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錦麗[湖北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 湖北 咸寧 437100]
種族歧視下的身份困惑
——論切斯納特小說中的混血兒
⊙劉錦麗[湖北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 湖北 咸寧 437100]
切斯納特是美國第一個享有聲譽的黑人作家和黑人文學的重要開拓者。他的小說圍繞戰(zhàn)后南方的種族問題,第一次真實地展現(xiàn)了南方黑人的生活,描寫了南方黑人文化及北方黑人中產(chǎn)階級的生活。本文分析與探討了小說中觸及的混血兒這個敏感而禁忌的話題,用當代后殖民主義理論闡釋了這些混血兒追求白人文化,卻永遠擺脫不了黑皮膚的外殼,由此而造成的身份困惑與心靈災(zāi)難。
查爾斯·切斯納特 種族主義 混血兒 身份
一
19世紀中葉以來美國社會的種族問題越來越尖銳,發(fā)展到無法調(diào)和的地步,國家面臨分裂的危險,最終導致南北戰(zhàn)爭的爆發(fā)。這場戰(zhàn)爭最直接的表現(xiàn)是種族矛盾,矛盾的焦點就是奴隸制。黑人問題成為再也無法掩蓋的社會問題,黑人知識階層開始認真思考作為群體的黑人族裔身份,身份問題成為當時美國文學最突出的問題,由此也產(chǎn)生了第一批重要的黑人文學作品和作家。
查爾斯·沃德爾·切斯納特(Charles Waddell Chesnutt,1858—1932)是世紀之交時期最著名的黑人小說家,是黑人文學的重要開拓者。切斯納特出生于俄亥俄州,成長于北卡羅來納州,祖父是白人,父母都是自由的黑人,他自己外表上幾乎看不出是混血兒。切斯納特只讀到小學畢業(yè),此后靠自學成才。1877年他到北卡政府開辦的黑人師范學校任教,三年后成為該校的校長,此后他又通過了律師會考,辦起自己的法律事務(wù)所,并且頗為成功。切斯納特從童年時期就夢想當作家。但他的文學生涯開始于《大西洋月刊》,通過投稿,他的作品被刊登,要知道在大量的稿件中被編輯看中是很不容易的。編輯在1887年發(fā)現(xiàn)了切斯納特的第一次稿件《上了咒語的葡萄藤》并且非常喜歡,他不但刊登了這篇文章,還向這個年輕的不知名的作者約了更多的稿子。切斯納特在為《大西洋月刊》撰稿期間,一直隱瞞自己的黑人身份。他以擅長創(chuàng)作短篇小說而聞名,從小就立志通過當作家來證明黑人的智力潛能。他認為,“美國社會種族問題的實質(zhì)是白人看待黑人種族的態(tài)度,因此自己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的目的就是通過作品來實現(xiàn)一場道德革命,徹底改變白人的種族觀,進而改變社會,最終使白人大眾接受種族平等的觀念”①。
二
切斯納特的作品都涉及了種族主題。然而,由于他自己是混血兒的緣故,其作品又觸及了混血兒這個敏感而禁忌的話題,對此評論者頗有微詞。切斯納特說到自己作品中很多是反映混血人種的問題,這是因為在生活中他們一方面與黑人面臨同樣的問題,但在許多情況下,他們的問題卻更為復雜,更難處理。切斯納特筆下的這些混血兒自視高于黑人,而他們內(nèi)部又因膚色深淺的程度不同和經(jīng)濟社會地位的區(qū)別而分成等級,形成了一個荒謬扭曲的群體。淺膚色又有一定經(jīng)濟地位的混血兒湊在一起,成立“貴族血統(tǒng)社”,歧視深膚色和純血統(tǒng)黑人。然而他們又身受白人種族主義的歧視和迫害。切斯納特對這些自認為高貴的黑人的言行進行了諷刺和揭露。
短篇小說《事關(guān)原則》中克萊頓有四分之三的白人血統(tǒng),因此不承認自己是黑人,不和黑人來往,甚至對深膚色的人避之如瘟疫。對他來說,這是原則問題。女兒艾麗斯和白人幾乎沒多少區(qū)別,他當然不能讓她嫁給黑人,可白人又不愿娶她,而想要她嫁個膚色白皙的黑人,合格者又太少,因此在父母的慫恿下,她常外出旅行,探親訪友找機會。一次從華盛頓回來后三個星期,她收到一個叫漢密爾頓的下議院黑人議員的一封信,心中表達了在舞會上相遇后的傾慕之情,說想借公務(wù)到南方的機會來拜訪她。由于那晚在華盛頓的舞會上請她跳過舞的人太多,雖然父母一再追問,艾麗斯仍然記不清究竟哪個是漢密爾頓了,印象里似乎是一個膚色較黑的人。