖發(fā)生次數(shù)為(0.8±0.4)次/例。觀察組數(shù)據(jù)明顯好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一種常見的糖尿病并發(fā)癥。通常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發(fā)病急、病情發(fā)展較快, 發(fā)病率在糖尿病患者中也占有較高的比例, 通??梢赃_到15%。而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 患者體內的胰島素不會自主的明顯增加, 因此患者體內細胞分解葡萄糖能力降低, 導致患者血糖升高, 而能量不擇又可以導致細胞分解速度降低,于是患者體內血酮體、尿酮體含量升高, 因而導致了患者代謝性酸中毒癥狀。想要有效的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控制其病情發(fā)展變化, 適量的胰島素則是絕對重要的。
通過皮下注射小劑量的胰島素可以有效控制降低患者體內的血糖, 同時也可以避免在治療過程中血糖下降過快而導致的低血糖、腦水腫及低鉀血癥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多次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在臨床上是有一定依據(jù)的, 但是這種治療方式也會受到較多因素的干擾, 如輸液器調節(jié)按鈕不靈敏無法準確控制輸入量、人工注射不精確或者多次皮下注射依賴操作人員的經驗等各種問題。同時對于胰島素量的控制調整相對比較被動, 無法隨時調整 , 因此有部分患者血糖會出現(xiàn)波動及反復, 對治療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而使用胰島素泵則可以有效的避免這類情況, 胰島素泵模擬人體正常胰島素分泌過程, 將持續(xù)性補充, 與正常的分泌過程較為相似, 可以明顯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同時可以縮短對于血糖的控制時間, 迅速控制患者體內的血糖含量,同時有效的糾正患者體內因高血糖而造成的代謝紊亂[2]。同時胰島素泵還可以避免操作者的盲目性及主觀性。本研究使用胰島素泵對比皮下多次注射胰島素的方式來判定對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治療效果, 兩組患者在治療后通過血糖、二氧化碳結合能力等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明顯看出, 使用胰島素泵的觀察組療效更好一些, 分析其主要原因有可能是因為多次皮下注射血糖波動幅度較大, 較難穩(wěn)定的控制住血糖, 因此易發(fā)生一些低血糖等其他情況。
綜上所述, 胰島素泵持續(xù)皮下泵入胰島素治療酮癥酸中毒較皮下多次注射胰島素治療效果好, 較易控制穩(wěn)定住血糖, 酮體轉陰時間較快, 療效顯著, 不良反應較少, 值得臨床推廣。
[1] 周紅梅.持續(xù)皮下胰島素輸注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療效觀察.中國臨床保健雜志, 2010, 13(5):514-516.
[2] 黃正有, 姜麗萍, 胡惠華.胰島素泵治療56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療效觀察.中國當代醫(yī)藥, 2009, 16(15):16-1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143
2015-04-30]
132001 吉林市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