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霞[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啼得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口度殘春”
——解讀方方《惟妙惟肖的愛情》
⊙何 霞[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方方的中篇小說新作《惟妙惟肖的愛情》以退休老教授禾呈的雙胞胎兒子惟妙與惟肖的求學和從商經歷為對照,將時代的變遷、社會的動蕩、生命的疼痛鋪設在小說中,讓兩代人的生命對碰在歷史與潮流之下。小說雖以愛情為名,然則愛情是缺席的,取而代之的是名和利?!斑M化”和“退化”兩種歷史觀在辯駁中互不相讓,方方卻并沒有給予厘清,而是持中立態(tài)度。但作者對知識分子表現出了一如既往的親之近之惜之憐之,呈現出了他們面對時代變化既不想隨波逐流又心有不甘的尷尬狀態(tài)和矛盾心理。
方方 愛情觀 歷史觀 知識分子
方方在上世紀90年代初創(chuàng)作并發(fā)表的短篇《禾呈》《金中》《言午》等,因未受到選刊青睞而不大為讀者所知。最近,由《禾呈》續(xù)寫的中篇小說《惟妙惟肖的愛情》,發(fā)表在《花城》2014年第2期上,隨即被《北京文學》2014年第4期和《小說月報》2014年第5期轉載。被埋沒的《言午》《金中》《幸福之人》三篇小說也由《長江文藝·好小說》重新挖掘出來,于2014年第4期與讀者見面。可以說,《惟妙惟肖的愛情》引起了小范圍的轟動,比起90年代那些描寫知識分子的小說,思考更加深刻,矛盾更加尖銳,也更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究其原因,這篇小說滲透了新世紀以來各方面的劇烈變化,以及這種變化帶給知識分子的沖擊,尤其是個人內心的沖擊。當今社會,“歷史”“文化”“知識分子”這些字眼無一不秉承時代的悲劇元素,愛情、婚姻、歷史、文化、知識分子這些以往金光閃閃的名詞紛紛被拉下祭壇,成為名利的下腳料。
一
當《長江商報》記者盧歡就這篇中篇小說對作者進行訪談時,方方坦言,她本來是準備全力寫惟妙和惟肖雙胞胎的愛情,只是寫著寫著,想法便有了改變,愛情僅僅成了點綴。但小說題目并沒有變動,“愛情”二字因此成了反諷,再加上雙胞胎主人公的名字:惟妙和惟肖,就變成了“惟妙惟肖的愛情”,這似乎更加是畫虎類犬。有學者曾提出:“方方是鮮明地站在女性的立場上的,因此愛情屬于女性的一方,世俗屬于男性一方?!雹偃欢?,也有人分析方方多篇涉及愛情的小說時指出:“方方的小說在告訴我們:世俗引領女性沉淪。”②果然,在《惟妙惟肖的愛情》里,遍觀全文,幾乎沒有一段單純的愛情,愛情不單單在男性世界里缺席,在女性世界里也已經絕跡。方方對此坦言:“我本人對那些所謂真正的愛情原本就持有不信任感。所有愛情都是有條件的。有的人圖實惠,有的人看得透徹,對此會抱有另一種無所謂心態(tài)?!雹?/p>
禾呈和老婆是未婚先孕,他們的兩個兒子也如此。他們在婚姻愛情上的經歷如此相似,這和他們的愛情觀是分不開的。誠如方方自己所言,小說中的愛情觀分為兩類:圖實惠型和看得透徹型。前者以禾呈老婆和兩個兒子的前妻為代表,后者則以禾呈和惟妙為代表。這部小說最奇特之處在于,愛情的筆墨看似輕描淡寫,卻將緊要處寫得入木三分。凡于情愛之言論,猶如直面慘淡的人生,人性之惡赤裸裸地橫陳在讀者面前。實惠型愛情自然不足一談,但后者同樣值得詬病。方方自己說,禾呈和惟妙這種人,用世俗標準來著,是情商低。其實與其說是情商低,不如說是自私。很多書生型知識分子,外在表現經常顯得很自私,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不自私是什么樣的。兩代人、兩組人,愛情在他們那里都進行不下去。如果說老一代尚且相濡以沫慢慢將愛情熬成親情,倒也溫馨;年輕一代就沒有這份耐心了。當最初的激情落潮后,他們的私欲得不到滿足,則會毫不猶豫地尋找下一場“愛情”,于是惟妙與惟肖二兄弟相繼離婚和被離婚??梢?,愛情在這部小說中是被全面解構的。左一刀右一刀,三下五除二,扯碎溫情脈脈的面紗,現實與名利露出本來面目。