事關(guān)原則問題,于是克萊頓設(shè)法打聽,得知此人是個淺膚色的高個子以后,對女兒說要把他當作白人一樣地接待。他怕當?shù)亟哟谌说穆灭^不夠高級,要把他接到家里來住,上上下下收拾房間,籌備歡迎晚會,發(fā)請?zhí)?,忙得不亦樂乎。克萊頓帶著助手到車站去接漢密爾頓,旅客下完了,也未見淺膚色的人,只見一個矮個子、有著突出的非洲人相貌的黑人身旁放著兩只貼著華盛頓市標簽的皮箱,猜想他必定就是漢密爾頓??巳R頓不能接待這么黑的人,助手杰克便出主意,說艾麗斯病了,家里無法接待他,于是克萊頓讓杰克把他送到旅館,自己回家找醫(yī)生,如此這般,一切安排妥當。他們暗自為之得意。第二天的報紙卻登出了有關(guān)漢密爾頓的報道,淺膚色的漢密爾頓和深膚色的瓊斯主教同行,克萊頓意識到他們在車站看到的是主教。報道還說城里的瓦特金斯家將舉辦晚會歡迎議員,結(jié)果淺膚色的瓦特金斯小姐和漢密爾頓訂了婚。克萊頓的原則問題讓他美好的希望落空了,成為了一個可憐、可恨又可笑的角色。
切斯納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雪松后面的房子》是一部有爭議的作品。小說女主人公麗娜·沃頓是個美麗的混血姑娘,和她的哥哥母親一樣都是看似白人的混血兒。她的哥哥約翰隱瞞黑人血統(tǒng),以白人自居,獲得律師資格,買下種植園成為當?shù)氐馁F族。他把妹妹從家鄉(xiāng)北卡羅萊納的黑人社區(qū)帶到他生活的白人山區(qū)并改名,麗娜被白人社交界稱為當?shù)刈蠲利惖墓媚?,白人青年喬治對她一見鐘情。喬治向麗娜求婚后,麗娜?nèi)心極度矛盾。她怕她的黑人血統(tǒng)早晚會暴露,但是如果向喬治說明了真相,就要毀掉哥哥艱苦創(chuàng)下的事業(yè)。結(jié)婚前夕,麗娜接到母親生病的電報,回家看望母親,恰好喬治也到那里處理公務(wù),終于明白了麗娜的真實身份。自認為寬容開明的喬治無法容忍麗娜的混血兒身份,離開了麗娜。麗娜只得回到家鄉(xiāng),在鄉(xiāng)村的黑人學校教書。黑人校長人品惡劣,對她圖謀不軌。喬治雖然不愿和麗娜結(jié)婚,卻想讓美麗的麗娜做他的情婦,遭到了麗娜的拒絕。她無法接受把膚色血統(tǒng)看得重于道德和愛情的社會,心力交瘁,最后郁郁寡歡而病逝。小說中有一個普通黑人弗蘭克·福勒一直深愛著麗娜,曾救過她的命,但一直覺得麗娜那類人的膚色比普通黑人的膚色淺得多,因此也更加“優(yōu)越”,所以一直把愛埋在心底。20世紀初一億美國人口中有1000余萬有色人種,其中150萬和切斯納特一樣外表幾乎就是白人,但不同膚色通婚在南方和一些北方州仍然禁止。切斯納特在一次演講中強烈譴責這種做法,認為這在法理和道德上都講不通,是對人的侮辱。
切斯納特用麗娜的悲劇性結(jié)局控訴了種族歧視的不公正,同時也通過揭示造成麗娜兄妹隱瞞黑人血統(tǒng)的社會、經(jīng)濟和心理原因,展示了這一部分混血人種的生存處境。小說中麗娜的母親就存在著自視高于未混血的黑人思想,將自己的膚色接近白人作為資本,覺得自己雖然不是玫瑰,至少還接近玫瑰。有著這種膚色情結(jié)的人不惜一切代價使自己和“一般黑人”區(qū)別開來,構(gòu)建一個由同類人形成的虛偽的小社會,以緩解既不為黑人也不為白人接受的邊緣生存狀態(tài)所造成的痛苦。麗娜的生活充滿了悲劇色彩,但是她不像許多白人作品中所表現(xiàn)的混血兒那樣恨自己身上的黑人血統(tǒng)。白人一貫認為,混血人種隱瞞黑人血統(tǒng)是因為對自己的身世感到恥辱,缺乏自尊心,是一種人格上的缺陷。小說對白人的種族偏見提出了公開批評。
三
切斯納特小說中的人物不論是克萊頓和他的女兒艾麗斯,還是麗娜和他的哥哥及母親,他們都試圖偽裝自己,即黑人模仿白人,以白人身份來自欺欺人。他們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社會的性質(zhì)決定了不讓他們知道自己是誰,他們對自己的身份感到困惑。身份問題一直是美國黑人文學的基本主題。在一個瘋狂的種族歧視的社會中,混血兒邊緣的生存狀況,讓他們困惑的是他們代表的究竟是什么身份,同時他們究竟多大程度上在“偽裝”自己。切斯納特贊揚了弗蘭克的美德,因此有人懷疑切斯納特本人是不是也和麗娜一家人一樣既深受種族偏見之苦,同時又下意識地感到自己比其他黑人更白,而感到比身邊大多數(shù)黑人更加優(yōu)越。
