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梅 石新蕾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乳腺科,廣州 510000)
當代思維科學認為問題是思維的起點,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過程,也是主動學習的過程。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下,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客體地位,這種方法單純注重知識的傳授,卻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常常缺乏學習主動性,缺乏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進取的精神。為克服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缺點,PBL教學法應運而生。
PBL教學法是Problem-Based Learning 的簡稱,是“基于問題式學習”或“問題導向學習”的自主學習模式[1],是倡導讓學生通過自學、研究、討論和合作解決問題,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fā)展學生綜合思考能力的新型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它旨在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yǎng)自主學習、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可促進教師的教學意愿與業(yè)務水平,真正達到教學相長的積極效果。
PBL教學法作為一種醫(yī)學教育改革途徑已在多個國家的醫(yī)學院校得到了應用和發(fā)展[2-4]。其課程設置強調各學科知識的融合,由來自不同學科的教師共同設計編寫跨學科的、以問題導向為基礎的教材及PBL病例,將臨床思維、臨床技能的培訓貫穿醫(yī)學教育全過程,職業(yè)操守、人際溝通、醫(yī)學倫理等與醫(yī)療實踐相關的教育同臨床技能培訓同步進行。其教學方法多種多樣,包括講大課、小組討論、臨床技能訓練、醫(yī)療探訪、床旁教學、醫(yī)學基礎實驗和研究等,其中小組討論是實施PBL的主要方式[5]。通過臨床模擬場景下的問題導向,學生們小組討論找出PBL病例需要解決的問題,確定學習目標,通過自學或小組學習相關知識,運用獲得的知識來解決問題。通過以小組討論為核心的多種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學能力、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乳腺疾病教學是外科臨床教學中的一部分,要求教師在傳授相關理論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臨床、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但脫離臨床實踐的理論通常抽象難以把握。為此我們嘗試將PBL教學法應用到乳腺疾病的教學當中,將一個個PBL病例帶入教學,讓學生參與到臨床場景中扮演醫(yī)生的角色。以此探尋一種更貼近臨床實際的乳腺疾病教學方法,提高《中醫(yī)外科學》乳腺疾病章節(jié)的教學效果。
為此我們進行了初步的嘗試,具體方法及步驟如下:6~8 名同學組成1 個學習小組,配備1 個指導老師。在指導老師的引導下,學習小組完成一個接一個的學習周期。每個周期把問題的呈現作為開始,這個問題由PBL病例導出,然后學生分析這個問題,運用以前學到的知識及自學的相關知識,相互合作,提出問題的最初解決方案。學生們完成各自的學習目標后,回到小組中匯報自己的成果,大家進一步討論修正最初的解決方案并設定下一步的學習目標。通過不斷重復學習周期,學生可以獲得與臨床實踐密切關聯(lián)的理論知識,并獲得自學技巧。除小組討論外,還穿插臨床技能訓練、床旁教學等。全部課程結束后,當堂和2個月后分別對學生進行測試,通過客觀題、病例分析題等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并與同專業(yè)其他班級使用傳統(tǒng)教學法者進行對比,以評價學習效果[6]。
將PBL教學法嘗試應用于乳腺疾病的教學中,學生較以往有更高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獲得了切合臨床的理論知識,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建立起臨床思維。同時臨床技能訓練、床旁教學的配合應用,使學生走進臨床,扮演一個醫(yī)生的角色,參與到解決臨床實際問題中,賦予學生成就感、使命感和榮譽感。全部課程結束后,當堂及2個月后分別對學生進行測試,測試后請閱卷老師評閱試卷。試卷上班級及姓名采用密封的形式,閱卷老師并不知道哪些學生使用PBL教學法或傳統(tǒng)教學法。閱卷評分后進行統(tǒng)計與比較。使用SPSS19.0進行統(tǒng)計分析,通過兩獨立樣本的均數比較,使用PBL教學法的學生成績比傳統(tǒng)教學法的學生成績更高;使用卡方檢驗比較兩組成績優(yōu)秀(85分) 以上學生數量,前者更多,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PBL教學法的優(yōu)勢在于使學生的學習具有探索性、主動性,使學生學習具有問題性和參與性,同時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7]。將PBL教學法應用在乳腺疾病的教學中,較傳統(tǒng)教學法更具優(yōu)勢,值得進一步研究發(fā)揮。然而,PBL教學法對學生及教師的要求都較高,目前實施起來仍有一定的困難和阻礙[8-10]。它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探索積極性,并要求教師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改變思維方式,敏銳洞悉學生的思維和心理,為學生的自我探索和研究提供必要的方向性引導和信息上的支持。而中國長期以來都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學生自學能力差;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培養(yǎng)出的教師,其思維和教學方式的轉換需要教時間。實行PBL教學還需要編寫一套有利于學生自學的、臨床實踐和理論知識相結合的教材和PBL病例。
[1]楊海蓮.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基礎生物化學研究性教學[J].中國大學教學,2006(2):35-36.
[2]Diana HJM Dolmans,Willem De Grave,Ineke HAP Wolflmgen.Problembased learning:future challenges for educational practiceand n eareh[J].Medical Education,2005,(39):732-741.
[3]Katinka JAH Prince,Patrick wIJvon Eija,Henny PA Boshuizen et a1.General competencies of problem-base learning(PBL)and non-PBL graduates[J].Medical Education,2005,(39):394-加1.
[4]M.H.Davis,R.M.Harden.AMEE Medical Education Guide N0.15:Problembased learning:apractical guide[J].Medical Teacher,1999.(21):130-140.
[5]王晶桐.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法在醫(yī)學教育中的地位[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6(10):69-71.
[6]張志軍,金國華,呂廣明,等.PBL與LBL相結合的教學法在心血管系統(tǒng)解剖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11,11(9):1094-1097.
[7]崔炳權,何震宇.PBL教學法的研究綜述和評價[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9(7):105,118.
[8]宋波,周春輝,侯力,等.PBL教學模式在病理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大連醫(yī)科大學學報,2003,25(1):20.
[9]王沁萍,陳向偉,李軍紀.我國高等醫(yī)學教育中PBL教學模式應用的研究現狀[J].基礎醫(yī)學教育,2011,13(12):1071-1074.
[10]崔曉陽,李益,廖虎,等.PBL教學法在我國醫(yī)學教育中的應用及存在問題[J].醫(yī)學教育探索,2010,9(4):439-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