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星星
(贛南師范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江西贛州 341000)
?
電影《推拿》中體現(xiàn)的巴贊理論
薛星星
(贛南師范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江西贛州 341000)
法國電影評論家安德烈·巴贊寫過大量的電影評論文章,這些文章被編輯為論文集《電影是什么》。電影《推拿》既有小說精神主旨支撐又有具有獨特風格的導演坐鎮(zhèn),最終促成一部為人稱道的佳作。仔細研究會發(fā)現(xiàn)電影《推拿》能體現(xiàn)巴贊理論,這也許不是一種巧合而是一種藝術(shù)形式。由于巴贊對電影理論沒有進行系統(tǒng)、專門的論述,所以就從其論文集中的電影評論出發(fā),尋找其電影理論與電影《推拿》的相同主旨。
改編;真實;激情;教義
小說《推拿》是作家畢飛宇創(chuàng)作的,小說出版后連獲《小說選刊》首屆“中國小說雙年獎”、《人民文學》獎、新浪“年度作家”、《當代》年度最佳長篇小說、臺灣省《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并獲得2011年第八屆矛盾文學獎。電影《推拿》是改編自畢飛宇同名小說、婁燁導演的電影作品。該片在2014年2月11日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上首映,最終獲得最佳藝術(shù)貢獻(攝影)銀熊獎;在第5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上獲得最佳劇情片、最佳改編劇本等六項獎項。不管小說還是電影,《推拿》都光芒四射。
婁燁讀完小說《推拿》后就被其吸引,決定進行拍攝。巴贊在《非純電影辯——為改編辯護》中說:小說更為先進,它面對的是文化素養(yǎng)比較高的讀者,它能為電影提供更復(fù)雜的人物。在形式和內(nèi)容的關(guān)系上小說更嚴謹、精巧。[1]婁燁屬于第六代導演,擅長拍攝藝術(shù)電影,為中國銀幕展現(xiàn)我們不太關(guān)注的對象,電影中寄托著他自己對世界的觀察與思考。婁燁對《推拿》產(chǎn)生興趣,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小說既能體現(xiàn)他的思考,又不是廉價、媚俗的描述對象。[2]將小說的世界,符合婁燁想要展現(xiàn)的世界。
但是小說有一個特點——散,有很多章節(jié),一個章節(jié)寫一個人物或者兩個人物??偟膩碚f就是沒有主人公。畢飛宇曾經(jīng)說過,他渴望人人平等,所以在小說中也希望人人平等,不分主次。[3]婁燁想要將一部沒有主人公的小說改編成電影是非常困難的。小說沒有主次,但電影得從中抓住重點,抓住主線并連接所有人物關(guān)系,以呈現(xiàn)一個完整的故事。事實證明婁燁做到了。改編選取四對人物情感關(guān)系來結(jié)構(gòu)整個影片,完成對影片的建構(gòu)。但在影片中,這四對男女傳遞出來的信息都是愛而不得、情欲爆棚和性焦慮,回到了婁燁的電影世界中,用性關(guān)系來闡釋人物關(guān)系。影片殼是小說的,但是魂是婁燁的。[4]
巴贊曾說,“為了達到這種高度的審美忠實性,電影表現(xiàn)手法就要有所改進”。[6]為了表現(xiàn)小說盲人的世界,電影一開始就采用沒有任何感情色彩的播報員聲音播報導演、演員的名字,這是一種不同于以往的電影表現(xiàn)手法,表明這是一部以聽覺為先的電影。同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電影很少有全景鏡頭,幾乎都是有限的空間鏡頭,這是為了表現(xiàn)人物視線受限,行動不便。
(一)演員的真實
電影《推拿》里面的小孔、張宗琪、徐泰和、張一光都是真正的盲人,沒有表演經(jīng)驗。而王大夫、小馬、都紅、沙復(fù)明是明星演員。這種職業(yè)與非職業(yè),真盲與假盲的混搭使得整部影片既有真實感又有戲劇感。在觀看影片的時候我們就感嘆演員表演的真實感,又驚嘆非職業(yè)盲演員的自然表演。憑借自然出色的表演小孔扮演者張磊榮獲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獎。巴贊在《評<大地在波動>》一文中表示欣賞維斯康蒂指導演員的功力。巴贊也指出《大地在波動》的弱點:用3個多小時表現(xiàn)一個極簡單的情節(jié),完全不考慮戲劇性,算是一場枯燥的演出,商業(yè)價值甚少。[7]針對這一點,電影《推拿》由于改編自精彩的小說,有戲劇性情節(jié)做基礎(chǔ),再加上職業(yè)演員深入的表演使影片集觀賞價值、商業(yè)價值、理論價值于一體。
(二)場景的真實
巴贊在《攝影影像的本體論》中闡述:攝影與繪畫不同,它的獨特性就在于其本質(zhì)上的客觀性。[9]攝影機的發(fā)明,使得外部世界的影像第一次按照嚴格的決定論自動生成,不需要人干預(yù)參與創(chuàng)造。同時巴贊在《被禁用的蒙太奇》一文中說:電影的特性,暫就其純粹狀態(tài)而言,僅僅在于攝影上嚴守空間的統(tǒng)一。[10]可見巴贊的電影追求就是使影像與客觀現(xiàn)實中的被攝物統(tǒng)一。
婁燁為了追求場景的現(xiàn)實,為了達到影像是對客觀現(xiàn)實的展現(xiàn),不喜歡搭建攝影棚而是習慣選擇真實場地進行拍攝。他的這種真實攝影也使用在《推拿》里。
電影《推拿》里面有小馬和小蠻的幾次床戲,王大夫和小孔的幾次床戲,尺度都不小。曾經(jīng)有記者問婁燁,差不多他的每部電影都有激情戲,這是什么狀況?婁燁回答說,他認為激情戲是根據(jù)故事和人物來確定尺度的,有些電影需要非常大的尺度,有些電影不需要,每個作品不一樣。同時他認為,為了過審查制度會刪減一些激情戲,但是如果這個性在影片中非常重要,要求刪就過分了。[11]所以在《推拿》最終成品中我們還能看到一些激情戲。比如在公共場合王大夫和小孔的一場大尺度擁吻,我們會覺得非常不舒服,但是轉(zhuǎn)而一想這是一種絕妙的表達。首先雖然我們觀看的人覺得在公共場合那種大尺度撫摸與擁吻不合適,但是那種公共場合確是在大家都看不見的情況下;其次,為什么王大夫和小孔喜歡用身體表達愛,那是因為作為盲人他們沒有眼神可以交流只可以用親密的身體接觸表達愛意。這一場戲看似畸形卻無比真實展現(xiàn)盲人世界。再如小馬和小蠻的床戲,他們是在用身體互相取暖,最終達到心靈的相通。