用當代后殖民主義理論看,這種現(xiàn)象反映的就是法農(nóng)在《黑皮膚,白面具》里涉及的所謂的“內(nèi)心殖民”現(xiàn)象。弗朗茨·法農(nóng)(Frantz Fanon,1925—1961),法國馬提尼克作家、散文家、心理分析學家、革命家。他是20世紀研究非殖民化和殖民主義的精神病理學的一個有影響力的思想家。法農(nóng)也是近代最重要的黑人文化批評家之一,以黑人的角度探索黑色非洲,并使得非洲研究真正受到西方學界重視。在法期間,法農(nóng)完成了《黑皮膚,白面具》一書,書中道盡身為黑人知識分子在法國的境遇。法國海外省的“法國人”,特別是“安的列斯人”,就法律意義而言是法國公民,他們鄙視法屬非洲的黑人,而作為有色人,他們在面對白人時,內(nèi)心又存在著自卑感。他們在潛意識中承認白人的優(yōu)越地位,以白人的價值觀來衡量自己的一切。書中就是從他們的這種精神迷惘和由此導致的精神痛苦入手,揭露長期的殖民統(tǒng)治在已經(jīng)是法國公民的有色人的心理上留下的傷痛。在阿爾及利亞則完成了《地球上受苦受難的人們》,深度探討阿爾及利亞人被法國殖民的痛苦。法農(nóng)的著作被認為是有關(guān)20世紀五六十年代黑人解放斗爭的經(jīng)典著述,并對美國和歐洲的激進運動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
法農(nóng)在《黑皮膚,白面具》里涉及到“內(nèi)心殖民”的現(xiàn)象,即“身處殖民文化中的‘我’早已由殖民主義者事先確定了,從小灌輸給‘我’,使‘我’不僅認同于這個外來的‘我’,而且把它作為自己唯一身份,心甘情愿地放棄自己本來的文化屬性”②。而“黑皮膚,白面具”的人,對自己的身份感到困惑,難以找到自己的歸宿,他們以完全白人化的思維生存,從一出生就接受著完全白人化的教育,他們眼中的自己儼然白人一般,因此他們把那些真正意義上黑非洲土著視作黑人,而他們自己卻從來沒有懷疑自己的白人身份。悲劇產(chǎn)生了,當他們與那些皮膚白皙的歐洲人真正接觸的時候,他們困惑了,迷茫了,開始喪失自我并進行內(nèi)省,因為在那些白人眼中,他們與實際上的黑非洲土著沒有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白人早已經(jīng)建構(gòu)起一套堅不可摧的霸權(quán)系統(tǒng),在歐洲人眼中黑人的黑膚色象征著邪惡、罪孽、貧困、死亡、戰(zhàn)爭、饑荒。天下烏鴉一般黑。殖民地的黑人追求白人文化,卻永遠擺脫不了黑皮膚的外殼,由此而造成了心靈的災(zāi)難??陀^地說,切斯納特對這個“白人”自我是拼命加以抵制的,但內(nèi)心殖民產(chǎn)生在意識的深層,并不是可以輕易否定的。他和他小說中的混血兒和北卡羅來納人的身份差異明顯,無疑感到比身邊的大多數(shù)黑人更加優(yōu)越,切斯納特渴望成為美國精英的一分子——這個精英正好是白人而非黑人。其結(jié)果,就是切斯納特的黑人同胞和他本人對其身份產(chǎn)生的迷茫。
① 王家湘:《20世紀美國黑人小說史》,譯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頁。
② 劉海平、王守仁主編:《美國文學史》(第二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402—403頁。
[1] 董衡巽主編.美國文學簡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
[2] 王家湘.20世紀美國黑人小說史[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6.
[3] 劉海平,王守仁主編.《美國文學史》(1-4卷)[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4][法]法農(nóng).黑皮膚,白面具[M].萬冰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5.
作 者:劉錦麗,碩士,湖北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
編 輯:水 涓 E-mail:shuijuanb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