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小莉 劉 紅 胡 玲
(第三軍醫(yī)大學大坪醫(yī)院野戰(zhàn)外科研究所腫瘤中心二病區(qū),重慶 400042)
乳腺癌在放射治療中發(fā)生皮炎的預防和護理
蔣小莉劉 紅胡 玲
(第三軍醫(yī)大學大坪醫(yī)院野戰(zhàn)外科研究所腫瘤中心二病區(qū),重慶 400042)
目的 對乳腺癌在放射治療中發(fā)生皮炎的預防和護理是順利完成放療計劃的關鍵。 方法 將我科共收治乳腺癌術后放療患者82例,照射劑量50 Gy,療程5周,根據(jù)出現(xiàn)放射性皮炎的臨床特點采取不同的護理治療措施。結果 通過“干對干,濕對濕”,即皮損干燥時予霜劑、軟膏,皮損糜爛滲出時予油劑、水劑藥物有非常好的效果。結論 對放射治療前放射區(qū)域的預防、發(fā)生放射性皮炎后的及時護理、并發(fā)癥的護理和功能鍛煉在乳腺癌放療計劃中占有重要位置。
乳腺癌;放射;皮炎;預防;護理
放射性皮炎是腫瘤放射治療最常見的并發(fā)癥,約87%的放療患者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皮膚反應[1]。瘙癢、疼痛、束縛感等不適不僅影響患者的情緒和生活質(zhì)量,嚴重者甚至不得不放棄放療計劃[2-4]。因此,對放射治療前放射區(qū)域的預防、發(fā)生放射性皮炎后的及時護理、并發(fā)癥的護理和功能鍛煉在乳腺癌放療計劃中占有重要位置。現(xiàn)將我科在這方面的經(jīng)驗總結如下。
1.1一般資料: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共收治乳腺癌術后放療患者82例,年齡23~65歲,平均年齡47歲,照射劑量45~50 Gy,療程5周,照射野及加速器能量根據(jù)患者的臨床實際情況而有所不同。
1.2護理措施:放療患者入院后進行常規(guī)的健康教育、飲食指導外,應重點注意以下幾方面的護理。
1.2.1心理護理:多與患者家屬合作,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使患者從乳腺缺失和對癌癥的自卑、恐懼心理中解脫出來,使患者對治療和生活充滿信心,從而配合治療。護士應積極主動接近患者,做好心理疏導。這些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以盡量達到患者在沒有心理壓力的情況下心甘情愿接受治療為目的。
1.2.2放療時的體位預演:放射線對增殖狀態(tài)的腫瘤細胞有抑制和殺傷作用,但帶著金屬的裝飾品禁帶入照射室,以免影響照射效果。將乳腺托架擺放到模擬床上適當?shù)奈恢茫瑖谄浠颊弑┞渡仙砘紓热榉?,仰臥于托架之上,上肢外展,上臂放置手托內(nèi),并抓住手柄,讓患者躺好,無亂動。根據(jù)實際情況調(diào)整手托的角度、長度、高度和握手柄的檔次,擺好其體位。
1.2.3放療前照射野皮膚護理:衣著上穿寬松柔軟的棉質(zhì)或絲質(zhì)內(nèi)衣,勿戴胸罩。照射野皮膚禁用刺激性的洗澡液和香皂,勿用刺激性膏藥或貼膠布,勿搔抓,避免超過40 ℃熱水等過熱刺激。因?qū)κ中g敷料、膠布過敏出現(xiàn)接觸性皮炎或原有皮炎的患者,應請皮膚科會診,積極治療,盡快恢復照射野皮膚的屏障功能。照射野畫線應一直保持清晰,隨著放療次數(shù)的增加,照射野畫線經(jīng)衣服的摩擦和汗液的侵蝕逐漸淡化,如有模糊不清,請及時與放療中心的醫(yī)師聯(lián)系補劃涂線,必要時重新定位。照射后暴露照射區(qū),保持皮膚干燥,并及時涂抹放療防護膏或噴霧放療防護液,不要強力搔抓擦洗。放療2周以后是發(fā)生放射性皮膚反應的開始階段,應密切加強觀察,出現(xiàn)放射性皮炎后應積極應對處置。
1.2.4放射性皮炎的護理:皮膚反應對射線的耐受量與所用放射源劑量、照射面積和照射部位有關,應根據(jù)出現(xiàn)放射性皮炎的臨床特點采取不同的護理治療措施??偟膽獙υ瓌t是“干對干,濕對濕”,即皮損干燥時予霜劑、軟膏,皮損糜爛滲出時予油劑、水劑藥物。乳腺癌在放療期間應經(jīng)常按摩,以避免照射部位皮膚硬化,如放療期間出現(xiàn)水泡、滲出、潰爛禁按摩,防止感染,并注意保暖。我科在患者出現(xiàn)一度反應如皮膚紅斑、燒灼、瘙癢刺痛、皮膚由鮮紅逐漸變?yōu)榘导t色、干性脫屑等干性皮炎表現(xiàn)時,是予涂抹放療防護膏或噴霧放療防護液,并加用外涂維生素E乳膏處理,自覺癥狀突出者予抗組胺藥口服、外用糖皮質(zhì)激素軟膏治療;在患者出現(xiàn)二度反應如高度充血、水腫、水泡形成、糜爛、滲出,予復方維生素B12/康復新溶液間斷濕敷,紅光照射等,有感染者給予抗生素治療;患者出現(xiàn)三度反應如潰瘍形成或壞死,侵犯到真皮造成放射性損傷,難以愈合,行外科換藥后加用外噴德莫林噴撒型粉劑,待其干燥后形成一層保護膜后用多愛膚敷料包扎固定[5-6]。如潰瘍較大或滲液較多時,除外噴德莫林噴撒型粉劑,可加用親水性纖維敷料,再外貼多愛膚固定,經(jīng)換藥處理1~2周后三度皮膚反應無明顯好轉的潰瘍應取活檢,除外皮膚轉移。放療允許一、二度反應出現(xiàn),出現(xiàn)三度反應時應停止放療。