惟妙老婆和馬小珍在離婚時都想大鬧一場,結果卻都是三言兩語草草收場。惟妙老婆面對惟妙的薄情寡義憤然問道:“說到底我也跟你過了這么多年,你難道對我一點感情都沒有?我說走你就讓我走,而且還這么從容?!蔽┟钪灰痪渚徒掖┧奶搨危骸爸劣诟星?,這就不用談了吧?你決定跟那個男人時,你也只想過跟他的感情,并沒有想過你家里的感情是不是?”而惟肖夫妻,甚至還不用揭穿相互的虛偽就急著討價還價,開出條件。如果說錢鍾書的《圍城》寫盡人世浮夸、虛偽,但也有一抹愛情的亮色,那么方方這篇則是一部以愛情為名,卻從頭到尾找不到一點愛情的小說。不得否認,很多時候,這就是現實,作者只是以小說的方式去還原真實的社會現象。
二
禾呈、禾呈老婆、惟妙、馬小珍一家人,本科都是學的歷史專業(yè),三句不離本行,一家人說話總是不由自主地引經據典?!皻v史”一詞在小說中出現的頻率極高,被他們隨手拈來又隨手丟棄。其實,小說中真正擁有獨立歷史觀的只有兩個人:惟妙和表姐雪青。他們也活得最淡定,寵辱不驚。惟妙認為,“知識分子的歷史就是一部倒退史。無論從人格、能力還是思想,一段段歷史看過來,看到的全是退步”。他最不滿的是當下:“學生們嘰喳著想要買的書,他連看一眼的興趣都沒有。反過來也一樣?,F在的學生,自小光顧考試,全無讀書時間,他們的閱讀史尚在童年期,盡管他們身體都長得牛高馬大,壯碩雄偉,腦子里的溝壑卻未經書本打磨,粗糙不堪。他們的思想史也未能正常生長,一開口說話,幼稚得惟妙恨不能建議他們去重讀幼兒園。惟妙想,如此四肢發(fā)達,又如此頭腦簡單,他們將來該怎么辦?”
對于惟妙,方方沒有直接提出批評,只是用實際情況一次次地給他潑冷水。他沒有愛情,甚至沒有朋友,父母也漸漸對他不滿。是的,他堅守道德,堅持不同流合污,但是缺少一個人應有的溫情和熱情。與之相對的是小說中的馬教授,他雖然年紀大了,卻總是眼里揉不得沙子。對于世道總是滿腹牢騷,什么做學問應該“述而不作”、青年教師不該爆粗口等,可是“這些話,誰會去聽”。說到底這是個成功學大行其道的社會,如果一個人沒權沒錢沒勢,理論再宏大也沒有人去聽。現實中的腐化、墮落,卻到處把人心用烈火炙烤。
但是對于時代,方方并沒有過多地著急?!耙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定數,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宿命。時代和人,他們彼此相互欣賞,不就夠了?”這是表姐雪青的歷史觀。透過表姐雪青,我們可以和方方直接對話。一個時代的弄潮兒,往往是對時代最熟悉的人,他們的眼光最毒,下手也最狠。世界是年輕人的,他們該怎么辦就怎么辦。有什么樣的人,就有什么樣的世界,而有什么樣的世界,就有什么樣的人。他們永遠都相互匹配,用不著他人操心。
一種退化的歷史觀,一種進化的歷史觀,究竟哪一種歷史觀是正確的,方方并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套用《涂自強的個人悲傷》里的一句話,“這是一個充滿混沌意味的時代”。專門研究方方創(chuàng)作的學者李俊國認為:“文學創(chuàng)作,在方方這里,不再承載揭示重大社會問題、描繪時代風云、文明與野蠻、解放思想、撥亂反正一類的時代意志或‘廣場意識’,而是作為以文學方式去體驗解讀,傳達人生的復雜與神秘?!雹軗Q句話說,方方的小說并不負責給你一個顛撲不破的價值觀,而是還原現實生活,竭盡所能地展現一切細節(jié)和對話。
三
