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凌
突然滋生出一個很奇怪的念頭:抱抱曾經(jīng)的自己。
如果可以,我想回到7歲時的那個夏日。
7歲的我拎著鐮刀,跟著母親去收麥子。一鐮下去,沒割到麥子倒割破了自己的腳背,疼得齜牙咧嘴。脫了鞋襪,一道血口子。我沒有喊叫,像母親平常那樣,抓了一點土,而后撒在直流血的傷口上。母親性急,見我繃著臉慢吞吞地割著,罵了句“沒聽見麥子都炸開了”,而后繼續(xù)彎腰猛割。母親知道天很熱,熱得人直流汗,卻不曉得汗水流到傷口里的疼。更不知道,一個7歲的孩子,自己受傷了很疼很想休息卻不忍心丟下母親獨自割麥子的矛盾心理吧?
如果可以,我想回到過去,抱抱那個小孩。我的臉頰會輕輕地貼在她的小臉蛋上,說,好樣的,你真是個乖孩子。
如果可以,我想回到10歲那年。
如果沒記錯,那時一塊橡皮2分錢,一支鉛筆5分錢,一個本子8分錢。但家里是不會經(jīng)常給我錢買學習用具的,于是我砸開一節(jié)廢電池,取出碳棒,擁有了一支可以長久使用的“筆”。而學校的操場則成了我的練習本。反反復復寫,邊寫邊背。起先,一些孩子像看怪物一樣看著我:學習不好,還顯擺著學習?我才不在乎別人的目光,只知道自己該好好寫,好好背。就那樣,腦子并不靈光的我,漸漸地向優(yōu)秀生靠攏了。
如果可以,我想回到過去,抱抱那個小姑娘。我會在她耳邊輕聲告訴她:想辦法拉自己一把,誰都會像你一樣走向優(yōu)秀。
如果可以,我想回到14歲那年。
那時我已經(jīng)上初二了,作文寫得挺不錯,但從來沒被點名表揚過,自然也沒被讀過。而翻開作文本,評語、分數(shù)往往很高,這讓我欣慰又窩火。因為在初一,我的作文是一直被語文老師當范文的。那一年每次上作文課,對我都是一場折磨,而握起筆,我又告訴自己要認認真真寫出自己最好的作文。
后來,全縣舉辦了一次中學生作文比賽,我是全縣唯一的一等獎,也是我們學校唯一獲獎的。頒獎回來,學校又召開了一次師生大會,讓我在大會上讀自己的獲獎作文。讀著讀著,我的聲音哽咽了。
如果可以,我想回到過去,抱抱那個少女。我會攬著她的肩膀說,你真棒,陪自己走過了泥濘與黑暗!
如果可以,我想回到18歲那年,抱抱那個在別人都已酣然入夢時依舊點著蠟燭勤奮學習的少女,沒有那股刻苦勁,她怎么順利跨進大學的校門?
回望走過的路,點點滴滴都是付出都是努力,如果可以,我真的想回到過去,抱抱每一階段里從沒懈怠過的自己。
【素材運用】回望走過的路,作者選擇感謝從沒懈怠過的自己,因為正是自己經(jīng)歷了7歲的乖巧,10歲的自立,14歲的自尊,18歲的自強,才成就了她今日的成功。當我們細數(shù)自己一路走來的足跡之時,我們便會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的痛苦、艱難,甚至不屑和辱沒,都會成為淬煉自己意志的火焰。只要我們不放棄,堅定地走自己的路,終有一天會將未來的自己感動。
【速用名言】
1.苦難是人生的老師,通過苦難,走向歡樂?!聡魳芳邑惗喾?/p>
2.沒有哪一個聰明人會否定痛苦與憂愁的鍛煉價值。——英國博物學家、教育家 托馬斯·亨利·赫胥黎
【適用話題】努力勤奮;經(jīng)歷與成長;擁抱自己;付出與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