1.2.5放射期間的功能鍛煉:放療期間出現(xiàn)的瘙癢、疼痛、束縛感等不適會影響患者日常生活的質(zhì)量,放療期間進行功能鍛煉是非常必要的,如進行肩部活動、手指爬墻運動,逐漸遞增幅度,直至患側手指能高舉過頭、自行梳理頭發(fā)?;贾撝夭灰诉^大或過久。
1.2.6放射期間患側上肢腫脹的護理:患側上肢腫脹是乳腺癌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因患側腋窩淋巴結切除后,上肢淋巴回流不暢或頭靜脈被結扎、腋靜脈栓塞、局部積液或感染等因素導致回流障礙所致,如指導患者平臥時用軟枕抬高患側上肢,下床活動時用吊帶托扶,按摩上肢或進行握拳、屈、伸肘運動促進淋巴回流,腫脹嚴重時,可戴彈力袖或使用彈力繃帶以利回流。
放射治療在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還主要通過損傷皮膚血管和表皮生發(fā)層細胞,導致微循環(huán)障礙、組織細胞變性壞死、纖維化,而引起脫屑、紅斑、丘疹、水皰、色素沉著及潰瘍、皮膚硬化等臨床表現(xiàn)[1]。研究表明,放療中保持皮膚濕潤可以減輕放射性皮膚反應。植物油(玫瑰油、橄欖油、杏仁油),常常被推薦用于皮膚防護。Szumacher等[2]的Ⅱ期臨床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應用比亞芬,急性放射性皮膚反應的發(fā)生率及嚴重程度顯著下降。Shukla 等[3]局部外用倍氯米松噴霧劑可以減輕乳腺癌術后放療患者皮膚濕性脫皮的發(fā)生率。蘆薈凝膠、牛奶、中藥制劑有等也有報道對放射性皮炎有預防和治療作用[4]。放射性皮炎的預防沒有統(tǒng)一的方法,報道的放射性皮膚防護的物質(zhì)應用,多停留在自家經(jīng)驗階段,取得共識的不多,我科通過“干對干,濕對濕”的治療原則,在治療放射性皮炎有明顯的效果,為患者在放射治療贏得了時間,減輕了痛苦,使患者順利度過了放射治療。
[1]Fisher J,ScottC,Stvens R,et al.Randomised phase Ⅲ study comparing best supportive care to biafine as a prophylactic agent for radioation - induced skin toxicity for women undergoing breast irradiation: 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0,48(5):1307-1310.
[2]Szumacher E,Wighton A,F(xiàn)ranssen E,et al.Phase Ⅱ study 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Biafine cream as a prophylactic agent for radiation - induced acute skin toxicity to the breast in women undergoing radiotherapy with concomitant CMF chemotherapy[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1,51(1):81-86.
[3]Shukla PN,Gairola M,Mohanti BK,et al.Prophylactic beclomethasone spray to the skin during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of carcinoma breast: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J].Indian J Cancer,2006,43(4):180-184.
[4]祖國紅,吳曉青,李世珍.白玉防護膏治療乳腺癌患者放療皮膚反應觀察[J].中國輻射衛(wèi)生,2010,19(1):128.
[5]呂志敏,黃偉光.德莫林治療糖尿病足臨床初步觀察[J].重慶醫(yī)學,2010,10(9):1089-1091.
[6]陳慧婷.德莫林噴灑治療Ⅲ期褥瘡的療效觀察及其護理[J].海峽藥學,2013,25(2):213-214.
R473.73
B
1671-8194(2015)20-0231-02