雖然方方對于時代持一種“零情感”的旁觀者態(tài)度,然而對于知識分子,方方始終無法真正做到“零情感”,始終是親之近之惜之憐之的。也就是說,方方從不“憂世”,但“憂人”——“方方是基于現世的荒原感,一種不可言訴而無處不在的憂人情懷。”⑤禾呈的時代是唯政治的,惟妙的時代是唯經濟的?!斑@兩個時代,呈現的外在現象反差如此之大,可謂南轅北轍,但本質上卻是一樣。都是不適宜知識分子存活的時代,都是不尊重知識的時代,甚至都是傷害尊嚴傷害人心傷害文化的時代,都不是一個好時代?!痹谠L談中方方如是說。在方方的眼里,時代只有適宜知識分子生存的和不適宜知識分子生存的兩種,只要是不適宜知識分子生存的時代,哪怕其物質文明再發(fā)達,都不是好時代。
在好時代里,市民階層對知識分子尊之重之,而在壞時代里,市民階層對知識分子輕之蔑之。知識分子和市民階層的矛盾,入木三分地表現在禾呈一家人之間的辯駁中。許多次爭執(zhí)后,禾呈和惟妙成為讀書永樂派(即知識分子),而禾呈老婆和惟肖則是讀書臭屁派(即市民階層)。雖然讀書永樂派學歷高,理論水平也高,但由于缺乏動手能力和掙錢能力,在家明顯處于弱勢,于是這一場場辯駁就顯得非常有意思。然而,隨著惟肖帶來的非凡的物質享受越來越深入人心,家里的讀書永樂派和讀書臭屁派的陣營似乎慢慢有變動。禾呈開始出現倒戈的嫌疑,開始接受表姐雪青的“贈言”,讓惟妙不要和時代擰著干,要學會跟它合作。然而,當一切亂到極點,惟肖以高中生水平混了個北大博士,并且被惟妙所在大學請來做勵志演講時,連一向支持惟肖的禾呈老婆也替惟妙打抱不平。方方寫道:“這個瞬間,家里的讀書永樂派似乎占了讀書臭屁派的上風。”“這個瞬間”,也僅僅只有一個瞬間,作者四兩撥千斤,四個字極盡諷刺之能事。惟肖最后以一敵三冷笑地說:“你們這些研究歷史的人到死都不明白,歷史它就是戲子,給誰演戲就為誰化裝。這世界只屬于當代,從來都不屬于歷史?!币环?,說得禾呈和惟妙無言以對。是的,當無知到極點,便沒有必要也不知道怎么去辯駁了。只能嘆一句:“啼得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口度殘春?!?/p>
“有時候,人們無奈到連說它的興致也沒有了。于是只剩了長嘆。這篇小說大概就只是我自己的一聲長嘆,如此而已?!雹薹椒饺缡钦f。
小說逼真、生動地將知識群體在社會轉型期角色的轉換、選擇的艱難,以及他們無奈的現實生存狀態(tài)和人生際遇,真切地展現在了讀者面前。“理想在內心是完滿的,但又不能不向現實妥協?!雹叻椒讲皇且粋€脫離現實的理想主義者,她的創(chuàng)作在一種兩難境地中掙扎,在對理想、信念的恪守中,又表現出一種對現實的無奈。社會正在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變化有時令人目瞪口呆,有時把人傷得體無完膚,包括作者在內的知識群體卻沒有能力去改變現狀,又不愿意隨波逐流,甚至不由自主地被迫融入其中。對于這些變化,唯有一聲聲嘆息。
真正的作家總是有感于民眾之疾苦,用自己的筆墨與大愛的心靈感觸社會的煎熬。所以,每每讀罷方方的小說,總不免有憂國憂民、顧影自憐之思緒。作為一名讀書人,短短數十載,不舍我之追求,洗凈心靈,堅守一顆向道之心,求道猶如暗夜行路,得道猶如暗夜衣錦還鄉(xiāng)。這也是一種風景。
① 賀紹?。骸顿|疑愛情的合法性——讀方方近期的幾篇小說》,《當代作家評論》2003年第5期。
② 張志忠、王永貴:《世事浮沉中的知識者與女性:弱者如何選擇——方方近作評述》,《當代作家評論》2003年第5期。
③⑥ 方方:《這篇小說只是我的一聲嘆息》,《長江商報》2014年4月29日。
④⑤ 李俊國:《知識者作家的寫作姿態(tài)與小說精神——論方方小說的知識者身份特征》,《荊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6期。
⑦ 方方、李蹇、曾軍:《世俗化時代的人文操守——方方訪談錄》,《長江文藝》1998年第1期。
作 者:何 霞,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
編 輯: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