巴贊在《<電影中的色情>一書旁議》中說:唯獨電影,我們可以說色情描寫似乎是目的和基本內(nèi)容。[12]巴贊相信色情不是電影的唯一內(nèi)容,很多主流電影也不是靠色情取勝,但是色情很有可能是重要的、獨特的甚至是基本的內(nèi)容。就如婁燁想要通過《推拿》里面的激情戲份表現(xiàn)盲人的世界表現(xiàn)現(xiàn)實一樣,他要拍攝并且堅持不取消其中重要的有意義的激情戲份。
電影《推拿》所要呈現(xiàn)的是盲人的世界,但是它不是通過煽情、催淚的劇情來博得觀眾的同情與好感。它是尊重盲人,平等看待盲人。在它的故事里,盲人有尊嚴有愛有欲望。作家畢飛宇在談及寫作初衷時表示,在與盲人相處的時候,發(fā)現(xiàn)盲人是自卑的,他們覺得主流社會不接納他們,這樣的他們更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尊重,是人們平等的看待。這是小說的主旨也是電影想要傳達的主旨:尊重盲人、尊重殘疾人。故事中沙復(fù)明積極融入主流社會,跳舞、相親,跟正常人一樣活著,但其實還是被排斥在外。這是沙復(fù)明的悲哀也是盲人的悲哀,更是社會的悲哀。電影不應(yīng)該僅僅只有娛樂作用,同時它的身上應(yīng)該具有教化大眾的功能,這樣的電影才有意義,才真正完成了使命。巴贊認為電影應(yīng)該熱愛人,而《推拿》提出熱愛盲人,尊重盲人的主旨。盲人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愛憎,看不見的是眼睛而不是他們的心。
電影《推拿》無疑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它得益于優(yōu)秀的原著支撐以及同樣天才式的改編;得益于導演對真實美學的追求;得益于其有意義的社會教化主旨。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值得探究的理論與實踐因素。就本文探究的四點都能從《電影是什么》中的巴贊理論找到相同點。這也許是一種巧合,但我更相信這是一種電影藝術(shù)趨勢。一種有意或者是無意追尋巴贊理論進行實踐拍攝的手法。這樣的拍攝為我們展現(xiàn)不同于好萊塢大片而真實的電影;為我們展現(xiàn)不同于媚俗的商業(yè)電影而是讓人反思的教育電影。當然巴贊理論不是唯一的電影理論也不是不變的真理,只是一種探索,一種被證明適合某些影片拍攝的理論依據(jù)。
[1][5][6][7][9][10][12][13]安德烈·巴贊.電影是什么[M].北京: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2008.87,88-89,93,267,9,51,230,294.
[2]吳冠平.電影與改編[J].當代電影,2015,(226):20.
[3]《推拿》:小說與電影的一次冒險[EB/OL]. http://www.cq.xinhuanet.com/2014-11/28/c_1113441569.htm,2014-11-28.
[4]連秀鳳.電影與改編[J].當代電影,2015,(226):19-20.
[8]朱薇.論婁燁導演藝術(shù)風格[J].電影評介,2015,(4):69.
[11]婁燁.《推拿》不過審除非有人眼瞎[EB/OL]. http://ent.qq.com/a/20140213/004552.htm,2014-02-13.
Barzun Theory Embodied in the Film "Massage"
XUE Xing-xing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Ganzhou, Jiangxi 341000)
The French film critic Andre Bazin wrote a large number of film review articles, which were edited for the paper set "what is the movie". The novel spirit and the unique style of its director contributed to the success of this film, which makes it a commendable masterpiece. A closer look at the film “Massage” can help us to find that the film reflect the Barzun Theory, which may not be a coincidence but an art form. Because Barzun has no systematic and special discussion on the theory of film,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film reviews in his paper set, seeks to discover the same theme of his film theory and his film “Massage”.
adaptation; true; passion; doctrine
2015-09-28
薛星星(1991-),女,江蘇揚州人,贛南師范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14級在讀碩士。研究方向:媒介文化傳播。
J905
A
1008-8156(2015)04-0059-02
修回日期:201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